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日本人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日本人悲天悯人的悲剧观以美学精神物哀为中心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日本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8

日本人悲天悯人的悲剧观以美学精神物哀为中心,该文是日本人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与物哀和美学精神物哀和悲天悯人类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日本人论文参考文献:

日本人论文参考文献 医学美学论文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科学观论文美学论文

摘 要:“物哀”不仅是日本传统美学理念之一,更是日本人性格和情感世界的代表性词语之一.大和民族真挚细腻的性格以及悲天悯人的悲剧性情怀,通过“物哀”一词得以完美体现.本文以“物哀”为中心,探讨“物哀”的起源及发展,分析日本人悲剧观形成的原因,并列举日本人悲剧观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

关键词:悲剧观;物哀;武士情怀;樱花

作者简介:江琳(1994-),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辽宁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123-01

1.“物哀”的起源和发展

“物哀”是日本传统的美学理念之一,最初由谁人提出并不明确,一般认为本居宣长在评论《源氏物语》时最先提出这一理念.

在日本文学史上,从记纪时代起便出现“哀”这一美学理念.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收录有4000余首和歌,以强调作者个人悲剧观为特色.

万叶后期,“哀”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哀人”向“哀世间万物、哀自然风土”转变.单纯一个“哀”字无法完全表达怜悯万物、悲天悯人的情感,因此,后人在“哀”中加了一个“物”字,出现了“物哀”这一说法.

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的《源氏物语》诞生于日本平安朝中期.《源氏物语》中和了虚构物语和歌物语的基本特征,促成了日本古代的“物哀”文学.《源氏物语》以“真”一词为出发点,将“哀”的意识发展为“物哀”,“物哀”一词在继承“哀”的内涵的基础上,使“哀”的含义更加丰富和充实.起初,“真” 是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基础,所谓的“真”,是指艺术创造要真实的反映社会现实,抒发情感不能矫揉造作,追求真情实感,追求自然之美、写实之美.后来,日本传统审美意识在真的基础上深化为“哀”,从哀怜发展到心与物融.后来,在此基础上进而又深化为“物哀”.

2.“物哀”的含义

所谓“物哀”,是指人在接触自然时所产生的对世间万物的怜悯、爱慕、哀伤等情感.即对自然的抽象情感.叶渭渠从思想构造方面,指出“物哀”的三层含义:其一是对人类感情的感动.人类感情多指男女之爱;其二是对世间万象的感动;其三是对自然无常性的恐惧.

“物哀”精神经过时代的传承深化 ,已成为日本文化的精髓,大多数日本文学都被这一文学理念渗透.例如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国》集中体现了其哀婉悲怆的笔触.《雪国》因其中所蕴含的细腻哀婉的“物哀之美”,而成为被后人所称赞的佳作.

尚(2016)在《悲与美的盛宴——解读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中说:“川端康成传承《源氏物语》的物哀意识并把这种独属于日本的审美意识带到世界的角落,村上春树对将物哀精神扩大化.从古至今,从无到有,我们看到了历代文人对美的体会和坚持不懈的挖掘和追求,那就是物哀精神,是永恒的美.虽然日本的文学和文化厚度历史远远不及中国,思想也没西方国家那么前卫先进,但是它能做到吸取各方精华,保留民族精髓,走出了一片辉煌,形成属于本民族的文学特色和文化属性.尽管有些文化还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但是它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各方人来赏析和品味.”

3.日本人悲剧观形成的原因

接下来将针对日本人悲剧观形成的原因进行论述.笔者将从地理、宗教、人文三方面对日本人悲剧观形成的原因进行阐述.

3.1地理上的原因

日本人悲剧观的形成,与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日本是一个狭窄细长的岛国,国土面积狭小,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多发.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使日本人对自然形成了一种敬畏的情感.日本人依赖自然,同时又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能为力,久而久之便对自然的无常性和生命的脆弱性形成了悲观的心境.

3.2宗教上的原因

日本人悲剧观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深受宗教,尤其是佛教无常观的影响.佛教思想认为,人间灾难发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社会具有无常性.受此影响,在灾难发生后,日本人往往不去深究灾难发生的根源,而是习惯于哀叹人世无常和生命的稍纵即逝.

3.3人文上的原因

日本的传统文学形式和歌、俳谐,多以哀伤的基调为主.正是这种人文环境,才衍生出日本人细腻敏感的性格.日本文学作品中,关于“樱花”的描写并不少见.樱花作为日本的国花,早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性事物.日本人爱樱,并不单爱其美丽,而是哀其花期之短、转瞬即逝.这一点正是日本人悲剧观的体现.

4.日本人的悲剧观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

接下来,将针对日本人悲剧观在日本文化中的体现进行阐述.主要分为“武士情怀”和“樱花”两部分.

武士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是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士道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独具特色的生死观.武士的一生是孤独的,度过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一生,最终追求的不过是悲壮的死亡.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大和民族的象征.日本人之所以偏爱樱花,是因为其短暂的花期,与稍纵即逝的生命相似.日本人的悲剧观就在于他们并不关注樱花的美丽,而是关注其无常性和虚幻性.

结语:

本论文以“物哀”这一美学精神为中心,对日本人的悲剧观进行了深入研究.以“物哀”为中心,探求了日本人悲天悯人的悲剧观的起源、发展和特征,对这一悲剧观形成的原因加以论述,并阐述了这一悲剧观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日本人的情感世界这一课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今后,笔者将针对日本人其他的情感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咏梅.2002.“哀”与“物哀”—论日本古典文学的感伤悲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卷第3期.

[2]尚学艳.2016. 悲与美的盛宴—解读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学—.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第33卷第7期.

本文结束语:本文是关于物哀和美学精神物哀和悲天悯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日本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日本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日本近代儿童文学中的国家主义基因以萌芽期为中心
纵观日本近代历史,教育在抵御西方列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压力,以及迅速推进国家近代化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

沈从文关于禁锢的悲剧观以沈从文笔下的《萧萧》为例
摘 要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有部分体现了沈从文关于“禁锢”的悲剧观,例如萧萧 沈从文通过描写萧萧的形象表现“禁锢”,包括身体禁锢和思想禁锢 身体禁锢表现在女.

明治年间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学观以中国文学史著作序跋为中心
段江丽(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 100083)关键词明治;日本汉学;中国文学摘 要明治年间,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强烈批判和否定的风潮中,却产生了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学史&rdq.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