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世界方面有关论文范例 跟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类本科论文范文

主题:世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4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本文是世界方面有关论文范例和语言和世界和讲述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论文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摘 要]2016年初,英国BBC播出纪录片《中国新年》,引发了一轮收视热潮.《中国新年》的成功得力于它用世界通用的纪录片叙事艺术讲述了发生在中国的新年故事.主要表现在:以平民化的叙事视角、丰富的叙事元素和精妙的叙事手段叙述百姓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揭示出具有普适价值的叙事主题,表达出普通人的普通情愫:即以独特的“团圆文化”传达出家国之思、以平民化视角彰显出人文关怀,以绚烂的中国文化令世人叹为观止.

【关键词】纪录片 中国新年 中国故事叙事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网络剧发展与管理研究”(项目编号14G330)阶段性成果

2016年2月14至16日.英国BBC2频道首播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包括《回家》、《团聚》和《欢庆》三集),引起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国内外观众的共鸣.该片一改国人过去对BBC涉华纪录片(如《中国的秘密》、《中国如何愚弄了世界》、《中国人来了》等)“妖魔化中国”的印象,“以西方的眼光重新解读中国春节,不俯视也不仰视,不仅发现了春节的文化魅力,也表达了春节所寄予中国人的当代精神”【I】.事实证明,“《中国新年》带给世界的,不仅是一部‘好看的’纪录片,更是一面重新审视中国社会的镜子”闭.作为一家外国媒体,怎样用纪录片去讲述另一个国家的故事?《中国新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从本质上讲,叙事并不是对故事的静态呈现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因此,叙事是一种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要素的信息传递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叙事元素是:叙事主体(谁在讲)、叙事技巧(怎样讲)和叙事内容与主题(讲什么).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来解读《中国新年》的叙事艺术.

一、谁在讲:《中国新年》的叙事主体与叙事视角

(一)叙事主体与叙事视角

叙事主体又称为叙述者,是指叙事作品“陈述行为的主体”,即“讲故事的人”.纪录片的叙述者可以是故事内的人物,即当事人;也可以是故事外的人物,包括旁观者、目击者等;也可能是一个“隐身”的解说者.这就涉及到叙事的人称问题.不同的叙事主体在语法上表现为不同的叙事人称,而不同的人称决定了不同的叙事视角.叙事视角,即叙事性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法国另一个结构主义批评学家、叙事学理论的奠基人茨维坦·托多罗夫将叙事视角分为三种: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全知视角又称零视角,是一种全能视角,叙述者犹如“上帝之眼”,可以洞悉世间一切:外视角,即叙事者从外部呈现真实画面,只提供人物所处的客观环境、行为和表现,不体现人物的想法和情感:而在内视角叙事中,每件事都严格地按照人物的感受或意识来呈现,它完全凭借人物的感官去看去听,只叙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活动,而对其它人物主要依靠猜测来叙述其思想感情.一般而言,同一叙事文本中往往采用多种叙事视角,向受众讲述丰富而完整的故事.

(二)《中国新年》的叙事主体与叙事视角

纪录片《中国新年》主要采用内视角叙事和外视角叙事两种,叙述主体主要是外国记者和中国百姓.针对外国记者的叙事视角,又分为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一人称叙事两种.第三人称叙事主要表现为大量客观陈述性的解说词,在片中占相当比重,主要是站在他者的角度向观众介绍和解释中国新年的传统习俗.如第一集《回家》中,以一个男性画外音解说哈尔滨冰雕艺术的壮观景象:“近60年来,哈尔滨郊外这块不起眼的土地变身成为一块冰封的梦幻世界.人们切下12万5千吨的冰,运到现场,精心制作……”,同时配上制作冰雕过程的演示画面,呈现令人叹为观止的壮丽景观.

第一人称叙事主要是通过记者亲身体验.讲述自己对中国新年的感受,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感.如第二集《团聚》中,记者凯特去昆明找寻中国最大的鲜花农庄,以个人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反映中国大型花市的买卖实况,从一个侧面表现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及对春节的重视.

记者采访中国百姓时,常常将镜头对准他们,让他们讲述各自的新年故事和感受.这里用的是第一人称叙事.如第一集的《回家》,记者在哈尔滨采访来自江苏南通的一家人时,他们表示:“我们一家人从来没有分开过年,一直在一起”;在英国萨里李榆桐的家里采访她回国前的感受和对春节的印象,在北京火车站采访搬运工“小红帽”等.都是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通过现身说法,展示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传达对中国春节的印象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记者把镜头对准了这些普通的中国人,以平民化视角去感受中国人的春节情怀.

总之,不同叙事人称的确立,给故事带来了不同的话语氛围和体验环境.一部影片会综合用到多种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在《中国新年》中约50%的篇幅是以第三人称叙事,另有约40%的篇幅是第一人称叙事,包括BBC记者和中国百姓的现场体验和感受,客观叙事与主观叙事交叉进行.第三人称叙事显得客观真实,而第一人称叙事则使故事更有人情味,更接地气.

二、怎样讲:《中国新年》叙事手段分析

作为影像作品,纪录片要靠声音和画面等视听元素来传递信息,讲述故事.主要包括画面、同期声、解说、音乐音响、字幕以及这些元素的组合技巧等.

(一)画面:再现场景,生动真实

在影视作品中,画面作为故事叙述的手段,用于传递信息、叙事事件、表现情感、传递理论.主要包含构图、色彩、运动、灯光效果等,此外,还含有画面之间的对接结构,具备多项功能.按照功能的差异对画面进行分类,包括叙述性画面、描述性画面和表现性画面三种形态.

叙述性画面是纪录片的构成主体,常常利用这类画面对背景进行交代,为后续故事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如果叙述性画面无法实现背景表达,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解说词进行阐述.

描述性画面的特点是在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保存生活的愿有时空和原生状态,因此多属“此情此景”.从镜头上而言,多采用平视镜头和近景镜头.《中国新年》中一半以上的画面都是自然取景,如哈尔滨的冰城、云南的国家森林、香港的烟花盛宴、车站旅客的返乡潮等等,真实记录了新年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外国记者的亲身体验.如果说叙述性画面犹如小说中的背景交代,那么描述性画面就是构成故事的情节,它更真切生动,因此也更撼人心灵.

表现性画面是利用画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主题的,是用来表达感情和传达思想的,它重在写意,是对生活纪实画面给予艺术的升华,给观众心灵上的冲击,常常是对细节的捕捉,表现为特写镜头.比如《中国新年》中除夕之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形态各异、流光溢彩,加上响亮的鞭炮声,衬托出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全家人围坐吃团圆饭的画面,氤氲而起的烟雾热气,酒后泛红的家人笑脸,无不传递出温馨祥和的春节气息,以此揭示对节日盛典和天伦之乐的主题.

无论是哪种画面,都生动再现了各种场景,再现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尤其是春节文化,加上利用色彩构图去渲染,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达到瞬间感染浸润灵魂的艺术效果.

(二)同期声:采集记录话语和环境,传达丰富信息

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也是纪录片的美学基础.尤其是与画面呼应的同期声,不仅真实记录和讲述故事,客观还原生活本貌,而且烘托渲染故事环境,深刻地感染观众内心.同期声一般包括场景同期声和人物同期声.《中国新年》中不绝于耳的鞭炮声、春晚演出的声音、集市上买卖货物的环境音等都是场景同期声.人物同期声主要来自于BBC的出境记者和被采访的中国人.如第一集《归乡》中采访定居国外即将回家过年的李桐榆的同期声:“我已经有九年没有回到中国和家人一起过春节了,玛丽是我的大女儿,当时只有3岁,小哈利甚至还没有出生……我爸爸有帕金森症,过得很辛 .苦……”:在北京西站随机采访小红帽搬运工的同期声:“我们年前为了旅客能够早点回家,我们集团比较忙,所以说我们回不了家,已经2年没回家过年了,非常想家啊”;除夕夜包饺子,北京居民杨江女士介绍“饺子文化”:“在过去我们会在里面放一枚硬币,家里谁要是吃到了,那他就会有最好的运气……现在我们觉得这样不卫生,所以就换成了花生”.BBC记者西蒙·金说:“我们英格兰也有个传统,在圣诞布丁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带硬币的布丁,意思也一样”,以第一人称讲述的人物同期声真切地传达出春节期间的感受,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尤其是对那些身居国外的中国人而言,更容易勾起他们的“家国之思”,无怪乎“令人泪奔”、“哭倒一片”.

(三)解说词:解释说明,升华主题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画面进行补充说明、升华主题.恰当的解说词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画面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中国新年》的取材贯穿中国南北,通过解说词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起承转合,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观众由于画面转换带来的认知困难.为帮助外国观众了解相关的背景及意义,《中国新年》的解说词常常介绍中国某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某一文化习俗的由来等,或者解说某一技艺(如酿酒)产生的历史与制作流程.例如第一集《归乡》中的一段解说词:“中国的春节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样,根据农历春节的具体时间是最接近春天开始的第一个新月日,这种农历的循环每12年重复一次.每种动物代表一年,一共12种动物代表12年.生肖中包括马、羊、虎……”,讲解了中国新年和十二生肖的涵义,解释了中国新年的传统文化内涵.在贵州泸州老窖酒厂,BBC记者安特从水源、发酵、蒸煮、出酒四个环节揭示了中国白酒的“酿造之迷”.不要说外国观众,即便是中国观众,也会感到新奇而兴奋.

三、讲什么:《中国新年》的叙事内容分析

《中国新年》的每一集都围绕一个主题,用一系列中国春节元素讲述了一个个春节故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新年》拍摄范围纵贯南北.从北方寒冷的哈尔滨、北京到中部的武汉、浏阳,西南的昆明、泸州,再到南方炎热的广州、香港,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区春节前后的风貌,包括交通状况、地方名胜、饮食文化、宗教风俗、娱乐演出等等,体现了丰富多样的春节文化.飞速变化的城市、紧张有序的春运、热情淳朴的民众、工业水准的冰灯、延续千年的打树花、人头攒动的庙会、令人垂涎的特色小吃以及全民收看的联欢晚会等等,不仅使华人倍感亲切,而且令国外观众在感到新鲜有趣的同时,重新认识中国: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交通繁而有序、民众热情友善、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这是《中国新年》在内容上超越此前国外涉华纪录片的地方.

四、用世界“通用语”讲述故事:《中国新年》的叙事主题分析

这里的世界“通用语”除了指前文的视听语言的形式和手段外,还指被全世界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普适性价值取向,它包括情感、观念和文化等.对《中国新年》而言,真正打动入们心灵的除了绚丽的画面和真实的声音,还有通过这些画面和声音传达的情感,包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普通人的关怀以及令人惊叹的中国传统文化等,此即纪录片的主题价值所在.

(一)独特的“团圆文化”:对家乡、亲人的挂念,对天伦之乐的享受

“家”,不仅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驿站:不仅是身体的寓所,更是心灵的港湾和精神的家园.而春节以独特的血亲团圆为基础,将家人团聚和国家一统融合于儒家“团圆文化”之中,造就了东方式的、强大的“思亲”、“思乡”文化流.不论你身在何方必须赶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享天伦之 ‘乐,品团年家宴,找寻那份归属感和团圆感.《中国新年》中李桐榆带着外国 ’老公和孩子飞回北京,江西小伙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打工代表梁永健、李彬莲夫妇冒雨骑了数小时的摩托车……漫漫的归乡旅程,寄予着殷切的思乡之情和亲人团聚的期盼,这是中国特有的团圆文化,在中秋节和春节期间,表现尤甚.

《中国新年》中用大量的画面表现和渲染浓厚的春节气氛,令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影视剧的魅力和作用在市民日常生活中具有某种‘仪式’功能,这种仪式是专门来俘虏、调配人们的幻想和情感.”《中国新年》也不例外,燃放烟花爆竹、包饺子、吃团年饭、亲人相见相拥、贴春联、照全家福、舞狮舞龙、春节晚会、寺庙祈福等等无不是呈现一个一个的春节仪式,唤醒海内外观众对“家庭”、“亲人”、“团聚”的遐想与憧憬,激发华人观众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的认同.

(二)平民化视角:聚焦普通百姓,彰显人文关怀

平民化视角就是要真实记录和还原刻画对象存在的本原状态,关注普通人、普通事,表达淳朴本真的情感.对于《中国新年》而言,平民化视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对象平民化.在BBC记者的镜头里,有偏远山村的农民、蓝领打工仔、车站志愿者、金丝猴保护者、集贸市场的商贩、“粥嫂”、捕鱼队员、武术演员、帕金森症患者等等,几乎没有一个“社会精英”,都是“草根”平民.关注“草根”们的衣食住行,讲述他们的春节故事,表达他们的情感诉求.二是零距离观察.《中国新年》的叙事主线是BBC五位记者的行踪,街头巷尾、偏僻山区、雪域高原、百姓家里、晚会现场、酒吧饭馆、集贸市场、返乡摩托队、广场舞等等,都记录下他们的足迹和故事.记者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故事的主角,这种零距离接触、体验式表达传递出的情感能极大地感染观众.三是平民化情感.纪录片通过关注普通百姓的普通生活,反映他们的普通情愫: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阔别重逢的激动喜悦、团圆宴上的欢声笑语、寺庙祈福的虔诚肃穆……无论你是哪个种族或国家,什么性别、年龄或者职业,这些情感几乎都会经历,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绚烂的中国文化:令人惊叹和钦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春节文化就是典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新年》记录的中国春节文化包括习俗礼仪文化、饮食烹饪文化和建筑造型文化等.在习俗礼仪方面,“打树花”、舞狮舞龙、贴春联必不可少“打树花”是一项传承了14代的高难度技艺,仍在现代舞台上绽放着夺目的光芒.此外,除夕前要理发祭祖,正月里要互访拜年,这些传统习俗和礼仪让外国记者和观众都感到很新奇.在饮食方面,东北烩鱼、北京涮锅、香港海鲜,还有许多地方小吃,体现了南北人民饮食文化的差异:至于中国白酒的酿造之谜、春节晚会的惊艳宏观、除夕鞭炮的流光溢彩、东北冰雕的巍峨壮观,兵马俑和长城,钟鼓楼和天安门等古老遗址和建筑奇观,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科技文明交汇融合,展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这正是BBC对于中国题材纪录片的自我扬弃和突破之处.

上文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语言和世界和讲述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世界本科毕业论文世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也在他国故事的讲述中
□米绪 李小柰重工业大片的硬汉,国家意志的强硬在7月30日朱日和阅兵结束后,观众们又冲进影院去看战狼2 军舰导弹发射、69D式坦克飘逸碾压,重机、狙击、加特林、AK榴弹炮轮番上阵 中国特种兵以完美的肌.

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的四川篇章以感知中国中北美洲四川周活动为例
在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以及中国与巴拿马建交一周年之际,由主办、四川省委宣传部承办的“感知中国·中北美洲四川周”活动于7月3日至.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这是我看完演出后最直接的感受 同时,用国际普遍接受的歌剧形式讲东西方观众都感兴趣的马可·波罗故事,讲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中国.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