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格式>材料浏览

有关精准扶贫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昆明市水源保护区生态和经济协调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精准扶贫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3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昆明市水源保护区生态和经济协调,本文是有关精准扶贫论文范文跟水源保护区和精准扶贫视角和协调发展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精准扶贫论文参考文献 精益生产论文国际经济和贸易毕业论文选题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金融经济杂志社

郑季良 李君婷

(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2.昆明市盘龙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云南 昆明 650011)

[摘 要]城市水源区定位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但多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处理其协调发展及其落后问题是政府和学术界长期关注但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昆明市水源保护区在探索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有着丰富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面临的困惑同样存在.在我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形势下,从分层次与分阶段两个维度对昆明市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科技减贫和产业脱贫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精准扶贫: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7)08-0105-04

doi:10.3969/j .issn .1003- 0166.2 017.08.020

0引言

城市水源保护区是城市化建设中必要的生态功能区,但其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受到严格限制,与周边地区平均发展水平一般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可以说是城市发展中的落后地区甚至贫困地区,而且保护区内外农民人均纯收人的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如何正确处理城市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的落后问题长期以来是政府界、学术界非常重视的问题,即使像深圳这样快速成长的新型城市,同样面临着这一难题.在当前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探讨和研究这一重要问题.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城市水源保护区以生态保护为主,故经济落后和农户贫困情况与一般偏远贫困地区有所不同,精准扶贫的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单纯扶贫,由于靠近城市,有条件采纳科技减贫和产业脱贫的方式.即对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扶贫方式,应抑制水源区居民与所在周边地区收入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实现水源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其意义不言而喻.

在昆明市的水源体系建设中,松华坝水库具有悠久历史,该水源区在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也一直得到有关学者的研究,但至今面临着困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国内外对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张伟等曾研究了太湖流域20世纪80-90年代与日本60-80年代的水质变化趋势的相似性.日本的经验说明,虽然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保护之间矛盾长期、普遍存在,但得到高度重视后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解决的.吕添贵等以赣江水源保护区为例深入研究了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阎.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经济模式的建设和有效性尤其值得昆明市借鉴网.本文拟以昆明市水源保护区体系为对象,以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为重点和案例,在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新时期,从推进过程的层次性和时序性两个维度,对水源区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机遇进行再思考.借鉴国内先进地区——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经济模式建设经验,对推进昆明市水源保护区体系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施精准的科技减贫和产业脱贫提出对策建议.希望研究成果对云南省以及类似城市的水源保护区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1 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度与经济滞后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处理水源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的过程中,生态保护实际上处于第一位,经济增长则处于第二位,这是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因.经济发展滞后的程度取决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或倾斜度.水源保护区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区,二级保护区为次核心区,保护区为水源保护区的边缘区:因此,三个组成部分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度是不同的,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程度也不同.其中,一级保护区由于处于严格的生态保护管制范围,经济发展最为滞后:保护区为有限开发区,可以适当发展服务业;二级保护区主要应着眼于生态农业或林业经济的发展.从精准扶贫的角度,1)在二级保护区,应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和经济林.例如,通过减少化肥使用,倡导使用有机肥来发展生态种植业:通过控制饲料投放来发展鱼类养殖业;通过控制养殖规模,保护生态植被,减少动物粪便对水源的污染;通过农业产业链建设,使得种植业与养殖业形成生态产业链,以及形成农业废物循环使用产业链.这是一个科技扶贫更确切地说科技减贫的过程.2)在保护区,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的加工业,可以达到产业脱贫的目的.3)在一级保护区,一般倡导将当地农民迁出来达到扶贫的目的.

2 昆明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经济落后现状分析

2.1昆明市水源保护区体系建设概况

昆明主城人口现约500万人.是全国14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目前,主城区已形成了以松华坝、云龙、清水海、大河、柴河、红坡、自卫村水库等7个水库为主的供水体系,其中松华坝、云龙、清水海3个水库承担着主城全年约95%的供水量.近年来,牛栏江调水工程作为滇池补充工程的同时也部分纳入饮用水源供水体系.在上述供水体系中,松华坝水库工程历史最长,是我国第一批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1981年),但其供水作用逐渐减小.目前只能满足30%的供水需求,云龙水库则成为主要饮用水源水库.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特点是离主城近-只有16km,流域面积为18.56km2,径流区面积达到629.8km2, 占昆明市主城区之一的盘龙区总面积的71%.云龙、清水海水库则距主城区比较远,实际上属于跨区域调水工程.由于松华坝水库工程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仍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昆明市从20世纪80年始就着手制订和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管理的政策措施.但水源水质面临的生态风险较大,几经波动,近年来随着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逐渐完善,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因此,对松华坝水源区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以及探讨精准扶贫、减贫、脱贫的措施对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重要的示范作用.

2.2松华坝水源区的结构层次划分

从水源保护区建设的结构层次性和发展时序(阶段)性两个维度来进行分析.若将昆明市供水体系视作一个系统,则松华坝水源区为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一般来说,一个水源保护区系统可划分为完全水源区(核心保护区)、半水源区(部分水源区和生态缓冲区)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完全水源区涉及三个乡镇(松华、滇源、阿子营);半水源区涉及两个乡镇(双龙、龙泉),两个乡镇均处于主城区边缘地带.

2.3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落后现象分析

由于对水源保护的要求,调整了水源保护区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实施禁“花”减“菜”,水源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目前主要依靠结构单一的农业发展来满足基本的经济发展需求.其中,种植业主要有粮食、水果、干果、玉米、烤烟、蔬菜等,畜牧业以分散的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为主.

据有关资料,水源保护区尤其是完全水源保护区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所在辖区——主城盘龙区非水源区的平均水平,而半水源区的人均收入比水源区收入明显要高.涉及水源区民生问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贫困人口多、涉及面广、返贫现象突出;二是农村房屋危房情况较多;三是交通、水利、医疗、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水源区的财政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地方税收和生态补偿性质的财政转移性收入.完全水源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面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半水源区的经济发展前景则有一定的潜力但有待规划和开发.总而言之,松华坝水源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居民处于相对较贫困状态,尤其是作为主城区边缘的贫困区域,反差很大.

2.4松华坝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松华坝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按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的思路,出台并采取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办法措施,为昆明市的安全供水作出了极大贡献.

1)全面推进治污减污工作.主要有建设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污水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站,在河道沿岸建设286.67公顷湿地等方面.

2)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主要有退耕还林,增加水源涵养林,发展经果林,实施以太阳能为主的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等方面.目前,水源保护区内的几个乡镇基本全部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2.5松华坝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成效和不足

2.5.1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

生态补偿的目的是通过经济补偿来实现生态保护和减贫的双赢.实践证明,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维持区域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松华坝水源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生产扶持、生活补助、管理补助三个方面.据有关资料,生态补偿和补助资金逐年增多,从201 1年的7 419.42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1 753.27万元.

2.5.2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成效及不足

松华坝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成效,一定程度调动了政府开展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群众保护水源地的积极性,水源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据昆明市水务局资料,2011-2015年,松华坝水库水质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Ⅱ一Ⅲ类水, 供水量逐年加大,2015年水库供水量达到14 052.6万m2.

但需要指出的是,生态补偿机制目前主要依赖于昆明市的财政转移性支付,这一模式只能起到短期的维持作用,要保障水源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有效处理发展滞后问题,最终还应建立起市场化机制.

3 昆明市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分析

1)从空间结构和层次上,对昆明市水源区内部的结构功能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功能互补的水源保护区体系.第一,昆明市饮用水源目前主要来自云龙水库(禄劝县)、松华坝(盘龙区)、清水海(寻甸县)以及牛栏江调水工程(流经昆明市寻甸县、嵩明县).这四个组成部分的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应进行统一规划.目前的状况是,一是牛栏江流域所经过村镇的生态补偿尚没有纳入昆明市统一规划.第二,四个水源区的经济基础与空间环境条件不同,应参考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对其他三个水源保护区的内部功能区进行再划分,对保护区内的各村庄进行分类指导,区别制定系统化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2)从时序发展阶段上,应遵循“以水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与生态恢复模式”向“以水源保护区资源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模式”“以生态休闲为主要内涵的产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其中,应区别各水源区的不同基础和条件,选择差异化的演进路径.例如,在松华坝水库流域,完全水源保护区主要施行前两个模式,实施科技扶贫和减贫:半水源保护区重点应向第三种模式转型,以产业脱贫为目标.

3)统筹规划制定昆明市四个水源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标准,这是实施扶贫的必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整个水源区的协调发展.一是对已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的三个水库水源区,着眼于可持续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内容:二是将调水工程流域的村镇和居民纳入统一的生态补偿体系:三是研究通过国家正在大力倡导的PPP模式,探索使生态补偿机制由单纯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向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与市场化机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扩展水源区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和范畴:四是培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当地农产品加工、集散中心、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

4 昆明市及松华坝水源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由于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不同,将昆明市水源区体系分为松华坝水源区与其他部分,结合精准扶贫程序,对促进水源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和克服经济落后问题的协同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4.1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发展模式分析

从空间层次布局和发展模式逐步推进的角度,半水源保护区在处理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中具备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应积极探索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模式,走出一条以服务业集聚、生态休闲为主要内涵的产业经济增长模式,成为水源区实现生态经济环境协同发展以及精准的、产业脱贫工程的典范.完全水源保护区当前主要还是应由“以水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与生态恢复模式”向“以水源保护区资源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模式”发展,应成为精准的科技减贫工程的试点区域.尽快出台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消除该区域经济发展中无所适从的问题.充分利用水乡泽国的自然风光,积极发展现代经济林业如园林园艺、苗木、经济林木等,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都市农庄等.

4.2其他水源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在昆明市水源保护区体系中,松华坝水源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最好,其他水源保护区均属于单纯的生态环境保护流域,主要还是要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矛盾问题.其中,重点是有效防控水源污染、构建完备生态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并作为精准的科技扶贫重点区域来考量.

1)加强农村面源和点源污染治理,有效防控水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还田、秸秆气化技术和其他综合利用措施;推广太阳能利用工程、节柴节煤工程等;大力治理“白色污染”,严格控制超薄农膜的使用:加强集中处理生活排放废物和散养畜禽粪便,生活污水排污处理管网建设等.

2)构建完备生态体系.通过生态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农村能源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开展生态保护建设.在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进村镇生态建设.

3)对水源保护区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开发,搞活经济.一是做好一级保护区的隔离防护与整治工作,严格实行“止耕禁养”;二是实施好二、保护区点源整治工作和非点源污染防治工程:三是在二、保护区通过公司+农户形式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4)落实和完善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尽快解决牛栏江流域所经过村庄的生态补偿问题:二是将民生问题完全纳入生态补偿范围:三是探索可持续的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机制.

5 结 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水源保护区建设的范围和区域将不断扩展,而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却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其中,核心问题是水源保护区农民与周边地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我国实施全面的精准扶贫战略形势下,有必要从科技减贫、产业脱贫的视角,对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与精准扶贫进行协同规划.本文以昆明市水源保护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精准扶贫为案例,从结构层次和时序发展两个维度-对该水源区的空间结构层次及其所处于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提出,在水源区应主要通过农业科技减贫的手段,在水源保护缓冲区以PPP模式适当发展第三产业来达到产业脱贫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意义还在于,有利于克服在水源区通过财政性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单一模式效果之严重不足,是实施市场化机制的关键问题和机遇.最后通过昆明市案例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只是初步的,对城市水源保护区如何在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效解决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的状况还有待于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概括总结:此文是一篇关于水源保护区和精准扶贫视角和协调发展方面的精准扶贫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精准扶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精准扶贫关键在激发群众主动性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群众的积极参与才是精准扶贫成功的关键 一些地区贫困群众参与度不足,仍然是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千方百计调动贫困.

92岁丛子文:在精准扶贫的路上
丰云“多帮助一个人也是好的”1985年6月离休以来,丛子文常年活跃在大连市北三市农村,关心孩子们健康成长、帮助村民们脱贫致富 今年,92岁高龄的他,依然奉献在乡村 前不久,泡崖.

文化精准扶贫中辅导员的作用《文化精准扶贫群众文化发力》课题调研
【摘 要】群众文化工作在整体文化工作的布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弘扬社会正能量、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为提升公民综合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很多大工作中看不到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影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