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模板>材料浏览

有关道德经论文范文文献 和背不下《道德经》,也得记住老子的处世智慧类论文范文

主题:道德经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2

背不下《道德经》,也得记住老子的处世智慧,本文是关于道德经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道德经》和老子和处世有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道德经论文参考文献:

道德经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道德的论文法律和道德论文关于道德的论文道德的力量论文

《老子》又名《道德经》,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这部著作中,老子用自己独特的见解,为我们解化宇宙苍生,其中就有关于大气做人、小细作事、廉洁为官的一些论述.

1.立身淳厚,抛弃虚华

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 2.“谦下”:学江海为“百谷之王” 老子认为,大气做人,就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 “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3.上善若水 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著名的哲学命题之一.

4.曲则全,枉则正

老子还认为,大气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他说: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同时,还要以德报怨,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这样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彻底消除嫌怨.事实上,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二、小细做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认为,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无不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因此,干大事必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大小,多少.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1.成就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老子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在这里,老子形象地说明了大小这对矛盾的量变到质变关系,在认识论上充满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辩证法思维.

2.持之以恒,目标始终如一

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是世界级水平的伟大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英、法、俄等十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用了27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

3.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

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事业,一是要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二是要力戒逞强、逞能、逞勇.不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就能把是非判断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担当领导.(“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

谦虚谨慎,就能事业有成;自高自大,做事必败.这是因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

4、“贵身”:生命高于一切

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说,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老子和庄子都认为: “重生者则轻利,重利者则轻生.”轻生的人必然追逐名利,弃身而殉物.这种身且不能安保的人,怎么能治理天下呢?

三、廉洁为官: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

1.领导者自律—一“不欲以静,天下自正”

者子认为,的根绝了私欲,社会就自然会风气良好.“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八个字精辟地道出了为官者节制个人的社会意义.孙中山是革命的先驱.但他一生廉洁奉公,从未给自己和亲属置办过任何家产,私谋过任何特权,承诺并真正实现了“天下为公”的誓言.

2.“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

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老子提倡, “圣人”不要多积蓄,自己的财富要用来济众,完全为人民;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 3.私欲是罪恶之源——“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静的地步.

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昝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不知足,不知止,栽进了罪恶的泥潭. 4.推功揽过——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 “能受国之垢,乃天下王”

西汉名将李广随大将军卫青出兵北击匈奴,参加漠北战役.由于李广指挥的东路军没有向导迷了路而未能如期参加漠北会战.战后,卫青责令李广的部下来对质受审.李广挺身而出,为部下揽过自责,他说:“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东汉名将冯异的品德更是在中国历史上传为佳话.冯异驰骋沙场十几年,战功累累,但每次战役结束后,诸将并坐论功时,他为了避功,常常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树底下读书思过,他为牺牲的战友、士兵深感难过.因而,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如前所说,老子认为最高尚品德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永远处下,有时处在人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一最脏污的地方.推及领导者呢?

就应该能够承担国家遭受屈辱和灾祸的责任,这才是社稷的主人,这才叫国家的君王.(“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能受国之不详,是谓天下王”.《老子·七十八章》)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推功揽过.

摘自公众号“道德经解读”2017-11-01

本文评论,本文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道德经》和老子和处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道德经本科毕业论文道德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从文化资本视角解读韦利译《道德经》的副文本
翻译学界越来越重视翻译的社会属性,借助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资本”概念,发现翻译这种行为隐蔽地具有文化资本的典型性特征,因此可以说&ldq.

试分析老子《道德经》中处世哲学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 作为先秦诸子的道家代表作之一,已经有许多人对它进行过研究,哲学、政治、经济……方面均有涉及 崔健、张博写了对老子&l.

《风流一代》,可以和孩子一起读的杂志
数年前邂逅风流一代时,感觉这是一本有分量的杂志 尤其是每一期的专题,都紧扣青少年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 当时,我正经历着自己的孩子和两个姐姐的孩子的青春期成长 时间越久,我越发现,我必须要换一个角度去理.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