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文化遗产类有关论文范例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内涵意蕴、问题呈现和学理反思一以宣纸为例类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内涵意蕴、问题呈现和学理反思一以宣纸为例,该文是文化遗产类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宣纸和学理方面论文范例.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汤夺先伍梦尧

[摘 要]生产性保护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一种重要模式.以宣纸为例,依托在泾县的田野调查,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内涵,呈现出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诸如现代工业技术的影响、标准化的冲击以及传承人才的匮乏等.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进行学理反思,认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核心在于传统技艺传承而非商业化与利益化,在尊重文化本源基础上适当进行技术革新、实施带徒传艺的师徒传承模式等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制作技艺传承标准化 商业化 宣纸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0890( 2017) 06 - 009 - 0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学术界形成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与模式,大致有施与式保护、开发式保护与发展式保护;有研究者从行政保护模式、法律保护模式进行探讨;②还有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性保护等.其中,抢救性保护是对那些濒危的、现在又难以传承延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整体性保护主要是对一些文化空间的保护;立法性保护是通过制定并依靠法律法规来实现遗产保护目的;生产性保护是针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部分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分类保护方式,强调从文化生产角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的方法.③上述均为积极保护的类型.还有一种消极保护类型即博物馆式保护,把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到博物馆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保存起来.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崭新的模式,其兼顾经济效益与文化精神、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前非遗界的热点内容.如何理解生产性保护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如何看待并反思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相关问题,本文将尝试给出答案.

中国宣纸源于唐代、兴于明代、鼎于清代,已走过上千年时间.因纸质洁白、柔软细腻以及润墨性、变形性、耐久性、抗虫性等特性,宣纸享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等美誉.通常,只有原产地在泾县、纸的组成中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青檀纤维的书画纸才能称为宣纸,否则只能称为书画纸.①宣纸按照是否进一步加工可分为生宣(白宣纸,未进行再加工)与熟宣(加工宣或矾宣);按照原料配比即含青檀皮的比例可分为棉料(40%左右)、净皮(60%以上)、特净(80%以上)等类型.宣纸的制作工艺依然遵照古法流程,多以人力手工进行操作,细节上未发生本质性变化.一张优质宣纸从准备制作到最终成纸需要100多道工序,充分说明宣纸制作的技艺精细,程序复杂,工序繁多,耗时较久.就宣纸而言,其制作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代际之间的传承,维系着其固有的活态流变性与原生态性.具体表现为宣纸的制作技艺是通过宣纸制作师傅们以口传心授等方式传承下来,其所具有的手工制作技艺没有中断,也没有较大改变,保证了宣纸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原生态性以及本真性.2012与2013年暑假期间,我们前往宣纸发源地和主产地泾县进行田野调查.调查点以中国红星宣纸厂等大中型宣纸厂为主,同时辅以小型宣纸厂、私人作坊及宣纸销售店等.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等方法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宣纸为例探讨制作技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相关问题,从学理上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进行反思.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内涵意蕴

作为一种非遗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最早出现于2006年王文章的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一书.②2009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于正月十五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幕,“生产性保护”成为了探讨的焦点.2011年,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公布了41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北京等省(区、市)也公布了89个省级示范基地.2012年2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文非遗发[2012]4号),明确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内涵,包括核心、前提、方式与领域,其中核心要素是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与传承性;基础前提是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实现方式是以生产、流通、销售等为手段,通过生产性实践实现向物态产品的转化;覆盖领域主要包括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等.2012年6月副部长周和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论坛上再一次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内涵.

宣纸系有固定消费群体、需求量较大的小众文化产品,主要面向从事书画艺术的人群,有着特定的消费群体与需求对象.正如陈华文所言,“民间手工技艺类可以通过生产过程来实现这一个或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与保护,这是由其技术性和工艺性决定的,如果没有这一过程,其技术无法得到传承,其产品不能形成,其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③宣纸制作技艺作为非遗本身就属于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类型,能够由非遗转化为物态化的文化资源.宣纸制作技艺通过其附着的宣纸产业,以生产性方式满足特定群体的现实需求,同时实现了对该技艺的发扬光大.对此,高艳芳与孙正国认为,“将非遗这个常常被理解为过去形态的日常晶体融入于当代生活之中,还原和激活其日常能量,强调日常生活是非遗的本质来源,强调日常需求作为一种保护观念,在当下的生产性保护中突出其核心地位,进而真正实现生产性与生活性的非遗保护理想.”④虽然宣纸不能作为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不能满足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其却在某些特殊群体中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维护与延续着我国书画文化艺术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与艺术追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并非单纯的物质产品生产,还包括精神文化的生产.宣纸作为一种地方性文化产品,其具有较为深刻的文化内涵,在进行生产性保护时,不仅仅在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对传承宣纸文化、延续精神产品等有积极的意义.著名宣纸研究者曹天生认为:“中国宣纸文化是以泾县小岭曹氏为代表的皖南人民千百年来在总结先前纸业文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主要用作书法和绘画载体的宣纸为依托,并逐步超出地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中华文化,是一种集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于一体的雅俗共赏的创造性杰出文化.”①而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生产性保护实际上为宣纸文化的生产与承续提供了基础与平台.高艳芳与孙正国提出,“精神生产性保护首先是对非遗之中所蕴含的人的历史性优秀品质的保护.”②通过对宣纸制作技艺的保护,了解泾县人对独特环境的适应性利用及其形成适宜性的地方知识,了解宣纸发展过程中当地人的艰苦奋斗与甘于奉献精神,体现宣纸蕴含的徽州造纸文化精髓,反映出当地人们善于创造勤于思索的品质内涵,真实再现宣纸制作技艺对于我国书画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中的问题呈现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们对书画艺术等热情度高涨,再加上国内外书画艺术界的大量需求,这给宣纸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宣纸行业进入四处开花时期.不仅宣纸制作技艺在生产性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传承,而且宣纸企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据调查发现,宣纸行业依然面临某些困境,宣纸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实践呈现出某些问题.

(一)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冲撞

宣纸仍在坚守被称作“日月光华,水火周济”的制造流程,工艺过程繁琐细致,需要较长时间学习与训练才可以学会,宣纸行业中流传的俗语“一张宣纸,千滴血汗”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精细化的操作方式保证了传统技艺不走样,使得宣纸能够有较高的品质.然而,过于考究的制作流程拉长了宣纸的制造周期,减缓了生产速度,降低了产量.

在科技飞速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在不断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代,为了提高宣纸产量、更快地获得更多利润,有企业利用科技手段对宣纸制作流程加以改进,现代化机械和合成化工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取代着传统加工器具和天然材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宣纸企业引入机械抄纸、化学制浆、化学漂白等新工艺,将生产周期从原来1-2年缩短为几天.据我们调查得知,宣纸曾有过一段抄纸机械化即生产机制宣纸的历史.原泾县宣纸二厂在科技部门推动下进行机械化抄纸实验,生产出所谓的“机制宣纸”.虽然节省了人力与时间,但是机器生产的整齐划一和生硬强制却使宣纸变得“千人一面”、“灵气失却”,丧失了手工操作的灵性和独特气质,制作出来的宣纸最终落得无人问津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机制宣纸质量与手抄宣纸有很大差距.利用机制长网造纸机来抄造宣纸,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有形的方面即润墨性不理想,二是无形的方面叫做耐久性不够.③而润墨性好、耐久性佳等是宣纸固有的优势,也是其得以立世的法宝.如果这两个特点没有了,那么机制宣纸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宣纸.

不仅如此,原来依靠阳光自然晒干漂白的皮料稻草经过烘干机、漂白剂等缩短时间;造纸原浆中掺入合成药剂取代猕猴桃藤汁来提高纸浆的黏合度;原本靠人力的捶打过程改为依靠电力操控的机械来完成——诸如此类的做法虽然缩短了宣纸的制作周期,提高了宣纸的产量,但是,却使宣纸制造工艺失去了传承至今的神秘色彩,使宣纸丧失了由来已久的独特品质.使用改进后的现代工艺生产出来的宣纸失去了在润墨性、耐久性与稳定性等方面的品质,也失去了书画艺术家们的青睐与支持.更为严重的是,因为其保存时间较短,若用类似宣纸进行艺术创作、修复书画文物与传统古籍等,则会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失.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本来要促进传统生产技艺与现代社会更好地结合,结果却成了为了追求产品数量与经济效益的粗制滥造与见利忘义等,事实上阻碍了宣纸制作技艺的有效传承与真正保护,违背了非遗生产性保护之技能保护这一根本原则.有鉴于此,刘德龙指出,“要努力恢复或增加其文化底蕴,充分把握生产性保护中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经济内涵.开发绝不能改变非遗的内涵,更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全、求新,而是要尊重历史和传统,尊重历史上已经形成的生产方式与销售方式的多样性,坚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与核心技艺的真实性,绝不可随意改变非遗的传统生产方式.”①宣纸传统工艺的改革,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一个行业的革新,更多涉及到人们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认知问题.

(二)山野的灵气与工业时代“标准化”的冲突

宣纸的标准化是指政府为规范宣纸质量,促进宣纸行业的规范化生产,在宣纸生产制造部门制定有关“宣纸技艺”标准的各项规程.这是工业化时代对产品的一种规制,也是宣纸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8739 - 2008地理标志产品宣纸》从原料要求、工艺要求、感官指标、规格重量及偏差、理化指标以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与储存等方面给宣纸进行了标准化规定.规定只有“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传统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以传统工艺生产的,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②才是宣纸.

其实,对宣纸进行“标准化”的做法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泾县宣纸厂根据古宣纸特点,在征集有关造纸研究机构、著名书画家、宣纸生产厂家、经销单位等意见后,制订出了一套涵盖各制造工序的操作规程即企业标准,这可视为宣纸“标准化”的起点.到了80年代,宣纸制造厂家明显增多.为了保证宣纸质量,当时的国家轻工业部在泾县宣纸厂企业标准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标准,性质为专业标准,于1988年执行.1999年,国家将宣纸制造专业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将其提升为行业标准,标准号为QB/T 3515 -1999.两年后,又一次进行修订,增添了区域、原料、工艺等内容,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号为GB 18739 - 2002,性质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06年,中国标准化协会、安徽省质监局、中国宣纸集团公司联合对宣纸国家标准GB 18739 - 2002重新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号为GB/T 18739 -2008,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2008年10月1日沿用至今.③2011年9月,安徽省宣纸与书画纸标准技术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承担起安徽省宣纸与书画纸领域的标准化技术指导与监督工作.显然,宣纸的标准化经历了一个由企业到地方到国家、由一般性到强制性到推荐性的转变过程.

标准化文本如同一把刻度清晰的尺子,用审慎而严格的眼光对宣纸的品质进行衡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固有的“活体传承”相比,“白纸黑字”的方式保证了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能够以文本方式完整地保存下来,不会轻易地流失、走形.诚如王霄冰与胡玉福所言,“通过制定项目标准,可以保护传承主体的知识产权,助力非遗传承人打造品牌、提升效益;同时有效维护消费者利益,为识别、监管与仲裁工作提供依据.”④标准化的采用有助于非遗产品在进入市场流通与消费渠道时,能有一个与当地社会以及市场接轨的保护标准.宣纸标准的制定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购买者认知与了解宣纸有着一定意义,对应对国内外假冒产品、劣质产品的“围攻”有较大价值.对宣纸企业而言,若能够在承继传统造纸优秀基因的同时严格遵循标准化的要求,则必然会实现坚守传统文化和坚持质量标准的双赢.

标准化的制定与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传承存在看似矛盾的悖论:一方面,宣纸制作技艺工序繁多,没有一个人可以全部掌握所有工序,且每一人对某一项技艺的理解有所不同,致使技艺的传递在师徒之间、代际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再加上传承人老龄化等因素,用标准化程序采用文本方式记录的确有利于保护与传承技艺;另一方面,因为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更多依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示范体验、悟性感受等形式,使得宣纸制作技艺成为一种只可意会甚至不需要言传的东西,宣纸国宝艺人曹人杰认为:“宣纸生产的每道工序关键技术要领,都存在于我头脑中,藏在我肚子里,掌握在手心中,无法用文字记载,全凭师徒间心授相传.”①文本记录下来的标准化流程并不能得到民间宣纸艺人的认可,师傅仍然按照经验传承方式来教徒弟.也就是说,宣纸制造流程的“标准化”为宣纸的保护与发展带来了某种忧患.对此,谭宏指出,“文化差异性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基础,是最重要的‘非物质因素”’.②完全依靠大工业的现代技术与生产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缺乏个性,属于典型的同质化产品,缺乏必要的文化差异性,而尤其是在产品标准化与统一化的限制下,产品失去了个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流水线产品,其中包含的文化独特性与手工艺个性也渐渐消失.当然,引入标准并不是要将非遗项目固化和一体化,甚至要破坏文化的原生态与多样性.③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维护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不是将其现代化、模式化.宣纸“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本质,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追求利润的增长,或者抵御不合乎标准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但结果却以宣纸灵性的消失来换取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销量.忽略传统手工艺的自身特点、规律和条件,一味地去追求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强硬地沿袭重点强调产量、效率和标准化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将会把珍贵的非遗送入坟墓.这或许是国家把宣纸标准由强制性标准改为推荐性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由.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其所产生年代的社会思想和手工技术水平,无论它是否符合当代的审美与技术水平,我们都不应对其核心要素进行变革,否则将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目全非,失去应有的灵性.传统制作技艺赋予了宣纸独特的灵魂和高品质,若放弃这一点则会使宣纸丧失其手工制造的内在魅力.手工技艺依赖于人的手工操作和情感表达,出现个性化的作品实属正常,这种“活态流变性”正是导致手工制品和工业机械化产品产生区别的根本原因,也是手工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保护和继承的精髓.

(三)人才匮乏与后继乏人的苦恼与无奈

宣纸工艺技巧是智力与体力的结合,充分展现了手工造纸艺术的魅力.原料的质量奠定了宣纸品质的基座,而“宣纸是捞出来的纸”——造纸师傅的手工操作对宣纸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一些造纸企业在某些环节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方式,造纸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少.然而,总体来说,宣纸生产至今仍还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习艺周期相对较长且需要长时间练习,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苦、脏、累工种多,但待遇相较其他行业较低.年轻人耐不住寂寞或是被高工资和繁华生活所吸引而放弃继续学艺,最终导致宣纸行业技术人才常年缺乏,技艺传承难以为继.④我们的调查发现,泾县一带捞纸工一天走动的距离相当于常人走几十公里的路程,但收入却勉强与在沿海地区打工者的工资持平,这使得当地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尤其是高级熟练技工的大量流失困扰着宣纸企业的发展,不利于保证宣纸的质量.一些熟练技工在离开大型宣纸企业后转投新开的小宣纸厂担任某种技术职务.小宣纸厂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运营的根本目标,在挑选原料、制作加工等方面不愿意坚守宣纸的传统工序,生产出来的宣纸成品不完全合乎正规宣纸的要求.小厂宣纸以其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的高产量和低廉,对那些大厂宣纸的市场占有量造成了较大冲击,不仅会扰乱宣纸市场的正常秩序,更会破坏宣纸文化与宣纸品牌,使人们对宣纸产生偏差性印象.

随着就业渠道的不断增多,年轻人普遍不愿意从事祖辈们传下来的宣纸生产工作,尤其是劳动强度相对较大的工种如抄纸、晒纸等,致使宣纸行业面临很大的瓶颈问题即后继乏人,一线员工老龄化日趋严重,难以补入新鲜的血液,出现技术工人青黄不接的现象.有不少宣纸企业连续数年招收不到新的技术人员与普通工人,即使是宣纸龙头企业中国宣纸集团公司也受此困扰,结果宣纸行业正常的生产制造进程受到影响.人员的缺乏还直接威胁着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使得宣纸制作技艺因为失去传承的载体与主体而面临断层危险.缺乏人才使得宣纸企业通过宣纸产品的生产来传承保护宣纸制作技艺的做法变得有心无力.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学理反思

在中国传统社会,宣纸作为文人墨客的书画用纸,为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媒介基础.在当下,宣纸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代名词,是安徽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名片,其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成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看成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与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就宣纸制作技艺而言,它属于民间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与“地方性知识”;就宣纸产品而言,则是进入到中国主流文化生活与上层知识精英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载体,属于典型的“大传统”范畴.宣纸之所以能够进入“大传统”主流社会中并一直以书画艺术载体的形式流传下来,根源于其作为“小传统”的特质即作为民间文化的制作技艺.也就是说,先有作为民间知识的“小传统”技艺,这样才能够成就“大传统”的精英书画艺术,后来“大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导致对宣纸的大量需求反过来使得“小传统”的民间制作技艺有了传承与延续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宣纸之所以得到人们认可与追捧在于其传统制作技艺,而非宣纸产品本身.当然,在宣纸制作技艺成为非遗前就有很多宣纸企业存在,宣纸生产事实上出现在对宣纸制作技艺进行生产性保护之前.这就意味着,宣纸生产最初并非为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至少保护与传承并非其唯一目的.在宣纸制作技艺成为非遗后,宣纸生产与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就要围绕着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著名学者刘锡诚先生认为:“非遗保护成败的标志在于: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包括生产性和产业化方式,都必须以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而不仅是技术)和核心价值(原本的文化蕴涵)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①生产性保护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是要求制作过程要“纯手工”,极力排斥其他工具,而是强调要守住手工制作的核心技艺,也就是最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创造力、智慧、能力,以及它的文化历史积淀的那一部分技艺.②就宣纸而言,要体现出技术变通与文化内涵坚守的统和,展示出精神生产、文化精髓保持与物质产品创造的辩证统一,不能仅仅保留了物质产品的“技”而丢失了作为文化内核与精神内涵的“艺”.

对非遗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制作技艺的有效传承,通过制作技艺的留存来实现宣纸的世代传续.保护的核心不在于宣纸产业本身,而在于通过生产产品与发展产业的方式使宣纸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不能舍本逐末,不能为了刻意发展地方经济而实行一种不顾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大工业生产,也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润而任意更改传统工艺流程进而出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小厂家行为,这都是没有未来的不可持续发展行为,本身就违背非遗保护的原则,对于宣纸行业健康发展非常不利.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指出:“严加防范和严厉打击一切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破坏遗产保护的行为……要严格区分合理利用与不正当竞争的界限,使科学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在遗产保护的最高原则统领下走出一条良性发展的健康之路.”①宣纸制作技艺能否得到保护与传承,与宣纸企业能否坚持采用传统制作技艺生产有很大关系.设若宣纸失去其固有内在品质,不按照传统制作技艺来生产或者导致传统技艺变形、丢失与废弃,而仅仅为了当前的短期经济效益与地方利益,那么宣纸将不再得到人们与市场的认同最终必将失去在书画界的地位.因此,必须放弃那种不顾宣纸制作技艺传承的短视行为,有必要对那些主观上不采用传统技艺、客观上不利于宣纸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宣纸企业进行整顿与处理,不可因暂时赚钱的“小利”而丢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大节”.

对一个民族来说,不论是有形的(物质遗产)亦或无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其诞生的年代是否荒蛮久远,其灵魂都应是不可改变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固化的、凝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的形态则是活态的、不断变化的.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加以现代化改革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保留有其本源性东西,不能破坏其传统技艺与文化内涵,否则只能适得其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众世代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在历史长河里不断进步和发展,每一时期不仅是其传播时期,也是其再创作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是当时的社会潮流、思维方式和技术水平,由于时代进步,后世不一定能够完全理解其历史内涵,因此只能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不能根据表面看到的落后与不足而对其按照当代标准进行大幅度的篡改甚至删除.如果过于强调非遗项目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只顾最大限度追求经济利益、重开发轻保护,一味搞遗产商业化、产业化,尤其借保护之名进行过度开发,那就从本质上颠覆了遗产保护的意义,难以保证非遗的长远传承与良性发展.当然也不能因此而就因噎废食,忽视应有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据我们调查得知,宣纸的重要原料为沙田稻草,在手工割稻的时期,可以挑选杆子在50厘米以上的稻草,然而采用了收割机收割后,导致出现“只要稻子不要草”的局面.通过对收割机进行技术改造,调整到“既要稻子也要草”,解决了稻草收割问题.类似技术革新对消减当地人口大量外流带来的缺乏人力收割以及沙田稻草原料短缺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由于宣纸制作技艺的集体性,势必会有多个传承人,怎样才能实现传统技艺的有效再传承与延续,如何确保非遗传承机制的合理运行,如何考量非遗传承机制的效果,这是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衡量非遗生产性保护得失成败的重要内容.当前,宣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延续出现了一些问题,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被工厂内以一带多、流水线式的集体传授模式所取代,虽然实现了传授某种工序技艺的原初目的,但却没有完成让新学者对宣纸制作技艺的真实理解,没有让他们产生出源自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宣纸制作技艺依然停留在作为谋生工具的层次,而没有产生心灵的认可与融入.由此可知,坚持在认同宣纸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师傅带徒传艺的传承机制,则是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宣纸企业应当坚持维护宣纸制造工艺中的传统元素不动摇,同时与地方政府合作,配合政府出台优惠政策保障技术工人的福利并提升薪资,为宣纸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吸引并留住必需的人才与人力资源.

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还处于探索阶段,通过与西方的交流和学习以及自身的实践摸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功方法.就宣纸而言,在进行生产性保护实践时,要坚持的是保护宣纸的传统文化精髓不改变,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魅力不会为“现代化”的热潮所侵袭,并在这一前提上开展生产性保护实践工作.

[责任编辑]王霄冰

该文汇总,此文为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宣纸和学理方面的文化遗产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合理有效的认度是传承人保护的前提和首要步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明确其应享的特定权利与应担的义务责任,既是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前提,也是对传.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