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目录>材料浏览

计算器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与用计算器和小说学电脑的先行者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计算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用计算器和小说学电脑的先行者,本文是计算器类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跟先行者和小说学电脑和计算器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计算器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器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和电脑期刊电脑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杂志电脑知识和技术期刊

20 世纪80 年代,苏联启动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计划.在几乎没有个人电脑的情况下,先行者们凭借因陋就简的硬件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当时的青少年展示了通往信息时代的道路.

一门必修课引发国际争论

1985 年9 月,苏联的九年级(初三)学生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必修课:信息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该课程旨在使编程同算术和俄语一样,成为青少年普遍掌握的必备技能.为实现这个目标,苏联政府编写了以15 种民族语言发行的教科书,计划培训约10万名教师,并为各加盟共和国的6 万多所中学提供100 万台计算机.

如此宏伟的蓝图距现实似乎很遥远——工厂一下子生产不了那么多计算机,印刷和分发教材的进度参差不齐,许多教师甚至从未接受过充分的培训.

在国际上,苏联的举措引发了各国计算机专家对“计算机知识”定义的争论.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兼企业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人工智能领域开创者之一爱德华·弗雷德金主张,计算机知识意味着应用,而非写代码.他告诉苏联同行:“计算机知识不意味着如何编程.它不是告诉你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真正的计算机知识意味着具备使用高级应用程序的技能,例如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系统.”

苏联计算机科学家安德烈·埃尔索夫风趣地回应称,弗雷德金是在否定程序员的职业尊严.“编码和打字不是相互排斥的.”埃尔索夫说.作为苏联计算机普及教育的推动者,埃尔索夫将计算机知识视为一套知识习惯,称之为“算法思维”.

埃尔索夫师从数学家阿里克谢·利亚普诺夫,后者是苏联计算机科学的先驱,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这是一门研究机器、生命和社会中的控制和通讯一般规律的科学.从老师那里,埃尔索夫学会了从控制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试图在技术和社会之间建立联系.他认为,算法是人与机器的一种交流形式.

埃尔索夫并不拒绝吸收西方的科研成果.早在1958 年,他就与其他苏联计算机专家和美国同行交流,与计算机先驱、首位图灵奖得主艾伦·佩利进行了深度沟通.20 世纪70 年代早期,埃尔索夫访问麻省理工学院,体验了美国的计算机教育实践.

尽管如此,埃尔索夫等人依然相信,苏联应该走自己的信息化道路.这种观点的核心是,苏联人应该更少地依赖机器,更多地培养公民的技能和思考习惯.通过学习编程,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抽象推理,形成以目标导向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当然,科学家们很清楚,只有争取到尽可能广泛的支持,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课程.他们孜孜不倦地向政府官员、教育工作者、父母和儿童乃至国际社会宣传:要把学电脑像扫除文盲一样看待,让编程成为“第二识字”.1985 年秋,作为戈尔巴乔夫掌权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的组成部分,信息学课程正式在全苏联铺开.

彼时的苏联深受物资匮乏困扰,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只能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上课,根本没有地方实际测试自己习得的新技能.改革者并不以此为虑.相反,教材鼓励学生在纸上写程序,并进行富有想象力的练习.

埃尔索夫不同意因为条件简陋就放宽考评标准:“老师可能因为同情你而给你一个不错的成绩,但电脑不会原谅你的任何错误.这个油盐不进的金属盒子将呆在那里,直到学年结束.没有算法、没有程序、没有计划,你就没有必要坐在电脑前.”

可编程计算器成教学“神器”

苏联生产不出足够的个人电脑,但可编程的计算器要多少有多少.从20 世纪70 年始,苏联生产了数百万台计算器,供应给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群体.这些设备可以将指令放在存储器中以供稍后运行,用户只要略加学习就能用它编程.1974 年惠普公司推出HP-65 型计算器后,这款绰号“超级明星”的“神器”在苏联一样大卖特卖.

HP-65 是第一台可插入磁卡进行读写的计算器,用户可以用它编写100 多行程序.按照广告的说法,宇航员甚至用它充当“阿波罗”登月飞船机载计算机的备份.苏联引进并仿制了该型号,命名为Elektronika B3-34,并将其性能压榨到极致.

意外勃兴的游戏文化更是激励着年轻人投身此道.1985 年8 月,也就是计算机课开课一个月前,科学杂志《青年技术》开始连载关于将航天器从月球送回地球的科幻探险小说《康奇基:地球之路》,每期故事都包含需要在可编程计算器上完成的任务.《青年技术》主要面向青少年,订阅量一度超过150 万份.从1985 年1 月起,为配合埃尔索夫的计算机普及教育计划,该杂志推出了一系列编程专栏,但回应寥寥.

当年8 月的新连载却一炮打响.“康奇基”是小说主角们搭乘的航天器的名字,源于1947 年一支挪威探险队的木筏.这部作品的灵感则源自美国一个电脑游戏,玩家要控制推进器并计算轨迹,安全地将着陆器引导至月球表面.在每期的连载中,读者们都要拿起各自的计算器、化身宇航员,在险象环生的条件下克服未知的困难和技术的局限.

《康奇基:地球之路》的情节发展远远超出了“返回地球”的目标,太空旅行的刺激、未来主义的叙事让无数读者着迷,他们的编程技巧也随之不断进步.这种寓教于乐的策略,归功于《青年技术》的编辑米哈伊尔·普霍夫.普霍夫毕业于苏联最负盛名的工程学院——莫斯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他放弃了有前途的科研生涯,选择了写作和科普之路.

普霍夫彻底研究了计算器,用它做到了许多制造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事实上,全世界的同好当时都在探索如何开发说明书上没写的功能,他们也许是历史上第一批“超频”爱好者.这种探索又被称为“错误学”,来自于计算器屏幕上显示的“错误”字样.

苏联读者对“错误学”津津乐道,纷纷致信《青年技术》讲述自己的奇妙发现.“我找到一种方法,能让计算器的初始显示不是0,而是任意数字和符号.”有人炫耀道.在杂志上见到自己的程序和名字是许多人的夙愿,就这样,苏联的第一代程序员和诞生了.

先行者们至少留下了回忆

围绕《康奇基:地球之路》形成的读者和玩家群体在无意中达成了埃尔索夫设想的教学目标.许多人要求杂志社提供更多游戏,乃至用于重写其他类型程序的流程图.有读者表示,他渴望“将程序看作一种有意识的行动模式,而非一大堆意义不明的符号.在贵刊帮助下,我们希望不仅能执行可用的程序,还要自己创建(新程序)”.

即便没有西方的极客文化,苏联依然设法证明,依靠国家主导和通识教育,用计算器、铅笔和纸张也能培养出计算机文化.“足足半年,我就像吸尘器一样,如饥似渴地吸收一切有关编程的信息,特别是关于计算器的.”一位俄罗斯网友在论坛中回忆道.

有人说,对小说的迷恋促使他们千方百计搞到计算器,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计算器不过是块垫脚石,他们拼命攒钱购买零配件,终于组装出了第一台个人电脑.此后30 年间,《青年技术》杂志一直在二手市场流传,许多21 世纪出生的读者仍然能接触到《康奇基:地球之路》.

这是否意味着埃尔索夫的课程是成功的?答案并不明确.毕竟,任何普及型教育的成果都难以精确衡量,在苏联解体前后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崩溃下更是无法测算.《青年技术》的读者成年后,悲伤地发现编程成了一种奢侈品、一份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在百废待兴的俄罗斯,编程技术已经与知识和习惯无关,很大程度上成了移民欧美发达国家的跳板.

埃尔索夫和普霍夫这样的先行者充满热情,但苏联推动计算机教育的努力还是难以获得充分回报.那些改革最成功、收效最明显的地方,往往是莫斯科的精英学校和一些背景强大的学校,如石化部门的子弟学校.《青年技术》超越了地理和经济障碍,为那些缺乏启蒙教师和教学设备的学生提供了切入点和交流平台,但无法做到更多.

最终,无论是1988 年去世的埃尔索夫还是苏联,都没能存活足够长久,以完成致力追求的宏愿.那些鼓舞人心的理想、引人入胜的故事,只能渐渐被岁月掩埋.

(如夏摘自2018年10月24日《青年参考》)

本文总结,上文是关于对写作先行者和小说学电脑和计算器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计算器本科毕业论文计算器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活在电脑里是什么感觉
一个人一生就算再精彩、再辉煌,也终究会走到尽头,于是有人费尽心思研究延续生命的办法,甚至提出了“活在电脑里”这一概念 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生命吗自古以来,人类对灵魂是否存在的猜测从.

电脑大王王安的浪漫求婚
王安(1920 —1990),江苏昆山人,是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 1940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1945 年赴美留学,1948 年在哈佛大学获物理应用学博士学位 .

难忘那次学电脑
我们河北老年大学文学提高班有个 读书群,群主是学妹张建英 暑假期间,学友们写作热情不减,广播里、报刊上,大家的佳文频出 然而电脑操作却成了“拦路虎”,我们多是“电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