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材料浏览

关于苗族文化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跟坚守村小40年做苗族文化传承的桥梁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苗族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9

坚守村小40年做苗族文化传承的桥梁,该文是苗族文化毕业论文模板范文和苗族和桥梁和传承类毕业论文范文.

苗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苗族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跟我换,坐这里我们就平起平坐啦!”面对记者的镜头,熊永伦两次让记者等一下,为妻子李金秀调整座位.李金秀抿着嘴显得不好意思,但脸上的笑容在久违的冬日阳光下更加灿烂.或许,这平凡的一幕就是熊永伦一家能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基础.

熊永伦是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大坝乡小寨村的一名普通村小老师,一直坚守在大山深处40年,并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引领女儿也坚守在村小阵地上,成为了当地美谈.2016年12月12日,熊永伦一家更是在北京受到了隆重表彰,成为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之一.

优良家风代代传

熊永伦今年63岁,已经退休3年,退休前一直是兴文县大坝苗族乡的一名村小老师,大家都亲切地喊他熊老师.记者在前往熊永伦家的路上遇到了许多村民,他们听说要去采访熊老师,都表示自己是熊老师的学生,还热情地为记者指路.

小寨村是一个靠近川云山主峰黑帽顶的小山村,道路蜿蜒崎岖,弯急坡陡,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记者驱车十余公里,中午时分才赶到熊老师家中.由于是星期五,孩子们都在外工作,家里略显冷清.

熊老师家中十分干净整洁.李金秀正坐在堂屋内晒着太阳描花(制作苗族手工艺品),熊老师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村民任坤告诉记者:“熊老师一家不论是家人间还是对别人总是和和气气,从来没听说他们家有吵架打架的情况发生.”据介绍,熊老师有6个兄弟姐妹,最多的时候家中有20多口人,一大家子人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让村里人很羡慕.

熊永伦表示:“从小父辈就严格要求我们,对待人要以和为贵,平易近人,这也算是我们家的家风.”妻子李金秀对此也十分赞同:“虽然我们生活条件不算好,但是也不能因为条件差就乱来,要好好生活,大家一起努力.”

父女坚守村小40年

小寨村全村共有700多人,苗族同胞占了80%以上.

1976年,23岁的的熊永伦成为村里小学的一名代课老师,负责低年级的教学工作.多年以来,由于条件差,外乡来这儿的教师都不愿意留下来,所以一直以来,小寨村小的教师来了不少,走的也不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是熊永伦从没有放松学习的步伐,而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为孩子们服务.

熊永伦说:“我就是这里的人,我不教谁教,孩子们需要知识,有知识才能走出大山,有更好的发展.”这一教就是40年,期间从未间断.

“最多的时候村小有几百个学生,最少的时候不到30个,但不管人多人少,我都要在岗位上,不能让孩子没有书读.”熊永伦说.

在小寨村,多半村民都曾是熊老师的学生,还有的村民祖孙三代都是熊老师的学生.几十年下来,熊永伦自己也不记得到底有多少学生了,只知道,在乡里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有人跟他打招呼,叫他熊老师.

2006年,眼看着自己岁数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熊永伦说服高中毕业的女儿熊宗琴放弃外出打工的念头,回到小寨村小,担任一名村小代课老师,与父亲共同坚守大山.

2010年,熊宗琴通过了教师公招考试,但她没有选择其他学校,而是回到了小寨村小任教.2011年熊宗琴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被确诊为急性胃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病情十分严重,先后共用了近10万元,至今仍未完全康复.虽然身患重病,但是熊宗琴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要当苗族文化传承的桥梁

小寨村是苗族聚居村,如何教授传承苗族文化一直是熊永伦操心的大事.

“村里苗族孩子多,多年来我们一直都采取双语教学.但其实早前我们这里没有学前班,孩子们上一年级时对汉语使用还很不习惯.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就和学校老师一起,开办了学前班,主要就是教授汉语,让孩子们上一年级时更快地进入状态.”熊永伦告诉记者.

为了更好地教授给孩子们苗族文化,熊永伦自己率先学习钻研各种苗族乐器、舞蹈、文化.在熊老师的感染带动下,妻子和孩子也都懂一些苗族乐器和舞蹈,成为了大家心中的熟手能人.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文化学习,熊老师煞费苦心,开办了兴趣班、音乐课,因地制宜地创设了生动有趣的“苗家乐”第二课堂,将苗家的音乐、舞蹈艺术融入课堂教学和课余文化活动,成功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孩子们在他的悠悠芦笙声中接受苗族文化的熏陶,在激昂的鼓点声中健康成长.

身兼兴文县苗族促进会副理事的熊永伦老师,还抽时间积极组织县内苗族教师,共同编纂了兴文县民族教育语言、声乐、舞蹈、体育、器乐、工艺美术等6类校本教材,并在全县推广使用,同时也为兴文县培养了许多苗族文化艺术人才.

多年来,熊永伦自主编导的原生态苗族文化艺术节目((阳光下的苗家娃》《苗家乐》分获省教育厅一、二等奖,《欢乐苗家》代表宜宾市参加了全省“新农村、新农民”文艺调演,这些节目先后获市、县各类嘉奖20余项.设计出独具苗乡特色的课间操“竹竿舞”“挤芦笙”“牛角舞”等,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而除了学生外,村民也是熊永伦教授苗族文化的对象.“现在懂传统苗族文化、乐器、舞蹈的人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不感兴趣,也没有特别多的学习渠道,所以我也教邻居朋友们我知道的技巧和知识,让更多人懂.”熊永伦告诉记者.

在熊永伦的努力下,他家附近的村民都掌握了许多苗族乐器和舞蹈,还能走出去为其他地区的村民表演.熊永伦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苗族文化:“苗族文化需要传承,我年龄大点,知道的多点,希望能在余生把我知道的都教给下一代,把文化传承下去.”

妻子李金秀在旁边听后微微一笑:“他干什么我都支持!”如今,熊永伦依然奔走在村内村外,发挥着余热,他说:“我愿把这一生都奉献给村小,直到走不动那天.”

(摘自四川新闻网)

回顾述说:这篇文章为适合苗族和桥梁和传承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苗族文化本科毕业论文,相关苗族文化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青海花儿的演唱风格与文化传承
一、西北传统音乐——“花儿”(一)“花儿”名称的由来及演唱风格 “花儿”属于西北地区民族音乐的主导,是流.

地方高校发挥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
在这个世界文化多元进程的时代中,科学技术的变革以及人才竞争的激烈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发展常态 在这种环境下高……教育更是要担负起终生教育、衔接教育使命,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在坚持德育先导前提下.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学校音乐教育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有各自的民特色,如今民族音乐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开展的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从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民.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