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材料浏览

生综合素质方面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高校体育学硕士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主题:生综合素质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9

高校体育学硕士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该文是生综合素质相关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与评价指标体系和硕士研究生和综合素质相关论文范文集.

生综合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生综合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对论文的评价新课程导学期刊体育世界期刊

陈颇

(重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阐释了构建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描述了国内外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研究现状;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务实性和激励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以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素质、专业竞赛素质、创新素质与身心素质6个维度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分解和剖析,获取对应的三、四级测评指标,从而得出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要点,如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需制度化、常态化及规范化,建立预警机制和通报机制等.

关键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科研素质;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7)06-0083-05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国家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得以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中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是国内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振兴祖国现代化体育事业、增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等重任.因此,为了确保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构建一套科学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系统、全面的评价,就成为稳步推进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长效保证其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研究生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

1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成长过程较为复杂,其综合素质评价会涉及到确定各项测评指标的权重系数,需把关联度较高的评价指标进行分层、整合及归类,以更加全面、系统反映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所涵盖的具体测量点较多,要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能直接对部分数据指标进行定量测评.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无法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所有学习活动进行准确定量刻画,这就需要运用量化手段辅助定性分析,以增强定性分析指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定量分析中辅以定性分析,使量化指标的含义更加明晰.

1.2全面性原则

能够反映和影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因素较多,故其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应从不同维度考虑,如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文体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根据不同的内容维度,选取的具体测评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工作情况.另外,在评价主体上,需要权衡院系评价、导师评价、教练评价、同学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方面意见;在评价时间上,需要动态地、连续地把各个阶段的测评结果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素质能力.

1.3针对性原则

目前,在国内教育科研领域,已有部分学者提出了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在我国体育科研领域,甚少有学者针对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展开探索与构建.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硕士研究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更加注重实践与教学、训练、科研的结合,彼此间互为依托并相互指导.因此,要针对体育学科的发展规律及其硕士研究生的实际特征,选择相应的测评指标.

2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根据、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颁布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参考,同时结合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以思想道德素质、学术科研素质、社会实践素质、专业竞赛素质、创新素质和身心素质6个维度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通过对二级评价指标进行逐一分解与剖析,得出相应的三、四级测评指标,从而构建了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1思想道德素质测评指标

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测评、道德素质测评与法律素质测评.其中,政治素质包括政治态度和党团荣誉;道德素质包含道德认知与道德修养;法律素质分为遵纪守法和法律知识.

2.1.1政治素质测评

政治态度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原则,积极进取,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党团荣誉主要表现为学生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比如优秀员与党务工作者、优秀团员和团干部等.可按获奖级别进行打分,测评项目可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学校(学院)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2.1.2道德素质测评

道德认知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熟知各种社会道德规范,关注社会道德发展现状,熟悉校规校纪,熟知学术道德规范.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道德情操高尚,在道德上能够不断进行自我锻炼,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这两个测评项目可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学校(学院)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2.1.3法律素质测评

遵纪守法主要表现为学生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财经纪律,遵守保密纪律,遵守组织纪律,遵守群众纪律,遵守法律规范,明礼诚信,具有较强法制意识,能够用法律维护正当权益,自觉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知识主要表现为学生认真学习各种法纪和法规,参加学校(院系)纪律委员会组织的各种法律、法规教育专题活动.该两个测评项目可以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学校(学院)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2.2学术科研素质测评指标

学术科研素质主要是反映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的状况,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独立或者合作完成课题项目的能力等,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交流素质测评、科研能力素质测评.其中,学术交流素质又包括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科研能力素质包含公开发表SCI、SSCI、EI、CSSCI、ISTP、ISR等论文、出版专著、参与编著、获得专利等、主持(参研)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等.

2.2.1学术交流素质测评

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测评时间范围内参与的由中国举办的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测评时间范围内参与的由其他国家举办的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学术交流活动.另外,也可以依据提交论文的获奖级别(大会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给相应测评指标打分.

2.2.2科研能力素质测评

学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大致包括如下类别:第一类,SCI、SSCI、EI、ISTP、ISR等收录的期刊论文,或其他国际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第二类,CSSCI、北图核心期刊等收录的学术论文,或其他国内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可以根据国内外刊物的影响因子,并结合各学校科研量化管理的相关规定,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分值.学生出版的专著主要包括:独立出版、参加编著、独立译著或参加译著等,可以按照出版社级别或学生完成的章节数量,对相应测评指标进行打分.学生获得的专利主要包含: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可依据专利类型或学生的排名顺序,对相应测评指标进行给分.学生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级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省部级项目、市区级项目、校级项目和院级项目等,可按照项目级别、立项单位或学生的排名顺序,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分值.

2.3社会实践素质测评指标

社会实践素质主要是反映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学生工作的积极性,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否支持社区(群众)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有无教学和训练方面的实践工作经验等,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工作素质测评、教学实践素质测评与训练实践素质测评.

2.3.1学生工作素质测评

担任学校(学院)学生会干部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校或学院任职学生会主席(副主席)、各社团部长(副部长)、团总支干部(干事)等职务,可以根据学生工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先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学校(学院)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参加各种学生集体活动主要包括:全国、省部级、市区级、校级、院级等组织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创业挑战杯、辩论大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可依据学生取得的成绩和名次,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得分.参与校内(外)各种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主要表现为学生参加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主办方发起和筹备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可以根据赛事级别或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及效果、担任的裁判角色等,对相应测评指标打分.

2.3.2教学实践素质测评

承担校(院)内体育课程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学校或者学院内部担任公共体育、专业体育理论、专业体育术科等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教学工作的量及效果,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得分.开设(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培训计划主要表现为学生自己开办或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游泳、健美操、网球、足球等项目的培训班,可以依据培训班的学员规模和学生完成的工作量,对相应测评指标进行给分.参与校外体育课程教学和实习主要表现为学生作为外聘教师或实习教师参与其他高职院校、中小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工作,可以根据学生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及效果,先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该校教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2.3.3训练实践素质测评

自身参与运动项目的训练计划主要表现为学生作为运动员亲身参与到各竞技体育项目的运动训练计划中,可根据学生的训练计划完成状况及效果,由专项教练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分值.作为教练(助理)参与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主要表现为学生作为教练员或助理教练员参与到校内外各体育项目运动队的训练工作中,可依据学生完成的训练工作量及带队成绩,通过学校竞训管理工作部门对相应测评指标进行打分.

2.4专业竞赛素质测评指标

专业竞赛素质主要是反映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理论与术科水平、外语等级水平、计算机等级水平和竞技能力比赛水平等,评价内容主要分为:专业成绩素质测评与竞技水平素质测评.

2.4.1专业成绩素质测评

各门专业课程加权平均成绩主要是以课程学时数为权重系数,对学生的各科专业课成绩求加权平均数,然后对其进行排名,并按照名次先后顺序,对相应测评指标给分.通过考试(培训)获取的裁判员(指导员)等级证书主要是指学生经过培训、考试及实践操作等环节获取的不同运动项目、不同等级水平的裁判员证书或体育指导员证书等,可以依据裁判员(指导员)证书的级别,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得分.外语等级水平与计算机等级水平能通过学生的国家外语等级考试成绩和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得以体现,并据此对相应测评指标打分.

2.4.2竞技水平素质测评

参加省部级及以下各种体育运动比赛获奖情况主要表现为学生参加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和院级等体育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和奖励,可根据比赛名次、奖牌及获奖证书,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分值.参加全国(国际)各种体育运动比赛获奖情况主要是指学生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体育竞赛所取得的成绩与奖励,也能够依据比赛名次、奖牌及获奖证书,对相应测评指标进行打分.参加其他文体活动竞赛获奖情况可以通过学生获得的比赛名次、奖牌和获奖证书等得以体现,并据此给出相应测评指标的得分.

2.5创新素质测评指标

创新素质主要是反映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有无创新意识与个性,是否在科研、教学及训练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创新程度如何等,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意识素质测评和创新能力素质测评.

2.5.1创新意识素质测评

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个人倾向主要表现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挖掘问题、分析问题,好奇心强,能够主动捕捉各种信息,对信息加工能力强,信息检索与收集能力较突出,独立追求价值目标的个性鲜明,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较强等.据此可先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导师、教练或辅导员进行审核认定.

2.5.2创新能力素质测评

科研、教学与训练实践创新及程度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进行学术科研、教学和训练实践过程中,能够运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数据、新的观点等,解决其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善于探索一些尚未被前人涉足的领域或方向,并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尝试,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突破,可以先由学生本人自评打分,再通过导师、教练或辅导员等进行审核认定.

2.6身心素质测评指标

身心素质主要是反映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有无健康的体魄,锻炼是否积极,是否养成健身习惯,是否具备良好的运动素质,是否掌握熟练的体育专项技能,是否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追求,是否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有无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对自我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状况是否具有清晰的认识.测评内容主要分为身体状况素质测评与心理状况素质测评,可以根据相关记录,并结合心理测量,由学生本人自评给分,最终通过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审核认定.

3高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实施要点

(1)在实施测评工作之前,应通过广泛的校内和校际宣传,让参评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具体测度指标的含义及其详细操作流程,从而认真、实事求是地参与测评工作.同时,要组建由研究生工作管理部门、教学教务管理部门、导师、教练、专业教师、学生代表等多维度构成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以确保能公正、公平、公开、客观、细致地开展相关工作.

(2)在开展测评工作过程中,对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四级测评指标进行量化打分时,要兼顾灵活性、具体性和特殊性.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需求,对各项四级测评指标的量化分值进行合理设置和适时调整.另外,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程序要公开,评价结果需公示,对于研究生提出的各种异议要给出明确、合理、及时的解释.

(3)通过该评价指标体系,能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一定参考.考虑到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意义,建议将此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及规范化,不能只为评奖、评优或者选拔而评价,应始终立足于切实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其学习、科研、训练及竞赛积极性,系统、有序、稳妥地开展该项测评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冰,张福军,蒋冰.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62-63.

[2] 陈华森.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8):171-172.

[3] 姜飞,高平发,周世光.高校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J].科协论坛,2012(12):150-152.

[4] 明亮,仇翔,金诗南.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9(3):35-39.

[5] 罗婉红,王庆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6):67-68,80.

[6] 王秦辉,孙冰,蒋冰.研究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7):1-2.

[7] 徐燕茹.构建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4):281-283.

[8] 杨献南,方千华,鹿志海.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问题及改革设想[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75-81.

[9] 胡乔,彭彦铭,陈强,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3):87-91.

[10] 李静.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9):92-96.

[11] 李康,覃立.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与“术”[J].体育学刊,2011(3):83-86.

[12] 张瑞林.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4):25-28.

[13]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9(5):70-75.

[14] 池建,王瑞元.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与实践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2):1585-1587.

[15] 田雨普.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体育学刊,2008(6):49-52.

[16] 黄汉升.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7(9):3-22.

(收稿日期:2017-09-27)

该文总结:此文是适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硕士研究生和综合素质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生综合素质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生综合素质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和
徐颖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6000)【摘 要】本文对我国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提出的多个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校绩效评估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绩效评估持续进行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愿意.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和实践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提出是探索我国高考改革道路上的一个创造性成果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从首次提出到如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主要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方案,促进了学生多方面发展,影响了评价的价值取向…… 但.

高考改革,要让综合素质评价更有用
录取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是目前进行的新高考改革的亮点,同时也是难点 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开始发挥作用,但总的来说,主要是局限在部分大学综合评价或自主招生层面,还没有在面上大范围使用 如果长期无法在面上使.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