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散文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与风烟俱净(散文)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散文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3

风烟俱净(散文),该文是散文相关论文范本跟风烟俱净和散文和风烟相关论文范本.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春·重逢

春天原本是一种心情,于时间的高处,瞻望重逢.

比如,瞻望一杯咖啡与一脉舌尖的记忆重逢.北纬18°的阳光洒在临崖长亭的一角,从蓝色海面上吹来的风,力度刚好能把头发吹乱.盛咖啡的厚壁的白瓷杯子,上半部分圆而下半部分呈降落伞状稍稍向内收拢,杯子快有啤酒杯子那样大.杯内的咖啡温热,入口浓厚,从舌尖上过去的时候,竟有重逢的感觉,像是久识的故人,相别经年,山遥水远,忽然有一天,竟意外地遇见,一番诧异且仔细地辨认之后,终于惊喜地看着对方:哦!哦!……原来你也在这里!

比如,瞻望一壶酒与一阙宋词里的春天重逢.宋词里的春天,酒是一朵桃花,与春风相对.“问讯西园,一春几何,君今再游.记流觞亭北,偷拈酒戏,凌云台上,暗度诗阄.略略花痕,差差柳意,十日不来红绿稠.”这是一阙.“定催归有谓,泥香芝检,留行无计,路熟花骢.如侍严凝,密陪清燕,吴水欢然相会逢.年年里,对春如酒好,酒似春浓.”这又是一阙.天高地阔,日月冉冉,少了一场乱花迷人眼的酒,漫漫春风,便渡不过三百年宋词.

又比如,瞻望一条鱼与一片晴朗的星光重逢.夕阳落下,晚霞散去,夜风将星子一颗一颗撒上天幕.凤凰树、鸡蛋花和白色三角梅一一退隐到夜色里.海是海,佛是佛.木瓜粥是木瓜粥,芒果汁是芒果汁.一条负船而来的鱼从远方迢遥赶来,于微茫的夜色中,抵达一湾安静的海水.这一路的疲惫和风浪都只有它自己知道.好在,岸等在那里,椰子树等在那里,佛等在那里,一天的星光等在那里——一如它久远的想象,亦一如它想象中那一幕微温的重逢.

海南,陵水,分界洲岛,它的春天应该是这样的:让一杯咖啡与舌尖上的记忆温热重逢;让一阙宋词与一场薄醉在春风里相互问候;让一条鱼与一天星光把春天当作站点;让一汪海水与一片万年守候的岩石紧紧相拥——眼眶中溢满温暖的泪水.是的,分界洲岛的春天,它应该是这样的.这形若睡佛的美丽小岛,亿万年不变地立在这片蓝色的海水里,成为琼岛南北气候的分界线,琼南与琼北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同时,这海岛又是海南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区域与汉族区域重要的人文分界线,是旧时北边的琼州府与南边的崖州府辖地的分界线.而今,这小岛是陵水县与相邻的万宁市的行政分界点.

——而时间早已证明,所有的分界,同时即意味着相逢.以一座独落于海中的美丽小岛为凭,海南南北的气候在这里相逢,琼南与琼北的山水在这里相逢,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在这里相逢,不同府地的界线在这里相逢.就此分别,亦就此重逢,所有的时间以及距离,由此而充满了触手可握的意义.

让一只海豚与另一只海豚重逢.让一树珊瑚与另一树珊瑚重逢.让一扇安静的窗与一艘远处海面上的渔船重逢.让一天如月的月色与一地婆娑的树影重逢.分界洲岛,以分界的名义,见证那些曾想见或未曾想见的重逢.在岛脚的海捞瓷馆里,那些沉潜海底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海捞瓷,它们安静地陈列在一只只玻璃柜子里,成为一场相别久远的重逢最好的释义者.

那些多出于宋、元、明三朝的瓷器,多为“三沙”(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出水,品类包括碗,盘,碟,壶,陶罐等各种生活用品,以及各种装饰用的花瓶.这些越过了迢遥光阴的瓷器,它们许多早已在那一场场久远的沉落里碎裂,而有一些仍较完整的则深陷在已然坚硬凝结的珊瑚岩里.在展馆灯光柔和的照射下,旧年海上的大风远远退去,船上人们惊恐的呼喊声在时光里深深沉没,在那一片片光洁的瓷片上面,青花婉然.

历史上,中国商船下南海起始于汉代.其时,因为航海技术水平不高,从广东、福建、海南一带出发的闯南海的商船只能沿着岸边不远处的海域行驶,有古老的海捞文物见证,那时,常有满载商品的船只在中南半岛附近海域触礁沉没.从唐始,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下南海的船只可以不用沿着中南半岛绕一个圈,而是直接从西沙、南沙驶出南海,到达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在各地展出的海捞瓷中,两宋时期的瓷器数量为最多,品类最全.至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使得中国的航海事业达到了顶峰.这位中国最早载入史册的航海家,他曾经带着庞大的船队,行程十万余里,行经三十余个国家,将古老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传播到亚非众多的国度.在这一时期以及之后,行驶在南中国海上的商船数量随之增多,触礁沉没的几率亦随之增加.当海上无法预测的风暴突然袭来,或是当船只撞上海中的暗礁,那些装满瓷器以及各种商品的海船,在一片惊恐声中终结了它迢遥的海途.船上的人们,或许和船一起没入了永恒的海底,又或许,在将一箱箱沉重的货品忍痛丢入海中之后,得以幸运地回到了岸上.光阴迢迢,物散云消,没有人能想到,那些沉入海底的瓷器,它们有一天会重新回到岸上,回到现世晴明的光阴里,与一双双或安静或惊奇的人世的目光重新相逢.

在展馆的一只展柜里,展出了几只完好的青白釉执壶,素色的壶身上,做了简单的螺纹,或是画了其他简易的图案.又有两排木质的展架上,展出了多只青白釉的清钵.那些执壶以及清钵,安静朴素的样子,竟将那年大地上的泥土以及日落星起的平凡岁月,呈现出人世独有的温暖质感.它们依旧完好的样子,恍惚使人觉得,所有的沧桑,都只是一段路途,而我们终将要抵达的,是一片清朗的天地.

在那清朗的天地里,所有曾经的别离,若初见般温热重逢.

夏·生长

椰子树的年轮,在过去的这个高热多雨的夏季里,又悄然向上生长了一圈.椰子树的年轮生长于外.在椰田古寨里全身布满一圈一圈年轮的苍郁、高古的椰子树下,我第一次知道,椰子树外长的年轮不是一年长一圈,而是一年会长出三到四圈年轮;椰树也不若别的树木一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而是在一年之中,持续不断地开花,持续不断地结出椰果.这遍生于海岛的美丽、神奇的植物,它是一支支时间的刻度表,将光阴一岁一岁刻画在身上.一棵椰树长得有多高,古寨的光阴就走得有多远.

在陵水县的椰林乡排溪村、陵水河的出口处,有一座遍生着椰树的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小岛,从高处俯看小岛,样子恰似一只椭圆形的椰子果.遍生椰树而又形若椰果的小岛,被人们名之为椰子岛.小岛的四面碧水苍苍,而岛上椰林葱郁茂密.那样多的密密层层的椰子树——那样多的一圈一圈向上生长的时光,见证着这片与海相依的大地葳蕤、繁茂地生长.

不断来回穿梭的木梭子间,一片一片生长出美丽的黎锦.

牵红线的长梭子穿过去,牵绿线的长梭子穿过来,在不断来回穿梭的木梭子下面,美丽的图案一点一点呈现、展开.这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黎族织锦,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吉贝布”.今天椰子树下伸腿坐在织席上织锦的阿妈,她双脚蹬着织架、手拿梭子来回穿梭的样子,使人想见三千年前祖辈们穿丝织锦的情景.一支梭子穿过去,再一支梭子穿过来,织出的一匹匹彩锦缝制成一件件美丽的衣裳和被子,阿妈的女儿就要长大出嫁.坐在古寨椰子树下的另一位老阿婆,看上去已经七八十岁了,她手中的一支长梭子,一下一下地在她的右小腿侧面上往下搓,一缕的彩线便一圈一圈地绕到了梭子上.她腿上长久被梭子搓过的那一小片,显出了皮下青色的脉筋.

而后来在一页宣传册子上看到的一幅黎锦“龙被”,则真正使我为之深深地惊叹了.那整幅龙被上面的图案,颜色以正为主打,龙图位于正中高处,较日常所见之龙图稍为抽象.在龙图的下面,是一只瑞兽,瑞兽的下面是海水,海水的下面是水草.在龙图的左右两侧,每侧上、下各有一只瑞兽,中有精美的图案相间、相辅于其间.四只瑞兽样子虽各各不同,却看得出皆为水兽.再往外两侧,每边各有两只精致带托手的花瓶,下面两只花瓶里的花向上生长,上面两只花瓶里的花则从两端横向着头上中间生长.在龙图的正上方,是一只形制与两侧花瓶相同的稍小的花瓶,里面的花则向着两侧打开.所有花瓶里的花,枝叶间一个一个圆形的或金黄或萤蓝的亦花亦果的装饰,当为珠宝镶嵌.整床龙被,可谓奢华冠盖,精美绝伦,在那精细的一丝一缕间生长着的,无疑是黎锦久远传承之历史,致上致臻之艺境.

泥土在水和手指间长成一件一件温实的陶器.制陶,这被黎族的祖先们传承了数千年的技艺,在这片土地上绵远流长,生生不息.选泥,挖泥,打泥,筛泥,和泥,制坯,雕花,烧制.在那些朴拙的陶罐、陶瓶、陶碗、陶壶上面,人们细致地雕刻上房屋、花草、太阳、文字,雕刻上一个民族古老的信仰和文明.在这些陶制的器皿里,装盛下水,谷物,饭食,油盐,装盛下黎人朴素的日月,以及对生活不息的美好向往.砧子和小锤间一寸一寸生长出光华璀璨的银冠、精妙无媲的九龙壶,长出叮当作响的银锁,以及几乎与每一个苗族女子相伴终生的银镯.

在古寨的一方屋廊顶上,挂了一把巨大的长命锁,仰头望去,锁上图案精美,锁下坠铃叮当,随风摇响.这一把巨大的长命锁,它一定把外面的酷风烈雨都锁在了寨外,而把安宁详和都锁在了寨中.黎苗同寨,世代相依,相与躬耕,同饮共食.

南海岸上,椰林之间,这片生长织锦、陶器、藤编、酸粉,生长黎族长调、打柴舞、苗族银器、船形屋的和谐大地,在它上面的每一寸生长,都充满着时光悠远的韵味,以及大地安宁的气息——包括生长在这大地上的一个一个村庄的名字.后来,在一本名为《印象陵水》的摄影集里,我便遇见了多个那样的村庄,在不知处于何所的名字里,远远地使人感觉着这片大地和谐、安宁的意绪.

一个是本号三十笠村.在画面的中间,一只黄狗站在村路上,安静地看向那个在画面之外的、端着相机在拍摄它的人,它的眼神安然、沉静.在它的身后,是一方瓦屋,右边侧面露出的院子一角里,看得见一只倒扣着的大盆,一根斜搭在墙上的竹竿,一只有着大洞眼的旧竹篮,一段竹编的栅篱,以及一棵不知名的果树——安静地,露出一户村庄人家平常的人间烟火.村路从房后拐过弯,进了村庄.在路的左侧是一溜栅在一排椰子树间的竹篱.一条绿树枝从画面的右上角斜下来,一直伸到了栅篱前.

另一个是隆广母洪村.一条安静的村路穿过田野,走进了村庄,而路所通向的村庄掩映在一片绿色的椰子林里.村外的田畴里,明净的水面上映照着清朗的天光.自然,在这村庄的前方,还有更多像这样的静宁的村庄隐在一片一片的椰树林里.在画面的远处,青山起伏,霞光满天.

而那个名叫坡留洋的村庄,它所呈现在画面上的,是一片广袤的、由夏入秋的稻田.傍晚的阳光依然明亮,远处有高架引水渠笔直地穿过稻田的中间.在水渠之外,树林葱郁,远山隐约.这片稻田所属的村庄,它隐在画面的远处.

在经过了一整个夏天的茂盛的生长之后,这片田野,它为这大地上人们的劳动和汗水,捧出了明媚、安宁的秋.

秋·静净

从酒店房间的阳台往下看,可以看到楼下有一片明净的绿草地.在这间度店,在清水湾,在陵水以及邻近的三亚,几乎所有滨海酒店的周围,总会有这样大片的明净的绿草地,草地间长着或高或低的椰子树.海风清澈,日静天高.

所不同的是,在这片草地的前面,有一湾大约S形的荷池.在这秋天的末端,池中的荷花已然谢了,影踪遥遁.那些原本田田碧绿的荷叶,这时候正由绿而褐,从擎于水面的叶茎上耷拉下身来,或是已软软地铺于水面.几支凋残的花茎突兀地立在其间,像是还在等待,又或是在回味着什么.清晨的阳光下,池面一片安静,亦不见似花鸟画中常见到的荷池那样有水鸟飞临,斜立于枯茎.唯可想见的是,这一湾荷池,在过去的夏天里,该曾绽开过一池鲜艳的花朵.

过了荷池,对面也是一片草地.又或者说,这一湾大约S形的荷池,它把一片草地分开成了两边.一个人戴着帽子,推着剪草车在那片草地上面剪草,从这六楼的阳台上看下去,我看不清他的帽子下面的脸.草地明亮、翠绿,阳光落在他不时起伏的脊背上,隐约传来的嚓嚓的声音,使得这个末秋的清晨,显得尤其澄静、清明起来.

因为那静净的、明亮的秋意,使我在后来常常念及那个清晨,念及那个清晨的阳台上满布的阳光.随之念及的,还有一片未曾抵达的秋天的安静的湖.

依然是在那本名叫《印象陵水》的摄影集上,那片被叫做“新村港泻湖”的安静的蓝色湖水,在一眼看到时,竟忽地让我感觉到了一种安抚.在那画面上,湖水的蓝和天的蓝是一色的,在湖水与蓝天之间,一排远山显出比水和天稍深的靛蓝色.湖中有一排一排的木桩,亦有零星顾自散落者,高高低低地站在湖水中.一道木栈从岸上出发,远远地伸入湖里,承着栈道的两排木桩,三分之二站在底下,三分之一出在两侧.那应该也是一个清晨吧,清亮柔和的光线,从栈道起始的方向,向着湖面平照过去,一直照到木栈的尽头.在木栈的尽头,是两间蓝色墙体的小屋,每间小屋的面前各有一小片方形的露台.画面的近处,被阳光照着的泥沙的湖岸是浅褐色的,上面镀着光的亮.

我后来在网上看到,泻湖是一个误读,正确的应称为潟湖,潟读x&igre;,因为少见,常被人误以为“泻”的繁体字.上面介绍说,潟湖,是指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会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用一句简明的话解释,潟湖,就是海岸与滨岸坝之间,有水道与外海相通的浅水区.

海的风浪被远远挡在了身外,进了潟湖,时光便安静了下来.画面上那片安静的蓝色水面,使我想要在一个秋天的清晨,踏过那条长长的木栈,走向湖中那方蓝色的小屋.屋前的露台上有明亮的阳光,人倚栏而立,看眼前静谧的秋水远山,风烟俱净,长天高遥.又或者,就把一整个秋天都交给这片湖水,交给湖上的水鸟和木船,交给湖上的晨曦和月色,交给一段空白的、静蓝的时光.

在陵水,另外还有一片潟湖,名为黎安潟湖,从地图上看,与新村港潟湖相背相倚.画面中的黎安潟湖,水面被光照成一片耀眼的亮白,粼粼波光闪烁,而长形的滩涂则是暗色的,一片一片,穿插在那明亮的波光里.在湖中,依然站着一排一排的木桩,以及零星散落者.在湖面的近处和远处,各有一艘带半篷的小船行在亮白的光线里,近处那艘船头上的两个人,一站一坐,人和船都是暗色的.整幅画面的感觉,显出一种木板画的质感.我弄不清的是湖中那些和新村港潟湖一样的密密的木桩,除了用来拴船只,它们应该还有着我所不知道的意义.

其实,就是一次一次地寻找,又或是一次一次地奔赴.一湾荷塘,一面湖水,一艘木船,一片远山.在不经意的进入里,一次一次,抵达那个守候在前方的自己.

而若是,我能在另一个秋天再次抵达陵水,我想着,就上吊罗山听一场秋声.8至10月是陵水雨水集中的季节.而后,进入末秋,雨水渐渐落下,山气日渐清朗,吊罗山的水声,想必便渐渐有了秋天独有的韵致.

或是一溪铮琮.一溪明净的溪流,流过山间嶙峋的岩石,流过这山间久远生长的海南粗榧,子京,坡垒,蝴蝶树,青皮,桫椤,野荔枝,罗汉松,陆均松,且带着槟榔、益智、沉香、巴戟、灵芝、金银花、鸡血藤等药材的清芬气息,淙淙地流向山下,流入吊罗河、南喜河或是大里河、白水河,最后,汇入波光长长的陵水河.

或是一瀑高挂.那一练白色的水,从层层的岩石上跌落下来,从云豹、海南大灵猫、孔雀雉、白鹇、猕猴、原鸡、水鹿的目光里跌落下来,从吊罗山数百种蝴蝶的翅膀上跌落下来,一路飞花碎玉,竟而终于,跌进岩下的那一潭深碧里.在那一潭透明的深碧里,水重新看见了自己,看见了那片飘在秋日远天里的云.

而吊罗山上的那一汪天池是静净的.一池安静的水,在白天倒影岸边的草地和伸到水面的枯枝,倒影岸上的白色路灯杆、蓝色屋顶的小屋以及云雾缭绕的青山,倒影天上流走的云朵和飞鸟.入夜,当人们都睡下,山声沉寂,虫鸣皆息,这面池水,它独独倒影着天上的那一轮清月.秋夜静凉,那一轮月,它轻悄走过水面,发出只有静夜醒着的人才能听到的脚步声.

冬·远方

发源于西面与陵水相邻的保亭县贤芳岭的陵水河,从保亭的什玲镇进入陵水县境,汇集从西北部吊罗山脉的三角岭、水贤岭、七仙岭、驳白岭,东北部的牛上岭淙淙而下的众多溪河,经境内的群英、南平、提蒙、椰林,流到陵水县城时,已经整整流淌了70公里.过了县城,再有3公里,陵水河即从水口港汇入了南海,一河碧水,成为南海旷茫波涛的一部分.

若是,单就一条河流的长度来看,干流长度只有70多公里的陵水河真算不得一条大河.然而,在远离广阔内陆、“漂泊”于南海碧波之中的琼岛之上,陵水河是这海岛上的第四条大河,而更为重要的是,这条从西北向东南流经陵水广阔县境、被称为陵水的母亲河的河流,在它亘古绵延的流淌里,孕育出了这片地域久远的历史与文明.

陵水始设县治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10年),从这里开始,这片滨海的遥远地域,成为中原王朝行政版图的一部分.隋,唐,宋,元,明,清,而至今,1400多年的时光,是一段不算短的历史了.然而,相对于这片地域久远的文明史,陵水的县治之始才只是当中的一小部分.

位于陵水新村南湾的石贡遗址研究表明,大约4500年前,一部分先人来到陵水南湾半岛的西北角,在一个背靠南湾岭、南临新村港的沙丘上傍海而居.南湾半岛像一个巨大的臂膀将新村港半圈起来,把大海的汹涌波涛都挡在了外面.遗址沿海边沙丘呈狭长形分布,面积近2万平方米.遗址出土的房址、柱洞、灰坑以及陶纺轮等遗迹说明,石贡人已开始建房,过上定居的生活,还开始纺织衣物,磨制石器,生产陶器,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港内风平浪静,水浅且清,鱼贝成群,取之如探囊取物,成为先人们食物的一个主要来源.那些吃剩下的螺蚌壳等物丢弃后形成小丘似的垃圾堆,成为“贝丘”.

被称为中国纺织史上“活化石”的黎锦,至今已历3000多年,与黎族制陶、藤编、黎族长调、打柴舞一起,成为黎族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初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先人们,凭着上天赐予的生存智慧,取大地万物为我所用,在广阔的海岸线以及岛上众多的河水流域,处处留下人类文明的印迹.黎锦、制陶、藤编、船形屋等众多文化遗产一直传承至今,成为深深融入一个民族灵魂的文化魂魄.

陵水多水.在陵水1100多平方公里的县境,共有大小河流150多条.保亭水、都总河、金聪河是陵水河两岸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除了陵水河和它的众多支流,除了县境东南部50多公里的美丽海岸线,在陵水境内,还有众多的湖泊、潭瀑、温泉.据清嘉庆《陵水县志》(1792年)所录诗载,陵水县境有新旧八景之说.旧八景为:笔峰吐秀、溟涛飞雪、虚谷传声、双女拱峙、清潭龙伏、木墩镇流、月中甘露、温泉云蒸;新八景为:北楼晓霁、文塔晴晖、古社春耕、顺湖夜读、山亭望海、南城晚市、三昧晨钟、桐港渔灯.新旧八景,几乎个个皆与水有关.时至今日,旧时之景多已不存,而不变的是,陵水之美,依然无外乎水,无外乎被水温润滋养的葱郁的大地,久远的文明.

想象里,冬日的陵水河,它该是流静波明的,安静地,穿过这座明亮的城.阳光晴暖,适合一个人穿过街巷,去往那间在县城边上的农家小院里的陵河诗社.院门外生着苔斑的砖墙上写着“陵河诗社”的小牌,只有有心的人才能看得到.小院中杂错的花木,或生于地上,或植于盆间.阳光落在这些高高低低的花木上,筛下参差的碎影.几上的茶水和水果,与诗歌一起,伸展开一个下午的安静时光.

里面的屋子只有两间.时间在这里,忽然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些曾经的记忆里.白木书架上面的连环画是《刘三姐》《地雷战》《闪闪的红星》《鸡毛信》……连同边上那些一排一排的旧书,贴满墙上的七八十年代的人物招贴画,旧杂志的封面,明星的旧照片一起,安静地停留在过去的旧时光里.在屋内一面墙壁的高处,贴了一幅色调暖和的旧油画,画面上是两只粉色船身的小船,泊在浅水的岸边,阳光将小船的影子投在水面上,这小小的泊在浅时光里的船,它似乎在等一个人到来,而后,一起向着梦的远方出发.一幅挂在廊下侧墙上的蓝底白花的蜡染布,中间的圆形图案状若一朵灿烂的向日葵,四角上是四条鱼,鱼头一一向着向日葵的方向.

这一湾属于诗歌的天地,将这片土地上属于诗歌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他们不断地从绵延流淌的陵水河、从这片被陵水河深深滋养的葳蕤的土地上获得诗歌的灵感,而后,又将所有倾情的诗歌,完全地奉献给了脚下的大地,奉献给了那条不息的河流.那册薄薄的灰蓝色封面的《陵河水诗乐集》,是诗人们一次集体的小小的远行,装在怀旧感的纸盒子里的那一盘碟子,我想要等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再来小心地打开,安静地倾听.在那里面,应该有着开满野花的山坡,绵延流淌的河水,宽广碧绿的草地,以及升起炊烟的家园.

“看那满山的野花,沐浴阳光/时间像河流在我们心中流淌/这个世界,这个山村/这个我们来的尘世呀/像琥珀般挂在我们的胸膛 我们走了多久/不管走了多久啊/我们始终记得那里的炊烟和瓦房 我们走了多久/不管走了多久啊/我们最初的梦想始终晶莹透亮/风依然吹向远方”.(李其文《我们走了多久》)

走吧,冬天.

走吧,陵河.

走吧,我们.

诗歌一直在.我们依然,拥有远方.

本文结束语:此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散文专业范文可作为风烟俱净和散文和风烟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散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父亲的尖刀(散文)
我未必就能准确地知道它的来处,但我必定能准确地预想到它的去处 在那个阴暗的角落,阳光不曾光顾,时光不绝如缕,它曾经的油光滑亮、锋芒毕露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黯然生涩、锈迹斑斑 我不会把它拿起,也.

感受物语(散文)
主编您好,我这里有几位学生的作品,您看能用否如果行,可以按要求订阅刊物 我先将作品发您邮箱,期待您的回复 谢谢老师 假日无事,闲坐家中,见窗外湖面,风起微澜,远山重叠,镜湖如珀 取一顶草帽,着一袭长衫.

小满(散文)
湖北 张颢一年有四季,四季有二十四节气 春华秋实的轮回始于“立春”,待到“小满”之后,夏季的风扑面而来,世间万物呈现最热烈最奔放的姿态;“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