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ba论文>材料浏览

戏曲艺术毕业论文怎么写 与电视综艺和中国戏曲艺术结合之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戏曲艺术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电视综艺和中国戏曲艺术结合之,本文是关于戏曲艺术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戏曲和综艺和艺术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戏曲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戏曲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电视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艺术期刊

【摘 要】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崭新的节目形态和精彩的节目内容打造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品牌,是当代媒体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传统文化;戏曲艺术;央视戏曲频道;综艺节目戏曲艺术与电视的结缘

一、戏曲艺术与电视的结缘

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毫不为过.一代又一代的艺人们从幼童时期起便把自己一生的光阴与戏班和戏台磨合在一起,从而涌现出大量的巨星名角.

我国戏曲艺术成熟于昆曲,辉煌于京剧,繁荣于360多门地方剧种,不仅剧种繁多,体系完备,而且流派纷呈.追求“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精益求精,虚拟的表演程式、货真价实的唱念做打,使戏曲艺术当之无愧地成为传统文化精粹.但在21世纪的今天,在当代其他艺术门类空前多样化的环境下,戏曲艺术的式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另外,虽然有网络的竞争,但电视依然是当今最深入千家万户的、便捷而低廉的媒介载体.“文化经典与电视传媒的合璧,是传统文化由文字传播步入到电子传播、人类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1]尤其是电视综艺节目经过近30年的发展演变,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体验新颖,有着极高的观众认可度和美誉度,一档好的综艺节目会一时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和网络媒体点击率的保证.所以,传统戏曲节目能否与当红电视综艺结合,一直是电视人努力探讨的一个方向.

戏曲与电视初次结缘于1958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电视戏曲节目形式,经历了节目化、栏目化和频道化三个发展阶段.[2]虽然戏曲类电视节目“叫好不叫座”,但多年来,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各省级市级电视台均在不断探索制作各类戏曲节目.

二、央视戏曲频道的选题策划

央视戏曲频道成立于2001年,开办至今已有16年,各栏目形式主要包括整本大戏的直播转播、戏曲经典唱段欣赏、戏曲知识普及、戏曲专题报道.此外,还有一类与电视制作规律结合较为紧密的栏目形式,可以归类为戏曲综艺类节目.在央视戏曲频道,主要有《过把瘾》和《一鸣惊人》,其中《过把瘾》是自频道成立之初就诞生组建、历经16年而始终广受观众欢迎的戏曲频道王牌栏目.虽然栏目形式不断调整与创新,但其关注戏迷文化生活,为戏迷搭建展示舞台,实现戏迷梦想的宗旨却一直没有改变.《一鸣惊人》则是《过把瘾》栏目在近年推出的衍生栏目,内容以团体竞技为主,扎根民间,更加关注地方戏.

心理学家认为:“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3]近年综艺节目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演化的过程,而戏曲类综艺节目除了紧跟形势、加紧创新、不断契合观众的审美体验之外,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以广大戏迷为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以提高收视率为目标,同时以传承与发展文化为指导思想,也就是说,要做到既要有票房又要好口碑,所以制作起来也更加具有挑战性.

《过把瘾》和《一鸣惊人》的主体制作形式基本是:确立一个选题,然后根据该选题的特点,策划节目呈现形式,招募符合条件的戏迷票友报名,经过前期录制和后期编辑,剪出十余期的系列节目按季播出.现将这两档节目在制作过程中的路径归纳总结如下:

首先是选题上的考量与定位.已做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三类:

一是戏曲独特的审美造就了它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的呈现形式,京剧号称国粹,昆曲为百戏之祖,戏曲界一直有京昆一家之说.因此这类选题从京剧和昆曲入手,将戏曲最精华的部分提炼出来,展现了京剧和昆曲艺术的独特魅力,以此为选题制作了较多的系列节目,其中包括:

《京剧乾旦坤生群英汇》.“乾旦坤生”是中国戏曲特有的男女反串出演角色现象,在京剧票友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因性格特质、嗓音条件、师承渊源等关系演绎着自己心目中的异性形象,也诠释着一种别样的美与光彩.

《炫美青春——大学生京剧戏迷秀》.在我国高校内有很多京剧社团,为喜爱京剧的大学生票友提供活动支持.大学生的特点是青春朝气、理性开放,他们能在这样的年纪和氛围中喜爱和传播京剧,本身就证明了京昆艺术依然葆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盛世和鸣——京剧琴票群英汇》.京胡不仅是京剧舞台上的主要伴奏乐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悠悠琴声也是中国声音的代表,琴师们虽然不是舞台主角,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言而喻.琴票活动也吸引了一些海外华人参赛,可见其影响力之广泛.

除此之外,其他一些京剧流派诸如程派、麒派、张派等亦制作了不同的系列节目.这些京昆类节目选题特点是内容虽较为单一,但也有强烈的指向性,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更关注的是唱功、身段等经典艺术评判标准,因此是名票们一展身手的炫彩舞台.

二是除了京昆之外,中国亦有着极为丰富的地方戏资源,有的大剧种传唱数省,有的戏曲大省则有着极其复杂和繁多的戏曲种类,像黄梅戏、豫剧、评剧、越剧等剧种有着完善的表演体系和丰富的经典剧目,川剧、秦腔、晋剧、婺剧、粤剧、河北梆子等都有着自己所属剧种的“独门秘籍”和制胜法宝.在地方上,民营剧团的演出量惊人,他们走乡串县,服务当地百姓,受到热烈欢迎.这种百花齐放的态势需要电视台加强对地方戏的扶持.因此,电视台以地方戏为选题的系列节目主要制作播出过《评韵绽放》《黄梅戏戏迷群英汇》《豫剧戏迷群英汇》《婺迷争锋》《唱响锡剧》《越唱越响》《秦腔名家名票组团战》《闪亮民营剧团》等,地方戏蓬勃鲜活的生命力使得这些节目获得过良好的收视率和美誉度.

三是文化传承类的节目选题则是栏目组近年来着力尝试和探索的领域,国家对这一块阵地早就部署了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央视戏曲频道适时推出了《少儿戏曲欢乐季》《家有小戏迷》《姥姥门前唱大戏》等以12岁以下儿童为主体的系列节目.《最佳拍档》以组合表演的形式,挖掘散落民间的非遗传承人和绝活继承人,在展现戏曲技艺的同时留住我们的文化记忆.

三、戏曲综艺节目的制作理念

戏曲综艺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也和其他综艺类节目一样,随着制作理念、观众期待度和当下的审美取向,以及拍摄制作设备的进步而日新月异.传统的戏曲演出,很大程度上在恪守舞台的界限,确保在舞台演出时,受众对虚拟性产生真实的体验,同时也隔离了演员与受众之间的交流.而如今,戏曲综艺节目则打破了戏曲演出的界限,达成与受众的快速甚至是即时的反馈,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使得传播更为活跃.[4]通过对“台前幕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展示,戏曲综艺节目消解了戏曲艺术的神秘感,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节目逐渐向“平民化”的视角转变.

21世纪初期,我国综艺类节目的模式往往移植自国外综艺节目,特别是“真人秀”类型的节目最为流行,竞技—选秀、挑战—模仿、互动—后援、明星—*、冲突—和解等元素以各种组合出现.相比之下,央视戏曲综艺节目虽然“未能免俗”,但是并未积极投身于“造星运动”,而是注意尺度的把握,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通俗而不低俗.比如在制作理念上,从最开始的以展示才艺为主,突出演员本身的表演技巧,到后来挖掘戏迷背后的学戏故事、成长历程,也就是从直奔主题、平铺直叙,到全方位挖掘、体现人性的温暖.在环节设置上,由开始的海选、复赛、决赛的三番晋级制,以考核演员功力、评出本季节目的十佳选手,到后来弱化竞技,除本工戏表演外添加其他才艺展示,通过与嘉宾评委互动和沟通、现场观众打分、日常生活小片拍摄的形式,探讨戏曲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起到丰富情感、带动成长、和谐家庭的社会功效.

栏目组自2015年推出季播节目《最佳拍档》以来,总体收视率均在高位运行,单期收视率更是创频道近年新高.该节目的呈现形式为:选手以各种组合形式参加,不限剧种,尤其鼓励那些深藏地方的小剧种票友,以及精通与戏曲有关的表演形式,诸如剪纸、咔戏、滚灯、变脸、书画等戏曲达人参加.旨在展示浓郁地方特色和独门才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圆普通戏迷的梦想,传递社会正能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在结构布局上,主要有室外真人秀VCR和演播室录制两部分组成.真人秀部分采用选手自拍VCR形式,完成自我介绍后,可在短片中自导自演任何想要表现的内容.演播室部分则依次序分为:选手现场表演、评委与选手进行现场交流、评委根据喜爱程度决定是否给予点赞,获赞较多的组合进入下一个环节,即默契程度大考验——根据每组搭档间不同的关系,设置考验题目,然后进入观众环节,观众结果即为该组合的支持率,每期按现场观众的支持率进行排名,节目播出期数的不断增加,十强名单也会随之更新.在节目最后一期,得票数最多的十个组合获得“最佳拍档”的称号.该季播节目因形式新颖、主题鲜明、影响广泛而获得当年央视戏曲优秀节目奖.

栏目组2016年暑期推出的季播节目《家有小戏迷》,是一档以戏曲传承为主题的戏曲类综艺节目,共制作播出节目11期.节目以各剧种专业演员家庭中处于成长期的幼童为主角,突出家庭熏陶和家长言传身教对于戏曲传承的重要性.

节目分专题短片拍摄和演播室表演两部分.在拍摄的每个孩子的专属短片中,孩子们有的在学校,有的在家里,有的在练功,有的在逛街,截取他们生活中的小片段以及和家长的互动,展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状态和不同性格.演播室表演部分则是小戏迷和作为专业演员的家长一起表演拿手戏曲片段,结束后孩子和家长分别与现场观察员互动,从孩子的口头话语和身体语言中感受他们性格发展的长处和不足.节目中首次设置成长观察员席位,包括国家话剧院老艺术家雷恪生、相声演员李伟建、乌克兰籍外国家长吉米、身为孩子妈的戏曲频道主持人董艺、从事艺术教育的豫剧名家小香玉,以及儿童心理辅导师安妮玫瑰等,他们观看家长与孩子的表演,聆听家长的教育心得,探讨乐趣无穷或困惑迷茫的教育问题,寓教于乐、寓深于浅,将成长与传承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节目中既有欢乐无限的亲子互动,也有一些常年见不到演员父母的孩子委屈的眼泪,也提醒家长们尽量在事业与孩子间找到平衡点.

四、综艺类戏曲节目在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大众传媒对受众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有着巨大影响.传播媒介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将具有特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内容传达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众传播媒介的观念传输,往往被受众认为是主流价值观,并通过不断的印象强化,最终成为真正的主流意见.因此,综艺类戏曲节目在制作过程中也有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虽然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刻不容缓,但也并非所有传统艺术形式和内容都是精华,其中有一些价值观与当今社会已经格格不入,所以或是整本剧目,或是某些片段都不宜再拿来演出录制.比如整本的《秋胡戏妻》和《武家坡》中的选段,这两部戏的老生唱腔非常经典,经常在各种节目中被戏迷选唱,但其表现内容却是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观念,对妇女带有一定的侮辱性质,必然会引起年轻观众的反感而影响他们对传统戏曲的认同.再则,一些地方戏中会带有一些方言脏字,很多地方戏过度插科打诨、以丑为美,虽然网络真人秀节目以吸引眼球为目的,但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应当尽量避免.

其次,如今少儿节目已成为收视保证,低龄幼童更是因其童言无忌的话语和天真可爱的情态而为观众带来了欢乐.但儿童的稚拙与天真是需要呵护的,过度透支这一资源,使孩子们产生极力讨好嘉宾主持人、讨好观众的心理暗示,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负面效应.而这种违背儿童天性、因谄媚获益的举动反射到观看电视的小朋友心里,则会产生不良连锁反应.为此,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发布了“限童令”,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的总量.

再次,目前国内大量综艺节目依然是从国外购买版权,或是借鉴国外成功的节目形式,而戏曲作为最本土化的艺术形式,也应当积极探索、跳出一般综艺节目的跟风窠臼.比如西方综艺节目的哲学内涵是征服—竞赛—加冕,张扬的是他们的个人主义精神,而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以和为贵、天伦之乐、互助友爱、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我国也应该有契合的综艺节目形式予以传达.

2016年,总书记在庆祝中国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弘扬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身为传统文化精粹的戏曲艺术,必将以现代电视综艺节目为载体,日益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纯.论传统文化与电视传媒的互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4):55-56.

[2]刘爱珍.电视戏曲节目的现状与发展[J].当代电视,2017(1):76-77.

[3]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6.

[4]王玉坤.戏曲电视节目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

编校:王志昭

简而言之,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戏曲和综艺和艺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戏曲艺术本科毕业论文戏曲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版权引进 概况探析
□卢超峰【摘要】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是近些年炙手可热的话题,各大电视台纷纷花大力气从国外引进各类综艺节目以保证收视率,扩大电视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视媒体人与其高额购进版权,不如把创造力发挥.

舞蹈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关系
【摘 要】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是我国传统戏剧文化的表现 但戏曲不同于其他戏剧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各种表演因素,从各类艺术的共性中体现不同形式的特点,形成独特的个性 而.

中国剪纸艺术溯源和美术动画利用
邱 岳1,黄权生2作者简介邱岳(1993),男,山东青岛人,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动画创作;黄权生(1977),男,重庆巫山人,博士,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重.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