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mpa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实践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与孔子诗兴观的实践存在论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2

孔子诗兴观的实践存在论,该文是有关实践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存在论和诗兴和孔子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教育实践和杂志经贸实践杂志关于孔子的论文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彭玲1, 2,刘泽民1

(1.中南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湖南娄底417000)

收稿日期:2015-12-02

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点委托项目(14WTB2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3YJC752041)

作者简介:彭玲(1979-),女,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学、文学理论研究; 刘泽民(1957-),湖南宁乡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文学理论研究.

摘 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诗兴观的核心所在,三者首位相接,构成一个圆圈.“兴于诗”是起点,指人从日常生活状态中解放出来,超越名利、生死、荣辱、寿夭、贫富等有限实用意义,进入澄明敞亮的状态,生命充盈,个性丰满;“立于礼”指人的行为在感性人生和当下现实中的“中节”表现,礼兴发于人与人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其源头是亲子之爱,礼的兴发性和爱亲源头性使它不停留在规范、法则、制度层面,而与诗、乐相通,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又无声无息;“成于乐”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自由的境界,人进入本真状态后,应和天地阴阳之大节大礼,顺应君臣父子之人伦纲常,本真性灵与当下现实圆融统一,本质力量得到全面敞开.

关键词:诗兴观;实践存在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5-0133-05

《论语》中两次将“兴”与“诗”共论:一是《论语·泰伯》中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是《论语·阳货》中提到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兴”与“诗”的关系.后世学者多从诗歌的审美功能入手来阐释“兴”,因此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兴、观、群、怨”说上,实质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章在孔子思想中非常关键,是理解孔子诗兴观的核心,要理解孔子的诗兴观,就要弄清“诗”与“兴”之关系,要弄清“诗”与“兴”之关系,首先必须明白“诗”与“兴”的含义.

首先谈诗,谈诗必谈“言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1] “志”上面是“之”的古字“ㄓ”,下面是“心”,组合起来便是“心之所之”,即心所到达的地方或方向,也就是情感或心意.情感或心意用“语言”表达出来便是诗,诗歌的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语言,而是充满乐感的语言,它的重点不是指称具体对象,不是表达固定观念,而是语言本身能唤起生动的气韵.比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伐木丁丁,鸟鸣嘤嘤”、“杨柳依依,雨雪霏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采采芣苡”、“窈窕淑女”、“辗转反侧”、“参差荇菜”等诗句中的双声、叠韵词,重复的韵律和抑扬的节奏能引领人们进入一种生动的境域,并在生动境域中对诗歌的内容产生活泼的理解.另外,《论语》中所提到的诗,其具体艺术实指主要是《诗经》,《诗经》的成书一般认为与古代帝王推行“采诗观风”的制度相关,《汉书·艺文志》记载:“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2]王者为何能通过诗歌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呢?一方面是因为诗歌尤其是风诗同音乐一样,是山野之人率性而歌之作,老百姓率性而歌的时候流露的快乐、痛苦、欢欣、忧伤等都是依生活情境而生发的情绪,不造伪,无虚邪.另一方面,《诗经》中的诗歌切近现实人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其题材根植于婚恋、农事、祭祀、战争、宴飨、徭役等现实人生实践,中国哲学“未尝离事而言理”[3],中国文学亦是如此,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最终落实在现实人生实践之上.

其次谈兴,兴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基本构字方式非常相似,都是用四手共同举起一个重物,商承祚先生释为:“兴字,象四手各执盘之一角而兴起之.”[4] 其原意是“共举”,除了“共举”外,还有“发起”之义,“兴,起也.从舁,从同,同力也”,“舁,共举也.”[5],“共举”或“发起”什么呢?共举的是祭祀器皿,原始先民共同举起祭祀器皿载歌载舞以迎接神灵到来,从而发起内心虔诚之感,这就是原始兴象,原始兴象的激发性和现实发生性和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内在相通.中国古代诗人作诗讲究心物相感,诗人一旦接触到与性灵具有某种联系的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情感便会油然而生.因此,四季更替、斗转星移、孤雁哀鸣、鸳鸯戏水、月圆月缺、花开花谢、故友重逢、家人离散等自然现象和人生际遇,都能引发无限的心灵感动.兴与人类的情感生发和思想领悟内在关联.

再次谈“诗”与“兴”,“兴”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诗歌的传达与诗歌的欣赏等各个环节都起到重要作用.在诗歌创作阶段,诗人触物生情,托诗言志,形成了中国诗学最有特色的“感物说”,“感物说”强调人的情感在具体境域中的感动激发或现实发生,这就是兴;在诗歌传达过程中,诗人借助“兴”的表现手法,“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辞”,“兴句”与“被兴句”之间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对象化关联;在诗歌欣赏过程中,诗歌可以感发人的意志,引导人恬然澄明出场.

总之,兴是诗的灵魂所在,它既是诗歌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连.因此,要理解孔子的“诗兴观”,必须把思考重心落实到人生实践之上,以“生成”的视角来观照,这样才不会把“兴”片面地当作诗歌的功能来理解.

一、“兴于诗”

孔子将审美人生的机制精炼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三者首位相接,构成一个圆圈.“兴于诗”是起点,包咸云:“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6]为什么修身应当先学诗,而不是先学《礼》、学《易》、学《书》呢?因为诗与人的本真、本初状态内在相通,人的本初状态就是人与世界交融一体的状态,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状态.

日常生活中的人,无法摆脱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祸福吉凶、功名利禄、岁时节庆、贫富荣辱等实利琐事的约束,在既定的社会角色中保持庸庸碌碌的平均生活状态,在内受私利的驱使,在外受社会规范的控制,其本真状态被忽视、被遗忘、被遮蔽.马克思认为日常生活中的人的状态是一种异化状态,异化状态是对人的本真状态的扭曲,是向“非自然的简单状态的倒退”,人只有从“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中解放出来,超越名利、生死、荣辱、寿夭、贫富等有限实用意义,才能敞开“人类崇高精神之光.”[7]孔子把局限于有限实用意义的人的生存状态形象地描述为“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物质功利如同“墙”一样横亘于人的心灵,使人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人的行为变得狭隘和片面,人用摧残生命的方式来维持生命.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其本真状态变得晦暗,不能在社会实践中确证自身的丰富性.人如果要从遮蔽晦暗的状态进入澄明敞亮的状态,首先必须“兴于诗”.

“兴于诗”中“诗”的具体艺术实指是《诗经》,但不论是《诗经》中的诗篇,还是后世的乐府、唐诗、宋词,都能激发人的情感,或者说都能给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意义空间.“兴发感动之作用,实为诗歌之基本生命力.”[8]诗歌的基本生命力根植于诗人的真实情感,诗人作诗如同种子生根发芽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不饰伪,率性自然.吊古伤今、悲时忧乱、怀人思乡等情感都是因为某一景物或某一事件的触发,忽有所感,于是情思荡漾,诗兴由此而激发.情景相融相渗是诗歌的一个基本美学特征,恰如徐复观先生所说:“真正好的诗,它所涉及的客观对象,必定是先摄取在诗人的灵魂之中,经过诗人感情的熔铸、酝酿,而构成他灵魂的一部分,然后再挟带着诗人的血肉(在过去,称之为‘气’)表达出来,于是诗的字句都是诗人的生命,字句的节律也是生命的节律.这才是真正的诗,亦即是所谓性情之诗,亦即是所谓有个性之诗.”[9]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自然外物与诗人的情感相摩相荡,浑融一体,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心灵获得无限自由.读者欣赏诗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接受,而是读者被引领进入了一个意义空间或者前行视域,在这个前行视域中,人被感动、激发、去弊,觉得生命充盈、意义蓬勃、个性丰满、本质力量得到了全面敞开.

本质力量全面敞开的状态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不作为主体占有天地万物,万物也不是僵化的、静止的客观对象,而是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交融,与天地万物一道,自然而然地生成、显现和存在.人与天地万物交融一体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时序交替、四季轮回、气候变化对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因此,人们对自然界的一虫一草、一花一果有一种天然的亲近关系.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创生化育,本身充满诗情画意,或者说本身就是一首生动的诗.人以虚静之心与自然万物感通交流、自我圆成,进入万物一体的澄明之境,这就是“兴”.由于人与自然万物在生命本源处交融相通,所以中国古代诗歌多用鸟兽草木、虫鱼花果、物候天象来起兴.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兴句,都是以动植物或者是气候节令起兴的,而不是以劳动工具或者捕获的猎物起兴,说明鸟兽草木虫鱼、自然物侯天象和人的生存紧密相连,是天人合一状态的体现.孔子讲:“诗可以兴……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在谈到诗歌的功能的时候首标“诗可以兴”,“诗可以兴”是发端、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面的功能就无法真正实现.也就是说,诗歌首先要把人引进一个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审美境域,在天人合一的境域中再生发出对诗句的活泼理解.诗歌以自然之物起兴,其作用并不是简单地教人认识和记住雎鸠、仓庚、黄鸟、螽斯、荇菜、樛木、卷耳、芣苡等鸟兽草木的名字,而是要体悟到鸟兽草木的情感律动与生命律动与人的生命本体同一.钱穆先生认为,孔子的诗教观是本于性情的,“故学于诗,对天地间鸟兽草木之名能多熟识,此小言之.若大言之,则俯仰之间,万物一体,鸢飞鱼跃,道无不在,可以渐跻于化境,岂止多识其名而已.孔子教人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乃所以广大其心,导达其仁.”[10]钱穆先生对孔子诗教观的评价,又在另一个层面说明了孔子贵诗的原因,诗不会让人局限于对象化的思考或者停留在概念化的总结层面,而是可以直接唤起人的感兴,让人的本真状态敞开,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二、“立于礼”

孔子讲完“兴于诗”后,接着提出“立于礼”,说明诗的兴发在先,礼的建立在后,没有诗的感动、激发,就没有礼的建立、成就.人必须从诗兴中得到动人的力量,才能真正立于礼.

礼从何而来?礼由人与世界的关系兴发而来.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是一体交融的关系,这种一体交融的关系首先表现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上,其次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上.

人与自然万物天然亲近,在生命本源处交融相通,所以就兴发出了天地阴阳的大节大礼,人的行为实践要应和天地之礼节,这样才能风调雨顺,招福避灾.大自然四季变化的节奏非常敏感,所以人的生产劳动实践顺应自然规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天人合一”的存在发动了一个前行的视域,兴发出了四时的礼节,万物应和四季变化繁衍生息.因此,孔子讲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孔子不用悬挂多钩的大索横绝于流来捕鱼,不射栖止于巢中孵卵育雏的鸟,因为天生万物是一个自然的生物链,如果不遵循自然法则,便会破坏自然的平衡、生态的平衡.顺应天地阴阳的大节大礼是中国古人最常见的一种行为习惯,比如《礼记·月令》篇中提到“孟春之月”,“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孟春之月,万物萌发,天地间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气象,所以这个月不能用兵,不能执行死刑,否则就扰乱了自然气象,国不泰民不安.除了要顺应时序之令外,阴阳之节也同样不可忽视,有阴阳之节便有男女之别,有男女之别便有之爱,之爱自然发展便成婚姻,有婚姻便会生发婚姻之礼.男女之间的爱情与婚姻由“生命本身的风情或的对生结构而来,先于因果利害的辨析与观念原则的论证.”[11]因此,孔子讲“吾未见好德如者也.”(《子罕》)说明“”从生命源头处兴发而来,不是外在的规范和律令,不需要强加,无需分配.

生命本身的风情和的对生结构一定会“共举”出男女之爱,男女之爱自然流淌便会有夫妇之情,夫妇之情和之爱“一定会奔流成为生命交融(两代、三代甚至更多代)的亲子之爱”[11],亲子之爱便是礼的源头.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仁是礼的根本,如果人的心中没有仁爱之情,则礼乐无所用,而仁爱之情本于亲子之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爱人”首先必须“爱亲”,“爱亲”一方面体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夫妇结合后便有子女,一旦生养了子女,原来的夫妇便成了父母,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原发生的,不问因果,不计得失.“爱亲”的另一方面体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孝爱,子女长大后,父母年迈,子女要尽反哺之义,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尽守孝之礼,子女对父母的孝爱无关功利,不问得失.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慈爱还是子女对父母的孝爱都无需解释,自发自动而不被外力所操控,是人类所能经历的最本源之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是一种始源的因缘关系,而不是一般的因果关系、功利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源于亲子之爱的礼不是维系因果关系的逻辑,不是平衡功利关系的规范,不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原则,而是人的本真状态在具体人生境遇中的开显,即人类行为的艺术化.“礼”不是既定的、僵化的、教条的,而是活生生的,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礼兴发于人与人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其源头是亲子之爱,礼的兴发性和爱亲源头性使它不停留在规范、法则、制度层面,而与诗、乐相通,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又无声无息.

由于礼与诗、乐相通,所以孔子的礼教思想也与其诗教思想、乐教思想一致.孔子教弟子知礼、行礼,却不耳提面命地训诫弟子,不要求弟子恪守条规戒律,也从未给礼下具体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因不同事件给弟子不同的启发,尤其是对能以起兴的方式引诗入礼的弟子给予高度的评价.比如《论语·八佾》中子夏向孔子请教《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他“绘事后素”.也就是说,古人绘画,先布五彩,再用白色线条加以勾勒,这样原本的色彩会更加鲜明.子夏经孔子的点拨后,恍然大悟,回答说“礼后乎?”此处可以理解为:礼是后起的,其源域是仁或亲子之爱,礼是人的本真状态在人生实践中开显出来的一种形式,礼的开显就如同绘画要以白线条勾勒,草木开花要从生命本源处获得力量一样,生发于生命的本真状态,同时又会使生命更加完美.子夏的回答让孔子非常振奋,他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是孔子对子夏由衷的赞美,孔子很少给弟子这么高的评价,孔子为什么高度评价子夏呢?因为子夏从孔子那里得到了兴发,同时又兴发了孔子.子夏本来是向孔子请教诗,孔子用绘画钩边来回答,这是第一重兴;孔子以绘画钩边的事启发子夏后,子夏马上领悟到礼的生成性,这是第二重兴;子夏的回答反过来又启发了孔子,这是第三重兴.经过“兴”与“被兴”,诗与礼的关系豁然贯通,诗教与礼教也圆融统一.

三、成于乐

“兴于诗”是发端,通过诗歌的兴发,人们从日常的麻痹状态中苏醒,私念、等杂乱的东西得到澄汰,进入本真的状态,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的状态.进入本真状态后,人们会自然而然应和天地阴阳之大节大礼,顺应君臣父子之人伦纲常,言行举止“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成于乐”的境界.这样,诗-礼-乐就首位衔接,内在贯通了,礼被诗引导,由音乐来完成,音乐再回过头来衔接诗,三者便形成了一个回环,成为孔子“为人生而艺术”的源头或纲领.

“成于乐”的“乐”不是指乐技,而是指乐境或乐道.孔子乐技娴熟,年轻时便“学鼓琴于师襄”,但他不满足于“习其曲”、“得其数”,而要“习其志”、“得其为人”.“‘曲’与‘数’,是技术上的问题;‘志’是形成一个乐章的精神;‘人’是呈现某一精神的人格主体.”[12]也就是说,“曲”与“数”属于乐技或乐艺,“志”和“人”属于乐境或乐道.孔子对音乐的重视和追求,不在于掌握演奏乐器的技艺,而侧重于达到生命与音乐圆融统一的境界.

生命与音乐圆融统一的境界,即人与世界和谐一体的自由境界.自由,即由自.“由”,即任由,“自”,即自己,“由自”,即任由自己如此,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不受他者的约束、干涉和支配,不留有人工、人为的痕迹,自然而然地运动、生成和发展.恰如熊十力先生所说:“乐者,和乐也.正和乐时,浑然无物我分别,而吾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畅通之血脉,于此可验也.人能以乐自养,常不失其和乐,而人道完成,而人生乃立于无对矣.”[13] “人生立于无对”的状态见诸人际关系便是为人“孝悌”(《学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见诸社会国家便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见诸心性便是“仁者不忧”(《子罕》)、“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也就是说,“乐”的本质与“仁”的本质自然相通.

“乐”的本质是“和”,就音乐的发生而言,音乐是内心情感和外物交相感应的结果,“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之心感于物也.”[14]就音乐本身而言,音乐的清浊、长短、高下、刚柔、疾徐、哀乐必须相成相济,“八音克谐,无相夺伦”是音乐成为艺术的基本条件,“克”,即“和”;就音乐的作用而言,音乐能使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和亲.“仁”的本质也是“和”,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仁”由“人”、“二”两字合成,明显地指向一个关系域,有关系的地方便有情感,这种情感首先是一种血缘情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爱人,首先必须“爱亲”,由“爱亲”推及“爱他人”,最终达到“天下归仁”(《颜渊》)的境界.“天下归仁”的境界也就是“乐合同”的境界,“乐”的境界和“仁”的境界最终合而为一了.

“乐合同”的境界与音乐本身的性质有关,孔子向鲁太师谈论音乐一章,生动地描述了音乐的性质.“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孔子用了一个“翕”字来描述音乐开始时的状态,“翕”本来是鸟类起飞之前先合其翼,然后舒张而飞地状态,后来引申为“变动”、“繁盛”等义,张祥龙先生把“翕如”解释为:“凭开合之势而发起,出现一个原来没有的状态,并且这个新出现的状态是盛大的、动人的.”[15]这里强调了状态的变化性,也就是说从操劳、算计、功利、占有的日常状态进入了无执、自由、虚静的澄明之境,也就是前面所讲的“兴于诗”的状态.在“翕如”后,孔子连用了“纯如”、“皦如”、“绎如”三个词来形容,这是音乐发起后的后续状态.我们先看“从”,通“纵”,“放开”的意思,音乐发起后让它按非现成的发生机制走;纯,和谐;皦,节奏清楚分明;绎:连续相生.整句的意思是“音乐于起始处横空出世,摆脱一切线性、因果、功利的思想方式,一下子进入由发生之纯气势所鼓动托浮的翱翔之意识状态,并让它顺性而行,灿烂充沛而又清晰纯净,和谐回旋而又生动曲折,不受拘束和克扣地达到完成.”[15]如果说“翕如”指人本真的敞开状态,即“兴于诗”的状态,那么“纯如”、“皦如”、“绎如”则意指人的行为在感性人生、当下现实中“中节”表现,即上文所说的“立于礼”,“兴于诗”的自由奔放与“立于礼”秩序节律圆融统一,就意味着“成于乐”.

简言之,人在诗的兴发、感动之下澄明出场,通过“中节”的行为实践,在一种时机性的生存境域中达到审美的人生境界,这是孔子“诗兴观”的核心所在.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3.

[2](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30) [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08.

[3]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M].北京: 中华书局, 1985.19.

[4]商承祚.殷契佚存考释[A].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第3卷)[C].台北:“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0.829.

[5]许慎.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59.

[6]何晏,邢昺.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79.2487.

[7]马克思,刘丕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6-82.

[8]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9.

[9]徐复观.中国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1.

[10]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51.

[11]张祥龙.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4,189.

[1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7.

[13]熊十力.原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8-249.

[1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68.

[15]张祥龙.先秦儒家哲学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0.80;79.

总结,此文为关于经典实践专业范文可作为存在论和诗兴和孔子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实践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HPS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实践
李诗雨(鞍山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0)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代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而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 HPS 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史哲和社会学.

唱念做打实践为先观殷志华视唱练耳课程汇报音乐哙有感
文 景作人视唱练耳是专业音乐院校中的必修课程,它涵盖视唱(读谱)、练耳(听音)、乐理(基本),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音乐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锻炼他们进行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的专业能力 视唱练耳在专业音乐.

孔子观史:中国历史百世可知
文/佚名章太炎云 “孔子删定六经,与太史公、班孟坚辈初无高下,其书既为记事之书,其学惟为客观之学 ” ·提到孔子,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儒家学说、人伦、礼仪制度,读.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