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期末论文>材料浏览

日本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与2019年日本涉华图书中的中国形象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日本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2

2019年日本涉华图书中的中国形象,本文是日本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日本涉华图书和2017和形象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日本论文参考文献:

日本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两国相互印象备受关注.日本媒体涉华报道、日本媒体涉华舆情研究一直以来是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重点,人们十分关注报纸、杂志和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而关于图书出版的研究,则大都关注日本出版业、电子出版市场等,没有出现涉华图书与中国形象的相关研究.日本是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图书对公众认知的影响很大.本文选取2017年在日本出版的涉华日语图书进行分析,以探求日本涉华图书呈现的中国形象.

一、总体情况

日本各类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绝大多数都会出现在亚马逊平台上.本文在日本亚马逊进行检索,检索关键词为“中国”,检索类别为“图书”,设定图书标题中含“中国”二字,图书出版时间段设置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图书语言设定为“日语”.剔除杂志、字典,所获有效样本为366条.本文对2017年版的这366种涉华日语图书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取的是日本出版社在日本出版的日语图书,中国出版社和相关对外传播机构出版的日语图书在日本也有发行,但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将这366种书分为文化、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五大类.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类的图书最多,达112种,约占整体的30.6%,涉及中国文学、中国文明、中国哲学、中国艺术等议题;其次,关注中国政治的图书为81种,约占整体的22.1%,议题有:中国梦、中国国家体制、中国领导人、中国对外关系等;第三,关于中国经济的图书为64种,约占整体的17.5%,议题有:新常态、区域经济、消费社会、金融等;第四,关于中国历史的图书达59种,约占整体的16.1%,涉及中国少数民族史、地方史、经济史、法制史、人物史等多个方面;第五,关于中国社会的图书为50种,约占整体的13.7%,选题为:市民社会、环境保护、农民工等.

从中可见,日本出版界对中国相关议题保持较高的关注度,其中对中国文化、中国政治的关注度最高,二者合计超过整体的一半;中国经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次之.在当前中日关系中,政治和经济是两个最受关注的领域,本文对这两个领域单独进行分析,将文化、历史和社会三个领域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二、政治类图书关注中国外交政策和政治制度

长期以来,中国政治是日本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本文统计的2017年涉华图书中,关注中国政治的图书为81种,占比高达22.1%,主要议题包括:中国梦、中国国家体制、中国领导人、中国对外关系等.

在政治类涉华图书中,不少是严谨的学术著作.其中一类图书关注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问题.《超越中国朝鲜威胁论:东亚不战共同体的构筑》一书的作者近藤荣一和木村朗是共同体、和平学方面的专家,对中国也较为客观理性.该书脱离了日本政治类图书中常见的对华偏见,整体较为理性客观.这类著作往往将中国放在特定的国际环境框架中进行分析,除上面提到的这本书之外还有不少,如《美国与中国》《中国对外行动的源泉》《中国亚洲外交秘话》《从中国政治看日中关系》等.其中,《中国对外行动的源泉》一书聚焦“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分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的中国大国意识,以及背后的国际要素和国内要素.

在严谨的学术著作中,还有一类是与中国国内政治密切相关的,如《作为“大国”的中国》《一带一路·技术立国·中国梦》《的中国,百年梦的实现》等,这些书介绍了中国的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其中,《作为“大国”的中国》主要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中国能否崛起?”“中国怎样崛起?”“崛起后的中国谋求什么?”.该书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政治学的角度冷静思考中国的政治体制的生命力;第二部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中国经济成长的力量源泉;第三部分从国际政治学角度研究中国外交问题.《的中国,百年梦的实现》一书的作者林望曾任《朝日新闻》驻华记者,对中国政治有长期深入的观察.

在涉华政治类图书中,除严谨的学术著作外,还有一类极不严谨的读物.日本出版界竞争十分激烈,选题自由度较高,中小型出版社数量多.一些中小出版社为了盈利,不惜炮制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选题试图“吸引眼球”.出版界的这种状况与一小部分人士一拍即合,使得日本涉华出版物中不乏极端声音.在2017年出版的日本涉华图书中,署名为“石平”的图书就达四种,从书名就能看出这类图书的立场,其观点十分极端,加之这类书通常被摆在书店的醒目位置,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这类图书的特征之一就是观点和立场十分明确,几乎是“逢中必反”;书的标题十分醒目,用词极为夸张;不求自圆其说,但求引人注目.

三、经济类图书多角度解读中国经济

中国是日本的重要邻国,是日本重要的投资国,也是日本品牌和商品的重要目标市场.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消费升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话题受到日本出版界的高度关注.2017年日本出版的366种涉华图书中,关于中国经济的图书为64种,占比约为17.5%,包括新常态、区域经济、消费社会、金融等话题.

在与中国经济相关的图书中,最常见的是实用型图书,旨在为日本相关人士在华开展业务提供参考.如《新编中国增值税实务》介绍并分析了中国最新的增值税相关规定,有大量案例;《针对日本企业的中国环境法详解》一书详细解读了中国新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助于在中国的日本企业更好地理解中国环保法律法规.

另一类是关于中国经济最新走向的图书.如《从世界看中国经济转型》《解读中国经济》《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真相》《中国农业产业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研究》等图书关注了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最新变化,分析较为深入,视角较为宏观.其中,《解读中国经济》的作者井秀太郎曾任《日本经济新闻》的驻华记者,该书注重从历史的视角解读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和多样性.2017年11月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出版、曾培炎撰写的《中国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一书是日本读者认识中国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参考.《中国经济新时代》关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一词,分析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为目标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活动.

多年来,日本社会关于“中国崩溃”的相关论调一直存在,尤其在经济领域.2017年的涉华图书中,也有极少数对中国经济进行抹黑的,包括《中国经济崩溃脚本》《黑暗的大陆中国,急速经济发展背后的不安定因素》等.

四、历史、文化和社会类图书促进对中国的认知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日本对中国历史、文化领域高度关注,并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有人说,日本人是“在显微镜下”研究中国.日本不少作者对中国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研究十分深入,其作品也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在2017年的日本涉华图书中,历史领域的图书尤其如此.这些图书涉及中国民族文物、地方文艺、古城史、绘画史等多个领域,如《中国历史物语》《从96个人物看中国历史》《图像中国:明代视觉文化》《点缀中国历史的女性们》《中国民间传说纪行》《中国民族性》,这些书涉及诸多领域,客观严谨,体现出日本出版界对中国历史的浓厚兴趣.

日本出版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触及中国文学、中国文明、中国哲学、中国艺术等领域,千百年来持续吸收中国文化营养.2017年日本出版的涉华图书中,有大量此类图书.如《中国怪奇小说集》《中国“连环画”的世界》《中国名言集:一日一言》《儒家思想与中国历史思维》《中国文化事典》《现代中国的宗教变迁与亚洲基督教》《中国日本书道史年表》《初遇中国茶》等.《从地图制作看世界最先进技术史:持续领跑世界的中国》一书梳理了中国古代至清代的天文观测和地图制作技术.这些图书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的相关文化传统,有利于促进日本读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伴随中国经济崛起和国力增长,日本社会对当前的中国社会现状也十分关注.在2017年日本出版的涉华图书中,有许多图书关注了市民社会、消费社会、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如《现代中国与市民社会》《中国消费社会与消费者行为》《中国高学历化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诸相》《中国社会的二元构造与“颜”文化》《中国名记者列传》等.

日本出版界还善于开发一种畅销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能够为当前日本民众服务的元素并加以利用,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在企业经营、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应用.2017年间,日本出版的不少图书善于从中国古典文化汲取智慧,实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与当前社会的结合.如《从中国代表性的兵书〈六韬〉学习现代企业经营》一书对作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六韬》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其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运用.另一本相似的图书为《向华侨富豪学中国古典战略》,该书装帧设计颇具中国特色,中国红的封面底纹是龙,书中解析了《论语》《孙子兵法》《韩非子》中的经典名句,并介绍了这些中国古典智慧在工作、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学者和华人出版社也尝试通过出版图书在日本社会发声.虽然发出的声音还很微弱,但已逐渐有了一定影响力.如《中国政治经济史论:时代(1949-1976)》的作者为中国学者胡鞍钢,该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向日本人介绍中国的新魅力:日中国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中国年轻人的寄语》由华人出版社日本侨报社出版,该书是中国人日语作文比赛作品集.

日本出版的涉华图书在整体上促进了日本读者对中国的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图书由于种种原因在描述中国时带着有色眼镜,有的甚至明显怀有敌意,对事实进行歪曲.这类图书在政治领域尤为突出,声音刺耳,且在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类书籍数量不算多,公信力也不算高,但却备受瞩目,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五、小结与建议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2017年日本涉华图书,从中可见日本涉华图书的三个特征.一是对中国的关注度高.2017年日本出版界对中国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仅书名中含“中国”的图书就达366种,平均每天就有一种涉华图书出版.绝大多数图书都较为客观地向日本读者介绍了中国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历史的多个方面.二是日本出版界较为关注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经济、中国市场等领域.三是仍然有少数图书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污蔑,“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依然存在.结合上文分析,本文对中国对日宣传和对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图书出版领域的对日宣传工作.千百年来,日本各界对中国一直保持高度关注,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日本对中国的关注愈发强烈.目前,除杂志、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外,民间交流和公共外交也是我国开展对日宣传的重要渠道.出版机构虽然在积极出版日语图书,并在日本发行,但总体来看,图书出版领域的对日宣传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第二,支持和推动涉华图书在日出版,增进日本读者对中国的了解.日本出版的涉华图书绝大多数较好地介绍了中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了日本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但也有一部分图书十分引人注目.应积极通过出版资助、外译项目等方式,把体现中国发展成就的图书翻译成日语,并进入日本主流图书流通市场,以平衡充斥着偏见的负面图书.日本侨报社等华人出版社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第三,厚植文化对外宣传优势,补齐政治对外宣传短板.长期以来,日本出版界对中国文化十分关注,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图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人对中国的理解,但在政治领域,又存在不少论调极端的图书.这既反映了中国文化对外宣传一直以来的优势,也说明中国在政治对外宣传领域还存在短板,有极大提升空间.日本社会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存在的偏见,需要我们用中国故事去消融,用中国声音去化解.中国在继续保持文化对日宣传优势的同时,应设计好的中国故事,包括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地方故事、中国某些领域的故事,并以日语图书的形式进行传播.

责编:吴奇志

评论,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日本涉华图书和2017和形象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日本本科毕业论文日本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俄罗斯媒体涉华舆情形态和中国形象
在对外传播中,一个国家的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对另一个国家的关注、报道,其频率和态度,会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两国之间的亲疏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两国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种关注和报道,自会引导形成他.

2019年国际涉华图书热点选题分析
袁鲁霞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及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主场外交活动使中国成为世界舆论场的焦点 全年国际涉.

日本侵华究竟掠夺了中国多少文物
“欲亡其国,先灭其史 ”日本侵华,对于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文物来说,是一次大的劫难 无数珍宝文物和珍贵的历史资料被日本侵略者或偷,或抢,或毁,而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