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茶文化类论文范文文献 跟物缘文化视角下的青海茶文化方面论文范文文献

主题:茶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物缘文化视角下的青海茶文化,该文是茶文化有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茶文化和物缘文化视角和青海有关学术论文怎么写.

茶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茶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物缘文化”属于“五缘文化”中的一支,物缘是指一种市场交换关系等民众间自然形成的社会关系.从唐朝开始,汉藏之间的茶马互市一直持续了近千年,在边境官私的贸易中,茶叶一直属于一种物质的桥梁沟通汉藏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茶叶贸易的过程中由于青海位于高原的地理位置及多民族混居的现状,产生了各民族间不同的、独特的青海的茶文化.

关键词物缘;茶马互市;青海茶文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7)12-82-03

1物缘文化的定义

物缘文化的产生来源于五缘文化,最早提出以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为内涵的五缘文化学说来源于林其锬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论文《“五缘”文化与纪念吴夲》.五缘文化的研究主要针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结构和社交网络,不仅与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紧密联系,同时由于研究的广泛性,也显现出了很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属性,从研究领域来说,与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物缘文化则是以物为媒介和纽带而聚集的人际关系,这种特殊的关系建立在对特定物的共同爱好和情感基础之上.物就是世界上实在的物质载体,缘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物缘文化内涵的实质就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通过物质为媒介形成的关系.

2茶与物缘文化

物缘文化是以特定的物为载体,通过物质来展现丰厚的文化底蕴,比如茶文化、酒文化、棋文化、饮食文化等等.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和制造茶叶的国家之一,自西汉开始,饮茶的风俗便开始兴起,这里就简要介绍一下以茶为物质媒介的茶缘文化.

《神农百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以疗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距今已经4700余年了,文中说的“荼”据记载,便是最早的茶叶,只是当时用作药用,未作为饮品走进人们的生活.自唐朝以后,人们更是将茶视为高雅的饮品,认为茶可以净化内心,超凡脱俗.与此同时,文人雅士饮茶之风也日渐兴起,认为喝茶可以带来内心的清静,提高自己的修养.

诗人卢仝曾提出了喝茶的几大好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圈.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认为喝完茶会令人有羽化登仙的感觉.

中唐时期,陆羽写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这使得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茶文化的形成.禅宗对茶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寺庙崇尚僧人饮茶,因为茶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的作用.佛门常以茶宴来吸引民众从而传道,僧人也借茶悟道,久而久之形成了“茶道”.饮茶文化后续日益发展盛大,人们在饮茶过程中对茶叶、水质、杯皿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2.1茶缘文化的作用

茶缘文化在后续的发展之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礼仪、习俗类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形式,通过不同的“茶礼”来表达不同的感受和达到不同的目的.

宫廷中,茶缘文化开始发展起来,《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朝以前就是“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宋以后,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嗜茶之士,不仅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还制定用茶礼制.赐茶成为了一种笼络大臣、眷顾亲信的重要手段,帝王用茶招待身边的重臣,太子设茶款待为其讲学的太傅.在民间,也有不同的茶缘文化:有人要迁徙,邻里要“献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茶缘文化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普及和发展,通过茶的媒介,茶缘文化深深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

2.2历史上汉藏间的茶叶贸易

2.2.1唐蕃和亲与茶马互市

唐朝初期,人民改革生产工具、改进耕种技术,扩大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东南和南方的茶园面积也在扩大,推动了茶叶作坊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繁荣,茶叶也作为一种普遍的饮料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李世民反对“贱夷狄”,希望民族间能够和谐共存,减少战争.在贞观十五年将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茶叶、丝帛及佛教经典,促进了汉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强了汉藏人民之间的联系.

唐开元二十一年,唐朝和吐蕃在日月山设立永久和好碑,约定每年在此进行茶马贸易.自此,闻名的“青海骢”、“河曲马”等名马交易至唐朝,内地的茶叶也大部分流入到了吐蕃地区.自文成公主进藏之后,从唐太宗贞观八年至唐武宗会昌二年的208年间,吐蕃入唐的使团有百余次之多,唐朝进入吐蕃的使团也有52次.几乎所有产茶地的茶叶都随着汉藏间的经济往来进入吐蕃地区.

2.2.2宋元时期的茶叶贸易

两宋时期,相较于前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都大大超越了前朝.宋代,茶叶的地位已经与米和盐相同,王安石在《临川集·议茶法》中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喝茶已经成为人民日常普遍所做的事情,这说明茶叶的产量较之前代更大了.

宋朝特殊的政治环境,将茶叶直接与自身经济及政治命脉联系到了一起.中原地区产茶量与少数民族地区对茶叶的需求量同时增加,因为自身政治的动荡,导致对战马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宋王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茶马贸易是最佳的方式.

宋朝对茶叶实行“榷茶制”,茶叶必须专买专卖,用来交换战马.起初时候茶税“十之税一”,到了宋朝后期,由于战争导致国库空虚,茶税逐渐升高,导致民众的不满.靖康之难后,北宋王朝南渡,半壁江山沦落到金人手中,宋神宗创立的官营茶马贸易也由此步入了衰落.到了南宋时期,《文献通考》记载:“高宗渡江以来,无复国马.”西北大部分产马地区的丧失,也使宋朝日渐走向衰亡.

元朝统一全国之后,重视农业生产,成立司农司,制订保护农耕的措施,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繁荣起来.经济发展使得民族间的往来更加密切,为了保护蒙汉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广大农民施行了残酷的压迫和剥削.取消了榷茶制,改为“引票”,重征茶税,加重了对茶农的剥削.自至元十三年至皇庆二年,茶税增加了240倍.茶税不停增加,但茶叶的产量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续文献通考》:“延祐三年(1316)十一月增江南茶税.……郡县所输,竭山谷之产,不能充其半,余皆凿空,取之民间,岁以为常.时转运使得以专制有司,凡五品以下官皆杖决,州县莫敢谁何.”加增茶税,就是提高茶价,消费者无力购买,茶叶产销也受到了破坏.

2.3明清时期的茶叶贸易

明朝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考虑的情况下,将官营茶马贸易体制重新建立,并实行了高度的垄断.在宋朝时期,吐蕃等部的嗜茶风俗已经兴起,同时考虑到漠北蒙古族的潜在威胁,实行“以茶驭番”的政治策略,通过官营的茶马贸易达到羁縻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目的.但与宋朝茶贱马贵的情况不同的是,明朝统治者限制了茶叶的供应量来达到马贱茶贵的政治目的.

与此同时,明朝设立了更加严格的榷茶禁私的茶马贸易体系,通过榷茶和茶禁制度控制了茶叶的生产流通,切断了茶叶和市场的联系.设立茶马司、茶课司、茶局等行政机构,保证茶马贸易顺利进行.为了进一步达到完全垄断控制茶马贸易,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明太祖开始推行“金牌信符制”,这种方式使得藏区马匹收购只能通过朝廷的唯一途道进行,也保证了明朝对马匹的需求量.但这种严苛的官营茶马制度背后带来的是,官民因为高额利润而铤而走险进行茶叶.与此同时,由于明朝推行的马贱茶贵政策,破坏了市场公平交易原则,受到了“西番”各部族的强烈抵制,随着茶马的日益严重,“西番”各部宁可与私商交易也不与朝廷交易,导致官府的库茶积存日久,最终腐烂变质.在这种情况下,明朝不得不取消“金牌信符制”,这也标志着明朝官营茶马贸易的衰落.

清初,基本上国家体制和政策承袭并延续了前朝的内容形式.由于清顺治初与残明的战争仍在继续,以骑兵为主的清军需要大量战马,恢复茶马互市也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顺治二年(1645年)派遣茶马御史着手恢复茶马贸易,顺治三年(1646年)恢复了茶马贸易活动,当年易马一千三百余匹报于朝廷.

自康熙始,清朝统一了中国全境,战马可以随意征用,并不再需要茶马互市,雍正十三年(1735年)官营茶马贸易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清朝对西藏的上层领袖也极为关注.顺治十年,清帝以金册金印册封五世为西藏宗教领袖.雍正二年,朝廷决定每年赏赐5000斤、班禅2500斤茶叶,此茶称为“赏赐茶”.清朝实行“部引招商”制度,茶商需向政府申请,交税认领边引数额,才能开办茶号经营边茶,朝廷鼓励多生产茶叶,茶叶贸易变成了一种民间交易.

3青海茶文化

3.1青海的地缘环境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气候寒冷,草场茂盛,适发展畜牧业,这就是青海食肉饮酪的根源.油脂是任何地域的人民都比不可少的饮食配料,因畜牧业发达的缘故,酥油成为当地主要的油料,酥油的提炼和食用,在青海是极为普遍的.奶茶和酥油茶是青海的主打茶饮.高原人民的饮食多以肉食、奶酪为主,所以茶清热降火的功效是当地人民所需的.青海气候干冷,这种环境加上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上火便秘的症状,所以对茶的需求就变得极为迫切.多饮用茶叶,能调和饮食,防止疾病感染,使人体的健康和营养吸收达到均衡.此外,熬茶所剩下的茶渣又可喂养牲畜,这些茶渣还是上等的饲料.可帮助牲畜消化,增进其食欲,有利于牲畜的生长发育.

3.2民族间不同的饮茶习俗

青海的民族族源,基本以汉、藏、蒙古、土、回、撒拉族构成.各民族间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藏族、土族、蒙古族及一部分汉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和撒拉族则信仰穆斯林.各民族大杂居是民族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海民族族源丰富,长期融合杂居形成青海特色文化圈.汉族多集中在东部河湟区,所以对茶的需求不如藏人之迫切.此地主要明清时期迁徙而来的中原人士为主,所以饮茶之风类似中原,饮用清茶、奶茶等.蒙古族饮食喜好牛羊肉、奶茶、砖茶、糖、酒等物.藏族饮食习惯与蒙古族相似,除夕夜为悼念逝去的父母,有团坐吃茶的习俗,茶叶在这里就成为思念亲人的寄托.回族人民经商,所以接触茶叶也相对是最早的,因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回族主要以清茶和奶茶为主.土族则是最早接触中原茶文化的民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循化地区,清茶、奶茶是此地特色茶饮.撒拉族在新年之际,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不论是去寺院朝拜,还是新年在自家招待客人,都少不了茶.由此可见茶叶在撒拉族人中是吉样和礼仪的象征.

3.3茶文化的纽带作用

茶马贸易中多民族因为茶叶形成的友谊源远流长.清末民初,回族商人在甘青地区开展贸易,与当地的藏族、蒙古族、土族和汉族进行商业往来,不仅丰富了市场,也促进了民族间的友谊,传播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青海地区,藏族喝奶茶、酥油茶的习惯也普遍影响了其它民族的饮茶习俗.茶马古道除了开展茶叶贸易外,还有各民族地区的土特产贸易,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商人与当地居民开展贸易,各取所需,无形中加大了文化交流的力度.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过来,少数民族的虔诚信仰也影响到了汉族的生活态度,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造就了独特的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参考文献

[1]林其锬、吕良弼主编.五缘文化概论[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陈椽.茶叶通史[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李朝贵,李耕冬.藏茶[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

[4]王晓燕.官营茶马贸易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4.

[5]赵尔巽等.清史稿[M].中华书局,1998.

此文汇总:此文为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茶文化和物缘文化视角和青海方面的茶文化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茶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大众文化视角下的湖南花鼓戏和动漫融合
摘要湖南花鼓戏深受湖南地区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其受众群体多以老年为主,近年来花鼓戏遇到了文化危机,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花鼓戏戏曲文化,值得我们深思 而另一深受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喜爱的动漫文化,虽在.

从跨文化视角赏析电影《摔跤吧,爸爸》
【摘 要】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取材于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故事 这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在励志的同时又不乏温情,用一个简单的体育题材,揭开了印度社会的一幅壮.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回族民居以西南回族民居和西北回族民居为例
【摘 要】回族民居体现了该民族独有的建筑文化特征和审美风格 民居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地域文化亦对民居具有深刻的影响 该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回族民居进行研究,阐述了自然环境.

基于文化视角对乡村艺术教育
内容提要 乡村艺术教育是乡村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阵地,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根脉 本文从文化视角对乡村艺术教育的现.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