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核心价值观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跟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类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核心价值观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8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该文是关于核心价值观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内涵有关论文范本.

核心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核心价值观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000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摘 要“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爱人、忠恕和礼制是“仁”的基本内涵.稳定性、统摄性和可操作性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特征.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仁内涵特征

价值观是主体对特定客体(包含主体自身的行为)正面的总体性评价,价值观是主体选择、取舍以及行动的指引标准和推动原则.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的核心价值观是“仁”,而西方人本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天赋人权”.不同文化核心价值观,尽管内涵大相径庭,但其基本特征应当都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仁”的基本内涵

“仁”在春秋时期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规范要求和社会美德,“爱亲”是“仁”最本源的涵义,即:“亲亲”为大,体恤兄弟.这即是原始的“仁”.孔子诠释古语,将“仁”改造升华成为一个最高的道德原则.汉代以后,“仁”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虽经两千多年沧海桑田,但“仁”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始终没有改变.

“仁”的基本内涵体现为三个方面: 爱人、忠恕之道、礼之本.“仁者爱人”即是古意“爱亲”的推广与引申,并且亲族圈子从稳定的血缘关系扩展为普通社会大众,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第二个方面,“忠恕”之道是“仁”作为基本原则的具体化.第三是“仁”作为大众一切行为的根本行动准则,是所有“礼”的根源与依据.“仁”既是人伦关系、*精神、政治原则,同时也是哲学范畴;“仁”贯穿于孝、悌、忠、义、礼、信各个封建*、政治原则规范并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并逐渐成为传统价值观的核心.

2“仁”的基本特征

作为统摄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具有鲜明的特征.我们将其归纳为稳定性、统摄性和可操作性.

2.1 稳定性:

2.1.1 历史贯穿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家庭生产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决定了“仁”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小农经济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2600 多年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和推广铁农具促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的形成,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小农经济,便逐步形成了封建地主制.秦汉时期,封建制的演进使得一家一户普遍建立起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亦成为封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也在封建关系松懈前提下促进了小农经济大发展,而洋务运动决定了新一轮的小农经济的经营、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民以个体家庭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生产经营,家庭成员利益取向的同一性使得劳动的监督成本大大下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显著增强.但是,这种经济仍然具有生产规模较小、市场化经营程度较低的特点.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生产仍属于小农经济范畴,是小农经济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小农经济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深深影响着民族性格,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并且延续至今深深影响着当代人们特定的思维方式、道德价值、观念行为、风土人情等深层次文化的社会心理与行为习惯.先秦殷周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君甚至卿大夫的权势日益增长,出现了“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论语·季氏》)的局面,这反映了旧式宗法制度瓦解的趋势.在政治文化方面,儒家学派强调“王道仁政”,并且一贯坚守民本主义和民贵君轻的传统.秦亡汉兴,封建统治者汲取秦二世灭亡的教训,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政策,提倡“孝悌力田”(《汉书·文帝纪》),西汉贾谊、董仲舒正式提出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道,并将这五种基本道德原则作为人的“常行之德”.东汉班固、王充分别撰写的《白虎通义》和《论衡》中,他们都提出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重申是五常之道和常行之道.北宋儒学复兴运动时期孕育形成的理学,经过南宋朱熹总结,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作为正统儒学的程朱理学,影响后世长达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明清时代,“礼、义、廉、耻”与“孝、悌、忠、信”两方面整合起来统称为“八德”.我国古代思想家将传统道德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四维”礼、义、廉、耻确定为中华民族基本道德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总结,并且将“四维”“五常”“八德”作为保障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最广泛、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经蔡元培的提议,把“忠孝、仁爱、信义与和平”四词八字充分融入中国文化,并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的特质.

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长期存在,并占据重要地位,以家庭生产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显示出最为持久的延续力,正是植根于这一经济土壤创造、繁衍了悠久昌盛的中国传统文化,“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形成了与经济基础高度适应的价值观体系并传入下层民众中后,因社会结构的固化和层际流动的缓慢性,保证了社会大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坚持遵循此价值观而不易更改,从而确保了传统价值观的稳定和统一.

2.1.2 包容性和融合力

作为中国文化总源头之一的《周易》是中华民族的智慧宝典,其中仁爱和善良也是《周易》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先秦诸子学说百家争鸣,各成一家之言,但“仁”却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但是墨家创始人墨子最核心的“兼爱”思想观念在儒家创始人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中也似有内容体现;并且孔子推己及人思想与墨子所讲的“兼爱”虽然在处理人际关系的程序上不同,但爱人的实质并无差异.墨家之外,道家也是批判儒家的一大学派,道家所推崇的“无为而治”作为其政治态度和政治方式的最高政治纲领,也得到了孔子的认可.《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曾称赞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互而已矣.”由此可以得知儒家“仁爱”的包容性思想在道家理论体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法家虽然反儒,但是孔子主张为政要德刑并用、宽猛相济的观点与后来的法家有相通之处.新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固然有分歧、对立的一面,但也有确实包容到对方的地方.

西汉以后,道家发展成宗教,儒法合流并逐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而外来的印度佛教之所以能融入中华大地亦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密切相关.从东西汉时期到宋明代期间的一千多年期间,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从传入中国、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一现象就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融合与包容的特性.佛教传播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在佛教融合和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向世人展现了宽广豁达的胸襟,又展示了自身高度的创造性.例如,禅宗是中国佛教流派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及最为外国人知晓的流派,禅宗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和创造性,这些特性的存在使得中国禅与印度禅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宋明时期,理学思潮逐渐形成,并占居主导地位.部分理学家们表面上虽然表面上排斥佛、道,实际上仍未能避免“出入于释老”,三者之间仍是相互包容.如朱熹“理一分殊”的理论就来自佛教华严宗,而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宇宙生成图式则来自道教.可以说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物,这种合流正是儒学包容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过程中的表现.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至今仍是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主义已经和中华文化深深地融合,实现了中国化的飞跃,形成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可以说,所有的外来文化的引进吸收都是建立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博大开放得到充分显现.

中国传统文化最伟大之处表现为它具有极强的融合力和包容性,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相互借鉴融合,从而避免了排异带来的冲突,所以它以其融合力和包容性而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之所在.

2.2 统摄性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源自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社会实践活动,根植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传统环境.同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引领和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社会实践.[6]对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而言,仁,可谓“万月映川”,是国家、民族、社会生活共同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和取舍标准,也是家庭、个人生活的道德准则.

(1)仁爱,首先表现在“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论语·阳货》中将能行恭、宽、信、敏、惠五者于天下作为实现“仁”的标准.其中的“宽”意指宽大、宽厚,这样既能在一定限度保证统治阶级对待下层劳动者的态度,同时也可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惠”字主要是指对劳动者施以恩惠.仁人就应当是止息战争,匡正天下,实现人民安居乐业.

(2)仁爱在家庭生活关系中表现为爱父母、爱兄弟、守孝悌,孝和悌是仁的基础,同时也是仁的最低道德要求.孔子弟子中一个叫宰予的弟子认为,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久了,他主张将守丧期改为一年较好.孔子听了之后很不高兴,问宰予:“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意思是说,你的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白米饭,穿花缎衣,你心里安不安呢?宰予回答说:“安”.宰予走后,孔子责备宰予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因此,孔子本人也是将孝和悌作为仁人最起码的要求来看待的.要做到“在家无怨”就必须躬行好孝悌.

(3)仁爱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体现,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就是相互保持密切联系,大国保护好小国,小国不背叛大国;表现在爱君长、民族、国家方面就是“忠”;表现在爱朋友方面是“信”.

由此可见,由“仁”之价值观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在整个国家、家族、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统摄、指导着每个层次的行为活动,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准则渗透入了社会的整体结构中,对整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可操作性

作为核心价值观必须提炼和概括得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践行.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到宋明理学家的“万物一体之仁”,“仁”价值观逐步渗透到民族精神与灵魂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成为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之一.

“仁”之价值观的可操作性,首先表现为其内涵表述简

洁性.《论语》提出“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是一种发源于家族又超越家族,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宇宙自然的普遍的爱,“仁”表现为一种由小及大、由里及外的爱,人类将它作为处理个体之间、人与群体、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等各种关系的道德基准.“仁”概括为三个大的层次:一是以家庭体系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爱.表现在父辈与子辈的关系上为“孝”,表现在平辈之间的关系上为“悌”.这正是孔子所要求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二是以社会体系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爱.具体表现在对他人的“信”和对国家的“忠”.三是以宇宙体系为终结点,调和物我关系的爱.[12“] 仁”被提升到了对于宇宙、自然、人类普遍的爱的高度.这种仁爱起源于家庭内部、延伸到社会体系,又逐步推而广之,纳入了自然宇宙这个永恒体系.这正体现了“仁”的超越性和生命力.

其次,“仁”之价值观的可操作性表现为单一性评判标准和极强的操作性.第一,“仁爱之心”要求个体首先得要成为一个“仁者”,懂得去关爱他人,并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儒家思想认为“仁”是根植于人天性中的善且根深蒂固于人心之中,它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开端,个体内在形成的品质.将是否有善心作为区分人与禽兽最为根本的区别.人的“良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之所在,其中包含了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是非心等“四心”.第二,“自爱”包括对个体自身肌体的爱惜,突出强调仁爱最先由自爱发端,并且以自爱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第三,“爱亲人”就是血缘亲情之爱.孔子尤其看重孝悌,他主张个人处理一切人伦关系首先应该从孝悌做起.孝悌是实现“仁”的根本.《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表明“爱人”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唯有能行孝悌者,才能去爱他人,因此,孝悌为仁爱之根本.第四,“泛爱众”,即爱一切人.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要求人们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就体现出不同的仁爱对应着不同的人伦关系.比如父亲对子女要严爱,子女对父亲要孝敬;君对臣要讲义,臣对君要尽忠.第五方面,“仁者与天地万物一体”论述将仁爱之心以己度人推广到宇宙中的天地万物,最终实现仁者和天地万物融合为一体的最高境界.

3 总结与讨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根本、最恒定的价值观,是主体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主导性心理倾向体系,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主体会做出什么选择、需要做什么以及确定并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作为核心价值观,稳定性、统摄性和可操作性是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稳定性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统摄性是由文化的渗透性所决定的,而可操作性则是文化的一般价值观升华为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育,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应当具备稳定性、统摄性和可操作性这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的稳定性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是统摄和渗透家庭、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社会的方方面面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核心的价值标准.

本文结论,该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内涵方面的核心价值观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核心价值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心理治疗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医心理的发展史,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心理治疗思想及方法的影响,并通过与西方心理治疗的思想与方法差异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传统文化在中医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经济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发展路径,在这之上夹杂了许多其他的因素,与过去相比,文化之间的交流并没有衰退,反而在新的领域上开拓了不同的道路 对于动画艺术来说,能够在这个艺术性能大大增强的时代进行发展,是一件极.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和
【摘 要】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却存在着文化的单向输入问题 本论文主要讲述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与相关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缺.

行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
一、展览视觉与叙事思想在当代艺术生发的轴线上,艺术展览对于当代艺术现象与文化形态的塑造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展览传播的系统与方法上,场域线索的特征疏导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与作品呈现方法的走向 展览中.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