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当代中国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跟同情思想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应用基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相关论文例文

主题:当代中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31

同情思想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应用基于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本文是当代中国论文范文检索和亚当斯密和道德情操论和《道德情操论》方面论文范文检索.

当代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当代中国论文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论文思想道德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运晓钰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在其构建的*体系中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其不仅仅对西方*学体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合理的吸收、利用亦会对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发挥不小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系统分析书中“同情”的涵义、特点等主要内容后,尝试找寻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为其对当前道德建设的推动找寻历史依据,进而根据当前我国道德现状,提出具体的如爱人如己、树立模范、健全保障机制等应用途径.

关键词:同情;道德建设;应用途径

作者简介:运晓钰(1993.9-),女,天津人,北京林业大学2016级研究生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8-160-02

一、同情感

(一)同情的涵义

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性中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是当我们看到别人不幸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那种情绪.而这种同情的根源其实是来自于我们通过设想受难者的感觉,与受难者易地而处,这就体现了同情也是一种动态的心里转移过程.正如同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列举出的例子一样,当我们看到有人用棍子朝向一个人的手臂打下时,我们通常会本能地缩回我们的手臂;当我们看着一个舞者在松弛的绳上行走时,我们的身体会随着舞者的身体摆动而一起摇摆.这两个例子都充分得体现出来我们在没有直接体验到他们的感觉情况下,通过身临其境的设想他人所经历的痛苦和感受时所激发出来的我们的同情感.当然也并非只有痛苦和悲伤才能激发人们的同情感,其实无论当事人遭遇到了什么样的感情,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想象到当事者的情况,一种与当事者类似的相同情绪就会油然而生.

(二)同情的特点

第一,同情是客观的认知活动.亚当?斯密认为同情是人天生的一种能力,既不是基于利己考量的推己及人或是同病相怜,亦不是出于利他考量的道德判断,其就是一种中性的心理活动,属于一种认知活动.如同上文所举看见别人挥棒打人手臂时,我们自身也会下意识地缩回自己的手臂的实例,这种同情的感觉是人之天性,只不过不同的人敏感程度不同而已.其次,不能用同情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符合道德的标准.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曾遭受或正在遭受苦难的人,对其遭遇也会有同情伤感甚至是感同身受之感,但这不并能说是出于道德,或是因此就能评定我们是善人.这种同情感只不过是一种中心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状况的客观认知活动,并无善的意志或是色彩,从此方面看,不能说同情基于利他的考量.亚当?斯密谈到当我们对某个人产生了同情的感觉时,是因为我们对他的遭遇有了基本了解,从这个角度讲,同情是易被误解为时出于自爱.但亚当?斯密接下来马上解释道,我之所以会同情你,是我借助联想,假设自己和你面临同样问题、处于同一境遇.而现实中,我并非身处其中,我自身情绪的一切波动变化俱是因你而生、因你而来,和我自身并无任何关系.从这一角度看,同情的产生并无自爱的成分,其既非利他亦非利己,只是一种天赋的中性的能力.

第二,同情需要借助想象.同情实质上就是借助想象,通过换位思考理解当事人境遇而产生的,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机制.同情和人的自身性格特征、成长环境等诸多因素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我们的感官只能感受体悟到我们自身所经历的事情,而对于其他人则无能为力,只能通过想象、联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心绪和情感.不同的人因其成长环境不同、个性不同,对于同一事情所表现出的同情程度往往存在着巨大差别.当然,如果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从未经历过当事人的境遇,那么我们无论怎么借助想象,借助心理活动,我们都难以对他产生同情.这样,我们的同情就具备了鲜明的想象以及心理学色彩.

二、亚当?斯密同情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

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而在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中孟子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性本善”的观点,这些观点与亚当?斯密所阐述的同情思想的基本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孟子在论述“恻隐之心”时举出的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孺子将入于井”,孟子认为,当一个孩童将掉入井中的时候,任何一个路过遇见此事的人,都会对即将要掉入井中的无知孩童产生一种同情之心,而且这种恻隐之心是纯然心善的,并不是因为想从孩童父母手中获得报酬,也不是为了想要邀誉于乡党,而是绝对无条件的最初的善念,所以可以说“恻隐”是从性本善的角度出发来的,这与亚当?斯密的“同情”思想是人所固有的一种天性是一样的.

另一方面,亚当?斯密的同情理论指出同情的根源其实是与受难者的易地而处,体现了同情思想的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这一个观点在孟子举出的“孺子将入于井”的例子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当路人路过井边看到孩童快要掉到井中时,路人其实已能感受到如果孩子掉入井中所会遭受到的痛感,所以在针对同情感根源的论述上,孟子的思想与亚当?斯密的理论如出一辙.亚当?斯密谈到,当一个母亲听到她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痛苦的婴儿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并不仅仅是感受到孩童病痛的苦楚,还会感受到她对于病痛可能会对孩童产生的不良后果的种种恐惧.

三、同情思想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应用

(一)同情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状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人通过利用人们的善良的同情心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就在2016年,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了全国人民的朋友圈,文章中的罗一笑是一位年仅五岁的可爱的小女孩,照片中的她拥有天真烂漫的笑容,然而她却被查了患有重病,每天的都要面对着高额的医疗费用,心急如焚的父亲选择了利用微信转发文章捐款的方式来为女儿获得救助资金,然而随后就有人爆料出了此事中有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进行营销炒作.这种利用人们同情心来进行炒作营销的行为,斯密也是十分鄙夷的,正如他在书中所谈到的:“每一个公正的旁观者心里都会拒绝同情他那自私的动机.”

由于当前社会中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事件比比皆是,社会中同情心冷漠问题逐渐突出,面对年迈的老人倒地无人敢扶,面对乞讨无人再愿伸出援手,面对校园霸凌事件袖手旁观而非伸出援手,这些都深刻地体现了人们的同情之心因遭受到了现实无情的刺痛从而变得怯懦,退缩.亚当?斯密曾提到过,任何事情的主要当事人,都会因我们的同情而觉得欣慰,也会因我们缺乏同情而觉得痛心.同情心的冷漠会使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陷入困境,心灰意冷,严重的阻碍了我国道德建设发展的前进方向.

(二)当代中国同情问题的现实解决途径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用同情的基本原理具体的阐释了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因此,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可以借鉴亚当?斯密的道德思想理论体系,从而发展和完善我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为促进我国的道德建设,我们首先要做的就应该是“爱人如己”,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的:“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1]作为当代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当做到释放我们的仁慈之心,抑制住我们的自私之心,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的和谐共鸣,达到情感的合宜.另一方面,虽然每一个人都具有着天赋同情的本能,但是我们对于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并不能与当事人的感受那样强烈.所以在我们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应当尽可能地做到用心去体会当事人的苦楚.在老人倒地无人扶起的实践中,如果旁观者做到了能够与老人当时的感受易地而处,旁观者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老人身体上,内心中所受到的痛苦,那么旁观者定会十分同情老人的处境从而去救助老人,那么社会中此类事件就会越来越少的发生了.

对于社会来说,第一步要做的是唤醒已冷漠的同情心,为人们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当今社会同情心冷漠问题终究其起因还源于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而牟取不正当利益的事件.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应该做的是树立优秀道德模范,斯密在书中谈论到现实外在旁观者和内心旁观者是道德判断的标准,道德品质的具备以获取旁观者的合宜评价为标志,所以当今社会在发展道德建设方面,可以利用榜样作用,来促进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

另一方面,要做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正如斯密在书中所谈到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人所爱会从自身产生一种满足感.所以让社会中的每位成员都能感受到社会对其的关爱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从根源上充分保障每位国人切身利益,使每位人民都能够感受到社会对其的关爱,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了人们实施道德行为的后顾之忧.

亚当?斯密用同情思想的基本原理建构了一套系统的道德*体系,并且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内在的结合点,对我国的当代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我国在道德建设中应提高人们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并兼顾到发挥政府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谢宗林译,北京: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参考文献:

[1]弗里德利希?包尔生著;何怀宏译.*学体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何怀宏著. *学是什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

[3]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 道德情操论[M]. 北京:编译局出版社,2008.7.

[4]聂文军. 同情在亚当?斯密*思想中的作用[J]. 现代哲学,2007,(05):111-117.

[5]臧文淼. 同情:和谐的社会发展观——对亚当?斯密的新解读[J].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54-57.

本文汇总,这是一篇适合不知如何写亚当斯密和道德情操论和《道德情操论》方面的当代中国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当代中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脉络
摘要界定了乡村建设思想的内涵,指出了其在中国近现代百年乡村建设思想史中的地位及其研究意义,分析了乡村建设思想源流中的传统文化底蕴,梳理了自五四运动和创立初期以来,中国领导乡村革命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历程.

中国古代早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探析
摘要先秦两汉时期的思想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坚实基础,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生态思想,并成为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主体之一 中国早期文化中的自然生命观孕育了古代的生态思想,“天&r.

中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加速度
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不断“增压加码”,也给中国法治建设进程带来“加速度” 比如,在十八大以来高压的“政治气场”中,中华人民共和.

从《宣言》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真理之光,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1848年2月,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横空出世,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暗夜的长空 170年后,新的思想开启新的时代 作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