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文学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跟苏轼文学风格与词的艺术特征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文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7

苏轼文学风格与词的艺术特征,本文是有关文学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跟苏轼文学风格和艺术特征和浅析有关论文如何写.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期刊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文学杂志排名

摘 要:苏轼作为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包括文学、书法以及绘画等多个领域内有卓越的建树,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持续的.文学是苏轼一生着力最多、成绩也最大的领域,他之所以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谱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其对文学的题材内容、意象内涵、表现手法等都进行了大胆而富有影响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为我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的持续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本文重点阐述和探讨苏轼文学风格及词的艺术特征,凸显苏轼在我国古典文学整体发展脉络中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苏轼;文学;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胡喜之郎(2001.4-),男,汉,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中学2016级9班的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3-0-02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我国古代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级人物,苏轼在多个艺术门类中有卓越的建树,包括诗词、散文、书法、绘画.书法上,苏轼是和米芾、黄庭坚等齐名的“宋四家”之一,其作品用笔自然,功底深厚,卓尔不群,其代表性作品《寒食帖》等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临摹的重要作品;作为著名的画家,苏轼一生擅长绘画竹子、乱石等,寓情于物,情景交融,显示了一代才子志高气傲、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而苏轼一生用力最多、实际成绩也最大的领域是文学领域,居“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词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也许是源于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作者对于人生有着较为独特的感悟和思考,这种感悟和思考开拓了苏轼的文学视野.当然,这离不开苏轼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家气质与才情,作为“苏门三子”之一的苏轼从小就有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读书环境.苏轼的文学创作与众不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特色,具有丰富的可以解读的内涵,自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味道蕴含在字里行间,梳理和挖掘一下有利于加深理解和传承.实际而言,苏轼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解读和诠释的东西一定意义上是无穷无尽的,历朝历代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作品问世,而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挖掘,以向新来者推介,共同领略大宋风华绝代的文坛翘楚,用前人独特的审美来捕捉当今无限的生机.

一、苏轼的文学作品极力追求风格的独特性,构建自身卓尔不群的叙述方式,同时强调文学作品的多样性表达.

作为一名有着跌宕起伏人生经历同时具有非凡表达才能的作家,苏轼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学创作理念,表现出一代文豪所独有的胆略和创造性.他的最为重要的文学创作理念就是作家要有区别于别人的、自成体系的文学叙述形式,同时一个作家的创作应该是多元化的,不应该是单一死板的.

首先,苏轼的文学观点与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苏轼认为一个成熟的作家必须得有自己的一整套叙述方式,即作家独特的文学风格,而不应该是简单地模仿甚至抄袭别人,那是低层次的写作.苏轼曾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件中认为,每个作家到晚年都会对自己的创作不尽满意,但“著成一家之言,则不容有所悔”,这里就是突出了作家的独特性,而独特性是以作家的创新和才情为基础的.苏轼紧接着说:“当且博观而约取,如富人之筑大第,储其材用,既足而后成之,然后为得也.”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见解可谓独到,在《与鲜于子骏书》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近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自是一家”始终是苏轼引以为豪的地方.

其次,苏轼也特别重视文学艺术风格多元化,即使是同一个文学家的创作,其风格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作家应该根据具体时空下的思想情绪情感叙述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表达形式,这样才能达到上佳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文人,既受儒家入仕观念的影响,也受道家清静无为主张的制约,甚至接受佛家万物皆空的虚无思想,而苏轼开放包容,儒道释并存于他的思想意识中,且融会贯通,作文作词时而激进,时而淡泊,时而潇洒,得心应手,多彩多姿.

再次,苏轼反对门户派别,尊重每一个作家(包括弟子)的个性差异.在苏轼倡导下,大宋文坛百花争艳、人才辈出:秦观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婉约之宗”;黄庭坚另辟蹊径,成就了宋代最大的诗派——江西诗派;陈师道可以批评苏轼的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正是这样的兼容并蓄,使“关西大汉”与“红牙檀板”共存,“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及文友们在大宋文坛上大放异彩.

二、苏轼在词的创作上突破了词原先“花前月下”范畴的叙述题材和才子佳人式的叙述方式,从文学艺术理念上突出和强化了词在表现情绪、表露心志、表达思想、反映社会层面的功能,全面提升了词的表现力.

在苏轼之前的词,主要以表现男欢女爱和离情别意为主,风格上偏向于矫情、含蓄、妩媚,艳丽过分而畅达欠缺,灵动有余而浑厚不足,与歌舞升平的时代相吻合,格局与气度逊色于主流唐诗,被当时的文学大家所不齿.而苏轼以开放的心态、开阔的个性对词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凡抒情、状物、记事、说理、怀古等均可入词,首先突破了词的题材领域.在表现手法上,以铺叙和直抒胸臆为主,语言流丽畅达,不专体格,“不喜裁剪以就声律”,突破了格律束缚.从风格看,既有“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的委婉,也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沉郁,既有“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洒脱,更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豁达,写尽世间百态,展现万种风情,且意境开阔,格调高昂,一扫闺阁之气,在词坛“卷起千堆雪”,为宋词开拓了新天地.

苏轼的词作中有一种他所固有的情感模式,即从伤感到感悟,然后再到放达.“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的《雨霖铃》代表离情别绪之词,多写得哀婉凄切,而苏轼写友谊,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在古代所有吉语中最令人感动,因为它温暖而高洁,深情而博大.即使写亲情,苏轼的“一樽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满江红怀子由作》)以阔大之景抒凝厚之情,以忆昔与展望表无尽之思念,笔势劲健吞吐,词情慷慨激荡,令人怆然,更让人感佩.即使写爱情,苏轼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成为千古悼亡之绝唱,正如陈师道所说:“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一文中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四库全书总目纲要》也说宋词“至轼而又一变”,即苏轼从艺术理念风格上实现了词的转变,使词以更加大气的视野和形态实现表情达意的目的,而不再是青年男女花前月下的小情调.吴文灵在《浅论苏轼词的艺术特色》一文对此进行了精确的描述:“他(苏轼)摧毁词为艳科的狭小樊篱,改变了词为诗余、诗高词卑的传统偏见,使词从花前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一般而言,在发展谱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的人物必定是这一领域中的标杆性人物,代表着最高成就,这是没有问题的命题,但实际上更深层次理解的话这是不全面的,因为关键人物的价值和意义更多的体现在其创造力和方向性的把控上,后来者可能在成就上会超过前者,但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前者就肯定不会有后者,后者是顺着前者开拓的道路前进的.苏轼的词创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苏轼极大地开拓了词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功能,从题材、意象、手法诸多层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使词走向了一个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直接造就了宋词的高度辉煌.

作为宋词中豪放派的扛鼎之人,苏轼在文学领域中尤以豪放派词的创作最为引人关注.他追求一种如“大江东去”般大气磅礴、纵横恣肆的气势,形成豪迈的文学风格,创作成就很高,很多作品光芒万丈、脍炙人口.

众所周知,宋词可以简单分为豪放派与婉约派,两者在表达形式和风格上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豪放派作家中就以苏轼为重要代表性人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是关于苏轼豪放派和柳永婉约派的比较.苏轼在官居翰林院学士之职时曾向旁人发问,内容是比较自己词作与柳永的区别,而同行的回答可谓是一针见血:“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段描述形象扼要地展示了两大派别之间的区别,也不无友善的调侃.因为,词自诞生之初,即以柔丽为宗,以婉约为正,以豪放为变,且以崇正抑变为主流,苏轼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另类.

文学有他自己的时代性,在“自是一家”的理念下,旁人的讥笑和不理解何足挂齿.苏轼三百多首词中,豪放词不足三十首,但足以与婉约派平分秋色,甚至略胜一筹.苏轼的代表作品,无论《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还是《念奴娇’中秋》,抒发志向、襟怀,表现人生感触和国家兴亡之慨,较之于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确实展现了豪放派不同凡响的风格,其中蕴含的意境是庞大的,立意高远,叙述大气磅礴,有气吞山河之势.“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黄庭坚如此评价应该是很中肯的.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苏轼经历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三朝,仕途跌宕起伏,多次被贬,越贬越远,颠沛流离,壮志难酬,但他没有消沉颓废发出靡靡之音,总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去拥抱生活、关爱亲友、关注民生、善待万物.而且,位卑未敢忘忧国,大量词作表现出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感情,最著名的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豪情万丈,抒发自己决心杀敌报国的心志,气势恢宏,荡气回肠,把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刻画得淋漓尽致.刘维治老师在《唐宋词研究》一文中就曾说过“他(苏轼)在这首词中所描绘的太守形象,显然是自我写照,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洋溢于字里行间,读后给人以雄风扑面、气冲霄汉之感”.读这些作品除了感受苏轼超凡的才情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豁达乐观的性情,这比文学本身更重要.

这世间,谁人不识苏东坡,谁人堪识苏东坡?苏轼的文学创作是一个可以持续挖掘的艺术宝库,除了以上涉及到的这些较为显著的特征以外,体现在苏轼文学艺术中的特征还有不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给一代代学子带来无穷的魅力和探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苏轼研究,学苑出版社,2008年9月.

[2]徐培均,苏轼诗词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3]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1月第一版.

[4]周丛林,词解苏轼,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

[5]侯怡敏,苏轼文学研究述略,《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03期.

[6]何英,苏轼黄州词的精神和魅力,《芒种》,2014年02期.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关于文学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苏轼文学风格和艺术特征和浅析相关文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
【摘 要】中国现代民族声乐是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加上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中西方文化交融,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和演唱风格更加多元化,融合了很多新时期的文化声乐表现形式和特色,体现了现.

韦伯钢琴曲《邀舞》的主题形象和艺术特征
一、韦伯的生平简述韦伯(CarlMarionWeber,17861826),其早期生活受父亲的影响较大,在他只有一岁的时候,父亲就领着由家庭成员组成的旅行乐团开始四处巡演 因为长期生活在音乐的氛围里,.

陕西筝派艺术风格与演奏技法
【摘 要】陕西筝派,正是凭借着其婉转凄凉,激昂豪爽的音乐性格在中国的陕西地区自成一派 陕西筝派独到的风格特色,依靠历史的沉积以及开拓的创新所呈现出来,用以表达演奏者亦苦亦欢的、简单而复杂的心声 只有深.

民国词史的失踪者吴眉孙的文学交游与词学贡献
薛玉坤(苏州大学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关键词吴眉孙;午社;寒竽阁词;民国词摘 要民国词人吴眉孙在当时虽享有美誉,身后却令名不彰,是民国词史上众多“失踪者”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