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工程材料相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工程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主题:工程材料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8

工程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该文是关于工程材料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跟教学改革和培养目标和机械工程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工程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工程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工程材料期刊中国机械工程期刊机械电子工程论文机械工程论文

摘 要:本文围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目标,分析了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过程考核等措施,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工程能力;机械工程材料;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091-03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程技术领域从业人员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要求不断提高.在高等工程教育过程中,高等院校借鉴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纷纷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来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作为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围绕材料成分、组织、热处理工艺、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对机械工程材料进行研究.学生在熟练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理论、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特点、常用金属材料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根据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方式,合理选用工程材料、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路线,提高学生综合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该课程涵盖工程力学、金属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多门学科,概念众多而且抽象、图表及组织照片多,庞杂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授课学时形成鲜明反差,给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带来了困难.

考虑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现状,在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学宗旨指导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开创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体现知识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同时,也强调创新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同时,机械类专业学生对机械工程材料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其从事机械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等相关工作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开创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现有课程内容体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倾向于材料结构、成份、组织形态等抽象理论的研究和论述,而对材料性能特点、适合范围及选材原则等与工程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知识则讲授较少,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诸如材料结构、材料结晶、材料应用等内容间缺乏有机联系,不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

其次,囿于课时安排,缺少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训练环节.教师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单方面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创新能力培养欠佳.

再次,教学活动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工程实践结合不紧密,缺乏能够体现能力培养的实验设置,造成学生死学课本知识点、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不能真正实现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忽视案例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方式以及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信息量较少、教学效果欠佳.

二、课程教学改革

为了在规定教学课时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快适应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有必要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围绕能力培养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对本课程的要求,考虑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领域以及授课学时限制,在教学内容基础性和实践应用性并重的前提下,确定教学内容和重要的知识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内容.在合理安排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点以外,在“能力”培养上应有所突破,如结合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重点讲授材料的选用举例、工艺路线分析以及与生产实际紧密融合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在满足基础理论前提下,淡化某些理论内容(如材料结构一章中的晶向指数以及晶面指数求法等).

加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内容,对已有的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增设在知识掌握、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达到提高“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涉及领域广、概念多、知识抽象,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需要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以材料成分、工艺方法、组织形态、性能特点、应用范围为主线,把貌似孤立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手段.除了利用传统的黑板板书之外,还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素材,其有助于抽象概念形象化、微观物体宏观化、不可见现象可见化、复杂过程简单化、枯燥知识生动化.尤其对于晶体结构、合金结晶、位错运动等学生难以理解而老师又难以讲解的抽象内容,通过多媒体组织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在讲授钢的热处理工艺等知识时,辅助播放平时所搜集的企业实际热处理过程录像,使课程内容具有真实感,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此外,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的补充和课后答疑,强化课后知识复习,补充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2.紧密联系实际,引入实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援引身边现象和问题引导和启发,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掌握新知识.例如,在介绍中华民族在材料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时,列举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介绍其不可思议的铬盐氧化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德国于1937年发明并申请专利,而且只有在比较复杂的设备和工艺流程下才能实现)及令人瞠目结舌的韧性(青铜剑被陶俑压弯超过45°,当陶俑移去后依然能够反弹平直、自然还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随后的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贯彻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研究主线,部分章节引入工程实践应用实例,体现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本课程在机械类专业学习及以后工作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过程中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铁碳合金相图一节中,以工训实习过程中零件锻造为例,逐步引出单相奥氏体相区;在学习零件的失效分析与选材一章时,组织学生现场参观相关机器,使其较为全面地概括了解零件的工作位置、所起作用等,然后有的放矢地启发学生思考零件工作条件(如受力情况、工作介质及工作温度等)、使用性能要求、失效形式,进行合理选材并正确安排其热处理工艺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中,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知识,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引导、互动、对比等多样化方法组织教学,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针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增设课堂讨论环节,通过讨论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不仅能够加深理解、掌握,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铁碳合金相图作为本课程的重点章节,是分析、研究钢铁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之间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与有力工具,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章教学则采用“讲授—课堂讨论—实验—总结”四个环节.其中“课堂讨论”是检验学习效果的试金石,主要采取类似智力竞赛的形式进行.讨论题目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类,其中必答题为基础题,主要检验学生对铁碳相图基本知识掌握、记忆的熟练程度,而抢答题则具有一定的思考性,主要考察对基本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能力.课堂讨论的顺利展开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基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异同比较法及图表法等方法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有许多性质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概念,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可以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促进理解和掌握.如比较“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这一组概念时,可通过比较它们的成份、组织形态和性能来区分理解.图表法作为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教师在讲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图表的形式反映其中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及应用范围等,貌似零散、孤立的知识被组成一个体系,使学生感到有章可循,易于理解和掌握.钢的热处理作为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工艺种类繁多,只有掌握各种热处理工艺的目的、工艺特点、组织及适用范围等内容,才能达到在工程实际中正确选定热处理方法、合理安排加工工艺路线的目的.如按照退火工艺的种类、目的、加热温度、组织、性能特点、应用范围等内容列出表格,通过比较、对照,找出各种退火工艺的异同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三)加强过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考核作为检验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采用适当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针对机械工程材料课程自身特点及教学目标,采用平时学习考核、实践能力考核和期末闭卷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平时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包括课堂出勤、课后作业、结合课程进度进行的专题研究和讨论等;实验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每次实验项目训练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报告形成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核内容均为机械工程材料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既突出了课程重点又兼顾了知识面的广度.上述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考核,促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激励作用.

三、结束语

总之,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作为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围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评模式等进行改革和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为国,董丽君,吴安如,等“.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11,(11):43-45.

[2]张有强,罗树丽,周岭.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3):56-58.

[3]王晓萍,刘向东,刘旭.课程实验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2,(1):74-76.

[4]尤芳,靳红玲.《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6):248-249.

[5]李英,杨莉,郭国林,等.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10):28-30.

[6]林文松,何亮,刘延辉.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2):20-21.

此文结束语:此文为关于对写作教学改革和培养目标和机械工程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工程材料本科毕业论文工程材料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摘要针对工程制图理论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可将三维CAD设计软件适时地引入到教学中,同时增加过程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和师生互动……多维立体式先进制图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实践证明,此项教学.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高 颖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湖南省永州市 425100【摘 要】护理学基础是护生培养的一门重要核心专业课程,该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生以后工作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此,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

转型形势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1999 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大幅度扩大高……教育的招生规模,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由专科学校独立升格或多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合并的新型本科院校即为新建本科院.

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
中图分类号院G642 423 文献标识码院A DOI院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1 029摘要“基因工程”实验课程是武汉工商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和生物制.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