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语文学习方面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名师谈语文学习类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语文学习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1

名师谈语文学习,该文是语文学习方面有关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语文学习和名师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语文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语文天地杂志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语文天地杂志社中学语文杂志社

有一种现象挺悲哀的,你问学生: “背着书包去千吗?”他会扬着头说:“我去读书.”去读书,放在古代,或许恰当不过.我特别喜欢私塾里孩子们摇头晃脑、韵味十足地读书时的样子,也喜欢身着青衫长袍、手握一卷书在林间池畔吟哦的那种意境,如果再加入一点爱情的元素,夜读书,也是一种挺不错的感觉.

但是总觉得到了如今, “读书”这两个字已经沦落.学生背着书包到学校读书,不单纯只是读书,于是所读之书少了.或许有人要说,你没看到孩子们书包里鼓鼓囊囊的,这些书不是拿来读的,那是拿来做什么的?在这一点上,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些书不是拿来读的,而是老师拿来讲、学生拿来听的.有一些老师,进课堂可以完全不带书,教过几年书的人,只要稍微用心,就可以对书本上的内容了如指掌,这时教材和备课也都有点多余了.而实际上学生又何必带书呢?一双眼,盯着黑板;两只耳朵,认真听讲;一支笔,做好笔记,然后利用老师总结出来的几条原理、几个规律去解题就行了,这样便可以直接上考场,相反书看得多了还会影响应考的效率.

当然,这里不得不提到语文课,其实大多数语文课从本质上而言,就是阅读课,必须得读书.但是语文课的阵地被一点点地压缩,学生醉心于解答数理化题目的快感,甚至将这种情绪带进了语文课中,所以一部分学生对语文课的内容心不在焉,也有一部分学生从功利的角度来打量语文课,还生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讲的这篇课文,高考会考吗?当你解释学课文的目的在于能力的训练时,学生便会反问能力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这样一来,语文无用、语文课无用、阅读无用的论调也就蔓延开来了.

另外就老师而言,大家习惯性地以课堂里学生的显性活动来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标准,所以急吼吼地逼着学生发言,渴望造就繁荣热闹的动人场景,可阅读是一种内心沉静的活动,需要时间和空间,在没有时空的有力支持下,阅读就成了课堂中的装饰品,那么学生还能安安静静地读多少东西呢?

前一段时间,一名学生找我,要我在下一次安排座位时让他坐在最后面.这让我非常意外,因为要求将座位安排在前面的大有人在,而渴望坐在最后面的,除了那些想避开老师视线、别有用心的学生之外,是极为少见的.让我更意外的是他的理由.他说: “我只想安安静静地看书.”我问:“看什么书?”他答:“教材,还有相关的东西.”我又问: “为什么不听老师讲?”他又答: “因为老师讲,是归纳概括,大家最想知道的‘为什么’却一语带过了,所以,自己读书、看资料,可以把这一块补起来.”这名学生脸上淡然的表情,带着智者的平静和从容,让我一时语塞.其实从他说“安安静静地看书”起,我就已经对这名学生生出了几分敬意.他想通过读书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去寻求老师嘴里静态的知识点背后的动态成因,想通过存时问上的同溯,以及对一个个相关科学家的了解,去一步步揭开尚且陌生的世界.当大多数学生遵循老师们的指点,快速高效地武装自己,以求存考场上最大程度得分时,他却沉浸在慢慢沉淀、积淀的愉悦之中.

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讲中国的留学生到国外就读的第一年往往很难适应,因为第一年几乎没有课程,连导师也难见到,唯一能够指导自己学习的是导师开出的篇目众多的书目.花整整一年时问去阅读,这存中国现代教育中似乎是不可能的.从幼儿园到大学,可以说时时刻刻是老师在陪伴我们成长,一本本书被抽出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然后被送到我们的手中.我们来读书,读的却不是书了,而一旦那些曾经帮助我们的老师不能再为我们读书时,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已经无力再读书了.当疏于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不得不面对大部头的著作时,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或许这种痛苦就是对过去的一种补偿,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寻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提升至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上去.

南方科技大学的校长朱时清曾经讲过一个例子,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二的中国留学生是世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奖获得者,高中毕业后被保送至北大.他觉得大学的日子基本上是在“混”中度过的:一个学期选10门甚至更多的课都没问题,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了.到了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只选了5门课,但他却感到异常的繁忙:每门课老师都要求大量阅读,有的课还必须做大量的实验,稍微掉以轻心就会跟不上;晚上存图书馆熬夜看书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

我也曾遇到过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当我要求学生存课堂上多花一点时问去读书体悟时,学生却嚷着“老师,你就讲吧”.事后,我问他: “为什么不多花点时间读书,而要听我讲呢?”这名学生同答: “我们喜欢听老师讲.”说到这里,他故意一顿,然后俏皮地道出真相, “听老师讲,比自己读要轻松.”

读书的确是一件苦差事.苏秦求学于鬼谷子,鬼谷子赠予他一本《阴符经》,并语重心长地说: “这是一本专讲治国用兵的好书,你只读过一遍是不够的,还须再三精读,这对你今后的事业大有用处.”苏秦告别老师后,游说秦王失败,于是花了整整一年将《阴符经》反复研读.他仔细阅读书中的内容,对精彩之处更是细细琢磨,了解作者的思路,深入地理解书中的意思,不断地消化和吸收,最后真正掌握了书中的精髓,使“天下大势,如存掌中”.这一年可谓读得辛苦.也许这本书的内容是鬼谷子一天就能讲解完的内容,但他却让苏秦自己去读.一年来,苏秦以自我观照书本,以书本观照天下,又以天下塑造自我,这样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极大地升华了苏秦的思想境界.朱熹也曾这样评价读书: “未见道理时,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须是今日去一重,又得见一重,明日去一重,又得见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一重,又一重,读书之苦可见一斑,但见髓之欣喜.愉悦是不是能让我们感到满足呢?学生在读书上好逸恶劳的习性,使他们小学而大遗,真可谓得不偿失.

仔细想一想,其实有不少学生,连自己手中的教材都未曾仔细读过,虽然,这也许并不影响他们的成绩,但是这种单纯靠听讲和解题训练造就的分数,是否真实可靠呢?是否将其带出学校,便能让人有一种更为长远、充足、可持续的发展呢?读书,有人将其理解为文学性的阅读,这其实是片而的;有人将其等同于解题训练,这也是有失偏颇的.读书是开展研究,了解世界,形成感悟,造就缜密思维、严谨逻辑,提升人文修养,丰富精神内涵,拓宽人生视野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读文学之书,读哲学之书,读史学之书,读理学之书,读工学之书,择其一二而读之,或综几类而读之,拒绝切割,拒绝附会,造一艘船,把自己最初的性灵、性情投入到文字的海洋中去,穷其理,究其义,格其物,致其知,饱满其精神,将读书之效放大.

有一张名扬世界的照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位于伦敦肯辛郡的荷兰屋图书馆被德军炸毁了,断壁残垣问,三个绅士立存书架前淡定地读书.读什么书在这时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让读书回归其本来的状态,并且用最沉静的状态去对抗狼藉的外存环境.存这个静态的影像中,你体会不到一点辛苦疲乏慌乱茫然的感觉,唯有敬仰,深深的敬仰.

讲到这里,我只期待有一天,学生背着书包去读书,是真的去读书.

有时候,孩子也让我肃然起敬!

这里,说“让我”,而非“让我们”,是因为在我对孩子肃然起敬时,面对相同的事实,其他人要么漠然,要么就是露出善意的嘲笑.

回头想一想,大人对孩子本身的忽视或许是一个最稀松平常的现象.这里,说“孩子本身”,而非“孩子”,是因为长辈对孩子不可谓不关心,衣食住行,优渥有加,但这些只是对孩子物质需求的关注,充其量只是改善了孩子的外部环境,而没有对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行亲近和参与,所以用“本身”这个词语,以期厘清内与外之分,人与物之别.

然后,再来讲让我肃然起敬的孩子.

一次乘中巴车外出时.我坐存最后一排,一排有五个座位.上来了一位母亲,她抱着一个五岁左有的孩子,两人分别坐在我的两边.售票员马上过来说,这里要坐无个人.言外之意就是让这位母亲将孩子抱着.但孩子不懂,他用手指分别点着自己、妈妈和我数了一遍,自豪而稚气地说: “还要坐两个人.”不久,上来三个人,这位母亲赶紧将孩子抱起来,这三个人便在空位上坐下来.孩子似乎有点不满意,对着无个大人“一、二、三、四、无”地数了一遍,然后点着自己数到“六”,说:“六个人啊,那我呢?坐哪呢?”听到孩子的声音,看到他满脸认真的表情,不少人笑了起来,笑里也许包含着一种揶揄和嘲弄:一个五岁的孩子还把自己当一个人啊.但我却从他小小的身体里觉察到了一种朦胧的自我意识.

“那我呢”三个字,所蕴含的生命信息如此丰富,让人看到一种蓬勃生长的力量,看到人迈向成熟的最初的那一步.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继而影响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对这种萌动的意识,我不禁产生了一股敬意.特别是存比较了许多青少年和成年人随波逐流的心态之后, “那我呢”所给予我的震撼就不是简单的词句所能表达的了.

还有一次,也是存公交车上.门一开,涌进了一群初中生模样的孩子.从他们讨论的内容来看,显然刚经历了一场考试.他们你一言我一句,叽叽喳喳地说着答案,时而喜形于色,时而黯然自叹,整个车厢里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时,一个孩子说:“我觉得选C,选子宫.”另一个孩子马上附和着说: “是的,是的,睾丸和阴囊都是男人的,我一开始就排除了这两项,然后在子宫和卵巢之间犹豫.”又有孩子说:“子宫才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我们生下来之前,都待在那里.”这些孩子有男生也有女生,当“子宫”“睾丸”“阴囊”“卵巢”等词语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时,他们一脸严肃,但是车上的成年人却没有这么庄重了,他们起初抿着嘴,在嘴角露出笑,接着有人笑出声音来了,还有一些人捂着嘴巴,不让人看到他们的表情.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世界在这里划出了一道鲜明的界线.孩子们认真地讨论考试,对生殖与生育做着探索和研究,成年人却从这些名词中衍生出不少的附加意义,甚至这些附加意义在他们心中的分量超过了其本来的意义,所以严肃者不再严肃,一些俚俗的东西成了人们想象的内容.推而广之,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们能够保证生活和工作的单纯性吗?生活就是生活,工作就是工作,以生活和工作本来的态度来对待它们,而不是被许多看似与之相关、实际却相差甚远的内容所左右.事实上,就像背离四个名词而被充盈思想一样,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背离生活和工作的本身而被某些情绪、某些需求、某些用心缚住了手脚,让本来单纯的事情交织出复杂的关系,让我们在漩涡之得无所适从.由此,单纯的孩子,以单纯的方式做自己的事情,难道不会让我肃然起敬吗?

但是,每当我想起这些事情,又不禁生出几分‘惋惜.成年人经由孩子而来,他们也曾经历自我意识的苏醒和发展,却最终沦落了,甚至任由自我异化成自私和偏执,他们也曾单纯地看待一事一物,但在阅历和思想逐步丰富的成年阶段,他们的单纯却不存了.我们不妨将这种最初的自我意识、单纯,以及更多地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让我们耳目一新的东西视为童心,也可以想象这种童心得到同化而逐渐丰满起来后,一个人在品质、人格、精神上该是何等的完善和健全.可是,在现实的浮躁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更多浮躁的灵魂.如果说一个孩子是无知的,但他在混沌的状态中却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个体,而这些浮躁的灵魂却以这样那样的缺失导致种种虚无和空洞,最终只能称之为物化的、附庸的、本能的人,正如李贽在《童心说》中所讲:“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当然,李贽也指出了童心失却的原冈——“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即因为多读书识理而雍蔽了童心.这种说法其实是经不起推敲的,但明朝程朱理学逐渐走向僵化,统治地位却日益稳固,在这种形势下,李贽以这种极端的言论大声疾呼,指出正是道学及其教育使人的童心丧失殆尽: “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这种极端言论,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未尝不是明智之举.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一个切入点,以教育为起点,反思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孩子,何以善始却难以为继.

也许有人要说,难道就是让我们存教育中教孩子保全自我意识,保持“单纯”?问题并非这么简单.王开岭的一篇博文《一头猪,成了昏迷的药罐子、一问化学品仓库>说:

从娘胎里一出来,它就进入了倒计时,可谓“向死而生”.猪的生平简历,由主人持计算器按成本核算的方法来撰写.为降体耗,它几乎被取消了步履,虽有四蹄,却无路可走,其一生全部的移动加起来,也不及千米.猪的生涯简单至极,除夜以继日吃喝拉撒,就是服药.只惜,所服非灵丹妙草,所谋非得道成仙,而是为了催肥、速生,速生即速死.

一头猪,成了昏迷的药罐子,成了一间化学品仓库.

综观万年猪史,此变局旷古未有,堪称惨烈.在今人眼里,一头猪是没有尊严的,无任何关乎“生命”的属性,只剩下肉体印象和公斤概念.从小到大,人目睹的不过是一堆肉的发酵和膨胀.而添加剂,就是那酵母.

在一头现代猪身上,你已找不到天然的生物原理和成长逻辑,它不仅被剥夺了慢慢长大的机会,没有童年、少年和青春的变迁,没有岁月秩序和正常年轮,连生物钟都被篡改了.据说,被药催眠的猪昼夜恍惚,一生都在梦游,喂食时,要狠狠鞭抽才醒……

用猪来喻学生,似乎有点不合理.但纵观猪的一生,却与学生的教育过程有着相似之处.从小学开始,不对,应该是从幼儿园开始,这些孩子就不断地被注入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哲学观,这种注入的目的在于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提高塑造的效率,以规范化、标准化的途径,为社会提供高度吻合的零件,一批零件换下,另一批零件换上,以保证社会机器平稳而高速地运转.这种注入,如果要扩大其效能,又不得不与孩子本身做斗争.孩子身上所体现的一些自然的属性,总是从这个方面、那个方面影响着注入的流畅、注入的程度、注入的效果.所以,教育总是习惯于视孩子于无物,先是夷孩子内心高高低低的山峰丘陵为平地,然后再让高楼平地起.这样,孩子身上的“自我意识”“单纯”等不再是让大人们肃然起敬的东西了,而是教育的大敌,不除之又如何能成教育的大计呢?

猪是可悲地“向死而生”,为了最终一死,被取消了许多,又被盲目地添加了许多.猪几乎不能以“猪”为名,而只是人眼中的“肉”或者“食物”,所以它的自我又何必存在?它单纯而天然的生物原理和成长逻辑存种种干预下也被无情地剥夺了.与猪相似,孩子们从出生开始就向着社会冲刺,教育成了发令,成了接力棒,成了跑道,成年人为了督促和筛选孩子们,设置了大量的考试,以选拔或能力测试的名义进行反复的规范打磨,以期其能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规定动作,变成他人心中的有用之人、社会中的有用之才.

让人成为有用之人并非有错,但错在忽视孩子本身,一味以“有用”为目的,导致孩子成长的异化、内心世界的扭曲.可以设想一个不健全的人,何以担当有用之名呢?可以想象强扭之瓜,如何甘甜呢?生本教育的创导人郭思乐曾说: “教育是学生生命的提升.它以生命自身为最根本的动力,依托生命去实现其理想,存生命的发展中体现其价值,这都是教育本身应有之义.”这是我见过的对教育最人性化的阐述,这样的教育才是重视学生生命活力、关注学生生命活动尊严、立足于教育对象本身的教育.

我曾参加过一次升旗仪式,在临街的广场上,大学生们稀稀拉拉地站着.国歌响起了,队伍里的说话声依然喧嚣,过往的行人,没有一个停下来,凝视一下国旗的升起,而在不远处,有两个小学生,系着红领巾,站得笔挺,对着国旗敬着队礼.

想想吧,孩子们身上不是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敬佩吗?这些值得我们敬佩的东西,难道不值得我们用最合理的方式去绵延而使孩子们成长吗?如果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基于自己本身的成长,这种成长应该是诗意的、纯净的,那么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孩子就能最大程度地转变成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这个社会也将成为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社会.

自打小时候起,我就觉得自己的语文成绩不错,由此生发出了不小的虚荣心.

这种虚荣心在语文课堂里不时被放大:老师提问,我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答出来;阶段性的语文测试中,我总能第一个把试卷做完并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而在作文课上,我更是如鱼得水.但说起对语文到底有多深的感情,我恐怕只能摇头了,因为,让我充满感情的不是被简化成课本的语文,也不是被切割成识记、理解、分析的语文,更不是僵化成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而是课外随心所欲的阅读.

记得读初中时,每次放学后我都会在校门口的书店买一本三毛的散文集,回家后,利用晚饭前的一个多小时将薄薄的集子读一半,然后第二天带到学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读完.接着又存放学时买一本.半个多月里,《撒哈拉的故事》《温柔的夜》《万水千山走遍》……我硬是把整套书都读完了.还记得每次过年后,口袋里揣着压岁钱,我便会和哥哥乘中巴车去县城的新华书店买书.哥哥痴迷于练字,就买字帖;我喜欢文学,就买小说、散文之类的.两人总是兴致盎然地去,又欢天喜地地回,一年一年,书架上便摆满了各色的书籍,一个书架放不下了,父亲又亲自为我设计了两个既能合拢来,又能展开当书柜的书箱.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也许不能称之为学习语文的六年,但完全可以称为痴心阅读的六年.

至于存语文课上真正获得了多少,我无从知晓,但要具体说清阅读带给了我什么,当时的我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内心舒畅与充实.现存回想起来,我才意识到,阅读让我领略了文字的魅力,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通过长长短短的排列组合,或呈现出让人叹为观止的美丽图景,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或交织出紧张刺激的情节,读之则惊心动魄;或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人物形象,让我为他们的喜而快乐,为他们的悲而痛心.当然,远不只这些.我现在翻阅以前读过的书,看到空白处有意无意留下的文字,发现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根据阅读的内容去思考了,并尝试着做出解答.或许,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而如今,我已经从教室里坐着的学生变成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一晃就是九年.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大讲世界名著,并亲手为学生写了一份长长的书单,张贴存教室里.我想将自己的阅读史复制给学生们,甚至充当导师,指导学生阅读,以避免自己曾在读书过程中出现过的盲目和无序.事与愿违,我第一节课的宣讲就是失败的.对于阅读的兴趣,绝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它应该是往前推移到更早,当孩子们还稚嫩的时候,就培植在他们内心肥沃的土壤里.阅读长期缺失之后,即便面对大声疾呼,学生除了麻木,更是一种不满足:“老师,你该讲怎样学好高中语文啊!”对于这样的话,我还是只能回到阅读上,强调“大量阅读”的必要性.但这样,学生更不满足了,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得分的方法和技巧,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存这一方面是有所缺失的,学生的一再追问让我有一种心虚的感觉,再提起“阅读”似乎也不再理直气壮了.

刚踏上讲台的时候,的确有一点理想化,觉得学生会像我一样通过初中三年建立起一种自觉的阅读意识,然后一进入高中,顿觉视野开阔,境界也随之打开,阅读的意识便自然地转变成一种阅读的需要,参与到精神和思想的建构中去,而我,只需要在其间穿针引线.读大学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想象,自己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我们围坐一圈讨论书中的内容.但这一切似乎也只是停留在想象中.偶尔有一位学生抱着《复活》《百年孤独》来找我,想听听我对这些名著的看法时,我内心的虔诚便如同泉水般涌出来,让我丝毫不敢怠慢,哪怕此时有再多的课要备,再多的作业要批改,我也会陪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心得.但这样的学生太少了,而且有一部分只是心血来潮.

在历史原因面前,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现实原冈面前,我又充满了无奈.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本来就在数理化的夹缝中求生存,为数不多的课时也只能分配给一些基本的识记内容和机械的归纳概括,以应付语文考试,那么需要慢慢浸润、细细品味、反复涵泳的阅读就更无立足之地了.再到后来,我发现,要存语文考试中得高分,似乎也不需要太多的阅读,模式化的答题技巧、程式化的答题步骤,总是能将有意味有思想的东西变成板块的组合,让学生一目了然、胸有成竹地作答.于是,我再提倡长期的阅读、大量的阅读,似乎就有些不合时宜.

如果带着学生阅读是攻,那么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我就开始守了.守教材,守教参,守考卷,而且我发现“守”比“攻”轻松得多.那些被人反复解读的诗文,不需要花费太多心力的参与,更何况大量的教参会按照考试的要求,为你铺设好每一块枕木.有时,教参的功力之大,足以架空手执教鞭的老师,让一个完全适应教学的人再无忧心之处.当然,即便如此, “阅读”二字无论如何是不能丢的.在语文课上,我总是说“请大家翻开语文书,阅读××课文…‘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但我不得不承认,此时,我嘴里的“阅读”已经不再是我当初实践并存从教之后积极提倡的“阅读”了.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纯粹为了讲解而迫使学生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突出目的性,限制学生思维,让学生坐井观天式的阅读;这是一种低强度的蜻蜓点水式的,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解读的阅读;这是一种问题式的,而非审美的、精神的、满足思想的阅读.语文课离开了阅读,就好像鱼离开了水,而语文课充斥着这样的阅读,又无异于鱼入污水,存这种境况下,学生对语文课又何来感情可言.

一晃九年.九年之后,一种前所未有的空虚感向我袭来,我发现不仅我所教的学生没有读过多少书,而且曾经视书为生命的自己读书量也在逐年减少.一个荒于阅读的教师和一届又一届荒于阅读的学生,一起行走在干瘪的语文之路上,相看两生厌.九年之后,我开始质疑自己的身份,我是语文老师吗?我教的是语文吗?没有阅读的语文还是语文吗?九年之后,再谈阅读,比起九年之前的血气方刚,我似乎多了几分理性.而我也接触了不少名家关于读书的言论:

年轻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一句话:“只读一本书的人是可怕的.”我这一代有许多可怕的经验,就是只读一本书造成的,现在时代不同,这句话也许要改一下:“只读一本书的人是愚笨的.”不要只读一本书,即使那是<圣经》. (王鼎钧《不能只读一本书》)

我更想强调的是, “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铁凝《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周国平《读永恒的书》)

名家的真知灼见感染着我,王鼎钧主张广泛阅读,铁凝崇尚“无用”阅读,周国平强调品位阅读,这些与我心中的想法相契合,却是我未曾发于口,也无力发于口的.我畅游于他们酣畅的言论中,仿佛一位孤独的战士找到了精神的倚靠,前面的路虽然漫长却不再是茫然和黑暗的——我坚信自己最初的想法.如果有历史的原因,那么让学生存十年之后不再受到苍白历史的困扰,冈为我改变不了学生过去的阅读状况,但我可以以现实为坐标,或多或少地改变他们将来阅读的状况.做不了收割的人,就做播种的人,做一些浇水培土的工作,让麻木的壳裂开口子,然后在漫长的等待中守候不确定的丰收.如果有现实的原因,即便是戴着枷锁跳舞,也要顶住考试的压力在狭小的课堂中拓展阅读的广度,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美感的熏陶、思想的浸染、情意的丰盈.

于是,我想撕开一个口子.在教《礼拜二午睡时刻》时,我彻底放下了常规的教学模式,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些做旁批的知识,便将文童交给学生阅读,任由学生花上半个小时,存书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疑问、心得和思索.然后再用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彼此交流.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学生站起来连续提了八个问题,八个问题几乎都切中了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让我不得不佩服她的敏锐.其他学生在八个问题所搭就的框架下谈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还提出了更多细节方面的问题.问题,见解,问题,见解……我不插一嘴,坐听学生们的发言,他们或许暂时还没有把握整篇文章的能力,但是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竟然也将文章的思路梳理了出来,并慢慢地将作者的写作意图“逼”了出来.这时,我还是不讲太多,发下两篇关于课文的赏析,一篇侧重主题,一篇侧重叙事方式.一方而让学生在阅读课文赏析的过程中验证他们初读时的想法,另一方面通过更权威的解读帮助学生丰富、解析认识,从而上升到更高的境界中去,实现自我解读与权威解读的有机融合.阅读课文,交流阅读心得,然后是阅读课文赏析,紧扣阅读,花了整整两节课.快下课的时候,我问学生是否还有疑问,学生集体同答“没有”.在这之后,我突然发现班里多了几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在另一篇课文《骑桶者》的教学中,我花了二十分钟简单梳理了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了“虚构”与“真实”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给学生发了卡夫卡的另一篇名作《饥饿艺术家》.六千多字,我“逼着”学生读完了这篇既荒诞又抽象的小说.他们终于读完后,我却无法“脱身”了:不少学生连中饭都不急于去吃了,而要与我一起探讨小说中的有关内容.

虽然这一切只是见缝插针式的,无法改变太多,但是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学生们以及其他老师传递一种想法,传递以阅读引导语文学习的理念.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以后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相信在阅读的大路上,会有更多的人会聚,他们手里拿着书,或默读,或朗诵……

常听到理科老师这样对学生说: “语文怎么学的?连题目都审不好.”听到这样的话,作为语文老师,我一方面觉得自己无能,另一方面却油然生出几分悲哀,因为堂堂语文竟然沦落为审题之用了.

不过,若是具有一点阿Q精神,也没有必要黯然神伤,因为用语文审数学题,用语文审化学题,用语文审物理题,用语文审生物题,语文像一把钥匙一样,开此而启彼,身手大显,理应自豪.但是,我又不得不想,语文与谁都能依附,它成了数学的一部分,却不能称之为数学,我们将呼它的本名,但它又是解数学题的最基本的一样工具,就如同挖土的锄头,只能称之为锄头,而不能再称之为铁或金属之类,是一个道理.它成为这个科目的一部分,那个科目的一部分,完全成为附庸的它又存哪里呢?那么存语文的课堂里,语文老师也许只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即可,又何必强调自己所教的是语文呢?

更加引入深思的是,语文不但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工具,甚至它自身也被简化成做题了.诗歌被异化成诗歌鉴赏题,文学作品变成了现代文阅读题,写作变成了分数衡量下的文字操作.所以,经常有学生写了作文,拿给我看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如果按照高考的标准打分,我能得多少分?”这样,写作就成了解题,解题的最终目的是得分,得分的最终目的是升学,如此下去,语文还是什么呢?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上述所说.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不矛盾,如果语文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只是文人之间风花雪月的唱和应酬,那么它的根基也就不复存存了.待存塔里纵然华美精致,也只是高阁之上的摆设,一时的华彩却抵不住长久的灰尘.因此,我也期待,语文能够尽其“用”,有“用”方能指向于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方能在意义与价值的层而得到最诚挚的认可.至于考试,我甚至有点感激,作为高考必考的科目,150分的分值,足以让绝大多数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打起精神.即便是应试的课堂,也还是建立在语文素养的基础上的.考试纵然僵化,但它至少能够为语文保证时间,提供机会,让学生不至于将其弃之一边.

也许语文的困境,就像我前后对立的语言一样,让人无所适从,但是我的意思却很明确:也就是在确保“用”的基础上,强调语文的独立人格.也只有具有独立人格的语文,存万金油似的身份中才能保证不被边缘化,不被附庸化.

独立人格的语文存于其独立的意义世界.它不单纯是一字、一句、一段、一章、一文,单纯文字意义上的语文对于语文而言只是冰山之一角,是直接作用于视听的文字表象,但不能否定的是,它能以诺亚方舟式的承载将人之性情、事之情理、世之兴替、造物之奇秀,容纳调和,成为一个广阔的意义空间,并使之成为我们赖以生活的一切,使之成为我们为之生活的一切:感情、关系、记忆、亲情、地位、社群、情感满足、智力享乐、一种终极意义感等.

它以其博大包容而凝聚成一个相对封闭内敛的空间,即便在与外部世界高度交融的基础上,它还是超然于物质和世俗之外的,保持其理想化、精神化、唯美化的内部形态,从而划出一条界线,界定出了一个语文的世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语文世界与人类真实或虚幻的时间和空间高度重合;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语文世界又与个体的心理世界紧密相连.就前者而言,它意味着语文有成为独立意义的整体的可能性,也就是在骨子里它就应该有一种不阿附、不随合、不改易的精神气质,能够依照更大的思想和情感自由度进行张扬和抒发,存仿拟现实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语文的强大张力;就后者而言,语文这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整体又能投射于个人的生命空问,成为个体人格独立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独立人格的语文还在于其独立的审美趣味.语文是建立存东方思维上的,倾向于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其中浸润着理气、心物、阴阳、形神、虚实、体用、性情、理欲、义利、名实、知行、动静、内外、天人、有无等独有的审美要素,它强调情与采、意与象、言与神、雅与俗、清与浊、浓与淡、隐与显、繁与简、圆与方、拙与巧、疏与密、真与幻、藏与露、动与静、文与道、清空与质实、阳刚与阴柔、豪放与婉约、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的交融,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和谐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的*美、自然美、心性美.这种审美趣味是建立在东方哲学上的,熔铸着生命思考,寄寓着生命情怀,彰显着物我互动互感的生命运动.所以,读《兰亭集序》《赤壁赋》,我们无法辨明消极与积极,也不能从中厘清一种明确、具体的指向,但就存这种明与暗、高扬与低抑的自然而然的本真表达中,在与天地物境、心神意境的亲近中,我们获得了最大的精神与心灵的慰藉.所以,这种扎根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语文,区分于西方形式性、分析性、思辨性、冲突性,以沉着痛快、怨怼激发为主流审美趣味,需要我们将传继了几千年的存每一个中国人生命深处积淀的审美本能,融入到对文本的态度上去,在与作者、文本、天地、自我的对话中去深契宇宙天地问生生不已的机趣.

那么,我们将建立在“独立意义整体”与“独有审美趣味”上的语文称之为有独立人格的语文,因为其意义和审美的独立,使得语文在肌理与神韵上具备了自我孕育、自我修复、自我发展的能力,也使得语文可以摆脱低级趣味的影响,而成为人的精神需求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政治家与金融家占主导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以政治和商业模式来改造语文,将“功”与“利”作为单独的要素从语文世界中抽取剥离出来,作为人的培养的标准,并将之提升到价值取向的高度来宣讲,那么具有独立人格的语文存整个社会的围剿之下,只能蜷缩在小小的语文课堂里.本以为可以豁然开朗,得一片桃花源,但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学生已经长久地处于政治和商业语调的浸润之下,又能拿什么来坚守这四十多分钟呢?理科老师期待我们能够教出懂得审题的学生,政治家和金融家又期待我们能够教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生,然而学生的自我精神又依靠什么去维持呢?当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学生在人格上不再健全,不再独立,那么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或许,大家并不认同于我对语文的看法,但相信总会有交集的,有交集,就为我们探讨并形成共识提供了可能.

上文结论,上文是大学硕士与语文学习本科语文学习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语文学习和名师方面论文范文.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探究
从客观方面说,语文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工具性,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相应的知识、艺术、思想,内容比较广泛,在学习的过程中着实不易 而且相应的高中语文知识源于生活,高.

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
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强调文言文的重要性,并列举出文言文背诵目录,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的语义、语感进行充分的了解 著名的国学大师就曾指出,当今学生所读文章大多属于近代名作,因为语言限制,很多学生对优秀的古文往.

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从激发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其自由、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 键 词激发兴趣;突破课堂;走进生活;灵活教学;拓宽思维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

通过有效家校合作促进高中学生语文学习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中,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而且还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配合 为了促进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利用有效的家校合作,让家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有效.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