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农业改革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与昙花一现的农业改革民初广东化肥救国始末方面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主题:农业改革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昙花一现的农业改革民初广东化肥救国始末,该文是关于农业改革相关专升本论文范文跟昙花一现和化肥和救国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农业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期刊教育改革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农业期刊有哪些

人口问题是民国初年险峻的危机.清初人口1亿,民初人口4.5亿,粮食生产却原地踏步,严重不足,约60%国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我们中国人现在的痛苦,每日生活,至少总有三万万人,朝不保夕,愁了早餐愁晚餐,所以中国是世界上最穷弱的国家.”1923年孙中山在岭南大学演说,生动说明民族存亡困局.广东是人口问题最严重的一省.民初广东年产食米不到6800万担,人口却逼近3300万.每人每日吃米12两,一年需米9000余万担.湘皖赣各埠每年销粤食米仅约150万担,必须大量进口安南(越南)、暹逻(泰国)与小吕宋(菲律宾)的“洋米”.广东年均进口洋米860余万担,外溢现银高达1亿银元,白鹅潭南岸的洋行仓库区渣甸仓与太古仓,经常屯满刚卸船的东南亚大米,但每年仍缺米1200万担,米价居高不下.省城基本工人每月工资银元9元,最便宜的大米每元9斤,人均月消耗大米22.5斤,买米基本所费即达2.5元.上有高堂,下有妻儿,五口之家的米钱超过工资,只能杂粮稀粥凑合度日.而在广大农村,农民收入又远低于工人,终岁勤劳,不得一饱,只好远离家乡,下南洋、闯金山、当兵吃粮.全球华侨通讲“唐话”(粤语),粤军征战半个中国,都是缺粮逼出来的人口外流辛酸史.解决缺粮问题,关键在粮食增产.一战后流行的化学肥料是增产的快捷方式.饥困百年的广东农民抢先接纳化肥,但洋商唯利是图,化肥配用不当,几乎摧毁广东农业.广东军政领袖陈济棠痛定思痛,火速推动化肥改良.到了1937年,已摸索出使用化肥的正确道路,数千年未解的缺粮危机见到曙光.若能普及,一个富强的中国指日可待.然而,抗战爆发,化肥改良的盛业戛然而止.

短视近利的肥田粉

1893年,美国开始商业化生产硫酸铵,开启化肥新纪元.植物成长需要十余种元素,其中以氮、磷、钾为重要,通称“肥料三要素”.传统农业以人畜粪尿、绿肥与油粕豆饼为土地补氮,以兽骨磨粉为土地补磷,以草木烧灰为土地补钾.但粪尿、骨粉与草木灰来自大自然循环,数量固定,粮产不可能出现突破性增长.越陌度阡,同样田野,产量千年不变,若人口出生超过土力,就会因缺粮造成战乱,合久必分的盛衰兴亡,因此循环无解.

由氮与氢化合的“氨”(NH3)改变了无解的缺粮循环.美国厂商将煤干馏,析出氮素,溶于水成为俗称“阿摩尼亚”的氨水.加入石灰,导入硫酸化合,蒸发干燥后结晶为硫酸铵.这貌不惊人的硫酸铵,是人类首次能人工生产的氮素,而氮正是“肥料三要素”之首.1910年,德国化学家哈伯(Fritz Haber)又发明了能直接合成氮气与氢气为氨气的“哈伯法”,从此,人类可以无限量产廉价氮素,制造氮肥,世界粮产翻倍成长,人口激增.1900年全球人口约16亿,今日已增加到75亿.但哈伯法也能大量减少人口,若将氨化合为,就是.人类从此能甩开硝矿,无限生产,一战中的欧陆列强就竞相以哈伯法量产.战争结束后,氨产能过剩,各国纷纷回头生产硫酸铵化肥,欧美市场迅速饱和,肥料大厂瞄准中国市场.

硫酸铵来华之初,译为“硫酸铔”,俗称“肥田粉”.一战后全球硫酸铔氮肥唯两家大公司马首是瞻:英国帝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的在华分公司称为卜内门洋行,其“娥眉月牌”肥田粉畅销一时,几乎成了化肥的代名词.首创合成氨技术的德国巴斯夫公司(BA)则由捷成洋行*,其“狮马牌”后来居上,与“娥眉月牌”分庭抗礼.

使用硫酸铔施肥,作物长势出奇,枝繁叶茂,增产立竿见影.农民原本不信任肥田粉,卜内门与捷成找乡下商店经销.小商店不是肥料专家,常在肥田粉的快速效用上大做文章,打出“无效不收钱”的诱人保证.在山东桓台的索镇,本地大商店“人和栈”代售“娥眉月牌”与“狮马牌”,放电影宣传,而后“采取先赊用得利再付款的取信办法”,农民取货不需付钱,见到增产成效再结账.少数农户大胆施用,果然“入秋甜菜增收数倍,一个个甜菜疙瘩大如小罐”,一举打开销路.在湖北孝感,卜内门委托县城大绸缎店“祝新盛”代销.祝新盛与农民签包用合同,减产保证照价赔偿,又与卜内门约定无效退钱.卜内门自信签约,施用一季,孝感农民成了硫酸铔的忠实客户.

广东农民采用化肥,更是开风气之先.1921年卜内门与捷成倾销硫酸铔化肥之初,首站就是广东,农村各墟镇的分销商店大多与*商签下不要成本的代销合同.“固有现钱取货者,然较少数,而以抵押取货者为多,即以现银若干交*商号作按,而取肥料若干包,售罄后即缴款.”成本低,获益快,硫酸铔很快成为广东农民不可或缺的增产法宝.

1923年,广东进口硫酸铔氮肥与桶装亚莫尼亚等氮肥原料共24万1729担,1930年激增到176万9237担,硫酸铔风行草偃,势不可挡,却很快展现出破坏农作物与土壤的狰狞面貌.1931年,广东使用肥田粉满十周年之时,硫酸铔已全面冲击农村经济与生态.在闽南,割据长泰县的小军阀叶文龙认为肥田粉“拔田格”(破坏土壤),愤然出榜禁化肥,哄传一时.

1932年, 陈济棠决心铁腕解决化肥灾难.他下令对进口肥田粉征收肥料捐,所得税款拨给广东中山大学农学院,全面调查化肥使用状况,结果触目惊心——硫酸铔在施用的前两年固然能达到增产功效,但两年之后却使农作减产,进而造成生态浩劫,若不制止,将由根本毁灭农业.

土壤调查触目惊心

1933年10月,中山大学出版《广东化学肥料营业施用概况调查报告书》,系统说明化肥浩劫,“各地农民施用化学肥料于水稻者,在初一二年间,水稻之成长及结实,颇能令人满意.运用第三年以上,谷米之质量渐劣”.

化肥对水稻的残害触目惊心.施用化肥的稻田虽然长势茂盛,稻谷却华而不实,“组织不如施用麸粪者之致密.即假若其收获谷之容积,同为二箩,若施用麸粪者,则得重一百斤.而单施硫酸铔者,其重量较少三斤至五斤”.化肥稻谷不但减产,而且质量劣化.碾谷成米,“断碎米碌较多”,“其色浊白无透白油色”.煮米成饭,黏性及香味远逊于传统以粪尿豆饼施肥的米饭.

稻米不是唯一受害者,广东各种主要作物全面遭受化肥残害.广东盛产的广柑与砂糖橘“香甜之味稍逊,又似觉稍易腐坏”;黄瓜“皮青色而不黄”;芋头“久煮不烂”;甘蔗“蔗汁产量相同,但煮汁的糖量却略低……颜色较黑,甚之者糖胶多而结晶少,不能制作沙松之片糖”;蔬菜更是灾情惨重,“化学肥施用于叶菜类,如菜心、白菜、芥兰等,若在施用五日内采摘,其色深绿而茎质硬脆,菜之原味较淡,不及施用粪尿之软滑香味”,腌成咸菜,“头菜、梅菜、潮芥菜及咸萝卜……不能耐久贮藏,在短期即变稍黑色,继而腐坏变质”.

梅干菜腌萝卜上市就烂,农民损失惨重,哀鸿遍野.但农作损失只是皮相,土壤的劣化使农民真正不寒而栗.“水旱田地连续使用两年化肥,土地必较硬质,耕耙较为困难.”更可怕的是,在化肥田落田的牲畜与田间啄食的鸭子常无端倒毙,农村盛传“近年牲畜瘟疫增加,亦归究于化学肥所致,甚之者,更怀疑用化学肥所栽之作物,人食之或亦有害”.

研究人员很快查出原因.施肥应该氮、磷、钾三要素均衡,而广东农民却只施用硫酸铔氮肥.

民初硫酸铔风行,磷与钾化肥却尚未出现廉价产品.当时的西洋磷肥是加工骨粉或海鸟粪的过磷酸钙,钾肥则是开采钾矿化合的氯化钾,原料采矿而来,成本高昂.由南美鸟粪提炼的礼和洋行“鹿牌骨精”磷肥,一担银元21元,由德国施塔斯富尔特钾矿提炼的“耕牛牌”钾肥,一担银元19元.相比之下,以哈伯法直接化合氮氢气体的硫酸铔低廉,卜内门的“娥眉月牌”与捷成的“狮马牌”在广东售价最高每担14元,最低压到6元.若不讲究质量,日本八达公司以落后的煤干馏技术生产的硫酸铔杂质虽多,均价每担只需6元,最低时仅3元.

氮肥使农作物的外观茂盛,磷肥与钾肥却默默滋补作物的内在质量,外观看不出增产迹象.所以农民普遍只乐用“价廉物美”的硫酸铔,不愿混用看不出速效的昂贵磷肥与钾肥.“化学肥料输入广东省,硫酸铔占额百分之九十九有奇,而磷肥、钾肥及混合肥等数种相加,亦不及总额百分之一.”中山大学报告指出:“因硫酸铔为滋长植物之茎叶肥料,功效迅速,而农民之智识甚低,只以为植物生长良佳,即为好现象,而不计其收获之质量故也.”

爱用硫酸铔的广东农民,在旱田将硫酸铔溶入水中后淋施,水田则直接播撒粒状结晶之硫酸铔.原本农民只以硫酸铔为追肥,但求速效的蔬菜田缺乏粪尿,心急的菜农索性专撒硫酸铔.稻田的基肥原以东北豆饼为贵,但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豆饼疯涨,只好全用硫酸铔.

大量使用硫酸铔使土壤酸化,花生与蔗糖首先被酸度激增的土壤打垮.硫酸铔又造成石灰流失,破坏黏土颗粒,使土壤固结,耕犁不易.而且硫酸铔只是气体化合物,缺乏有机物.作物单靠硫酸铔滋养,一旦改回粪尿粕饼天然肥,土壤首先要补回有机物,“第一二年施用化学肥以后,第三年欲复麸粪,非多加一倍不可,否则生长不佳”.农民买不起一倍的天然肥,只能年年忍痛继续使用硫酸铔.

要矫正错误的施肥法,只能靠政府.而政府要引导施肥,首先需全面了解土壤.1930年10月,陈济棠成立广东土壤调查所,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邓植仪兼任所长,分区调查全省土壤.1933年春,完成番禺、南海、中山、顺德与东莞5县11土系的土壤调查,发现广东土壤钾含量丰富,却普遍缺乏氮与磷.以“珠江土系表土”来说,钾含量1.7722%最丰富,氮含量0.1325%居中,磷0.05443%最缺乏.

广东土壤也不适合单独补氮.广东温暖多雨,雨水冲刷土壤酸性高,普遍缺乏有机“长江边一个农村,已经修筑了沿江码头,可以停泊行驶海洋的万吨轮船,起卸重达百吨的机器.收购的一千三百多亩农田,也已经成造了硕大的厂房,修筑了马路.”积极推动联贷的上海商银副总经理邹秉文非常自豪,这座工厂不仅是化工结晶,更是银行业用钱堆出来的联贷典范.

一家化肥厂的建设需倾江南银行业之力,广东一省财力原本难以望其项背,但陈济棠却以高妙的生意经,资金难题.

1929年,陈济棠辟建广州西村工业区,建立24个民生必需品工厂.省方缺乏资金,于是集中力量兴建西村士敏土厂.广东每日需消费水泥5000桶,日商低价倾销,几乎独占市场.陈济棠对进口水泥课以重税,强制规定所有建设一律采用西村厂五羊牌.廉价倾销的日本水泥每桶4元,五羊牌一桶10元,垄断水泥生意每年获利百余万,苦了建商,却快速筹齐西村20余厂的建厂资金.

有了资金,广东肥田料厂火速上马.陈济棠取法南京经验,聘请美国的工程顾问公司设计建厂,科技走在尖端.据工业区建厂元老谢英明回忆,肥田料厂是西村仅次于士敏土厂的第二大厂,两厂占地在1300亩以上.机器“新式而又精密,全是英国产品”.在肥田厂外,又同时兴建广东阿摩尼亚厂与硫酸厂,要一举夺回硫酸铔化肥市场.

虽然硫酸铔是赚钱捷径,但陈济棠更重视农民的长远生计,所以肥田料厂优先上马的化肥工场不是氮肥,而是广东土壤最缺乏的磷肥.

磷肥的生产需要鸟粪富矿,陈济棠又锐意规复富藏鸟粪的西沙群岛.民初不肖商人勾结日人擅采西沙鸟粪,法国则主张西沙为越南领土,南海风云诡谲.陈济棠不惧强权,“陈认为(西沙群岛)隶属广东版图有悠久历史……法国人擅自划归安南边界,毫无理由……曾经向沙面法领事交涉两个月,迄不得要领”.陈济棠总部上校参谋陈明经回忆,陈济棠最终放弃交涉,毅然派军舰宣扬主权,“嗣后陈罗致东北舰队海圻、海琛两只军舰归附指挥,遂令该军舰在琼崖西沙海面游曳试探,继而由该军舰运送陆军一团兵力,护卫登诸岛上.兵不血刃,而收回西沙群岛矣.这大概1932年春末事也”.

1932年收复西沙后,广东省建设厅于同年招标西沙鸟粪开采,已在西沙开采多年的中华国产肥田公司以21.27万元得标,制成“双鸟牌”磷肥.鸟粪制肥必需加工,磨碎后与硫酸化合成过磷酸钙,成为可溶性磷酸,才能溶入土壤.广东缺磷,“双鸟牌”产能急待扩张,肥田料厂火速赶造磷肥工场.据谢英明回忆,全厂只有磷肥机台由本地自制.厂长陈宗南又到粤北英德县开采磷矿,积极寻求扩产之途.

约于1937年, 广东肥田料厂的磷肥上市.“双鸟牌”每担5元,相比之下,中国发展农业公司由香港进口的南美海鸟粪肥“雀旗牌”要价12元.磷肥成功之时,硫酸铔工场已近完工,陈厂长又积极推动氮、磷、钾兼备的混合肥,但未及上市便遇抗战爆发.

广东的化肥改良,由化肥调查、土壤调查到实际产出价廉物美的实用磷肥,费时仅6年,田野调查论证扎实,化肥工业目光长远,假以时日,必能解决百年无解的粮食问题.南京政府原拟技术支援,全国稻麦改进所稻作组主任赵连芳于1936年实地考察,赫然发现广东农业改革灿然有成,只能以补助经费锦上添花.

于1937年先后落成的南京卸马甸硫酸铔厂与广东肥田料厂,是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两大发动机.抗战军兴,两厂为日军掠夺,运回日本,南北同步的化肥增产盛业化为乌有.直到1947年美援化肥来华,化肥增产才真正起步.

抗战胜利后,外交部交涉运回两厂机台,卸马甸厂得以重建,西村肥田料厂却无力恢复,消逝于历史风尘之中,不复为国人记忆.物.以硫酸铔补氮时,必需同时施用石灰中和土性,施用有机肥增强土力.

洋商短视近利,只求产量过剩的硫酸铔卖得好,破坏土壤在所不惜.要拯救广东农业,只有毅然建立本国的化肥工业,但这一步却非常艰难.

中国人的化肥工业

1930年代,南京农业实验所推动全国农业调查,结论同样是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化肥工业.1931年夏,实业部筹建中国氮气公司,卜内门与德国巴斯夫两大巨头联手封锁.两巨头年产硫酸铔700万吨,占全球氮肥消费量85%,在中国几乎独占市场,不乐见中国建立化肥工业.化工巨子范旭东募资1200万大洋,突破两大巨头抵制,找美国的工程顾问公司设计建厂,采购机台,于南京卸甲甸建立永利公司硫酸铔厂.

化肥厂的工程非常庞大,合成塔重达100吨,必需自建码头起卸.化工工场更是昂贵精密,不锈钢的硝酸罐超出等重白银,触媒用白金网更比黄金昂贵.永利硫酸铔厂的建厂资金过巨,必须破天荒发动中国、交通、上海、金城、中南与浙江兴业等六家大银行联贷才能募足.工厂建成连绵数公里,非常壮观.

本文点评:这是一篇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昙花一现和化肥和救国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农业改革本科毕业论文农业改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基于能力培养的食品科学和工程专业国防生教学改革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摘要该研究根据国防生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广东工业大学十多年来国防生培养的具体情况,通过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防生班、制订国防生专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优化课程体系、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一系列措施,以.

通化县:转变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改革
根据2016 年1 号文件中有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通化县结合实际,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是加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

十三五:势在必行的农业改革
本刊记者 卞瑞鹤 综合整理2015 年10 月26 日至29 日,一份关系到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 这份蓝图就是凝结了无数人心血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背景下衡阳市休闲农业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背景下衡阳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刘秋菊(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衡阳421009)摘要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形态,是农业和服务业相结合的产物 休闲农业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拓展.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