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信息社会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读《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类论文范文例文

主题:信息社会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8

数字鸿沟和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读《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本文是关于信息社会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跟《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和数字鸿沟和再生产方面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信息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数字媒体论文参考文献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社会心理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刘济群

摘 要 狄杰克所著的《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突破了将数字鸿沟局限于技术设备接入差距的传统思维,重构了数字鸿沟理论,并分析了数字鸿沟的产生情境以及对社会参与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政策建议.文章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该书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书中理论对未来的数字鸿沟研究及相关政策及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不平等 信息社会 数字化接入

引用本文格式 刘济群 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读《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J]图书馆论坛,2016 (1):127-132,封三

0引言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这一范畴界定了数字化接A(Digital Access)机遇的拥有者(Hes)与缺失者(He-nots)之间的失衡状态.早期的数字鸿沟概念缘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流行并发展于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计算机科学、社会学以及公共政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之中.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视角下的数字鸿沟现象涉及信息技术扩散、社会不平等、社会分层等诸多热点研究问题,是数字化技术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交叉范畴,因而受到了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大背景下,拥有技术和资源优势的数字精英群体与落后地区信息素养低下的数字贫困群体间的差异与对立,使数字鸿沟与数字不平等的分析框架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也为数字鸿沟的相关理论提供了中国语境下的实践土壤与经验基础.

社会学界对数字鸿沟的讨论往往以数字化接入(Digital Access)为切入点展开,数字鸿沟的存在也通常与数字化接入的不均衡相对应.基于已有研究中的分析与讨论,笔者认为,数字化接入是指用户基于需求(既包括源于自身的主动需要,亦涉及环境施加的被动需求)将数字化元素纳入自身的工作情境或生活世界,以达到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交互关系的新平衡态.但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如何定义这种数字化元素?仅仅指数字化工具的配备与使用,还是指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认知性或更为复杂的情境性因素?等等.针对上述问题的争论与探索是近年来数字鸿沟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的核心动力所在.

由于数字鸿沟与数字化设备(主要指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接入在经验与直觉层面存在着对应关系,绝大多数的早期学者理所当然地站在了技术中心论的视角,将数字鸿沟狭义地解读为一种设备配给的差异.因此,他们所关注的数字鸿沟问题主要为:目标群体之间是否存在物理设备接八方面的差距,不同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接八数字化设备的意愿或能力,等等.当众多的研究与报告从技术视角的数字鸿沟概念出发,基于技术扩散理论探求数字鸿沟的消弭之道时,狄杰克(Jan A.G.M van Dijk)的《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The Deep-ening Divide:Inequality in Information Soci-ety)(以下简称《鸿沟》)发掘了数字鸿沟形成过程中存在于主体与数字化技术之间的交互性,突破了技术中心化视角的局限,将数字化接入(Digital Access)的概念重构为动机性接入(Motivational Access)、物质性接入(MateriaIAccess)、技能性接入(Skills Access)以及应用性接入(Usage Ac-cess).这四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类型构成逻辑的统一体,进而拓宽了界定数字鸿沟的理论视野,丰富和发展了信息不平等理论,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经典分析框架.

1 《鸿沟》的理论视角与内容结构

本书的作者狄杰克是荷兰特温特大学传播科学方向的终身教授,也是信息传播学领域蜚声国际的顶尖学者.狄杰克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组织属性,他近年来关于新媒体和数字不平等问题的研究在社会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此同时,他也是《网络社会:新媒体的社会侧面》(The Network Society:Social Aspects of the New Medial的作者和《数字化:理论与实践问题》(Digital Democracy: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的联合主编.这两本专著从网络化和新媒体时代的视角观照了社会学视域下的社会结构、政治等基础性议题,为数字化浪潮下的社会和政治发展研究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理论创见.延续此思路,狄杰克教授在《鸿沟》一书中引入了信息技术接入的维度,考察了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问题,并深入探讨了数字鸿沟或数字不平等与传统社会学视角下不平等现象(如收入不平等、社会地位不平等、社会阶层固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鸿沟》对数字鸿沟现象及其影响的阐释明显区别于技术中心视角下的理论表述,具有关系性、连续性以及整体性的特色.关系性方面,在于作者发掘了数字鸿沟现象与社会经济资源分配、信息社会的网络结构以及不同类型社会参与之间的潜在联系,以及不同类型数字化接入之间的累进式关系.连续性方面,作者指出,“数字鸿沟两端是绝对断裂、互相对立的群体”乃是一个错误的观点,数字不平等现象应被界定为扩展于不同人群之间的、具有差异性的连续谱(Spectrum);整体性方面,在于作者依据其对数字鸿沟的理论分类,提出了数字鸿沟消弭的整体过程观点(从动机和设备到技能和应用),以代替诸多研究中仅仅停留于提供计算机与网络设备的唯技术思路.作者在建构数字鸿沟理论时所体现出的上述三重特性与其在社会文化、组织结构等方面的长期研究经历互相契合.更重要的是,由他所重构的数字鸿沟分析框架不仅仅是建立在以往研究缺陷之基础上的学理思辨和理论创见,更是结合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统计数据与经验研究的实践见解.在横向拓展了数字鸿沟定义与类型的同时,作者还追溯了网络社会中结构位置、社会经济资源分配不均等数字不平等的可能成因,并依据整体性视角提出了面向数字鸿沟连续过程的多阶段信息政策建议,即从纵向上探讨了数字鸿沟从产生、发展、加深到最终可能弥合的完整的演变过程.借助上述两个维度的深入分析,作者成功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以多类数字化接入为核心、同时融合技术性与社会性因素的数字鸿沟立体分析模型.

本书共10章,按内容编排基本可以划分为4个部分:问题引入、数字化接入分类、数字不平等的情境、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与政策建议.

第1章和第2章是问题引入部分,主要批驳已有研究中对数字鸿沟概念的片面性解读,并基于分类性不平等、资源分配机制、数字化接入的连续性分类、ICT特性等核心概念重构数字鸿沟理论.作者对数字鸿沟的分析以资源分布不均为开端,进而指向各类数字接入在网络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并最终落脚于数字鸿沟对社会参与和社会隔离的影响,以及下一轮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这一面向数字鸿沟演进过程的分析模型由作者在第2章提出,为后续的细节化分析指明了基本结构与方向.

第3章至第6章阐述了数字化接入的具体分类.在该部分内容中,作者按照接入性质的不同将信息用户的数字化接入分为了四类:动机性接入、物质性接入、技能性接入以及应用性接入.作者在阐述每项接入类型时都依据接入程度或接入客体的不同划分了更细致的子类,并择取了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数据加以说明.

在引入数字鸿沟问题,完成基本分类之后,作者用第7章和第8章的内容分别阐述了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的特点,以及二者与传统社会中资源分布不均问题的关系,从而为数字鸿沟的分析提供了清晰的社会情境.

最后2章内容分别阐述了数字鸿沟加深的社会影响,以及作者为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的系统化政策建议.这一部分承接了前期的理论铺垫,从经济、教育以及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分析数字鸿沟的深远影响.相应地,作者所给出的全面系统的政策建议也远远突破了传统的物质技术支持范畴.《鸿沟》一书的内容层层递进,逻辑思路清晰,在为读者解读数字鸿沟现象提供更开阔的理论视野之时,也于信息社会发展与演变的整体性视角中定义了数字鸿沟现象的位置.正如作者所述:单纯地关注技术设备问题太过片面,解决作为社会性问题的数字鸿沟现象需要把ICT整合入社会环境和用户的生活情境之中.显然,这种整合的理念所关注的不再只是技术,而是人与技术在信息网络社会中的交流与互动.

2数字鸿沟概念的理论拓展:基于横纵两维的立体式分析

在已有的众多研究中,数字鸿沟普遍被定义为不同群体之间数字化接入的不平等.而数字化接入则一般表征为对ICT数字化设备是否接入,以及接入程度之别.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学者们的分歧在于:表征为技术接入的数字化接入是否仅仅只是技术性问题?数字化接八的不平等与长期存在的各类社会不平等之间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鸿沟》详细比较了早期文献中技术导向与经济性归因色彩浓重的主流观点,对上述两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数字化接入虽然表征为技术接八,但却隐含了从“意识层面的动机”接八到“实践层面的应用接入”这一完整且连续的过程.信息主体若只是在表象层面实现了与信息技术的机械连接(例如,单纯增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投入),但其使用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仍旧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的快节奏,那么所谓的“数字化接入”同样是空中楼阁.由此可见,研究者在分析数字鸿沟的过程中若仅仅关注技术的差距,而不从人与技术的交互过程、交互情境的角度解读,则无法察觉不同类型数字化接入之间的隐性鸿沟,从而也无法使表面的技术接入达到实际应用并缩小数字鸿沟的效果.因此,在数字鸿沟的归因的论述方面,《鸿沟》着重强调了分类性不平等(如性别、收入、职业以及受教育水平)造成了社会经济资源分布不均现象,并阐释了这种资源的不平衡所催生的不同群体在意识、设备以及技能等各个层面的数字化差距.

众多关注“技术接受行为”的实证研究都以用户的“技术使用”为理论基点,探讨了用户感知、使用动机、外部资源与情境以及“未来持续使用”等涉及横纵两维的多方面问题.这些研究所隐含的核心前提假设是:技术使用与接八差距通常只是问题的冰山一角,看似单一的表征下则隐含了诸多相互联接、盘根错杂的内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就此假设而言,《鸿沟》对数字化接入的分析逻辑与上述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进一步地,在分别阐述不同的接八类型之后,《鸿沟》还描述了它们之间的递进与循环关系:动机接入作为数字化接入的认知起点和内在前提,结合物理设备接入,进而促成了用户对数字化技能的学习兴趣,并最终形成了丰富的数字化应用.这一应用所带来的技能提升与良好体验也会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接八动机,从而以滚雪球的循环方式提高用户的数字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鸿沟》中所建构出的不同类型数字鸿沟间的交互循环关系,中国学者在数字化贫困的归因研究中也发现:用户数字化动机与实际接八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持续循环的关系”.由于生活情境与信息需求的限制,数字化贫困群体通常存在着ICT接入动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生产生活环境单一,信息密集度低的条件下,个体一般不会选择接入数字化设备,以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丰富化信息实践.设备与技能的接入不足也会反向扼制用户接入数字化设备的动机,引起进一步的数字化接入萎缩,深化数字鸿沟.笔者认为,这一发现既源自于狄杰克定义数字鸿沟的理论创见,也从实证角度为《鸿沟》中数字鸿沟分析框架发掘出立足中国数字化的田野根基.由此可见,《鸿沟》中所阐释的数字化“滚雪球”过程恰好可被看作是数字化贫困的逆向拆解过程:若数字鸿沟是在人与技术之间迭代式的循环交互过程中产生,那么数字鸿沟的消弭则也应在循环中找到答案.《鸿沟》虽然不是第一次在数字不平等研究中引入非技术性因素,但在传统社会资源不均自青境下将数字鸿沟作为连续性的阶段集合进行分析则是不小的理论创见.另外,作者针对数字鸿沟现象的多层次分析也与本书的主题相呼应:数字鸿沟不仅仅是量的扩大,更是质的加深.

3网络信息社会中的数字鸿沟:深化与影响

如诸多实证研究所述,数字鸿沟可以从微观视角加以研究,如对数字鸿沟、数字不平等以及信息贫困等现象的研究与解释等,都是依据个人视角下的感知、社会资本等因素对数字鸿沟问题进行分析和考察.狄杰克在《鸿沟》中的分析与此思路不尽相同,他在扩展数字鸿沟概念的基础上,更多地是为了观照诸如就业市场、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等传统的、基础性的宏观社会学议题.

数字鸿沟在人与技术的交互过程中产生,因而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顺着《鸿沟》的行文逻辑,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背景与社会环境对数字鸿沟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如下问题则自然会浮现于前: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情境中,群体间的数字鸿沟是如何加深的?这种未加有效干预、不断深化的数字鸿沟可能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

3.1 数字鸿沟的深化过程

对应本书的第7章和第8章两章内容,《鸿沟》分别从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两个视角探究了数字化资源分布不均的形成和数字鸿沟的社会效应.作者认为,信息社会与网络社会是两个紧密关联的概念,它们均用于描述ICT飞速发展下的数字化社会形态.但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社会更侧重社会中的信息属性(如信息产品、信息化技能等),而网络社会更强调信息化背景下的社会网络结构(如连通性、结构扁平化程度、网络中的选择与排斥).

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均是数字鸿沟现象的根本成因.《鸿沟》以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初所定义的“网络社会”概念为基础,强调了不同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与地位对其掌握各类社会资源之能力的影响.这种影响机制类似于美国社会学家林南对社会资本作用的描述,可以为传统的社会经济分析框架提供有效的解释力补充.基于“网络社会”的视角而言,若仅仅以离散化的变量切割社会经济因素(收入、受教育水平、职业等)的整体关系,而不考虑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与结构,那么掌握技术和知识优势的信息科学家应毫无疑问地处于信息社会的最顶层.但事实却并非严格地按照这套简单化的逻辑上演:由于部分群体在给定社会网络中占据了中心度较高、度值较大的关键位置,其汇集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信息资源的效率更高,他们在数字鸿沟的情境下也更容易占据优势地位.进一步地,数字化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更有利于精英群体对弱关系的维护,增强弱关系效用也会加剧数字贫困人群的边缘化程度,加深数字鸿沟.因此,相比较于已有的数字化技术水平,个体自身在网络社会中是否占据关键位置对于其在数字化分层社会中之地位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3.2数字鸿沟的影响:社会参与和社会排斥

在分析数字鸿沟的社会影响时,《鸿沟》从信息社会的角度出发,分别将信息视为基础商品(Primary Good)、位置性商品(Positional Good)及技能来源(Source of Skills),重点探讨了有效信息的获取与相关技术的接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作者认为,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会拉升不同职业对于数字化技术掌握程度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素养较差、数字化技术接入度较低的群体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受到更多的歧视,传统社会中的精英群体便可以利用数字化技能巩固自身的优势地位,从而将数字鸿沟的影响在社会不平等层面进一步放大,固化社会分层.除此之外,在职业的信息属性和技术属性分析方面,作者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问题虽日益严重,但有价值的关联信息却并不易于获取.社会中的部分职业或岗位对于获取、解读及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更有利,该类职业以及相关技术的存在也会增加数字鸿沟两端的分化程度.《鸿沟》在本部分的分析中注意到了信息技术与就业市场的内在联系,数字鸿沟的概念也借此突破了数字化分析的框架局限,并在逻辑严密的理论支持下指向了劳动力就业、职业技能要求等涉及社会稳定与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更为宏观层面的问题,有利于破除数字鸿沟研究的局限性与边缘化现状,整合个体行为、市场分析、社会不平等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作者对数字鸿之沟外部情境的勾勒与描摹,也为后续论述中的社会参与度与社会排斥分析奠定了基本框架与理论视角.

数字鸿沟的加深在技术扩散、信息获取等层面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鸿沟两端的群体之间在信息交流中也存在着诸如内容、数字平台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障碍.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若数字鸿沟的局限性仅限于信息素养与数字化技术推广层面,那么消除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则会显得不那么紧迫.然而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鸿沟》一书紧接着上文的网络信息社会分析,结合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数字化调研数据,提出了数字鸿沟所可能造成的多方面社会性影响,包括逐步改变劳动力的就业模式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影响不同群体的经济与社会参与度;重构传统社会中信息分享、传递以及个体意愿或政见的表达方式,从而又影响了不同群体的文化、政治以及机构参与度,使人类社会(至少是数字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从大众媒体社会时代进入了网络社会时代;数字化接入水平的不同也意味着不同的受教育条件,从而影响了不同群体对教育的参与度.因此,在数字鸿沟中处于优势一端的群体可以凭借技术资源与技能的优势,不断积累参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教育等各方面活动的入门资本,随之在传统社会的分层结构中保留更多向上流动的机遇,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参与度,与此相反,数字鸿沟中处于弱势的一端由于数字化接入机会的不足和基本信息素养的缺失,在网络信息社会的情境下极易失去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进入不同生产部门的机遇,从而陷入了被社会所排斥的状态.简言之,数字鸿沟的加深可通过各项具体的社会机制与过程促成社会不平等的固化和再生产.

3.3局限性与未来研究

《鸿沟》在上述分析中将数字鸿沟的深化与社会分工、劳动力就业等基础性问题联系起来,梳理了数字鸿沟问题的影响力扩散机制,并成功地将其指向了社会不平等的再生产过程.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创见虽颇具价值,但其分析过程的直觉性较强,严谨性不足,可能存在着诸多隐患:例如,不同群体的ICT使用技能与其在就业市场中的表现是否直接相关,其他的干扰性因素(诸如年龄、性别、种族等)在分析过程中是否被控制,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深刻影响了他们的资源禀赋,但位置的形成受到了哪些因素的作用,不同位置的个体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以形成网络中位置资源的动态变化关系,数字鸿沟在上述影响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是什么,等等.作者虽然在书中援引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数据,但这些数据本身是以描述性统计为主,数据之间的隐含联系没有获得必要的分析与确证.因此,《鸿沟》对于数字鸿沟之社会化影响的探讨更接近于模型假设或理论推演的性质,要素间的显性与隐性关系仍有待经验研究的验证.

此外,作者立足于数字鸿沟的四类划分,在不同阶段数字化接入的循环关系中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不再停留于技术设备接入的范畴,而是更多地关注于诸如“技术接八意识的塑造”“数字化技能的培养”以及“技术应用的教育”等更为面向用户的领域.这与单纯只关注数字化接入的“技术中心论”具有显著区别.在狄森克的概念体系中,动机、技能以及应用等因素的提出就隐性地向感知、教育、工作以及社会网络位置等概念打开了大门.

在实践层面,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备,数字鸿沟成因也将从早期的动机不足、设备接入短缺等“硬障碍”转向于技能不足、应用受限等“软障碍”,数字鸿沟本身也将因此趋于复杂.不断加深.这既是世界范围内数字不平等的发展趋势,也是《鸿沟》希望传达给读者的核心观点.然而,这一发展趋势本身及其所包含的不同变量间的映射关系仍需要更为严谨的理论推导和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4结语

《鸿沟》一书在技术中心论、经济决定论等传统视角充斥于数字鸿沟的研究领域之时,以重构数字鸿沟为立足点,创造性地跳出了传统思维的桎梏,给未来的数字鸿沟与数字不平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而全面的思路.面对数字技术之发展日益突破技术本身的界限而趋于情境化的客观现实,《鸿沟》中所强调的整体性视角与网络化分析对于读者认识并解读现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书中的分析推理虽然具有较强的直觉与经验色彩,但其所建构出的数字鸿沟分类与归因模型是继技术中心论之后更为全面的经典分析框架,其学术价值显然毋庸置疑.狄杰克数字鸿沟理论之后的实证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该经典框架中的分析思路与变量设置,以数字鸿沟为核心的关联分析(诸如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社会网络以及个体感知等建构概念的关系)也因此获得了更为扎实的经验基础.

作者简介 刘济群,男,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15-11-02

言而总之,此文为适合不知如何写《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和数字鸿沟和再生产方面的信息社会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信息社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从文本到网络:体验式教学逻辑的实践和反思以《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课程为例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呼和浩特010019)摘要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是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尝试引入以课程项目为依托,小组合作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逻辑 体验.

数字鸿沟在加速扩大,传统媒体人还能跨过去吗
【内容摘要】2016年底,中国网民达到了7 31亿,而中国40岁以下的人口只有7亿 这就意味着传统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所仰赖的广告收视人群几乎全部变成了网民 也就是说,2017年,咱们传统媒体已经失.

智慧老龄化:消弭银色数字鸿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老有所养”,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特色服务已成为各级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点工作.

礼物和人情社会读《礼物的流动》
摘 要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关系往往离不开人情二字 关系的建立通过人情实现,人情来往可靠礼物传达 当今社会,人们利用随礼建构自己的关系网络,以便获得资源与权力 关键词礼物流动;关系网络;人情一、礼物的流动.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