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新型城镇化论文例文 与青海省海北州新型城镇化治理机制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主题:新型城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7

青海省海北州新型城镇化治理机制,本文是新型城镇化方面学术论文怎么写和治理机制和城镇化和海北州类论文例文.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论文参考文献 新型建筑材料论文激励机制论文公司治理论文关于公司治理的论文

一、海北州新型城镇化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青海省海北州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杂居地,也是青海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民族团结示范区,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储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高海北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全面推进新海北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确保人民生活充裕稳定,对海北而言十分重要.

(一)创新治理机制是海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很大不同,它包含现代社会的诸多方面,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社会治理不仅是海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机制体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倡导新发展理念,既是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促进产城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十八大以来,人民已经初步跨越了温饱线,利益诉求不仅扩展到经济领域,也延伸到了文化、政治和社会领域,在城镇人口高密度、多样化、大规模的社会里,人口的多元分化势必引起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冲突,如果不能有效满足人民需求并及时解决社会矛盾,城镇化社会治理就无法实现.同时,海北农牧区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使得牧区逐渐呈现“空心状态”,农牧区人口结构的变化带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和老人在城镇化进程中成为新的社会群体并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发挥社会治理体系的效用最大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客观要求.

(二)创新治理机制是海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逐渐多元化,这在丰富居民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而解决和化解这些问题及风险离不开创新治理机制的升级完善.创新治理机制越是严谨,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就越小,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就越良好,创新治理机制优化升级越顺利,新型城镇化进程也就越深入.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土地、人口或是地理空间的城镇化,而是一项涉及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市民化、配套制度和相关产业支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打造新海北不应再沿袭传统的管控治理模式,即以“维稳”为社会治理的唯一目标,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路,实现民生改善、权利保障和秩序维护三大目标的统一.

(三)创新社会治理是实现海北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2015年12月,国家民委经过考核验收,决定命名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这一民族工作新格局的背后,是海北州委州政府不断努力和大胆实践的成果.在大力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州、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五年内,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创新治理机制问题,在形成适应藏区特点的创新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近年来,海北经济发展平稳,稳中有进,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面临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随着藏区人民的知识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的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原有的城镇化治理体制明显滞后于州级经济发展,创新治理机制正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这也意味着群众对政府创新治理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创新社会治理是实现海北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二、海北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偏低

近年来,海北州加快产业集聚与城镇、乡镇集中连片改造建设力度,积极构建大城镇格局,提倡以工带农、以工促农,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并促进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实现劳动力人口向城镇聚集的进程加快.据省统计局核定反馈的常住人口显示:2017年末海北州常住人口2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38.02%,较上年增加了1.60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平稳发展.2017年末在青海六州及西宁、海东地区的比较中(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从2013年至2017年这五年间,与其他州市相较,海北州城镇化率增长相对较快,从之前的低速发展迈入中速发展的行列,成绩显著.但仍值得注意的是,截止2017年,海北州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平均水平(44.02%)6个百分点,与西宁市、海西州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表1 青海省各地区城镇化水平

数据来源: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海南州、海西州、黄南州及玉树州数据来源于青海统计信息网).

(二)城镇化发展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海北州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三大产业产值结构来看,与全省其他州市相比(如表2所示),海北州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产值比低高于全省平均.从三次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01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海北州产业层次呈中上水平,近年来海北生态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较好,但经济发展仍比较依赖农业,第二、三产业上升的空间仍然很大.

2016年青海省各州市三大产业比重

数据来源:青海省各州市统计公报(其中海西州数据来源于2018年海西州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从就业结构看,据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与全省相比海北州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3个百分点.结合第三产业产值来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产值不匹配,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着力提高三大产业劳动力结构水平,以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三)城镇集聚效应较弱

因地域及发展规模的限制,海北州城镇的集聚效应不强.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海北州城镇的平均人口规模偏小,2017年,海北州平均每个县非农业人口规模为7.08万人,无法在数量上形成优势.二是海北州乡镇企业、劳动力市场及特色产业纽带作用不强,近年来海北州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绩喜人,但各企业之间缺乏合作平台,电商等现代科技的辅助并没有助力形成一体化规模,发展较为零散,不能为农业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海北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青海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以及十九大会提出的创新城镇化治理体制精神,结合海北州创新治理面临的形势,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海北创新治理机制提出对策建议.

(一)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海北应在土地资源集约高效配置的前提下,把握机遇,因势利导,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海北注重推进“人的城镇化”,首先要积极落实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根据县域和藏区的不同因地制宜,继续完善城镇户口迁移政策,为户籍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海北州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措施卓有成效.

(二)大力保障流动人口利益

大力保障流动人口合法利益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要保障流动人口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等分配权落到实处,确保失地的流动人口、非农业人口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补偿,保障进其集体收益分配权.同时要在州域范围内,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其增立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和提供必要的就业安置保障体系.

(三)多措并举推动城乡融合

一是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以期降低交通物流成本,为居民提供便利,减少时间和资本投入,为第三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不断加强城镇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品牌营销宣传工作,扩大海北特色产业辐射范围.三是加强农村自身城镇化建设,对四县农村进行旧村改造,实现其城镇化推进的演变历程.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海北州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推进新型城镇化创新治理机制仍然任重道远.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爱存.青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分析[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03).

[2]苏海红.参看加 朱学海,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青海创新社会治理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5(02).

[3]马桂芳.论青海藏区新型城镇化发展[J].攀登,2015(05).

[4]魏国齐,贾承造,李本亮.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及其天然气勘探[J].高校地质学报,2005(04).

[5]李毅.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区功能优化的对策与建议[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6(05).

[6]马德功.促进中国西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路径思考[J].中国发展,2015,(05).

[7]陈映.四川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经济体制改革,2010,(06).

[8]金正桥.天津市静海县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及对策建议[J].中国商论,2017,(02).

[9]亓珍.推进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技经济导论,2017,(18).

作者简介:高婷(1991-),女,籍贯:河北乐亭,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与公共管理.

此文评论,此文为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治理机制和城镇化和海北州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型城镇化本科毕业论文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科技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在机制
刘伟伟(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同,它走的是一条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道路,其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而基础性的作用 本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与我国新型城镇化
王丽晶(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领导集体.

关于云南边境口岸地区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的参与了经济合作组织,例如亚太经合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这些活动组织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积极作用 而随着我国经济.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摘要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虽然较早地产生于欧洲 而新型城镇化却是在城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是小城镇、城镇化概念的扬弃,是“城市化”这个概念的“中国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