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计算机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跟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多层次、多模式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和实践方面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主题:计算机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3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多层次、多模式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和实践,该文是关于计算机相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跟地方高校和转型和计算机方面本科论文范文.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背景高校辅导员杂志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摘 要:分析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计算机类人才培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与区域产业群对接的专业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建设途径与内容.介绍了专业群建设的目标和思路,总结教学改革中的新方法和措施,以期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应用实践表明,该项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增强了地方产业发展与高校专业建设的依存度.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5-0025-03

1 研究背景

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 2020年)(教发[2014]6号)》,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1.这标志着,地方高校转向应用型发展已正式启动.建设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专业群,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立足点心.

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抓住产业结构升级的葜机3,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与新兴产业对接的专业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建设途径与内容,以更好地培养产业升级下所需要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是各地方高校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潍坊学院计算机T程学院通过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研究,针对潍坊乃至山东省信息产业的布局结构与发展特点,着眼于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致力于打造与区域信息产业集群紧密对接的计算机类学科专业群,为高端应用型IT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全面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力度.

2 专业建设需求

2.1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潍坊是我国电子名城,信息产业发达.近年来,潍坊市计算机与软件产业迅速崛起,已形成了以软件研发、网络设备制造、计算机系统集成、测绘地理信息、电子商务、呼叫中心、动漫、新媒体广告、云计算、物联网及服务外包等IT产业为主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并且以连续五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超过45%的速度高速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深刻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布局和专业设置.随着2013年潍坊市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信息化与T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等加速融合,对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产生了强烈的激励效应.根据潍坊市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2015年潍坊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潍坊主城区及14个县市区对以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专业为代表的IT应用型技能人才需求迫切.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求人倍率为1. 40,反映出较大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同时,潍坊高新区制定出台了《潍坊高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全力打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聚集地,并总投资50亿元建设潍坊软件园,大力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急需大量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人才.

2.2学校转型需求

经过近1 5年的本科程,潍坊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发展迅速,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山东省特色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同时还是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山东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以该专业为依托,我校计算机类专业群还设有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除普通高考招生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还是山东省“3+4”中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是山东省“3+2”高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网络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被列人为春季高考招生计划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代表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已经形成,因此适时开展“多层次、多模式”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是学校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

3建设内容与措施

3.1 总体目标

针对山东省尤其是潍坊市信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素质、就业情况等,与地方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以及龙头企业全面合作,将社会资源融人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工程型人才为目标,深化计算机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改革,建立起能够与区域产业集群实现较好对接的计算机类学科专业群,满足产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3.2改革内容与措施

(1)深入调研地方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规划,以专业群建设对接行业企业需求.认真研究山东省政府和潍坊市政府近年来制定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明确地方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目标,对当地的人才分布状况和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预测;加强计算机类专业群与IT产业链的紧密对接,提高学校专业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多层次应用型IT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经济转型和IT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围绕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度对接企业岗位需求,构建校企合作协同用人的新机制,形成多层次、多类别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3)打造特色化应用型精品课程群,突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依托精品课程群建设,参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群和专业链的行业标准及专业规范,通过岗位能力需求调研强化专业课程改革方向,与品牌骨干企业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和实践实训教材,突出大学生T程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4)加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集聚转型发展力量.秉承“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共同发展”的原则,构建一支以优秀学术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为核心,以“双师型”专任教师和稳定的企业教师队伍为中坚,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应用型教学团队,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5)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优化创新平台建设.根据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进一步深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上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积极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讲解教师点拨法、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通过考试考核模式、课程教学模式、项日导师制等多方面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创新教育寓于工程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营造课内课外创新活动平台.

(6)优化实践环节设置,建设高层次实训平台.建立有较强实际丁程背景,创造集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工程实施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教学环境.加强与行业、产业园区及企业的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拓宽筹资渠道,加快校内实验室、实训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既注重实践基地设施、环境等硬件条件的建设,又注重完善基地管理规范、建立评估考核体系等软件条件的完善,促进优势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多方共赢.

3.3建设标准

(1)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核心的计算机类专业群,建成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岗位需求旺盛,有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2)群内各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将计算机类专业群办成山东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型专业群.

(3)建立起校地、校企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可及时动态调整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4 改革方案设计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标准,立足潍坊,兼顾周边和省内,服务计算机与软件行业,集合、共享计算机专业群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将计算机类专业群打造成高端应用型IT专业人才培养标杆.项曰的关键是必须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以及产业园区、骨干企业密切合作.

4.1 制定发展规划

(1)创新体制,加强内涵建设,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由一流大学知名教授、专业带头人、行业部门代表、产业界代表等人员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就专业定位与特色发展、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专业教学改革以及专业评估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开展本专业群相关教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定期对本专业群涉及的相关专业建设的基本方针、整体规划、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研讨;研究制定本专业群规范化的专业建设标准、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标准,指导开展核心课程资源共享课建设.

(2)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制定专业群各专业的发展规划.依据地方产业结构的层次布局和发展趋向,潍坊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要结合软件研发、网络设备制造、计算机系统集成、云计算、电子商务、测绘地理信息、动漫、新媒体广告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等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使专业建设形成梯度,培养了出方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专业群与区域产业群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4.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因材施教,分类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针对普通本科、软件外包方向、卓越工程师试点、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春季高考试点专业的不同类别,修订好各类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考研和不考研的学生,分类管理与引导,各尽其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别和模式见表1.

(2)注重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根据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意识、职业精神为核心,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即“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如下: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专业方向模块十实验教学十课题教学十课程设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认识十项曰实训十毕业实习十毕业设计;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专业技能培训十顶岗实习十岗位对接培训;综合创新能力培养:(导师)项目团队十兴趣小组十学科竞赛.

(3)彰显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IT行业和专业的特点,因材施教,个性发展,逐步形成“二三四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二”,即“两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市场;“三”,即“三个结合”:校企结合、校地结合、校际结合;“四”,即“四化”:课程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项日化、毕业设计实战化、课程考核多样化;“五”,即“五种模式”:“公共基础平台十学科专业平台十专业方向模块十专业任选模块”的专业知识培养模式、“实验教学+课题教学十课程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模式、“专业方向综合设计十毕业实习十毕业设计”的T程能力培养模式、“兴趣小组十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课程置换十岗位对接培训十顶岗实习”的就业竞争能力培养模式.

4.3 革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行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行动导向、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大同潍坊软件园、青岛东合、达内科技、文思海辉、中软国际和东软睿道等机构合作,采取课程置换、项目实践、顶岗实习等方法,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共同培养IT专业人才.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立“教、学、做”合一的情境教学模式.对工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如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网络组建、图像处理等课程,采取“干中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将学生以小组划分单位,以项日驱动为导向,让学生在典型的工程案例驱动下完成知识的活学活用.

4.4强化平台建设

(1)开放合作,强化基础平台建设,营造学生创新环境.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创新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模式,加强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服务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导师的研究开发项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引入专项资格教育,搭建技能认证平台,培养专项技能.根据学生专业方向和专业特长,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等各种技能认证,以进一步提高专项技能,营造学生课内课外创新活动的平台.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强化共享与共用.通过资源多样化的网络课程建设,提供计算机类专业涉及到而课程体系中由于多种因素无法提及的边沿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点通过网络课程中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视频、教学音频等媒体去主动弥补和强化某些课程和知识点.这样,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职业能力的技术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资源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目标.

5 结语

“多层次、多模式”计算机类专业群建设与实践,是地方高校转变办学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探索和尝试.在专业建设和改革实施过程中,深度融入当地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并实施基于“行业十企业十专业”企共建协同育人新模式,该成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可在类似条件的各类大专院校计算机与软件类专业建设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EB/OLl.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厂moe/moe_630/201406/170737. html, 2014-06-1 6.

[2] 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l.继续教育研究,2014(12):72-75.

[3]王青林,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Jl.中国大学教学,2013(6):20-23.

[4] 李健利,董宇欣,兰贺,校企协同的软件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立体化培养体系[Jl.计算机教育,2016(5):32-35.

[5]侯长林,罗静,叶丹.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教育研究,2015(4):85-87.

[6] 严玲,闫金芹,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制度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工程管理类专业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 2(4):18-22.

[7] 陈业斌,李颖.对高校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几个问题的思考[Jl.计算机教育,2010(7):58-60.

(编辑:戴 皓)

评论:此文是一篇关于地方高校和转型和计算机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计算机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产教融合平台转型
摘要在国家推动创新教育,要求高……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根据地方高校在产教融合上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遇到的问题,提出利用BIM 引发的建筑技术革命,通.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生本理念新
朱宛霞(南阳理工学院 河南 南阳 473004)摘 要生本理念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以当前地方高校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课堂教学的工作经验,对地方高校转型发.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成人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崔少博(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转型已成为定局,同时应用型高校的创建也是我国高……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必须转变的方向.

高校转型背景下PBL法融入PLC实践教学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02 026摘要PLC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以增强工程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 本文以PBL(.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