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日本文化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与析日本文化视阈下的缩小意识体现方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日本文化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4

析日本文化视阈下的缩小意识体现,该文是日本文化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和日本文化视阈和缩小和意识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日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日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日本文化的论文日本饮食文化论文日本文化论文企业文化的论文

1 文化中的暧昧隐遁

因在日本列岛上地震、火山、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所以日本人对自然有深深地敬畏,常感人事的无常.日本人往往缺乏对永垂千古的执拗,为了瞬间的荣光,可以不惜即刻死亡.人世无常生灭迅速,因此日本的艺术之美多表现的是无常与迅速中显现出瞬间的生命光辉,日本人的美感与审美意识是具备独特性质的美,其感性大于理性、局部大于整体[1].日本人往往缺少把握全体以图包揽局部的意识,其感觉世界可以说主要表现在造型美术上尤其是具体的工艺作品上,最擅长描绘日常肉眼所能触及到的花、树、人物等.在日本文学作品中许多著名作家都沉醉在对作品的局部细节描写当中,进而忽视了整体的结构布局.日本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常是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不像中国小说那样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作者常常让读者处在品味细节的过程中,如川端康成在《雪国》里对艺妓洁净的描写是:让人觉得连脚丫缝儿都那么干净.中国学者普遍认为日本人做的学问总是小处着眼,细节处见成败.

缩小意识在日语语言中也有所体现.日本人认为暧昧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最优秀的语言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日本的语言被西方传教士称为“恶魔的语言”.著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先生在诺贝尔奖获奖感言中的标题便是「美しい日本の私」(美丽的日本的我),是“我美丽”,还是“日本美丽”?很耐人寻味.后来同样获得诺奖的作家大江健三郎则使用了标题「あいまいな日本の私」(暧昧的日本的我),向前辈致敬.日语语言中隐遁主语现象也是日语的特有的表达方式,日本人把语言中的人称代词几乎都缺省掉了,最明显的现象是第一人称的“我”被省掉,第二人称的“你”也几乎完全被隐藏起来,第三人称的“他”几乎不存在了.外国人看着日本人之间低头哈腰,互相附和对方像打哑谜一样地说话方式,就如同进了迷宫,把崇拜逻辑讲究语法的西方人折腾得筋疲力尽[2].

然而日语语言中并不是没有主语,主语不出场而以一种模糊的方式隐藏起来,造成句子的空白,含而不露,让读者自己去咀嚼、体味弦外之音,产生形式上的美感.日本人在句子里省略了主语更使日语显得扑朔迷离,玄机四伏,格外经得起琢磨.以川端康成的代表作《雪国》开头第一段为例:「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信号所に汽車が止まった.」[3](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如果把两个隐匿的主语加上应该是:当火车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时,他发现已经到了雪国.这种清楚明了的表达则会让日本人感到毫无文学作品的艺术情调.日本缩小意识在语言文学中,变成了隐遁和重视描写局部了.

2 俳句中的精深幽寂

缩小意识还体现在日本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文体“短歌”、“俳句”当中.短歌由5 音节、7 音节、5 音节、7 音节、7音节五段,共三十一个音节组成.而俳句是短歌进一步的缩小版,由5 音节、7 音节、5 音节三段,共十七个音节组成,这恐怕是世界上最短的诗体了.日本的文人雅士喜欢在短短的十七个音节中,抒发情怀一展才华.“短歌”、“俳句”与中国的四言、五言及七言诗歌不同,不需要遵守严格的对偶韵律,也就是不押韵也不对仗.

日本著名的江户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的「古池や蛙飞びこむ水の音」(古池啊,青蛙跳入水中的声音),简洁而隽永,数百年来一直拨动着日本人的心弦.芭蕉通过名句《古池》创造了以“闲寂”为中心的风雅美.他所主张的俳句特殊性格应该一是风雅之诚,二是风雅之寂.表面看这首俳句似乎是古池、青蛙入水、水声三者单纯物象的罗列,但是俳句却深含着古池周围一片幽寂,“寂”的气息隐藏在平和的水面之中,青蛙扑通跃进水池的响声猝然打破了这一静寂的世界.青蛙一跳的瞬间静与动达到了完美的结合.在这十七个音节里表面是无穷无尽无止境的静,内里却蕴含着一种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和无穷的奥秘.表现出芭蕉契入自然的心,将自我的感情移入其中,直接感受自然万物内部的生命律动和巨大张力.只有十七个音节却把自然与自我融为一体上升到更高层次,自我获得一种精神愉悦,艺术上的“闲寂”之风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寂”是以松尾芭蕉的为中心的俳句世界所说的审美意识,描写的是一种寂静而孤高的心境.

从俳句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日本的“闲寂”风雅之美,而且可以领会到这种美只有在自然、自然精神和艺术三者合一中才能绽放异彩.这其中孕育着日本人的离愁别恨.俳句的文体不经意间正好反映了日本人缩小意识的特点.总的说日本文化中缺少“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一抖”式的夸张,也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时空感.有的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描写,是日本文化作品中独特的精微世界.

3 艺术中的柔软精细

日本人认为艺术首先是一种神圣、不可亵渎的技术,任何粗制滥造的伪劣作品都会失去存在的市场.日本独具创造性,对西方近代美术影响较大,可以代表自己个性的绘画样式是江户时代后期创造出的多彩浮世绘.一般只有一本期刊大小的彩色木版画却能像中国的《清明上河图》那样,用柔软的线描和明朗的色调将鸟兽虫鱼、山川草木大自然的秀美风景以及江户时代充满生命活力的城市贫民的市井生活场面栩栩如生地浓缩在画中.“画狂人”葛饰北斋使浮世绘风景画在东西方结合的基础上采用了逆远近法即前景大远景小的画法,创作出色彩鲜明真实的不朽之作《凯风快晴图》,俗称《红富士》.蔚蓝的天空下阳光普照大地,染上了鲜红色灿烂光辉的富士山与山麓下碧绿森林相辉映之景色.《红富士》是凭想象力使日本绘画过去的全部辉煌成就再一次显现出来.其后的日本著名画家安藤广重将从江户到京都的东海道沿岸的五十三个驿站景点,各地的风土人情,雪、月、雨等自然景观都生动细致地浓缩在《东海道五十三次》系列风景木版画当中.其中不少作品除了山水景物,还浓缩几十人(匹),甚至上百人(匹)的人物和动物的生动细致的表现,其中《蒲原》是最有名的.画家以纯熟客观的写实手法描绘了白雪覆盖的蒲原驿站的冬景.在白茫茫的大雪中几个路人急匆匆地走在回家的路上,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呈现出大地一派宁静.著名画家歌麻吕笔下的江户*发髻里的青丝可以一根根地数出来,丰满的体态妩媚诱人的形象生动逼真,就像要从画中走出来一样.线条精微到近乎神经质,直逼视者的神经末梢,叫人惊呼其线条的魅力.

缩小意识在崇尚精微的艺术中,体现出日本人重视技术,重视其特殊性,从局部以达到全体.也就是说日本人执著于现实具体的、局部的事物,而往往缺乏整体宏观的思想.其文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梅棹忠夫将日本文化形象地喻为“黑洞”[4],意思是只吸收不发射,只有内聚力而没有发散力.日本虽然能够吸收一切外来文明,经过实用性的消化改造,再将产品返销国外,但是日本却无法将产生这种产品的文化———“黑洞文化”输出国外.也就是说日本文化一旦脱离了东瀛列岛,就失去了生命力.因为它太特殊,很难与世界文明接轨.中根千枝所言:日本人、日本社会、日本文化具有外国人难以理解的性质,它没有国际性.

4 结语

可以说日本缩小意识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日本社会的文化特色,让人感受到日本人细腻的微观世界.缩小意识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改变,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日本人的现实生活当中,在反映人们情感的同时,也体现在日本人现实生活当中,形成了一种日本特有的意识形态.相信随着我们对日本缩小意识的深入探究将会发现其背后更多的文化内涵,能更加充分的感悟日本的民族意识和人文情怀.

本文汇总,上文是关于日本文化视阈和缩小和意识方面的日本文化论文题目、论文提纲、日本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中国文化视阈的文学性和电影性悖论刍议
在中国文化视阈内,上下五千年的有序文明传承,以其强大的文学性,为整个文化范畴以及囊括于其中的电影均无差别地提供了一种数十个世纪积淀下来的织造方法 这种织造方法建构了文化与艺术的辉煌表达 文学性有着对于.

文化视阈下的人性反思评话剧《兰陵王》
剧作家的智慧在于,戏剧创作不只是善恶、爱恨、真假概念的载体,更重要的是,它刻画出丰富、复杂的人性与人情,并对社会有着健康的引导,在剧场里震撼观众心灵的同时,也引发观众深入思考,传递社会正能量 因此,一.

日本文化政策从政府主管到地域自治
日本文化政策的沿革先回顾一下日本战后国家的文化政策 在1964年举行的奥运会以后,日本文部省于1966年设立了文化局 两年以后,该局与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整合,设立了文化厅 在美术馆方面,1952年设立.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中的审美内涵探究
【摘 要】在现代世界文化艺术体系中,日本文化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茶道文化在对日本文化影响巨大,对于日本文化审美内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文化审美发展过程中,日本文化有机融入了茶道中的思想、仪态、精神,.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