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金盆银水耍南充类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和金盆银水耍南充类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金盆银水耍南充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11

金盆银水耍南充,该文是关于金盆银水耍南充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银水和金盆和南充方面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金盆银水耍南充论文参考文献:

金盆银水耍南充论文参考文献 高会军论文灌水工业水处理期刊水处理技术期刊关于水的论文

王夏 四亿 小琪

楔子 天工造:金盆银水

在环球的远东,在亚洲的中南部,有一广袤神秘的区域:早在6亿年前,即在地质年代的震旦纪,这里的地壳便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大型拗陷区;约2.5亿年前,即在地质年代的三迭纪,由于地壳的印支运动,这里便形成巨大的内陆湖盆;约1亿年前,即在地质年代的中生代,湖盆内便堆积了厚厚的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约6600万年前,即在地质年代的中生代晚期,在经历了一种地壳运动史上名叫“四川运动”的巨大变迁后,湖盆的四周兀地隆起,褶皱成山,便形成了今日盆地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北缘米仓、南缘大娄之四围高山封锁的巍峨格局.更为神奇的是:天工开物时,盆周东北置大巴山,盆周西北置龙门山,盆周西南置大凉山,盆周东南望武陵山,这便是天造盆地八面无缝之地质奇观.

我们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在一个方圆26万平方公里、水深2至3千米的巨大湖盆上空飞翔:时而,烈烈罡风搅得湖面狂涛巨涌,啸天吼岸;时而,平静的湖面作万顷碧镜,折射出太阳的金光,这是怎样一幅史前未央的图画:日月朗照,蓝天倒影,风云诡谲,山兀连绵——

时光继续后移,地质更新波澜壮阔.到了新生代纪年,地壳更进作喜马拉雅运动,湖盆四周再次隆起,盆底相对再次沦陷.东缘巫山终于经不住造物主的千般折腾:撕开裂口,切出长江,惊云撼海,滚滚东逝……

斯年斯月斯日,约6.1亿立方米的洪荒之水竭流干涸.湖盆作陆盆状.因其在中生代堆积了大量的紫红色砂岩、页岩,红尘盆地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如满盛的赤金熠熠生辉……是以笔者在此作“金盆”说,已传后耳.

就在金盆盆底两侧,造物主在造盆时,随意扔下两条北南行向的山脉——西边龙泉山脉,东边华蓥山脉.龙泉、华蓥300公里作东西夹持对绝,形成川中“盆中盆”丘陵腹地.南充得天独爱,坐拥其间——亘古以来便有着置位于“盆中盆”、“足金盆”地理中的富饶优渥、美丽光华与高贵显象.

而立于秦岭之巅太白山南眺:

南有嘉山,是为陵,其名嘉陵

南有嘉水,是为江,乃嘉陵江

嘉陵江源出陕西凤县代王山,在秦岭南麓千山万壑中千回万转,势夺阳平而入川.南流至南充阆中,东河于左岸来汇;至南充蓬安,西河扑岸而来.在南充全域:融虹溪河、清溪河、枸溪河、白溪河、螺溪河,五河灌满——泱泱嘉水、300公里,地势平阔,江流舒缓,山如石黛,水如碧玉,正是:一盆银水、两岸桑梓、三分城区、四时稻香、五县呈祥、六畜兴旺、七星闪烁、八景未央、九九长寿、万古阆中……

故尔,南充“金盆银水”之说是也.

第一章 风水之都

阆中古城,美名:阆苑仙葩.亦称风水之都.

风水,乃指日月自明、星辰寥挂、山川布阵、风云际象之自然大道.

风水学则是中国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古称堪舆.是中华民族先贤圣哲和方士、术士、道士临场校察阴阳宅地、围构村落、步建城市、营造宫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术论源于商周,成于战国,拓展于秦汉,完善于两晋,丰满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宕荡于今世.其高标代表人物有:周公旦、鬼谷子、樗里子、落下闳、诸葛孔明、郭璞、袁天罡、李淳风、杨松筠、邵康节、刘伯温、邵伟华……正所谓三百年必有大师兴.

风水术以气为万物之本.认为世界是从无(未见气)到有(气之始).气是本源“—”,它分化出阴阳“两仪”,再分出“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元物质.这些物质的盛衰消长都有不可改变的规律.因此,与大自然息息相关,或者说本为大自然之一部分的人类之吉凶悔吝、生死祸福是可以预测和把定的.西晋大地理学家郭璞所著《葬书》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是为风水.”历代风水大师正是基于对日与月、山与水、气与脉的界推演算,共同厘清大自然之龙脉定数为: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并指出:家宅居之,则家发人旺,及第状元;村落卧之,必邻里相安,人才辈出;城市拥之,则人流如潮,光华万里;宫殿抱之,则国泰民安,社稷有年.

阆中,从村落到城市的演绎,走过2300年的风雨历程.其商周属梁,春秋属充,战国后期,巴国灭充,迁都阆中.后历朝历代,为郡治、州治、府治、道署、省会,是中国四大古城(另三古城为山西平遥古城、安徽徽州古城、云南丽江古城)中,政治格调最高,风水脉象最合经典、城市构造最为古朴,人与自然最为融合的城市.

而在江山万里、城池遍地的五千年中华,阆中古城又是以怎样的龙脉定数、人文天演、街巷构瓴而夺冕“风水之都”这顶天玄地绝的桂冠呢?

首先,远看阆中:地处“金盆”北缘,嘉陵江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近观古城:南朱雀位,有锦屏山;北玄武位,有盘龙山;东青龙位,有白塔山;西白虎位,有西山.嘉陵江从西北口缓冲入盆,呈凹字形经东北口徐徐溢出……古城位于“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的穴场吉地,十分楔合地理四科——龙、砂、穴、水的表述意向.且北高南低,略为倾斜,南面宽阔坦荡,平林漠漠,视野飞清流而触锦屏.锦屏山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而得名,素有“阆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吴道子曾以锦屏山为轴心描绘三百里《嘉陵江山图》是给阆中古城矗立的又一座地理美学丰碑.

称阆中古城为“风水之都”,还因这里是中国古代民间天文研究中心,是中国乃至世界天文文化的发祥地.自汉以降,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是占星术士们的悠然乐土.

落下闳,便是神秘的阆中山水孕育的第一位超人、奇人.

史载:落下闳(公元前150年——87年)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西汉民间天文学家.活动在公元前100年前后.

少时,落下闳在乡间,醉心于天象观察.元封年间,汉武帝为改革历法,征聘天下天文学家.经同乡太长令谯隆和太史令司马迁“两令”推荐,被汉武帝征召入京,与当时的官办天文学家唐都、邓平一起研制历法,其是我国延用数千年的太初历法的主要创立者.后在家乡阆中蟠龙山建立观星台,改制了赤道式浑天仪.创立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学说浑天说.近代天文史学家朱文鑫说:“自汉落下闳作浑天仪,始立仪象之权舆……落下闳完善了古代天文学说浑天说,奠定了我国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之基础.后来的天文历法,如贾违、张衡、祖冲之等人的天文学说,都是在落下闳天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创造发展的.”由此,落下闳足以堪称中国古代天文学、风水学的祖师.2004年9月16日,经国家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联合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已将其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

到了东汉末年,阆中再现天文术算魁斗:周群,自幼随父周舒学习占验天算之术.其庭院中建有一座小楼,周群常令奴仆轮流到楼上观星望云,以应灾变.奴仆一旦发现云窦,即告周群.周群上楼细辨推演,其预言多验.刘备割据益州,任命周群为儒林校尉.刘备欲与曹操争夺汉中.询问周群.周群观天象后说:强攻汉中可以得到土地,但得不到民众.若率偏师北伐,定会不利.刘备不听周群劝诫,执意攻打汉中,果以失败告终.

传说周群游岷山采药时,遇见一只白猿,从峭壁下来,和周群相向而立.周群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书和刀向白猿投去,白猿立即化为一位皓首老翁,手中握有一块长8寸的玉板.授予周群.周群于是通透神明,更加努力专研算术,考据校正太阳、月亮和星辰的运行规律,应验图谶和纬书.蜀人谓之“后圣”.虽说周群得白猿授术,其事迂诞不经,若是而非,但周群的天文博学、术算精玄与预言多验在风水学史上亦是罕见.

周群把满腹算术传授给了儿子周君.

由是,阆中蜀地,盛传周氏一门三杰.

正因为阆中山奇水神、龙脉迁延、天文文化深厚,历代大师辈出,隋末唐初,中国古代最神明的阴阳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衔领皇命,从长安步遥千里,一路追风逐水,望气寻脉,来到阆中.于城南二十多公里处择地观天、望月听风、推背切磋、著书立说.并于晚年定居阆中,归西后葬于阆中……

相传,袁天罡、李淳风都在同一时刻遴选自己的墓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同一个地方.可回来后,李淳风便病了,闭门不出.袁天罡到府上去看他,见病恹恹的李淳风还在坚持着占卜着……袁天罡不解的问其原因.李淳风说:不管我怎么算,我的墓以后会被盗的.袁天罡听罢很沮丧地说:咱俩的墓相距不远,看来,我也难逃被盗的厄运啊!

李淳风回答说:不,不,不,我算了你的,你千年来都不会被盗的.

袁天罡想细问原因.可就在这时,李淳风突然病倒.不久,便去世了.

袁天罡带着这个疑问,回到家中占卜,却怎么也算不到原因,因过于疲劳,终积劳成疾而仙逝……

果不出料,李淳风墓在唐朝灭亡后不久被盗掘;上世纪60年代再次遭受摧残.而袁天罡墓千余年原封未开……

坐落在阆中城南20公里外群山环绕中的天宫院,便是袁、李二宗“金针插铜钱”共择之佳地.初,互不相让,后互敬而弃.天宫院,址于一块形似龟背的“圣宝岗”石台上,是风水中“九龙捧圣”格局的正穴吉地,为后人为纪念两位道学风水宗师而建.始于唐,修于明.天宫院为历朝历代民间天文术算家们的研习与朝圣之所.

袁天罡、李淳风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召,以推算大唐国运为初衷而演算的《推背图》,融易学、天文、诗词、谶语、图画为一体,是中国数千年帙湘浩繁的术数典籍中最为罕见的未来学著作:共有六十幅图像,其无一字一句一图一画不源于周易.每幅图像、谶语、颂诗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都可在《周易》中找到依据,而《周易》本身就是一本卜筮之书.

《推背图》预言了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未来紫薇老人建立大同世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方面阐释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治乱史观;另一方面,它分析出了由一阴一阳为之道所衍生的男女间隔执政的天道政治观;最终它预见中国和世界历史是按照:帝制时代——共和时代——大同时代这一命定式发展程式向前推进的;诏示人类历史最终将走向人不分黑白、地不分南北、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万教归一;而其思维之缜密、构图之严谨、灵验之神奇,远远超越西方诺查丹玛斯所著《诸世纪》之大预言.

《推背图》作为中国历史宿命论的集大成者,作为传统的神学体系和国家学说,作为东方神秘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品,必然是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不可或缺的重大篇章.

《推背图》是一部探索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的政治预言书,它对研究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进程具备相当层面的参考价值.《推背图》非常看好21世纪的中国将拥有一个伟大的时代,当未来世界的人类回顾这个时代的时候,就如我们今天常常追忆唐朝一样:是那样令人自豪而神往,是那样光辉灿烂而夺目,是那样一个有着包容世界气度的时代与国家.21世纪的中国是3000年未有大变局而真正且必然脱颖而出的中国,是、自由、文明的中国,必将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空前盛世.

然这样一部煌煌预世奇书,其创作者,晚年居然居于阆中,埋骨阆中,推演于阆中.本来,李淳风还要将历史推演下去:三千年、四千年、五千年,断得历史的大道与走向……而厚道的袁天罡却用慧指推一推李淳风的背脊,轻声说:罢了……罢了也……

李淳风方才走出祥云纷绕、曼妙空灵的大同世界,告辞紫薇老人,作面壁而守正状态.

……

发生了这一连串的玄秘故事,试问,天下何城尚能撼动阆中古城作为“风水之都”的永久性历史地位,除非宇宙中“落下闳星”陨落,周氏三杰被蜀汉遗民遗忘,袁天罡、李淳风走下风水宗师的神坛……

阆中古城作为天下城池中不二的“风水之都”,还凸显在其城市的内巷分布和城市建筑风格极具古典表现力方面——

阆中古城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2平方公里.巴国建都之史前,阆中已呈羌、巴、蜀、汉等多民族融合局面.他们依山而居,临水而列,围满沙州半岛,构筑碉楼亭阁,求取自然山水与人的亲和浑一……

至唐,鲁王灵夔、滕王元罂相继镇守阆中.其间,他们遍征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广建殿堂.并按袁天罡、李淳风的风水大观营造初唐宫苑.致其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街纵巷横,相得益彰;户启窗开,通风采阳;移树接木,鸟语花香.此后,历朝历代皇子皇孙,攫上黜下朝廷命官,或在任、或羁留、或云游、或终老,无不凭托古城这块风水宝地,成栋梁、扭颓势、赋华章、养天年……他们在此掷重金、建府第、择佳处、修别殿.今日阆中,依然完好地保留着中古时代——唐、宋、明、清的建筑群落.其建筑风格多为半珠式、多字形、品字形.工艺上多为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采用卯榫托拱.外观上,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苑或坐北朝南,或坐东朝西,或靠山面水,或接水迎山,或一院两进,或两院三进,鳞次栉比,藏风聚气……

古城街道亦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其以中天楼为市井核心,以应风水学上的“天心十道”之喻;以十字大街为主干道,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相对,正是:江围半岛,四麓坐城,水气山岚,沁人心脾.迄今,阆中古城仍有古街古道61条,古院森森,元元黎民,八方游客……正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阆中城池及周边峦顶丘壑之中,有着海量的地藏、雕塑、建筑,2300多年来历经地壳震抖、战乱兵火、雷电夹击、风雨剥蚀,而今巍然矗立地有: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华兴楼、文笔塔、石室观摩涯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邵水湾墓群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戊戌年三月十三日,晨,云翳低垂,细雨霏霏.据报,此后三日有雨,天气不爽……心性不觉抑郁.我在诸友陪同下,仍启阆中古城采访之行.行至天宫乡,得知袁天罡、李淳风“推背”于此.临时须行朝圣,并虔诚地凭吊了袁天罡、李淳风二宗墓地……拜毕,行至半里,见群山墟隙中已见日光,浓密的树枝着轻风摇曳——天晴了!此后三日,高阳,春光妩媚.顿觉千年如瞬、二宗有灵,仍于无形中把玩着阆中山水,助我前行.

在阆中风水文化博览城——这个由风水广场、风水八卦宮、风水体验区、风水大讲堂、风水好运堂、风水养生馆等八大板块组成的中国仅有的政府公益风水文化景区,笔者与住馆风水学者何“仙姑”进行了风水文化交流与切磋,对阆中市委、市政府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坚持维护并努力还原阆中古城的古原生态和古原建筑,坚持沿习、着力复兴与传播阆中古城的古风民俗给予肯定与赞扬.作为一个风水学者,她的评价是客观的、真实的、没有虚拟之诞,亦没有掩饰与溢美之虞.

笔者采访了阆中市旅游局王君副局长,进一步得到了证实.他说改革开放以来,阆中古城与全国另三大古城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阆中古城的预热是2003年.那时城里因有很多古建筑群保留下来,这年秋天,突然来了几拨游客,阆中人敏锐地感觉到了一个新时代的风向.市委、市政府及时启动了阆中古城申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规划:界定了核心区、协调区范围;拆除了古城内与原古建筑不协调的高楼洋房30万平方米;完成古城街道改造30千米,投资约50亿元;恢复景区、景点,重修、维修中天楼、文庙、道台衙门、张飞庙、川北贡院及五关十二楼计30余栋(座);设计、引导、管理民居修缮;对居民商业业态进行调整、布局、监管;规范了街道两侧路灯、招牌、旗幌……

2004年,四川省人大颁布了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2009年,天宫院4景区获批;

2010年,阆中市获得“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

2013年,锦屏山景区、南津关古镇、阆中古城分别获得国家5景区,其总面积达4.59平方公里.

临别阆中,笔者随意在古城街道中求得一卦:

坤:元 亨 利牝马之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卦象题解:大地的形势平铺舒展,而人应该顺应天时、取德于地.要以深厚的德行来承担更大的责任.

又 解:古城至阴、至柔、至洁、至美,属女性城市.而时人,以柔克刚.执政者坚持保持古城原古生态和原古建筑风貌,拆除一些刺眼的异形的有伤古风水的高楼、危楼和不协调的建筑,用四时花木装点城市,使古城愈加灵秀、生动、怡人……

再 解:牝马具有生殖繁衍的体征.阆中古城恰是一条历史的雌马,世世代育着川北、川东北各民族人民的和平、安宁、幸福、吉祥、文明与富强.

第二章 蜀听三国

在南充听三国故事,似有“金盆”嗡嗡回响之声,这哐铛哐铛的金属重音,如铁马金戈在“盆”内厮杀一片……南充市,在三国时期,是蜀汉政权的京畿辅地;是桃园三结义中排行老三、五虎上将、汉桓侯张飞的镇守之地;是蜀汉名士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将军马忠及安汉侯王平的生卒寄养与励功之地;是与迁、固并史的《三国志》作者陈寿研习、著述与千古流芳之地.在这古老的大地上,蜀汉政权经历了足足一个“甲子”的兴亡沧桑.蜀汉是公元3世纪中叶偏安中国西南一隅的汉室朝廷.蜀主刘备是正宗汉室脉系.我们在这里近距离听读三国故事,有着如数家珍般的迷念与兴奋,有着数典祭祖的神圣与悲壮……

万卷楼:万卷诗书志三国

一部二十四史,载录了中华五千年文明.

《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的第四部,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司马彪合著的《后汉书》并称前四史,被历代史学家视为史学名著、备受推崇.

《三国志》是一部撰写魏、蜀、吴三国鼎盛时期的传记体国别史、断代史.全书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计36.7万字.它完整地记录了汉末至晋初100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作者陈寿以史家的巨眸审视了这一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产生的重要人物;对不可靠材料进行了严格的甄别以弃伪.其记事翔实、叙事简略、文词简炼,描述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晋尚书郎范頵上表称:陈寿作《三国志》,词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三国志》遂得以流传.崔浩评曰:(陈寿)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于玉廷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班史以来无及寿者.

坐落在南充西山风景区的万卷楼,即是《三国志》作者陈寿治学著述之地.古书云:“南充城西有果山,此处有万卷杰出”……万卷楼依山而建,气势恢宏.唐代在万卷楼前建甘露寺,一并形成古建筑群落.万卷楼宇内有三大展馆,保存了汉晋以来大量的珍贵史料、文物、三国故事浮雕、壁画,色彩古艳,栩栩如生.

陈寿旧居构建于万卷楼下,庭院低回,青石泉鸣,小桥横溪,涓涓长流,接西河一衣带水,绕西山奔涌而出,恰如三国文化之源头……西山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层林溢彩,鸟语花香,掩隐着万卷阁,并与万卷楼飘逸的书卷味调和出浓烈的、肃穆的、净雅的氛围……陈寿旧居内整体呈现出魏晋时期耕读家庭的风物文华,徜徉其间,有着深邃的历史穿越感——

陈寿,蜀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出生于安汉县城(今南充市顺庆区),西晋元康七年(公元297年)卒于洛阳.陈寿出生时,即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战乱频仍.其父为蜀高级统兵将领马谡参军,因街亭失守,获髠刑被逐出军营.回到安汉老家.为将陈寿培养成堪负大任之才,父母不惜花费家资,于西果山为陈寿修建了读书之备的万卷楼.并聘当地名儒,担任塾师.陈寿不负双亲殷殷重望,尊师重道,勤学善思……18岁赶赴成都,就读太学.拜蜀中大儒——谯周为师,研习儒学经典《尚书》、《春秋》、《史记》、《汉书》.谯周因材施教,答疑解惑.陈寿聪慧敏识,过目而明,且擅长撰著,文词华艳……

陈寿入仕后,仕宦生涯艰难坎坷.初为卫将军姜维帐下主簿,典领文书,*日常军务;继升迁为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的皇门散骑侍郎,位极显贵.后终因后主荒嬉误国,宦官黄皓专权,姜维与黄皓结怨,祸及陈寿.陈寿因此仕途受挫,累年不得升迁.

公元264年,蜀汉灭亡.陈寿返归故里.埋首于万卷楼中,把父亡之悲、黜废之怒、灭国之痛,深深地埋进书山,沉入瀚墨……陈寿在蜀汉老家,万卷楼丛,度过十年寒窗,为饱学治史受尽了孤独与煎熬……

公元280年,西晋灭吴.汉末以来百年战乱干戈止息.陈寿不顾体虚羸弱,穿行于血渍未干的中原大地,四处搜寻历史人物之遗闻轶事、民间传说及歌谣话本;踏访三国名人之遗迹,考核旧史所达人物姓氏、年里、官爵、性质等;不舍昼夜地大量收集整理三国时期国别档案;争分夺秒抢救史籍与人物活本……历经十年艰辛,于太康10年,完成煌煌巨制《三国志》初订本.后累经修订补正,直到客死洛阳……可以说一部《三国志》熬煞了陈寿三分之一的生命年轮.为此,上苍给陈寿准备了65个春秋.

在万卷楼庭院正中,有一尊陈寿怀抱竹简,手持毛笔的青铜雕塑,其形态儒雅,气度豁达,神韵傲放……在庭院展厅,高悬着“并迁双固”的巨扁,有楹联曰:

千秋笔写千秋史,万卷楼载万卷书

原来,万卷楼才是《三国志》的真正源头,才是三国文化的正本清源.

1993年10月,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陈寿故里——南充市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及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在一起进行了多层面的三国文化学术交流与探源.基于大量的实物佐证,诸如万卷楼、张飞庙、谯周祠、王平墓、瓦口关古战场遗址等,最终确定:南充为三国文化的正源头,万卷楼为“三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永久会址.”

这是人类历史对陈寿一儒的最高奖赏.

敌万楼:狂飙为我从天落

公元219年,关羽被东吴大军败走麦城.继而,被曹营宿将马忠枭首临沮.这一,使得蜀汉巴西太守张飞身首异处,历史又一次证典“骄兵必败”和“勿罪小人”,并给人们以沉痛训诫.

公元221年春,刘备为给关羽复仇,举兵伐吴.令张飞由阆中率军会师江州(今重庆市).张飞得令,命麾下将领张达、范强负责置办白甲、白旗,三军挂孝出征.上限三日内完成.如若完不成任务便取张、范人头.张、范误听误会:以“白”为“百”,自知无论如何三天也造不出“百”套盔甲、“百”面大旗,必自取头颅于飞.出兵前夜,张、范合谋:先取了张飞首级!于是星夜出逃,欲予东吴邀功行赏去了……

巨武陨落,雄威不再.张飞死后,首葬云阳,身葬阆中.巴西郡民念太守之德、之勇、之功、之恩,将张飞“身冢”,封土堆高8米,围城南北长42米,东西长25米的椭圆形墓园.其冢上遍植灌木、修竹、花草,而今已成古树参天、竹林成荫、花荣草茂之景.

公元260年,后主刘婵追谥张飞为“一等候”——桓侯.阆人又于张飞墓前建阙立庙.以礼祀之.唐时称张侯祠;明代称雄威庙;清代称桓侯祠;时人称张飞庙.

张飞庙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及张飞墓冢、墓亭组构.正是“土宇几更,墓园如故”——张飞庙虽累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现为明、清时重建的多重四合院式古建群落.其占地10余亩,建筑面积达2200平米,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凭吊张飞庙,跨过山门、立于眼前的是一幢巍峨矗立的明代重檐歇山式屋顶建筑——敌万楼.上有四瓣镶成梅花方形巨柱,屋瓴翘角飞天、气势撼云、精构细造、匠心别具.屋檐下悬挂着三块金字匾额,上书:“万夫莫敌”,“虎臣良牧”,“灵庥舄奕”,是极赞桓候生前死后对国之忠勇、对郡之甘奉、对敌之凶悍、对民之拂照……让人深深地沉入史海,勾勒出1700年前张飞于战阵中的雄威图画和作为郡守的爱民壮举——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暴发,掀开了东汉末年中国百年战乱的序幕.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张飞排行老三,字冀德生于涿君,燕人也.相传古代涿郡某处大森林,出现一条巨大无比的蟒蛇精,祸郡害民,张飞得知后,便孑身闯入林海,在同蟒蛇精经过急烈搏斗后,终将蟒蛇精掐死.张飞扛着蟒蛇精死尸走出密林,竟发现自己扛着的原来是一只奇特怪异的兵器——“丈八蛇矛”浑然入世.

正是握着“丈八蛇矛”这柄神器,燕人张冀德方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才有了张飞扫黄巾、战虎牢、守下邳、喝长坂、平葭萌、攻宕渠、夺瓦口,立马八濛的英雄史诗,才有了张飞刺邓茂,三英战吕布,大喝长坂坡,平手降马超,智取瓦口关,杀得张郃弃马攀岩落荒而逃……

丈八蛇矛于张飞乃神赐之物,总是形影相随.张飞挥动着丈八蛇矛,那黑色的锦絮在空中飞舞,如惊雷滚地,锃亮的矛尖犹如响蛇吐信,矛尖所指便有一名劲敌刺死在丈八蛇矛之下,令敌闻风丧胆,睹物魂飞身外,闻声肝胆炸裂.故尔,张飞与关羽并有“万人敌”之誉,所谓万人敌:即一夫敌万或万夫莫敌……

真实的张飞并非一介武夫,遇事鲁莽;而是知情重义,足智多谋的虎臣良牧:如刘巴初降,张飞立马到其家中拜访,虽刘巴不齿于张飞,面对张飞的殷勤一言不开,张飞恼羞成怒,气愤以极,但也没有怒形于色,没有抱怨刘巴一句,处若谦谦君子,做到礼让三分;再如刘备入蜀后,诸葛亮携张飞、赵云进军西川.张飞率大军到达江州,江州守将严颜据城不降,张飞将城池攻破,并生擒严颜.张飞对严颜大喝“大军到来,你为何不降,还敢于燕人大战?”严颜回到:“你们无理侵夺我们疆土,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令牵出斩首.严颜面不改色,大声说道:“斩首就斩首,你逞什么威,发什么怒?”严颜拒降的豪气感动了张飞,将其释放,并引为上宾,收为部将.后人评:张飞这一智举,有国士之风.又如,张飞守阆中,为巴西太守时,曹操令张颌领三万精兵进犯巴西,兵至宕渠,寇犯百姓,张飞率巴西郡军民合力抗击.两相对垒五十余日,阆中形势日渐紧张.一日,张飞率领万余精兵主动进攻被掠城池宕渠并用一小股军卒引诱张郃深入瓦口关,张飞率部从天而降,奇袭张郃,张郃大军因山道狭窄,前军后军不得接应被张飞打得大败.张郃为了逃命,只得弃马攀山,落荒而逃郑南.张飞以谋败郃,巴西自此获安.

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若奔马,手起矛落,以一敌万.阎页、梁殊评价张飞说:“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一介武夫焉有百战百胜而不损一戈一矛之勇谋?其兄关云长赫赫多战功,然一次被曹操生擒,一次被吕蒙围困,最终被马忠割首.张飞无论是在三国战争的战略上,还是在蜀魏战争的战术上,或是临阵杀敌以勇力与战法上,都不曾有过败绩,实为中国冷兵器时代的一尊战神.

公元214年,刘备任命张飞为巴西太守.张飞把郡府和帅帐设在阆中,他一面保境安民,一面郡事料理.张飞在阆中驻守长达7年,他课民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扩大商业;他重视教育和对民俗民风进行化育,使阆中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葛洪对张飞高度赞扬说: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

张飞牧郡7年,古阆中是如斯安宁,阆中原住民是如斯幸福,令人羡慕不已.阆中人感觉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阆中的和平与发展,那是来自张三爷的神秘的无形庇护……走在阆中的街头巷尾,人们不时可以看到:为纪念这位虎臣良牧,有一队差人高举“肃静”的牌子,敲打着铜锣,由一位老汉牵着一匹高头大马,“张飞”手持丈八蛇矛威风凛凛跨马而来,前后有10多名随从,身着古代将士盔甲,跟班巡城——这是阆中古城一种日常的街头表演形式,将1700年前张三爷灵活再现,它既表达出阆中人对张三爷的深情怀念,更是营造出阆中古城一种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氛围.

哐当哐当的铜锣声,由近及远,由远及近……

谯公祠:劝蜀降魏须正名

在一部宏大的三国故事中,很少有人知道谯周这个名字,江湖上也很少流传谯周的故事.只有到了蜀地南充,这位“蜀中孔子”、蜀汉“光禄大夫”、晋封“阳城亭侯”才从“史面”凸现出来.

谯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即今南充市西充县槐树镇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儒学巨子、天文术算大师.其弟子陈寿所撰《三国志》这样描述:身长八尺,体貌素朴,性惟诚不饰,无造次辩论之才,然潜识内敏,词理渊通,为世硕儒……

最早的谯周祠为魏汉建筑.祠后为谯周墓.谯周任蜀汉“光禄大夫”时,曾长居安汉(今南充市顺庆五里店谯贤铺).晋泰始元年(公元270年),卒于益州.其子谯熙遵父遗嘱,将灵柩运回安汉安葬.谯周墓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徙于城西40里;明嘉靖四十三年,仍归葬于县署后;明万历初,移葬县署西北隅;上世纪60年代被毁;上世纪80年代墓址再移……2006年,谯周墓新迁南充西山景区原五虎殿位置,并于同址新修谯公祠.谯公祠由山门、廊轩、正殿组成.掩映在西山万木丛中,风景如画.祠园庄重肃穆,仿佛是给千百年来荣辱随骂、功过无定、褒贬不一的谯周还以一个历史的正面定位.昭示出谯周毕生所为正是顺应历史大潮、完全符合儒家积极用世、善人全国的行走大道与崇高精神.新祠气象显示:谯周乃真汉臣,非逆贼;真君子,非倿人;汉硕儒,名千古……

一部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让谯周9次出场.而每一次出场,谯周不是自降就是劝降;不是安邦就是反战;不是劝谏后主就是针砭权臣.谯周总是以鸿儒般的博学、术算家的推演、蜀汉国土的眼光、护国安民的心肠、战略权谋的机变、鞭辟入里的舌簧,为华夏民族的大一统进程撩开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不为,孰为可为?斯人不颂,孰人可颂?

谯周第一次出场,是刘备进军西川、兵临成都城下,谯周劝主子刘璋投降刘备.刘璋被谯周说服.成都免战,万民无恙.益州利益集团跟随刘璋降了刘备,其利益未见削弱.到了诸葛亮执政后期,其利益愈加丰满.焉能说谯周劝降仅仅是为了保全了自己?而是保住了成都政治、经济、商业、民生等过往业态,使成都市井及民商避免了一场深重灾难与危机.并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迎来了蜀汉时期的空前安定与繁荣.所以说:谯周的这一次弃暗投明,是公开的、正直的、光明的、积极的.谯周不是弃刘璋而投降刘备,而是劝刘璋投降刘备.史实进一步证明:刘备主蜀,是中国西南地区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蜀汉政权作三国鼎足之一极是有其存在的基础和理由的.可见谯周的这次出场不乏具有推动蜀汉政权建立的根本作用与进步意义.历史应该给谯周以“识时务为俊杰”、免内战、成蜀汉的第一道光环.

谯周再次出场应该是在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谯周得到这个消息,旋即前往奔丧.时后主刘禅下诏禁止大臣前往吊唁.但因为谯周行动迅速,抢在诏示之前得以到达.这既表现了谯周决绝果断、行动敏捷的国士风范,又体现了谯周与诸葛孔明之间深厚的士宦交情……诸葛亮任益州牧时,慧眼识才,任命谯周做劝学从事.可以说,谯周是因为得到诸葛亮的赏识、提拔,才有他的仕途进步.谯周第一时间为诸葛亮奔丧吊孝,证明了谯周是何等的知恩图报、知情重义之人.

谯周的第三次出场,乃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后主立刘睿为太子.谯周被调到太子府为仆射后封为家令.时后主刘禅经常外出游玩,沉醉于声色犬马,并大肆扩造乐宮、后宫.谯周见帝心荒淫,蜀汉危矣,便上疏后主,劝谏后主应尊先帝刘备之遗德,励精图治.后主见其贤良厚德、封谯周为中散大夫,仍侍奉太子.

谯周连续多次出场,应是公元257年前后.谯周与位高权重的尚书令陈袛展开了精彩骂战.并把他与陈袛在朝廷上的骂战录成文章,这就是著名的《仇国论》.

蜀汉后期,宦官黄皓专权,排斥异己.正直的大臣及群僚都被排斥挪位:有处死的,罢黜的,有委以虚职得不到重用的.陈袛能言善辩,极尽阿谀,与黄皓结成死党.谯周儒学道统名气很大,但不在蜀汉政治中心,斗胆与陈袛公开骂战,主要是其由衷体恤蜀汉国民之痛苦——早在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年,益州便常年招丁慕勇,导致壮士血沃沙场,老丁无力耕种田垄,民不聊生,乡村凋蔽;到了姜维时代,蜀汉更是穷兵黩武,连年战争,使得蜀汉国库空虚,百姓税负加重;而后主及王公大臣,愈加荒淫无度……东吴使者薛珝回呈孙休说:“(蜀汉)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可见,谯周对陈袛开战,源于一种仕大夫对国家安危的政治责任;源于对国民艰难困苦的心痛与哀惋;源于对蜀汉权力中心人物的政治短视和腐败堕落的担忧与愤恨……《仇国论》是一位爱国良臣的刚正之作.谯周对宦官与倿臣的怒骂掷地有声.谯周无视权贵、为民请命的汪洋恣肆气吞山河.《仇国论》是一部千古国骂,是后世良臣治国、监国的范本,谯周应同盛世唐朝的谏臣魏征一样同彪青史.

谯周最具重大意义的出场是在东汉景耀6年(公元263年)冬.魏国大将邓艾挥师南下,攻取汉中.蜀汉后主受宦官黄皓蒙蔽,未作成都城防调度.邓艾战取阴平,长驱直入,迫近成都.而这时姜维大军远在剑阁.成都城一片惶恐慌乱.后主临朝,问计群臣.君意是:投降东吴还是迁都南中.根本不提战与作何战法的问题.朝堂之上死寂般的哑然,群臣无计……

这时身着朝服、腰束革带、羽翎纶巾的谯周昂然走进大殿,带着苍茫的声音,劝说蜀主刘禅降魏!

针对有人提出投降东吴的主张,谯周坚决反对.他说:魏能灭吴,吴不能并魏,明矣.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职,何与一辱?

而对另有大臣提出迁都南中,谯周反驳道: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人敌已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小,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继而陈述: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有征,兵弩逼之,穷乃幸从,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积怒,此患国之人也……

面对有人进一步担忧:邓艾恐不受降.怎么办?谯周分析说:方今东吴未宾,事世不得不受.[之受][受之]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

谯周还以“文王养民、得以为王”;“勾践与民生息,得以灭吴”的生动史例,以“民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成”的史治苦果,痛心疾首地陈述了“自丞相六出祁山、姜维连年征战、数十年来蜀汉民生凋残、民怨沸腾、国库空虚、经济萎缩”等蜀汉政权的种种险象.指出及时降魏是蜀汉君臣子民自保无虞的最佳选择.错过这一历史机遇、将使成都、使益州、使蜀汉坠入万劫不复的灾难渊薮……谯周心潮起伏,面涌波涛,慷慨陈词,壮烈悲歌,掷字千钧,声震庙堂,这是蜀汉“光禄大夫”在江山社稷濒危时的旷远神思;这是汉儒人臣大忠大勇的良策奇志;这是发自蜀汉君臣内心深处的第一种声音;这是万兆黎民渴望已久的万顷福祉.因蜀汉有了谯周,成都免屠城;因华夏有了谯周,三国聚合一统.在谯周卒后十年,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吴,三国统一,实现了一代硕儒谯周的终极预言.中华民族的历史巨足铿锵前行……

第三章 红色经典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朱毛为代表的工农红军与为代表的封建军阀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以中国人取得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后改为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去共迎一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抗日战争而握手言和.在《菩萨蛮.大拍地》一词中这样描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1949年,共和国成立.国民政府被逐出大陆,逃逸台湾.中华大地经过70年的修复装点,留下了一处处回味历史可歌可泣的红色景区:南充仪陇,正是“朱毛”一体中的朱德总司令的故乡.从川东北大山深处走出的这位佃农的儿子,站在20世纪历史的潮头一声怒吼,竟然改变了史河的航道.于是南充仪陇便有了“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这一红色的景区符号.南充市所辖营山县、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阆中市这一片广大区域:公元1932年代,曾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铁马金戈踏马横扫之地;是四川省第二个赤色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红四方面军政治部所在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三万里长征(红四方面军两次翻越雪山)的始发地之一……于是,南充阆中市有了“红四方面军纪念馆”这一红色的景区符号;南充市还是被称赞的“为人民利益而死而重于泰山”的八路军战士张思德的故乡;是革命先驱与斗士张澜的故乡;是共和国长罗瑞卿的故乡……于是,南充市又有了“张思德纪念馆”、“张澜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一连串红色的景区符号……这些在20世纪南充大地上发生的伟大的历史事件和诞生与成长起来的优秀历史人物一并凝结成南充大地上深厚而经典般的红色文化,让来者去凭吊,去瞻仰,去纪念,去颂扬,去感染、去吸吮他们忠勇的血性、正义的气质,道德的力量和为民族为国家为苍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至伟精神——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人民的光荣

马鞍镇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川东北古镇.素有中国“西部第一客家古镇”之称.坐落在镇东南的琳琅山:气势雄伟,中峰兀出,五条山梁呈五角姿式均匀分布.从高空鸟瞰,恰是一枚硕大的五角星,人们誉赞为“五星琳琅”;无独有偶,在琳琅山南麓的坳褶中,有一块天然锤镰石.锤镰石的底座呈自然弧度,形如镰刀.镰石上平放着一块酷似锤子的巨石,与镰石孪生一体.镰石镰孤长约8米,镰石、锤石叠高约5米,镰锤石合约300吨重,独立于一块绿茵茵的草坪上,与山麓断开.彷如天降.五星琳琅与天降锤镰实属罕见的自然奇观,暗合中国党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徽……琳琅山满山苍松翠柏,修竹野篁.听山,林涛阵阵,泉水咚咚;走山,山势错落,曲径通幽.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朱德诞生地、朱德旧居、朱德父母故居、朱德父母墓地、朱氏祠堂、丁氏庄园座落其间,构成人文“名”“绝”,自然“奇”“秀”,人文与自然相映媲美的5原生态风景区.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于1978年经批准兴建.2004年,总书记指示: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纪念馆经过扩建,融合了古典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主体建筑达到了3760平米……

纪念馆大门正上方悬挂着同志亲笔题写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馆名.

在纪念馆序厅矗立着一尊仿青铜朱德雕像.总司令手握望远镜,目光深邃,凝视前方,身后是一匹奋蹄腾空的战马;背景是井岗山、太行山、黄河壶口瀑布浮雕;铜雕座基上,手迹“人民的光荣”雄浑劲拔,阳雕镏金,顿使馆藏主题升华……

1886年12月1日,朱德生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一个佃农家庭.他在少年时奋发读书,青年时孔武英豪,中年时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一起缔造人民军队,缔造人民共和国……终其一生功盖人寰,德泽天下,受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崇敬与拥护,是人民爱戴的领袖.高度赞誉朱德:

“人民的光荣”——已成为20世纪的历史传说.

红四方面军革命纪念馆:

红旗漫卷西风

2016年,初冬,川东北万山飘红.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正式批准南充阆中红四方面军革命纪念馆进入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名录.这恰如冬日低空罕有而沉闷的冬雷,在川东北大地上隆隆轰响——

阆中红四方面军革命纪念馆,原为阆中红军烈士纪念园.1996年开始修建,馆园主要分为嘉陵击水区、星火燎原区、山河铭义区、金戈铁马区、碧血千秋区和英烈园.2009年扩建后,新增三大主题雕塑、红军广场、革命之梯、一旗五徽、功勋墙、红军烈士名录墙、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军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和场景,*、展示红军烈士文物400余件.纪念园区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000平米.无论是园内设施,还是馆藏内容,足有资格进入全国红色旅游景点名录.多少年来,南充老区人民翘首以盼,历史终于慢慢苏醒……

1932年9月,鄂豫皖苏区终于禁不住敌人的围剿,红四方面军被迫向西转移:一路渡汉水、经上元、达西乡、翻越大巴山,入川建立川北、川东北革命根据地.

1933年6月20日,红73师一部在李先念的率领下进入阆中东北边界的三庙场(今三庙乡).然后分兵两路:一路直插阆中的峰占观(今峰占乡);另一路抵达鹤峰寺(今鹤峰乡).这是最早进入南充境内的红四方面军;与此同时,红11师一部兵力在师长倪志亮的率领下,突至阆中老观场(今老观镇)附近.老观镇有敌田颂尧的部队和一个民团.红军派代表秘密与老观场地下党取得联系,举行农民.7月6日,成功.民团被灭.田颂尧一个营从老观场退至鸡山梁.红军三战鸡山梁,大获全胜,并得到大量补给.此后,红11师扩编为红30军,军部设在老观场.并以此为中心,建立红军医院、建立红军造船厂、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在阆中,红军转战三年,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战斗故事,诸如:夜袭老君山、强渡南津关、再度嘉陵江……为了红旗不倒,苏区永存,为了革命胜利,约3万余阆中儿女与敌血战.在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多名红军战士随队长征.其中女红军500余人.据统计,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阆中籍红军战士有册可查的逾7500人.而今,仍然有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石刻标语群等多处红色遗迹可供凭吊.

1933年6月,红四方面军张国焘、徐向前、王树声、许世友、李先念等在旺苍木门召开军事会议:布置仪南、营渠、宣达三大战役,在川东北展开了摧枯拉朽的土地革命战争.

——在南充仪陇县,当年红军书刻石质标语就多达500余条.经过80年的风雨剥蚀和各种地质灾害及人力破坏,今尚存119条.读着这些石刻标语,诸如:“是穷人的政党”、“拥护”;“苏维埃是穷人的政府”、“拥护苏维埃”;“实行土地革命”、“平均分配土地”;“扩大红军”、“赤化全川”;“参加红军保护父母妻子”等等,仿佛所到漫山遍野的红军呐喊,仿佛看到漫山遍野草木皆兵.它是那样具有革命性、真理性、鼓动性、战斗性,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红军必胜,人民革命必胜.

——在南充南部县,赤色革命更是如火如荼.在红四方面军到达前后,南部县便发生了撼动封建统治基础的升钟起义.这次起义,给红四方面军建立川东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南部,是著名的川盐产地,有盐乡之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全县就有4000余口盐井,日产70万斤食盐.占领南部,这对于受敌人高围封锁、物质匮乏的川陕苏区就是希望,就是钱仓、米仓、药仓.为此,红四方面军在入川之初,即1933年8月23日,便打响了仪南战役.红25师师长许世友率74团,从仪陇土城出发,攻占南部门户长坪山.长坪山四面峭壁悬崖,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许世友天兵奇袭,攻无不克,取得了长坪山大捷.红25师迅速挥师南进,占领了南部县嘉陵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在建立南部苏区和保卫南部苏区的斗争中,南部县约有15000多人参加红军,3000多人参加地方游击队.追随长征的南部籍红军将士多达8000人.正是:

山苍苍,水茫茫,怒看红军过大江,浓浓掩夕阳

雨滴滴,泪汪汪,怕问亲人去何方,何时归故乡

这比井岗失守、《十唱红军》的调子更为悲壮悲怆……

——在南充市营山县,红四方面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西风烈烈,长空雁叫,红旗漫卷.

1933年10月初,红9军占领营山县新店场,并将军政治部,作战指挥部迁入新店镇.许世友坐镇指挥.10月3日,红9军25师74团从新店出发,一举攻克营山县城.当晚,县城人民高举火把,敲锣打鼓欢迎红军.5日,红军分兵向蓬安挺进,一路向回龙、插入蓬安的徐家、茅亭,直抵嘉陵江边斜溪.6日,占领周口古镇.迫使杨森全部人马龟缩到嘉陵江西岸.营渠战役历史半月,毙敌1000余人,俘杨森部团长雍寿康及军卒2000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器械.使川陕根据地向南推进50多公里……取得了营渠战役的辉煌战果.在营山,红9军还取得了激战马深溪、强夺陈大寨、夜袭玉龙观、强渡照殊河等单元战斗的节节胜利.创造了一系列红军运动战经典战例,为红军的军事斗争和后来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积累了在战术层面上的宝贵经验,值得大书特书.

——在南充蓬安县,从上世纪以来就盛传着“红军树”的故事.那是在县东面与周子古镇相连的地方,有一座海拔600米的龙角山.山顶生长着一颗浑圆粗壮的黄角树.直径在100cm以上.树冠顶阳如帽,遮雨如伞,树枝旁逸数丈,叶茂根深.风舞摇曳多姿,光照婆娑斑斓……树干旁立石碑,刻“英雄树”.相传:1933年,红9军许世友部转战蓬安,曾在龙角山与敌恶战.敌多我少,敌我力量悬殊.龙角山久攻不下.战士送饭至龙角山顶,因战事急,一时找不到扁担,慌忙中掰断一根黄角树枝,担饭上山,随意将黄角树枝插在黄土中……英雄九泉有灵,黄角树枝,无根无须,竟吸纳日月精华、山川风露,呼天抢地,长成参天大树.村人见此奇观,便呼之曰“英雄树”.此一传百、百传千、千传万,80多年过去,蓬安及南充乃至川中甚至全国,英雄树如英雄故事传遍人间、誉满人间.

1980年,蓬安人民政府立下石刻,并入县级文物保护序列.“红军树”神圣的旨意、天地的造化、英雄的传说、人民的传颂.它永远护佑着蓬安人民吉祥安宁……

张思德纪念馆:死,或重于泰山

1944年9月8日,直属机关在延安枣园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地悼念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同志.这是中国自战争以来,数以千万计的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牺牲的普通战士中最高规格的追悼会.主席同志亲自参加追悼会,亲笔题写“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向大会做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生动演讲,《为人民服务》至此成为思想体系中的重大篇章.

在演讲中对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作了高度评价,他深情地说: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又说:“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在这里对一个人的生死价值用泰山和鸿毛做喻,做了最本质的阐述和量化,从而给每个人的人生树立起一根道德风向的标杆,也是对中国数千年以来历代统治阶级的人生价值观的一种彻底否定和完美超越.

张思德同志之所以受到人民领袖肯定与赞扬,是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张思德从小是个苦孩子,襁褓中母亲去逝,12岁就给地主放牛;1933年,红军来到他的家乡仪陇,他积极参加少先队,站岗放哨……后加入共青团、;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合,挥师北上,张思德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到达陕北后,他被调到军委警卫营通讯班任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敬业负责,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组织表彰;1940年夏,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围剿与经济封锁.为保障机关冬季取暖,张思德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深山老林中伐木烧炭,苦战三个月,把八万斤木炭送到了延安;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年代,为进一步克服敌人的经济封锁,张思德随警卫营到南泥湾屯田开荒;两年后,张思德被调到枣园内卫班,在身边当警卫战士;1944年,张思德再次被派到安塞县伐木烧炭.9月5日,他在炭窑内工作时,炭窑崩塌,不幸牺牲.

张思德短暂的人生,从放牛娃到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从一个懵懵无知的少年到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中国优秀党员,是人民军队这座熔炉将他百炼成钢.他最令人钦佩的品质,就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乐于到最艰苦的地方做最繁重的工作;从不拈轻怕重,总是任劳任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永远把个人的利益置于党、军队、单位、同志之后,这才是一个普通战士最不普通,一个平凡党员最不平凡,一个由山野村娃最终升华成“神”的故事……

到了仪陇,来者,一定要去参拜张思德这尊“民神”.

张澜纪念馆:教育兴邦安国

坐落在南充市顺庆区嘉陵江西河畔的张澜纪念馆,是一处以张澜旧居为载体,以历史文博和历史名人相互依托、互为融和的红色旅游景区.

张澜旧居为清代的四合院木结构古建筑.占地面积120平米.其庭院深深,闹中取静,庄重典雅.馆内展示着大量的珍贵史料、图片、实物,浓缩着张澜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

1872年4月2日,张澜诞生于南充市西充县莲池乡.父亲张文倬,前清秀才,乡村塾师,家境殷实.张澜从小跟随父亲读书,26岁时,取秀才而后补廪生;而立之年,官派日本留学,入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从此,教书育人、办学兴教、教育兴邦、成为他人生的宏大理想和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张澜回国后,初为四川顺庆府(南充)官立中学堂正教习、四川游学预备学堂学监、顺庆府中学堂监督;继任四川游学预备学堂修身教习兼斋务长、南充县立中学校长;后出任成都大学(今川大)校长.曾在南充创立初、高等小学和南充瑞明女塾;创办南充县立中学、南充实业学校和南充果山蚕桑社.

张澜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思想:他倡导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他创办的南充中学,增设农、工、医、师等职业班级,附设农场、工厂、医院,供学生实习之用.更是中国最早的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地方自治三者结合为一体的教育先行者,他是四川全省开办职业教育之发韧者.在任成都大学校长时,张澜仿行北大校长蔡元培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坚持用人唯才.提倡思想学术自由.曾不顾校内顽固守旧派的反对,允许校内共产主义者的社会科学研究社,三义者的健行社,国家主义者的惕社自由争鸣、共存共荣;并邀请进步人士撰稿、或来校演讲,宣传科学与.这些在20世纪的中国都是极其具有探索意义的.他笃信通过这样的教育,一定能培养出对民族和国家进步有作用的人才,从而达到教育兴邦的终极目标.

张澜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作为一个斗士,经久地活动在大清帝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舞台上,与一切反动的、垄断的、的势力作殊死战斗——

早年,张澜参与并直接领导了四川人民开展的“保路运动”.他担任川汉铁路股东会副会长,站在四川人民一边,坚决反对清政府的卖国行径,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赞扬.

袁世凯称帝时,蔡锷在云南起义,率军北伐.张澜联络川军师长钟体道立即响应,在南充宣布独立,以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抗战暴发,张澜受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频繁参加抗日运动.“皖南事变”发生后,张澜同情领导的新四军,指斥的分裂行径,挥舞民族大义的旗帜,谴责了顽固派势力对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进攻.

作为民盟主席,1946年1月,张澜代表民盟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同年11月,领导民盟总部发表声明:拒绝参加国民党召开的其包办的国民大会.表现出斗士无畏强权坚强的战斗力.

1949年9月,张澜受邀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副主席,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澜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受到全中国人民礼赞!

第四章 田园牧歌

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农牧业亦逐渐告别低产、单一的生产方式,向着高产、低耗、立体、复合、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模式转化.

生态农业于上世纪70年代盛行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于中国初见端倪;本世纪初,我国东南沿海已有经典示范村庄;2016年,随着国家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生态农牧业和农牧观光业顿成燎原之势……

南充地处秦岭与长江之间.境内地貌以丘陵为主,由浅丘平坝、中丘中谷、高丘低山组成.兼有嘉陵江北南贯通,水网密布;气势温润,阳光充足.此乃顺山势水、光鲜热满之地,最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牧业和与之伴生的农牧观光业即生态旅游业.

2018年4月26日,笔者采访了南充市旅游局唐局长.这位早年南京农大毕业的高材生谈及南充的生态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如入本行,如数家珍.他说:当前,本市旅游业正集中打造“五大”旅游环线.其中,就有“嘉陵生态观光园”和“乡村休闲游”两条农牧业生态旅游环线项目.可见,农业生态旅游在南充旅游业中日渐式高,前景看好.他告诉笔者: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南充市正在开发的、大型的和比较成熟的、已形成对外观光层级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景区有:跨境高坪、顺庆两区的“中法农业科技园”、顺庆区“西河生态乡村旅游带”开发、阆中市“阆中水城”建设、阆中市天宁乡“玉龙村生态乡村”景区、南部县“八尔湖”景区、营山县“耕读原乡”等十数个;全市各地纷纷举办乡村特色旅游节,诸如:阆中市“桑葚节”、蓬安县“嘉陵江放牛节”、高坪区“橙花节”、顺庆区“油菜花节”等10余个.通过观光渔业、观光农园、观光畜牧、观光园艺,人们在兴趣中,去捕捞、去垂钓、去种植、去把玩、去鉴赏、去养生,达到陶冶游客性情、强健游客身体、提升游客素质.通过大量游客去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买农家果而反哺农家,让农民创收增收,从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繁荣.

孟夏时节,笔者行走了南充的乡村.如诗如画的生态农业景区呈现在笔者眼前——

镜头一:中法农业科技园

中法农业科技园位于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江陵坝村及顺庆区凤山乡嘉陵江畔.是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交投港航公司、法国香槟——阿登大区政府合作项目.更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进川法合作的现代农业重点示范项目.2015年3月,该项目亮相于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21届全球气候峰会.列入法国2015气候计划支持项目并获批准.

中法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面积30000亩.项目规划总投资18亿元.一期建设面积16900亩.投资8.5亿元.项目总体定位为中国农业公园:即着力建设集温地生态光观旅游、养生养老、欧盟标准农产品生产、科教文化基地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该园建设上突出表现新农业、新旅游、新生活、新交流四大主题;终极呈现出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诗意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规模化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中国港湾型田园度假区”.

置身中法科技园港航园区,漫步在嘉陵江畔:蓝天丽日,江风舒爽.凝视已成雏形的循环农业园、湿地公园、鲜花谷、冰镇、康养社区及水上乐园,仿佛游历在法兰西它乡异城.人世间的一切美好情景和动听的故事如嘉陵江水浪漫而来……

镜头二:嘉陵江放牛节

“嘉陵江放牛节”源起1994年以前.其时,嘉陵江蓬安县油房沟村段水位不高,牛儿可直接去嘉陵江江心岛屿——太阳岛上吃草.1994年之后,马回电站建成下闸蓄水,致嘉陵江油防沟村段水位升高.太阳岛仿佛漂浮在嘉陵江中.岛上青草丰茂,吸引附近水牛前往岛上吃草.久日久之,牛们便形成每天清早淌过江水上岛,夕阳西下时,游回归栏反刍的习惯.晨曦下,夕辉里,江涛滚滚,百牛涌头.但见雄护雌,雌背仔,浓浓深情,不逊人类.人类在自身的前进中,破坏了它类生命的生态与习性.因电站拦江涨水遂形成百牛渡江的壮阔场景.百牛抱团渡江,既欢快亦悲壮.蓬安人惊诧这一景象,顺势利用并坚持保护人与牛这一和谐共生的原生态奇观,把她上升到审美和观赏的高度.于2010年始,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兹定为“嘉陵江放牛节”让野趣横生.

[回放]:4月28日,上午——蓬安县第八届“嘉陵江放牛节”在相如镇油房沟村举行.来自国内外3万余名游客观看了颇显蓬安特色的文艺演出和百牛渡江这一自然生态旅游景观.

结合百牛渡江时间跨度长的节庆特点,放牛节通过“海陆空”三大板块活动精彩呈现:水上,百牛齐渡、摩托艇花式漂行、水上飞行器特技表演叫阵不绝;陆上,金钱板、船工号子、变脸吐火、民间杂技等具有蓬安特色的民俗表演场场暴满;空中,动力伞时而直上云霄,时而俯冲大地,彩带飞舞,彩烟纵横,配以蓝天白云,天净如镜,人们追空遐想,无限深情……

镜头三:天宁乡五龙村

天宁乡地处阆中市西南部,五龙乡村是天林乡的东大门.全村5个村民小组.400余户1600人.2014年,该村尚为省级贫困村.2017年,脱贫摘帽.

五龙村充分利用本村原生态资源,坐地招商.与上海途家公司联袂打造生态农业.与村民在合作形式上表现为“入一份股,打一份工,创一份业,建一亩园”“四个一”增收模式;广大村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途家等投资开发公司的引领下,广大村民靠勤劳的双手展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并修建出乡村骑游绿道,开发出乡村传统美食、农家乐、采摘、垂钓等农业生态观光旅游项目.计种植沃柑1500亩、各种瓜蒌220亩、辣木产业300亩、水产养殖200亩、大棚蔬菜26亩,使五龙村成为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村庄.

镜头四:耕读原乡

“耕读原乡”是营山县以朗池镇兴云村、丰产乡龙坝村为核心打造的十村连片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景区.

“耕读原乡”的耕读文化源远流长.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定格在清光绪年间.史载:清代邑人罗在公就曾创作《劝农歌》和《少年劝学歌》.在以耕读为本的农耕社会,普遍百姓都懂得:“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实,而后知礼节”的道理.常以“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的祖传训诫子孙.历代营山人,视书为宝,耕读文化生生不息.《营山县志》又载:仅清朝期间,营山中进士的就多达26人,仅次于成都、华阳、富顺、涪陵,占全省第五位.

在“耕读原乡”发韧地丰产乡,清光绪年间,出了一位耕读文化的代表人物王殿宾.其祖父王礼尊精于理学.王殿宾少时深受祖父影响,对《朱子全书》、《四书反身录》等经典认真研究.光绪15年(1889年)他参加四川乡试,中举.后会试,三考不第.归来即住持开江淩云、龙鳌等书院.在每个书院,他都添置书籍,供学生阅读.以开阔学生视野.光绪30年(1904年),营山云龙、云凤书院合并改设为营山官立高等小学,王殿宾任首届校长.与此同时,他还创立了农桑社及农业试验场,鼓励学生将读书与农学相结合,进一步弘扬了耕读文化.

有了这位有史可考的耕读原型人物供来者师承,营山县大力掘发本土厚重的耕读文化,弘扬先贤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耕读精神,竭力把原乡耕读精神转化为奋进新时代的,积极探索出农业、农村、农民+农旅、文旅、商旅的“3+3”共生融合模式,着力发展乡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催生了乡村新型业态,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正在前贤走过的耕读文化的道路上提速讯跑.

第五章 民俗风华

2018年2月25日,在东北亚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两只硕壮的“大熊猫”闪闪发光,欢乐登场:他们在冰屏上蹦跶,与智能机器人共舞;在互联网隧道中穿梭,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出邀请……这惊艳世界的“北京八分钟”,张艺谋导演选中了来自中国南充的“川北大木偶”扮演“熊猫队长”,真正让川北大木偶走向国际舞台.

川北大木偶是当今世界现存唯一的大木偶艺术.是南充市首批申报并获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苏联戏剧家、国际木偶艺术大师奥布拉兹佐夫高度称赞它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

川北大木偶源于300年前一位从蜀外移民仪陇的民间艺人杨三合.是他把大木偶艺术演传到仪陇马鞍镇一带.1914年,马鞍镇本土艺人李约之从杨三合后人那里买下了杨氏祖传大木偶,并率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创建了大木偶“福祥班”.李姓父子在川北大地上走村窜户,又将李、杨二家祖传大木偶的制作、表演及剧目精研细演,提升发挥,使之成为一种丰满的川北大木偶艺术,备受清人捧场.

川北大木偶属杖头木偶.形体高大健硕、举木轻盈灵动、面目逼真、形神兼备;动作能达到吸烟喝茶、吹火点蜡、穿衣解带、拂袖弹尘、弓腰叩首、昂颅敬神、拔刀使剑、舞文弄墨、吹拉弹唱,无所不及.人和木偶混合(亦称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人偶莫辨、堪或以假乱真、义真充偶.偶人之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等高难技艺竟无异于生人,卓尔不凡.

川北大木偶艺术的繁荣与鼎盛,当与共和国同步.1953年首次赴京演出,同志还赠送了奖品,以鼓励之;1978年,康克清亲笔题写“川北大木偶”匾额;1986年《亚洲文化》和《大公报》刊登川北大木偶剧照;1987年,南充木偶剧团首次走出国门,赴俄罗斯、芬兰访问.此后,30年来,行走荷兰、印度、美国、英国、墨西哥、智利、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排演木偶名剧《玉莲花》、《峨嵋韵》、《彩蝶的神话》、《千里共婵娟》、《秀长绸》、《蝶梦缘》、《龙门传说》、《丝路驼铃》等20余部,演出多达1800余场.获各级各类大奖百余次,颁奖单位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国际木联中国中心、中国旅游文化协会、第21届国际木偶大会及国际木偶节组委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等等.

1999年,南充木偶剧团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笔者访问了四川大木偶剧院掌门人、院长唐国良先生.这位40刚出头的年轻人敦实宽厚,幽默风趣,对大木偶艺术执著热爱.从成为木偶剧团演员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为大木偶艺术奉献自己的一切.20多年来,他用艰苦的耕耘和辛勤的汗水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与承诺.带着自己的团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艺术受到冷落,面对资金不足,技术乏人,材料更新,剧目优选等各方面的压力,他不屈不挠,奋勇高攀,终于让川北大木偶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时代的高度,走到世界艺术舞台的高度.使之成为了南充品牌、川蜀品牌、中国品牌.从而,真正让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采访中,他特别提到了北川大木偶三代工艺大师李泗元先生、刘霁先生、许学术先生.他认为正是他们不计名利的辛勤探索和全团几代演员的薪火传递,才有北川大木偶与时代共舞共荣……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川东北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歌舞小戏.俗称“鼓乐神”.它以舞为主,兼以说唱.舞蹈融合了木偶、皮影、猴戏、杂耍、民间歌舞等技艺;唱腔源于神歌、佛歌、嫁歌、民间小调,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

川北灯戏从形式上又分为天灯(戏)和地灯(戏)两种.天灯(戏)注重故事情节的叙述与人物线索的展开(类式西方的歌剧、话剧),让人在剧情中去警醒、去感染、受启发、去鞭策,从中获取生存、生活的力量;地灯(戏)以歌舞为主,以热烈欢快的情调,表演贴进生产、生活方式,唱词质朴、健康,说词诙谐、幽趣,说、唱、舞互相穿插,具有曲艺特点,寓教于无形.然,无论天灯与地灯,有“无灯不成戏”之说.灯,是灯戏的热力与光明之传递,是舞台的无形骨架与重要支撑,是气氛渲染的媒介,灯熄了、场子砸了,气散了,人也蔫了,红红火火的日子被黑暗和叫骂声挟持,将是一种十分可怖的生存际遇,灯戏的灯光是永远不可熄灭的.

川北灯戏的剧目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即便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让人们笑迎生活……

每当农村丰收季节,北川农家的田头或院场,便挂上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农民们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戏,欢乐一场.竹枝词《看灯戏》云:

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

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席捧腹妙趣生.

阆中市峰占镇是古老的川北灯戏的发源地之一.素有“灯戏窝子”的叫法.清末,峰占人徐玉山创立灯戏班,传统剧目有《回门》、《请长年》、《芦花记》、《赶隍会》、《李达打更》、《亲家上轿》等等,建国后,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成立.经过整理、抢救、传承、创新,川北灯戏重放异彩.总剧目多达200余部.如《郑板桥买缸》、《三张借条》、《包公照镜子》、《幺妹儿嫁给谁》等十多部分别获得各级各类大奖.并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得到空前未有的传播.

2006年5月,北川灯戏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8日,南充市川北灯戏剧团获颁授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的一种.其发端于民间.取材包括神话人物、戏剧人物、真实人物、水陆动物、假象动物、天空飞禽、日月星辰、山川植物,达到人类想象与自然物种无所不包的丰富层面.其构件小巧玲珑、剔透维肖、生动栩栩,既恪守物样又创意升华.一件好的剪纸作品,其韵味令人遐思旷远……

剪纸蕴藏着古老文化的内涵,凝聚着人类原初情感和心理认同,自然、朴实、简洁、明快、天真、趣雅、随性、可触,传递着健康浓郁的乡土气息.川北剪纸既不同于中国北方的“天真浑厚”,也别于中国南方的“玲珑剔透”、而是粗中藏细、细中放粗,随意剪来,捉扑变巧……其技法和制作方法,可分为阴阳套刻法、黑白贴刻法、暗刺排剪法、折叠剪纸法、双手撕扯法和火烧烫绘法六种.

当下,川北剪纸高人辈出:南部县四龙乡有剪纸艺人李文仲及孙子李大兴;阆中市宝台乡有王文坤;西充县有文化馆员林世民.他们或不拘陈法,敢于创新,在题材上重点着剪于自然风光和劳动人民;或在刀功剪法上,将剪、贴、刻融为一体.让剪痕流畅细腻,曲线优美;或在立意构图上高远巧妙,疏意聚散,排布得当.他们的代表作有《写生》、《窗花》、《凤穿牡丹》、《喜鹊闹梅》、《宝瓶》、《金鱼》、《万象更新》、《阿诗玛》等.

仪陇剪纸更是蜚声中外,独创殊荣.仪陇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剪纸这一民间传统艺术.把它列入到“三乡文化”(书法之乡、篆刻之乡、剪纸之乡)建设的总体规划.形成专业与业余、老人与青年、干部与农民——全民剪纸风气.走出一条剪纸与书法、剪纸与藏书票、剪纸与民间烫画相结合的新路.剪纸在仪陇蔚然成风.县文化馆原馆长何作霖把剪纸当成他的第二生命,长期系统搜集、整理、制作和研究民间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无论是技法上,还是作品题材上,或是传承方式上,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的示范作为和致力推广下,仪陇剪纸从川北剪纸中脱颖而出,成为川北当代剪纸艺术的代表区域.以何作霖为代表的仪陇剪纸群体创作了大量剪纸作品,有1000余种作品分别参加了中国风俗画大赛、当代农民新剪纸联展、全国二十省市雪花剪纸联展、中国首届剪纸藏书票大赛、中美日少儿国际画展、韩国大田湾世界博览会、云贵川剪纸联展、中国第五届、四川首届民间工艺艺术节展等,并获得国际金牌一枚,银牌2枚,铜牌3枚.何作霖的《十二生肖》获铜奖;何小玉的《巴山赶场天》获中国风俗画大赛佳作奖;仪陇剪纸计有118件作品被重庆市博物馆*.美国埃克尔·简珍·格曼博士赞美仪陇剪纸说:“创造这样美丽艺术品的城市,生活起来是令人愉快的地方”.

剪纸是一种朴素的艺术创造方式,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快乐的事物及其遐想的一种有形的刻录.它既有生活性,又有史志性,更有艺术性,是民间行为艺术的瑰宝……

南充这块古老的土地,因其西入蜀都、北出秦巴、东进楚鄂、南接重庆的地理位置,3000年来,成为历朝历代文人骚客过往驻足、休养生息之地,诸如纪信、落下闳、司马相如、周群、谯周、陈寿、吴道子、颜真卿、袁天罡、李淳风、杜甫、元稹、李商隐、寇准、苏轼、周敦颐、陆游等,他们在这块土地上求学、及第、做官、宦游、吟诗、酬唱、品茗、沽酒、抚琴、作画、办学、课农示范民众、宣化民众、感染民众、影响民众,并留下了无数瑰丽的诗篇、美文、画作、典籍,留下了诸如相如古镇、周子古镇、张飞庙、天宫院、锦屏山观景楼、水观镇永安寺、万卷楼、谯公祠、蓬安濂溪祠、川北贡院、丁氏庄园等以千计的名人遗迹、古寺宝刹,形成川北丰厚的文化沃土.笔者纵以黄葛树为笔,嘉陵江为墨,也写不完南充的民俗大戏和文化景观.在此笔者只能挂一漏万,给来者留白,去验赏南充的民俗之花.

合唱:时代歌声 大美南充

在中国经济圈及城市群中,在“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极之外,“成渝陕”正合力构成中国经济和城市繁荣第四极.

南充,处在“第四极”核心区域:距成都200km,距重庆150km,距西安450km.

南充总面积12479.96平方公里,人口760万,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堪称幅员辽阔,人民勤劳垦著.

南充市府所在地——果城,中国绸都,城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20万.跻入世界百万人口大城市之列,已形成自身的生存力、发展力、辐射力、消费力、城市定力.它既是发光源,又是吸光体.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在2016年第七届C21城市发展论坛上慷慨激越地致辞.他说:南充市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打造1000亿级产业板块和经济园区各5个.国家《城市群发展规划》,已将南充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南充势必在成、渝两个超大城市之间强势崛起,在成渝之后的三线城市中率先突破,着力建设“南充新未来、成渝第二城”——

南充·成渝第二城,这是多么强势的声音!多么鼓舞人心的时代歌声!对于每一个南充人来说,那是怎样一种颇具诱惑的时代召唤.

嘉陵江在“金盆”里鼓荡着,奔涌而来,卷着一川银水;万千方山似端砚竞呈;吴道子羽化成仙,我们看到又一幅崭新的世纪美图——“三百里嘉陵江山图”在南充铺展开来,正是:

胜地风淳真乐园 四川唯说好充城

入暮:果城甜而温馨,绸都光鲜亮丽,灯光璀璨如昼.嘉陵江一江春水,扬扬汤汤,倒映着梦幻般的城市,如天宫瑶池,似宙外星河;清泉山、鹤鸣山、西山、风垭山、朱凤山,山山雄浑,峰峰闪亮.人们伫立在王府井音乐广场、嘉陵江女神广场、南充机场、南充码头,站在白马湖水街、站在风垭山观景平台,品赏君颐尚渡的时尚,聆听鹤鸣山的鹤鸣,观江、桥、城立体构景,踏步白马湖电影水幕音乐的节奏,阅读高层建筑的华章,感动着风垭山的流光,飞翔着金融中心托举的大城梦想,一定会为大美南充击掌喝彩——

南充:舒展的城市,轻柔的夜;

幸福的城市,欢乐的歌.

责任编辑/廖全国

总结,此文是大学硕士与金盆银水耍南充本科金盆银水耍南充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银水和金盆和南充方面论文范文.

金配银文搭武
像西餐一样,中餐也讲究搭配,只是搭配的思路有所不同 有一种思路是专取同一食材的鲜品和加工品放在一起,仿佛阴阳交汇,产生特殊的美味 著名的例子有金银蹄 浙菜,就是红楼梦第十六回里王熙凤请赵嬷嬷吃的&ld.

一盆洗脚水
从北到南这一次,我请假回老家待了一个月,算是远嫁之后的我在老家待得最长的一次 以往回家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每天走亲访友,一顿忙乱下来差不多也就该走了,真正留给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 所以这次我哪儿都没去,每.

房价持续降温金九基本没戏银十全看购房者心情
传统的金九银十还会来吗说真的,如果当时开发商能够顺应调控政策,顺势迎合下购房者,或许还可以期待一下金九银十 按理说,楼市调控深入,调控效果也在逐渐显现 一二线城市的降温也让大家看到了市场回归理性的希望.

金华山高兮婺水长
火腿的历史且不去谈他,也许是宋朝大破金兵的宗泽于无意中所发明 宗泽是义乌人,在金华之东 所以直到如今,凡火腿必曰金华火腿 东阳县亦在金华附近,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 .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