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数学教学论文范文例文 与小学做数学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数学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3

小学做数学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本文是关于数学教学本科论文怎么写与实践建构和数学教学和主张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大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小学数学教学杂志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以数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加强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发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理念,即“做数学”,成为数学教学的迫切需求.“做数学”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经历由现实世界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猜测假设、操作实验、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活动.小学“做数学”的整体建构,以问题为出发点、数学猜想为前提、数学实验为核心、交流反馈为途径,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做数学;内涵阐释;实践建构;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477(2017)05-0040-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杜威强调“从做中学”,并把教学过程看成“做的过程”,强调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做”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些无不说明了“做”在教学中的强大作用.由此可见,以数学实践活动为载体,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加强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发现、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理念,即“做数学”,成为数学教学的迫切需求.

一、“做数学”的内涵诠释

“做”,即制造、从事某种工作、活动的意思.“做数学”就是把数学教学视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方式,是认识数学、体验数学、实践数学、运用数学,从而达到学习数学的过程,其实质是认知发现活动.“做数学”重点是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所以,“做数学”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经历由现实世界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猜测假设、操作实验、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的学习活动.既包括动手操作、亲身实践和数学实验,也包括动脑思考、模型建立和数学抽象等,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化”.

二、小学“做数学”要处理好“做”与“教”的关系

1.“做”离不开“教”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合作者,要进行适当的“教”,目的是为了学生更有目的地“做”.“做数学”常常是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对象隐藏在众多的知识背景之中,让学生自主“发现”出来,而这种“发现”需要一定心理指向积累和教师适当的指引、提醒、暗示,由此可见,“做”离不开“教”.

2.“做”与“教”要融合

“做数学”不是一节课中学生孤立地“做”,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直观的数学经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这一过程需有教师的适当“教”做铺垫,在教师的点拨、暗示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地动手操作,使教师的“教”无声地融入学生的“做”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教师轻轻的点“教”之下,学生们一起动手“做”出来的.

所以,“做数学”,要处理好“做”与“教”的关系,不可偏废:只“教”不“做”,不利于提升学生素养;只“做”不“教”,也会违背教学规律,事倍功半.

三、小学“做数学”的实践建构

小学“做数学”的整体建构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规律,遵循数学教学的特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1_问题是“做数学”的出发点

问题是数学活动的心脏,教师需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及一些相关的材料转化为富有生活意义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从而把学生带人问题中.在问题研究中问题是“做数学”的出发点,“做数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围绕问题及在做的过程中生成新问题展开的,没有问题的引领,“做数学”将会是漫无目的的操作活动.因此“做数学”学习活动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思维场景,唤起思维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走近学生的经验和“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依托问题情境去操作、观察、思考.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角”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做活动角”来进一步探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一环节,有不少学生做完活动角后,开始漫无目的地把玩活动角,这时候,教师及时抛出问题:同学们,请你用手中的活动角做一个角,保持角的大小不变,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你是怎样比较的?你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这时候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动手操作去理解、感受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在有序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猜想是“做数学”的前提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猜想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和数学基本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猜想作为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从而为学生的“做”提供一种假设.因为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先以假设的形式出现,有了一定的假想,才有验证的目标,才能有目的地开展实践活动去验证,所以合理猜想是“做数学”活动开展的前提.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动手做”:剪一根长18 cm的硬纸条,先找到纸条的中心点,在中心的两侧每隔2 cm打一个小孔,并把纸条的中心固定在支架上.如果在支架左侧第4个孔挂2个同样大的珠,那么在支架右侧第2个孔应挂多少个这样的珠才能保持平衡?先想一想,再动手试一试.

教师出示问题后,学生先按要求做硬纸条和支架,并按要求完成学具制作.教师没有让学生直接按问题要求去实验,而是先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猜想,并说明提出猜想的理由.有的学生说,右侧也得挂2个,因为两边一样多;有的说应该比2个多,应为右侧孔离中间近,有点像跷跷板……这些猜想的提出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是有价值的,教师没有做出具体的评论,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引导下进行初步的猜想,为后面的验证做铺垫.

3.数学实验是“做数学”的核心

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就要在“做”上狠下功夫.数学实验是学生“经历一体验一感悟”集中体现的环节,亲身经历一个个探究过程,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将实践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是“做数学”的主体部分和核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积累直接活动经验.

开展实验时,教师一方面要给予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实验时应注意搜集、整理,研究问题的相关数据;另一方面,要参与实验,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结果作出清楚的描述.同时,教师根据内容和猜想组织适当的实验活动时,活动的形式可根据实验的难度灵活而定,活动分组也要灵活多样.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认识分数”时,让学生用不同的纸片来表示1/4时,采用4人一组进行,4名学生分别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折一折,并将折法在一起交流,增加了对l/4的认识.但在比较分数大小环节:用同样大的纸片,分别折一折、涂出它的1/2、1/ 4,再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可以采用2人一组进行实验活动,这样便于每个学生都参与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中,激发每个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4.交流反馈是“做数学”的途径

只做不说,活动中积累的数学经验无法进行提炼、反思,无法形成理性的知识体系.交流反馈是“做数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增强合作意识、进行思维碰撞的有效途径.通过交流、反思、总结,让学生将“做数学”的操作活动由动手做进一步延伸到动脑做的活动,通过动脑思考、动嘴交流,形成正确的结论.交流反馈不要让学生在“做数学”中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也要让学生在“做数学”中自主体会“做数学”过程和结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多彩的分数条”一课中,通过学生2人一组玩“抢‘1’游戏”的活动,积累用1/2、1/4、l/8、1/16的分数条,掷*自由组合.但这些经验都是直观的、散乱的、无序的,如果没有交流反馈环节,这样的活动仅仅是一次操作活动,没有很好地完成经验的理性思考和积累.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进行玩“抢‘1’游戏”的几次活动后,让学生反思:回顾刚才的游戏过程,你对这些分数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你对这次的游戏过程有什么体会?通过问题,学生回顾反思游戏过程,和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和收获,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思考,使得无序、凌乱、直观的片断和经验思维,在反思、交流、总结中形成理性的知识体系,实现了“做数学”活动的目的,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5.综合应用是“做数学”的延伸

如果说实践是一种探索精神,那么综合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创造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一个连贯完整的学习过程,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应用是“做数学”的必要延伸.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例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让学生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制作等.学生综合应用多种知识、亲自实践去做数学,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应该提倡“做数学”.通过“做数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动手,还可以促进学生动脑;不仅可以让学生做数学,更可以让学生想数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实验”,更可以让学生学会“数学化”,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归纳总结,此文为关于实践建构和数学教学和主张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数学教学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数学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摘 要 数学与形状相结合的数学教学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期的学习过程,为解决困难的数学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数学最基础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将数学思想结合起来,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提高小.

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途径
前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通过数学课堂去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困惑的问题 因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内容,表面上看是很难与.

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主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国富民,育人为先”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但德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渗透到各个学科,小学数学也不例外 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处处都可进行德育教育.

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不少小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渗透情感教育,提.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