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共青团类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作用的状况调查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样本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共青团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09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作用的状况调查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样本,本文是有关共青团论文写作技巧范文和大思和大思政格局和共青团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共青团论文参考文献:

共青团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论文政论文健康大视野杂志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大思政”战略定位和工作格局的正式确立.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共青团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高校共青团要重视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发挥其生力军作用.

一、研究现状述评与研究样本选择

“大思政”格局自提出以来,便得到学界的重视.关于“大思政”的提法、研究和实践,其实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了.201 1年之前的“大思政”研究基本停留在如何强化“大思政”理念,和如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个层面,而没有拓展延伸到其他方面.进入2011年后,关于“大思政”的研究和讨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研究内容和角度开始出现了拓展延伸的趋势.

在“大思政”系统工程中,有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主渠道”;后者是“主阵地”,且两方面应该深度融合.而高校共青团工作就是这“主阵地”中的“生力军”.但综观近10年的研究,鲜有谈到高校共青团在“大思政”格局下应承担当什么角色,担负什么任务的研究.本研究希望能够对此有所创新.

基于上述研究状况,选取高校教师,包括捕导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和各专业从大一至研三的高校学生作为调查样本,不仅具有广泛性,也具有现实针对性.

首先,调查对象的范围包括学生及教师,能有效保证从多角度考察到高校共青团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切实提升精准度与感染力.

其次,学生涵盖从大一至研三的各个年级,有利于保证调查样本的针对性.高校共青团应把准青年学生脉搏,了解青年学生,问需问策问效于青年学生,而样本的年级覆盖越广,就越能了解青年学生的需求,紧紧落实全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思维工作格局,将高校共青团的基础性、源头性和战略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最后,在样本中加入高校教师,且涵盖了专职教师与管理人员,有利于在全校教工中形成狠抓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站在全局高度将会议精神学深吃透,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提升讲政治、懂学生、育人才、打硬仗的能力水平.

二、“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作用的状况调查分析

2018年3月,笔者对西安外国语大学中的学生、辅导员、思政专业教师、专业课教师展开目的性抽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展开网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97份.

(一)师生对”大思政”格局的了解状况

在性别分布上,此次的调查对象之中,女性占76.66u/0,是男性的3倍多,从中可以看出,外语类院校中,男女比例具有较大差距,女性据有一定的数量优势.

在师生结构分布上,此次的调查对象中,学生占大多数,合计371人,教师共计126人.学生在年级分布上,低年级(大一、大二学生)占77U/0,由于此次的调查问卷是通过教师转发给学生的方式进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低年级学生更配合共青团工作,更愿意参与到共青团的建设之中来.

在政治面貌的分布上,共青团员最为普遍,占79.48u/0,党员人数占15.69u/0,群众占4.63%,党派仅1人.因低年级学生中,入党积极分子较多、发展党员人数较少,故受访者中的共青团员最为普遍,这也和低年级学生人数较多的事实相符.

根据问卷统计的结果,学生和教师虽然在对“大思政”格局的理解、“大思政”格局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共青团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方面和价值方面,基本保持一致性,但是也在了解渠道、掌握程度、支持程度等各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第一,“大思政”格局相关内容的知晓率令人担忧.选项包括“完全不了解…‘了解过一些…‘基本知道…‘很熟悉”四个栏目,但足,3 3.6u/0的人表示自己完全没有了解过相关知识,这其中包括6名辅导员,16名专业课教师.而在学生层面,62.28u/0的大一及26u/0的大二学生均表示自己完全不了解.可见,低年级的学生虽然配合共青团工作,但是,他们存在盲目跟从与深入度不足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对“大思政”格局的普及程度不高、宣传范围不够广泛、宣传不够深入的问题.

第二,学校对“大思政”格局的宣传渠道仍然较为狭窄.根据选择比例的多少,学生层面最主要的了解途径(前三名)分别是“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教学( 65.39%)”、“团学组织的各类相关活动( 44.06%)”、“辅导员的主题班会(26.76%)”,这说明学生的主要了解渠道仍是课堂教学方式,共青团在其中的作用未得到良好、有效的发挥,在学生中的认可度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层面中,最主要的了解途径(前三名)分别是“学校下发的各类学习通知及相关文件”、“个人在网上查询自学”、“同事之间的专业交流”.教师的学习形式基本可总结为首先通过相关通知、文件被动了解,随后主动查询,最终与同事交流、分享心得.从中可以看出,这比起学生层面的“被动灌输”来说,在主观能动性上有所提升.但是,将相关理论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教师中仅有9.46%的教师选择了“阅读科研论文”这一选项.因此,在面向教师方面的教育渗透中,还需要提升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第三,高校师生对共青团开展的价值引领教育的参与意愿不强烈.根据调查数据,35.42%的师生对此类活动的参加意愿不强,他们认为这类活动没有意思、不愿意参加,也有人认为因为是强制性参加的,所以仅会参加其中的小部分活动.可能是因为价值引领教育选择的载体不符合师生的接受需要,师生对价值引领教育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另外,大一学生之中,26.18%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大二学生之中,不愿意参与的比例增至42.86%,可能是因为学生在一年的成长过程中,对思想引领教育的开展变得越来越熟悉,也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才会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参与此类活动.

第四,高校师生对共青团开展的价值引领教育的满意度与学生实际年级成反比.根据调查数据,对共青团开展相关活动“很满意”和“满意”的师生占68.42%,这与师生的参与意愿数值相符.但是,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满意度越来越低,选择“较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数量,从大一的25.09%,到大二的36.26%,再到大三的47.83%,这可能与学生本身参与到共青团活动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级的增长,课业压力、就业压力逐渐增加,一方面学生疲于参与各类活动,一方面学生对能够促进就业、帮助未来发展的活动有更大的需求.

(二)“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高校共青团在“大思政”格局下要发挥更多的作用,就应该首先明确其中现存的问题,并定位好自己应该负担的角色、承担的任务.根据此次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发现,高校共青团还存在以下的制约与束缚.

一是理论学习的亟待提升与学习意愿的不够高亢对“大思政”格局的构建造成双重冲击.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一般是报告宣讲、专题培训、征文比赛等方式,而师生参与此类活动的意愿却十分低迷,分别是报告宣讲( 29.78%)、专题培训( 9.66%)以及征文比赛(12.68%).比起这些传统类型的方式,师生们更愿意参与到故事分享( 64.19%)、文艺汇演( 50.1%)、社会实践(48.89%)等实践性较强、参与感更高的活动之中.

二是师生对党史、文化普及教育的迫切期待与对创新、专业技能提升的急切希望为共青团发挥作用的实效性带来挑战.在共青团开展的各类思想价值引领教育活动之中,师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活动( 68.81%)及党史、国史、近现代史的教育活动( 50.3%)最为期待.然而,师生们普遍认为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进行思想价值引领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举办的活动过于单一,没有创新性( 60.36%)”、“活动未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点,参与积极性不高( 58.35%)”.可见,从师生本身的意愿来说,他们对各类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抱有一定兴趣的,只不过在活动载体的选择方面,需更多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

三是学生及教师对校团委、二级学院认可度的差异使共青团发挥作用的行动力受到弱化.学生中,认为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作用的重要主体是校团委的比例高于各学院二级团组织,且年级越高,比例越高,这说明,校团委在学生中的认可度随年级的增长而逐渐变高,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学生在校时间的增长,学生对学校的共青团组织框架、机构设置越来越了解的原因.然而,在教师之中,除辅导员外,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均认为各学院二级团组织占更大比重,对二级学院的认可度更高.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校团委组织开展的部分活动会得不到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的支持,使得高校共青团不能完全有效发挥引领学生思想价值的作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无形中得到弱化.

四是多元意识形态冲击与校园文化育人载体的亟待融合导致高校共青团发挥作用的方式存在阻力.调查数据显示,41.25%的师生认为高校共青团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多元意识形态冲击,传统教育方式不足以应对”,这就意味着高校共青团必须在创新与载体方面下大力气,找到能够吸引学生宣传教育方式.而且,79.48%的师生认为最应该创新教育载体的是“开展美丽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就是说,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方式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三、提升高校共青团“生力军”作用的路径思考

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作为行动指南,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但是达成“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共青团发挥生力军作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工程,因此,落实高校共青团“生力军”作用的路径探索,需要调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探索解决问题、提升效果的可行路径.

第一,加快共青团体制改革,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实现高校共青团的组织育人作用.当前,全团正大力推动强“三性”、除“四化”的改革方针,积极构建“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高校共青团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时代感染力.落实“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工作制度”,成为广大青年遇到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通过线上渠道实现互动常态化,通过线下渠道打造零距离的互动方式.面向全校基层团支部开展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以红色文化教育为精髓,以基层团支部为单位,切实发挥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以实际行动肩负起党赋予青年的光荣使命与责任担当.

第二,创新校园文化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高校共青团的文化育人作用.校园文化中,物质文化是保障,制度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载体,需要层层联动,步步夯实.物质文化包括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标识体系等内容,可以使青年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熏陶中,提高其对大学的归属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感染;制度文化包括青马工程、理论研习社等具有代表性的团组织制度,这些团组织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多彩、形式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思考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精神文化包括校园文化艺术节、女生节等立校学生特点的校园品牌活动,模拟联合国、模拟人民代表大会、外交外事礼仪大赛、多语种五四青年诗会等发挥学生专业特长的专业实践活动,中华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拓展社会实践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完善高校共青团的实践育人作用.高校共青团应在不断完善第二课堂形式的同时,通过制度化建设、品牌化打造、纵深化推进的方式,打造“志愿服务一调研总结一创新创业一服务社会”的四位一体实践育人路径.依托全校各级团组织,建立一批“有固定服务阵地、有固定服务队伍、有健全服务机制”的志愿服务阵地,组织团员青年融爱与行,爱心服务社会.与此同时,认真总结,努力提升,结合学校特色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最后,通过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脱贫攻坚对点扶贫工作、建功立业分享会等活动.强化典型引领,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祖国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洪流之中.

本文评论:此文是一篇适合大思和大思政格局和共青团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共青团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共青团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路径
摘要现阶段,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大思政”这一教育理念备受各界学者所关注 “大思政”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将思想道德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各类高校的思政.

新时代思政教育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使得更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教育的机会,但是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抗压能力和综合素.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实践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其依然受到一定的制约,我们应该从更加科学角度人手,对当前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改革,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和开展成效 在现阶段&.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
摘要近几年,基于互联网环境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各高校已逐渐形成了将互联技术与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思维,有意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用,提高高校的思政教育水平 高校学生是互联网环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