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文学作品方面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例谈冯梦龙民间文学作品的编辑思想有关论文写作资料范文

主题:文学作品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11

例谈冯梦龙民间文学作品的编辑思想,该文是关于文学作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跟民间文学和冯梦龙和编辑思想类硕士论文范文.

文学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文学作品论文参考文献 强军梦论文作品投稿文学作品投稿网站挑战杯学术论文作品

葛 宏

内容摘 要:冯梦龙是明代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杰出编辑家.他重视民间文学,主张作品应抒发民众的“真情”,他忠实记录、悉心评注、力求保持民间作品原貌以及作品要“适俗”即符合民众的审美趣味的编辑思想,对当代民间文学作品、大众文化出版物的编辑出版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冯梦龙 民间文学 编辑思想

明代是古代图书编撰的兴盛时期,涌现出了宋濂、杨慎、李贽、徐光启、胡应麟、冯梦龙、毛晋、宋应星等一批图书编撰家,冯梦龙(1574——1646)是其中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杰出的编辑家.他凭借丰厚的文字修养和文学造诣,采集、编印并拟作民歌与俗曲,整理和撰写民间戏曲、剧本,改写、创作短篇白话小说及长篇历史演义,编定出版了“三言”、《山歌》、《挂枝儿》、《古今谭概》、《新平妖传》、《新列国志》、《笑府》、《广笑府》、《太平广记钞》、《智囊》、《情史》等作品.除了影响最大的“三言”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歌集《山歌》《挂枝儿》,集中体现了冯梦龙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作品的编辑思想,对现代大众文化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重视民间文学,视民歌为“民间性情之响”

明代中后期,商业经济快速发展,江南城镇普遍兴起,市民文人阶层产生,俗文学繁兴.冯梦龙既是受儒家思想熏陶具有传统意识的传统文人,又是当时具有市民意识的市民文人的代表.由于早年曾有“逍遥艳冶场,游戏烟花里”的经历,使他和下层人民生活频繁接触,这为他熟悉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民歌小调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仕途不通后,冯梦龙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俗文学的搜集、编订、出版上,晚年仍孜孜不倦,继续从事小说创作和戏曲整理研究工作.冯梦龙的通俗文学思想深受李贽和派的影响,他认为传统的诗文满足着上层文人的精神生活,通俗文学则适应了平民百姓的艺术欣赏要求.他把出自田夫野竖之口的文学作品视之为真文学,把缙绅学士所津津乐道的视之为假文学.他在《叙山歌》中写道:“书契以来,代有歌谣.太史所陈,并称风雅,尚矣.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於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而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苟其不屑假,而吾藉以存真,不亦可乎?抑今人想见上古之陈於太史者如彼,而近代之留於民间者如此,倘亦论世之材云尔.若夫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功於《挂枝儿》等.故录《挂枝词》而次及《山歌》.”冯梦龙将民歌同诗文一样看待,推崇民谣俚曲,大量搜集、编订民歌,体现出他对封建正统文化中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文学的尊重.

二、主张作品要抒发民众的“真情”

冯梦龙推崇民歌,因为它们“情真而不可废”.他在批注中评价歌谣:“最浅、最俚、亦最真”(《挂枝儿·别部》).《山歌》和《挂枝儿》中除了少量赠送的小曲和文人的拟作外,绝大部分歌谣都来自民间.冯梦龙编辑时,经过审慎的选择和更订.“凡认为平淡乏味,悉不辑录;全篇尚奇、真、自然,而内有败句,便更而存之;虽平淡无味,但凡流传已久,则姑且保存弗去”.可以看到,他所要求的“真”、“自然”就是“天然”,就是要寻求民间的“真诗”.而这些“真诗”中所蕴含的“真情”,能够使我们深切地触摸到普通民众的情感脉搏.民间文学的价值和生命力就在于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它满足了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真情渗透在《山歌》、《挂枝儿》的每一首作品中,坦坦荡荡的咏唱男女私情、悲欢离合成为这两部民歌集的灵魂.如《挂枝儿·私部一卷》私窥:“是谁人把奴的窗来餂破,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俺怎肯把你的恩情负.欲要搂抱你,只为人眼多.我看我的乖亲也,乖亲又看着我.”《山歌·卷三》别:“别子情郎送上桥,两边眼泪落珠抛.当初指望杭州陌纸合一块,那间拆散子黄钱各自飘.”讴歌健康纯真的爱情,热辣大胆,真挚感人,质朴可爱.

冯梦龙主张表现真性情的文艺观,同时反对当时文坛上的拟古、复古倾向,他《太霞新奏序》中指出:“自唐人用以取士,而诗入于套,六朝用以见才,而诗入于艰,宋人用以讲学,而诗入于腐.而从来性情之郁,不得不变而之词曲.……今日之曲,又将为昔日之诗,词肤调乱,而不足以达人之性情,势必再变而之【红粉莲】、【打枣竿】矣!”可以看出,冯梦龙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做到“达人之性情”,而当时的民谣俗曲如《打枣竿》等恰恰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三、忠实记录、悉心评注,力求保持民间作品原貌

民间文学的语言有口头化和地方性的特点,准确记录方言土语很重要.冯梦龙不仅有意识的去采集民间口头作品,而且重视民歌的方音、衬字、语气词和作品所表现出的情趣韵味、风土人情.例如《山歌·卷一》月上:“约郎约到月上时,冉阝了月上子山头弗见渠.咦弗知奴处山低月上得早,咦弗知郎处山高月上得迟.”《山歌·卷二》保佑:“二月里菜花到处黄,公婆两个去烧香.痴乌龟口里孛喽喽介通陈只捉家婆来保佑,啰道家婆嘿测测保佑自情郎.”在这两首山歌中,冉阝是指为什么;咦是又,或作叹词解;孛喽喽是指含糊不清的唠叨声;通陈是祷告的意思;嘿测测是低声说话声.冯梦龙用地道的方言保存了吴语方言的原貌,使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

冯梦龙还在评注中对生僻的字词、方言俚语和一些民间风俗进行了注解.如《山歌·鞋子》“左嫁人,吴语谓再醮曰左嫁人.左,音‘际’”.《山歌·大细》“大细,儿女之称.喇茄,犹云怠慢.”《山歌·引》“引,旧作殷,欠通.今从引,而以平声为土音,甚妥.”《山歌·老公小》“逼疽疽,吴语小貌.”再如《挂枝儿·欢部二卷》感恩:“感深恩,无报答,只得祈天求地.愿只愿我二人相交得到底,同行同坐不厮离.日里同茶饭,夜间同枕席.死便同死也,与你地下同做鬼.”冯梦龙评注:“‘生则愿同衾,死则愿同穴.’李三郎千古情语.余有忆侯慧卿诗三十首,末一章云:‘诗狂酒癖总休论,病里时时昼掩门.最是一生凄绝处,鸳鸯冢上欲招魂.’亦此意.第二句系余所改.旧云:‘愿只愿我二人做一对夫妻.’反觉少味.”这些注解能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冯梦龙还引用谚语、故事、谜语、笑话、酒令等评注民歌,为读者全面了解与具体作品有关的道德、风俗人情、当时社会生活状貌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冯梦龙忠实记录、悉心评注,力求保持民间作品原貌的编辑思想应该成为科学的写定、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作品的一条准则.

四.作品要符合民众的审美趣味——“适俗”

首先,要善于发现符合民众审美趣味的艺术样式.随着明末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数量的急剧膨胀,新的读者群形成,其精神文化的需求相应的也在发生变化.江浙地区各类城市中出现大量爱好小说、戏曲和其他各类曲艺活动的势头,并且流行多种民间小调.民间小调“形制短小、不拘音律、便于哼唱,语意则直出肺肝,不加雕刻,俱男女相与之情”,为年轻人喜爱,因此成为当时流行于一般市民中间的通俗的时尚歌曲.这些时调小曲是市民阶层感情的直接喷发,也是市民文学的组成部分.而冯梦龙辑录的“山歌”正是当时流行的、为民众所喜爱的艺术样式.其次,要把他们通俗易懂的展现出来.怎样才能让作品被新的读者群接受、喜爱,进而实现教化功能,冯梦龙主张“适俗”、“从俗谈”.他认为《论语》《孝经》等经典的感染力不如通俗小说、民歌等“捷且深”.他在《警世通言》中提出:“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通俗符合市民阶层的读者需求,《山歌》《挂枝儿》的辑录就体现出这一点.《山歌》《挂枝儿》的内容大多表现男女情爱的世态人情,是贴近市民生活的;语言多口语化、生活化,浅显易懂,“谐于里耳”.另外,冯梦龙还从歌谣的题材、形式和地域特色上把它们进行了分类,以便于读者区别把握.例如,他从主题上将《挂枝儿》划分为私部、欢部、想部、别部、隙部、怨部、感部、咏部、谑部、杂部十类.《山歌》从题材上划分出“私情”“咏物”“杂歌”“杂咏”四类,又从艺术形式上分为七言四句、杂体、长歌三种,根据地域特色的不同,又分为吴地山歌和桐城时兴调.尤其是从艺术形式和地域特色上将民歌进行分类,可以展现出不同地区民歌在句式、章法、曲调上的不同,便于区分不同的民歌样式.

冯梦龙有意识的加强和普通市民这一读者群的情感沟通,使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时尚小令》记载:“(民歌时调)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入心腑.其谱不知从何来,真可骇叹.”陈宏绪《寒夜录》引卓人月语云:“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明代民歌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冯梦龙《山歌》《挂枝儿》的辑录工作功不可没.而正是由于冯梦龙辑录的“山歌”是当时流行的、符合民众审美趣味的艺术样式,并把他们通俗易懂的展现出来,才能广为流传.

综上所述,冯梦龙把率真的民间文学作品看成是“性情之响”、“达人之性情”的真文学,用所编辑的小说、戏曲、时调、笑话等反映了晚明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明代通俗文学的杰出编辑家.尤其是他不遗余力的采风、编辑最贴近民众生活的时调俗曲,原生态的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俗,为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而他重视民间文学,主张作品要抒发民众的真情,忠实记录、悉心评注、力求保持民间作品原貌以及作品要符合民众审美趣味的编辑思想,对当代民间文学作品、大众文化出版物的编辑出版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树仑《冯梦龙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2]李开先《市井艳词序》,见愈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M].黄山书社,2009年.

[3]冯梦龙《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M].中华书局,2005年.

[4]冯梦龙《冯梦龙全集》[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5]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中华书局,1997年.

[6]聂付生《冯梦龙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2年.

[7]郭英德,过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宋代至晚清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作者介绍:葛宏,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归纳上述:这是关于文学作品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民间文学和冯梦龙和编辑思想相关文学作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冯才权美术作品欣赏
冯才权,1976 年10 月生,广东徐闻人,在职硕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CAA)、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创作委员,中国国画家.

纳粹时期德国宣导纪录片的成就以莱妮.里芬斯塔尔作品为例
【摘 要】据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记载,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意志帝国,没有培养出一个有才华的电影导演,也没有出现一部艺术价值高的电影作品,但萨杜尔的分析并不完全正确 出现的电影导演,以莱.

论电影名称翻译背离电影本意问题以《寻梦环游记》为例
【摘 要】热门电影寻梦环游记自上映后受到很多观众喜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中文名称文不对题的失误却使观众不甚满意,本文试图从翻译功能目的论的角度探索其中文名称的失败之处,旨在为其他电影的翻译提供一.

张强、肖龙飞招贴作品
作者简介张强(1970—)男,回族,山东济宁人,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济宁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201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翟春阳工作室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高校美术学科教育与教学 肖龙飞(1979&.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