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论文>材料浏览

客家山歌有关论文范本 跟贺州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类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客家山歌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9

贺州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本文是客家山歌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客家山歌和贺州和传承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客家山歌论文参考文献:

客家山歌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期刊中国文化论文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陆斐 高尚学

客家山歌是客家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它寄予了客家一代代人的情怀,是客家人的精神食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贺州客家山歌文化日益呈现边缘化的趋势.因此,探讨客家山歌的演变、传承模式和保护机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国民歌像百花,一缕花香飘客家.山歌悠扬千年久,雅韵吟颂飞满霞.”[1]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歌体裁中的一种,它起源于中原古代民歌,主要流行在客家人聚居地,因用客家方言演唱,所以称之为“客家山歌”. 2006年,客家山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客家山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与其它传统的民族文化一样,客家山歌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境地,客家山歌文化的保护日渐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客家山歌文化的概况

客家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也是汉族的一个独特支系.贺州市是广西客家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全市总人口210万,其中客家人约60万.贺州客家人原是中原汉族的一个分支,大约从公元317年南迁来到了广西,他们落住贺州并带来了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盛唱不衰的独特的贺州客家山歌.

来到贺州以后,客家人经过自己的艰辛劳动,不断开拓土地,建立自己的家园.随着社会的发展,客家人创造出围屋居住、饮黄酒、使用特有的客家民俗和语言.客家山歌就是在客家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蕴藏着大量客家古朴的民俗风尚,伴随着客家人的生产生活而存在.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吟唱,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物.

客家山歌最初是以描述劳动生活为主的山歌,是歌唱客家人劳动的场景,形象而逼真.如写放牛娃的山歌,“放牛崽子好吃亏,戴个笠笸坎坎累;撵得笠笸牛又走,追得牛来阵(伴)又归”.又如写客家人出门谋生的情景:“肩挑担子当呀当,挑起担子走四方;好比于都打铁佬,漂洋过海到南洋.”把客家人做小生意的模样写得淋漓尽致,一首首客家山歌再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客家劳动生活画卷.

和许多其他民族的山歌一样,客家山歌在过去也是以情歌居多,几乎是山歌总数的一半.“爱情山歌以其丰富的想象,炽热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成为客家山歌的精华,它‘上承《诗经·国风》之遗风’,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民歌之一.”情歌也是山歌中最艳丽的一枝花朵.过去,客家山歌是客家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最有效方式,青年男子和女子如果遇到一个互相爱慕的人可以通过客家山歌表达自己的情思.因此,客家情歌是客家青年男女的红线,是爱情婚姻的媒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情歌用来表现男女情怀的却越来越小了,当代流行歌曲无形中占领很大的阵地.但是岁月的流逝抹不去时代的足迹,客家情歌曾以特有的表现形式为多少青年男女穿针引线,给民众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在民众中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客家山歌文化的演变

(一)从普通民众集体传唱到专业歌手演唱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精神食粮,在过去,无论男女老少都对客家山歌情有独钟,都能哼上一两曲,特别是酷爱唱山歌的贺州客家人,伴随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发展到现在,传唱客家山歌的人越来越少,其主题内容也越来简单.如今传唱客家山歌的主要是一些专业的艺人,田间地头抑或是山里乡村的客家人也不一定会唱客家山歌了.如今客家山歌演唱还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但演唱者多是为了商业利益,或是一些演唱队伍为了演出需要而集中演练,真正意义上从老人会唱到儿女学唱,到全村老少会唱是少之又少,也就是说人们为自己而歌变得更少,更多的是为别人而歌,这样就造成了山歌流传的变易性和局限性,容易使山歌散失和遗忘,所以客家山歌演唱主体的转变会导致客家山歌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面临传承的失重.

(二)从单一的表现形式到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过去客家山歌的表现形式仅限于群众的口头传唱,这种单一的传唱形式也是客家山歌传承的唯一方式,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通过口头传唱传递着客家人的心情,传承着客家人的品性.如今的社会演变使客家山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多样化,很多地方不定期地举行山歌擂台赛、歌手大赛、山歌合唱大赛、山歌知识竞答、客家山歌演唱大师班、山歌会等不同形式地传唱着山歌.客家山歌还被收录进电视、收音机、传到互联网上、下载到MP3(4)、刻录成VCD(DVD)等,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媒体使客家山歌得以传承,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客家山歌的魅力,这无疑给客家山歌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也扩宽了客家山歌的表达形式,客家山歌想要在发达的现代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寻找更多的客家山歌出路,当然这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三)从古朴的曲风到掺杂更多的音乐成分

山歌大多是民众集体创作,也是民众即兴而作,在忙碌的生产,在热闹的歌会,在青年男女约会等场所都可以产生,客家山歌亦遵循此规律,但是又有了新的发展.客家山歌在产生之初就带有比较大的随意性,有着比较淳朴的吟唱风格,经过民众反复传咏唱修改才慢慢完善.随着现在流行歌曲占据主旋律的时代,客家山歌也难免会受到当代流行歌曲风的冲击,从中也掺杂进一些流行的元素或是摇滚之类的旋律,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新的旋律使客家山歌有了更多的创新元素,但也使客家山歌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如果一味的“大杂烩”,客家山歌的原汁原味将会被取代,所以客家山歌的发展延续还有待于系统的传承与保护.

(四)从传统的吟唱到系统有组织的传唱

在过去,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是口耳相传,即兴歌咏,当地的唱艺人也以山歌的曲调进行说唱.表面看来山歌似乎是脱口而出,即兴演唱,其实这只是山歌最原始的演唱由来.山歌发展到今日,许多演唱队伍在系统组织传唱,当中水平高的歌手直到重要的作用,当然这还是有限的.若想一代代传唱就必须培养更多的优秀歌手传唱,进而发展一批批专业歌手,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以保存下去,否则歌曲的旋律、特点就会逐渐消失,甚至灭绝,所以,客家山歌的传唱需多头并进.

三、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模式

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文化产的传承模式有深厚的土壤.通过口耳相传、师徒相传、家族传习等形式,客家山歌得以存留和延续.而现代意义上,客家山歌的传承模式更加多样化.贺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传承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族的传唱传承

家族传唱是客家山歌绵延流传至今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山歌还没有系统的受到专家、职业歌手的改编、保存以前,家族传唱是保存贺州山歌文化最原始、最有效的方式.随着时代变迁,家族中能唱山歌或者有意去传习山歌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已不再把山歌作为自己的主要娱乐方式,而是追求现代流行歌曲的快感刺激,这就使得山歌的发展遇进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田野调查中,我们特意走访了贺州莲塘镇仁冲村的客家老人江氏.据江氏介绍,“现在传唱客家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了,我们家族自清朝末年就是个大家族,世代传唱客家山歌,以前每逢节日都要在庭院里举行客家山歌比赛,现今的青年人都不愿意唱客家山歌,都把心思投向流行歌曲……恐怕像我们这样的大家族在若干年后也没有能传唱客家山歌的人了.”江氏眼看着优秀的山歌文化要消亡也是万分的着急,为了继承祖宗的遗训延续客家山歌,她经常会在庭院里唱上几首,吸引参观客家围屋的游客,有时也会耐心的教上几首,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并传唱客家山歌.对下一代的孩子她甚至用家法强制青年小伙姑娘们学唱,希望后辈的孩子也能理解他们,然后投入到山歌的传承中去.

在高度文明的工业化社会里,流行歌曲风靡全球,这是大家所认同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家族传承模式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家长从小教导孩子学习山歌,培养其对客家山歌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客家山歌得以世代相传.贺州市莲塘镇仁冲的客家老人艰辛地传承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江氏歌者的演唱传承了几代人,但是她不知道客家山歌还能传承多久?

(二)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

民间歌手长期生活在底层的劳动民众当中,他们的山歌艺术离不开民众的生活,具有很浓的艺术根基.在贺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中,民间艺人的演唱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作为传承人,无论家承、师传或自学,都深受当地环境的熏陶,他们好学强记,刻苦勤奋,有长期的积累,不少人还见多识广,富有创造性.

客家山歌是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传唱客家山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已成为每一个客家民间艺人的共识.一位优秀的歌手并不仅限于会唱歌,还要理解山歌的精髓,把这种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播出去.如今“山歌大王”李天生已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接班人,把优美的山歌带给更多的人,使人们在品味天籁之音的同时,也感受到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足见优秀歌手对客家山歌的传承也是卓越功勋的.

(三)专家学者的研究传承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份优秀民间文化,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组建了许多有关机构对优秀民间文化进行保护,许多专家学者也发挥自身的优势,为了客家山歌能传承下去,他们进行了艰辛的传承工作.

四、客家山歌文化的保护

客家山歌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之一,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唱贺州客家山歌的人群越来越少并且逐渐老龄化,年轻一代对客家山歌越来越陌生.因此,对贺州客家山歌文化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民间歌谣的传承就是使其不间断的延续,这是民间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所以,在重视贺州客家山歌传承的同时,我们要对客家山歌文化进行保护,只有传承与保护相结合,才能使贺州客家山歌焕发新的艺术魅力.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发展,各地方的传统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破坏,在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的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如何保护客家山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是一个紧迫而不可懈怠的问题.

(一)建立有效保的护机制

对客家山歌实施保护,要建立以政府、专家学者为主导,全民共参与的保护体制机制,也就是政府、学者、民众三方的力量共同参与的一项工程.第一,对客家山歌的保护,光靠单方面的力量是行不通的.贺州是广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财政状况并不好,脆弱的生态环境无法阻止客家山歌的萎靡与消亡.但是贺州市政府坚持“再穷也不能穷文化”的指导思想,凡有民间艺术作品参加比赛都给予大力支持.除此之外,政府还邀请专家学者来参与,共同研讨如何对山歌进行保护,并与全民共行动,同发力,发挥权力中心的作用,组建好专门的保护机构,并在专项经费上给予帮助,对重要的贺州客家山歌传承人给予特殊的保护,确保传承后继有人.第二,专家学者也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倾心于客家山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中,特别是要重点去研究那些濒临消亡的客家山歌文化.第三,贺州客家人要牢固树立保护意识,切实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普通民众是客家山歌的创造者与传承者,是山歌息息相关的当事人,只要全民都行动起来,认识到保护客家山歌优秀文化传统的任务,意识到贺州客家山歌濒临消亡的严酷现状,人人参与到其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利用赛歌会、山歌节、家族授歌等特殊的方式保护客家山歌.其实,山歌是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也是他们的一种精神粮食.正所谓饭养身,歌养心.只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秀文化,只要他们参与.山歌文化才能保存.

(二)对客家山歌加以创新保护

对贺州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要加以创新,要与现代元素巧妙的结合,以不变应万变保护客家山歌.由于传统的客家山歌旋律简单,普遍存在直白的群众口语及单一的演唱形式,再加上人们审美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原有的山歌形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贺州客家山歌也要跳出传统山歌的老圈子,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需求为标准,在保留山歌原有特色的同时,对贺州客家山歌进行音乐、歌词、形式的创新,大胆完善山歌的韵律和唱腔.旋律曲调上,从调式、调性、节奏、和声等方面对曲调进行全方位的升华,再利用现代乐器手法对贺州山歌音乐旋律进行特殊处理,使山歌旋律新颖独特,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以顺应当今人们的审美需求.

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借鉴壮族哈嘹乐队的唱法,哈嘹将壮族山歌与现在流行的元素巧妙的结合,开创了自己的音乐风格,该风格不仅保留了壮族山歌原有的韵味,而且注入了现代的流行元素,具有时代气息,容易让人接受,听起来朴中带美,让人心旷神怡.贺州客家山歌的传承保护大可以借鉴此先进做法,取长补短,在比较中发展自己.还可以开辟出不同的风格,所以,在山歌创作这方面,只要是有利于发扬自己山歌文化,任何独特方式、方法都要积极地引用与吸收.在现代大潮流下只有“变”,贺州客家山歌才有一席之地,才有发展前途,任何老框框,固守不前是不行的.

在歌词的内容上,由于传统贺州客家山歌的歌词大部分是从过去的生产生活里提炼出来的,反映了过去人们的劳动生活,虽然形象生动有趣,可现在的年轻人不熟悉当时的生活情景,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贺州客家山歌的歌词、内容、题材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要运用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词汇,融艺术性与思想性为一体.

在演唱形式上,传统的贺州客家山歌演唱形式主要为独唱、对唱、尾驳尾对唱,形式比较单一,已不适应当今人们对丰富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在演唱形式上也要有所变更,将演唱形式发展成联唱、合唱、小演唱等形式,甚至发展改造成独具特色的山歌剧、电子音乐、室内乐等形式,使山歌形成具有多种表演形式、独具特色的客家新山歌.

(三)对客家山歌文化载体的保护

鉴于客家山歌文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因子,它由人们口头创作传承,所以,保护客家山歌就得对载有客家山歌特殊的载体进行保护,以便于今后对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首先收集民间的口头山歌,再进行整理,保护记录有贺州客家山歌文化的典籍资料,对已经破损或缺失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重新备案或录成影像资料等进行保护.对有贺州客家山歌历史的固体实物,要经常进行保养,擦拭,或装帧等,使其完整,便于考究.尤其是对装载重点资料的博物馆进行特殊的保护,在防火、防水、防盗等方面切实加强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造成国家优秀民间文化的损失.客家山歌的存在不仅以本身的艺术形式出现,它还与之相关的载体相联系,是分不开的,如与之相配的乐器,也是我们保护的对象之一.当然还有的是以无形的精神载体也要得以重视.

(四)鼓励客家山歌走向市场

保护贺州客家山歌还得努力推动客家山歌走向市场,鼓励客家山歌市场化.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贺州客家山歌不能走原来发展的老路子,要顺应时代要求,走向市场,把客家山歌作为创作重点,精心打造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客家歌舞文化品牌,吸引外来人参观、开发、投资、立项等.自2001年以来,贺州市先后组织创作了100多个客家歌舞节目,成绩显著.客家小戏《卖桃》荣获了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戏剧类比赛金奖,填补了贺州市从未获过此类全国大奖的空白.2005年,大型客家风情歌舞集《贺州春色赋》、《一方水土》的创作演出,把客家歌舞艺术推上顶峰,推向世界.还可以举办客家山歌擂台大赛,吸引更多的客家山歌爱好者走向舞台或走进演唱会现场,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欣赏到优美的客家山歌.当然,走向市场的方式还很多,如利用客家山歌来做广告、做宣传等.客家山歌文化展示了贺州风采,宣传了贺州新形象,扩大了贺州的世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客商来贺州旅游观光.客家山歌只有走进这个大市场才会有尽可能多的人认识它,而后有意识、有目的的去保护这一文化现象.所以,市场这一把双刃剑,只要我们能取长补短,就能把客家山歌引向正确的轨道.

总之,客家山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人乃至全国民众重要的精神食粮.了解客家山歌的现状及演变,传承和保护传统的客家山歌,不仅是贺州客家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担当的重任,这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鼓励与呼喊,更需要的是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只有如此,我们传承享用了数千年之久的客家山歌文化长河,才不会断流,而且还会泛起新的涟漪,甚至掀起新的潮头,客家山歌的明天也必将更加灿烂辉煌.

(作者简介:陆斐(1975--)男,壮族,广西靖西县人,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南方民族文化;高尚学(1974-),男,河南正阳人,博士,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文艺生态.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文化生态壁龛:广西民歌艺术的保护传承与产业化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ZW001)的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广西民歌艺术的‘文化生态壁龛’研究”(项目编号:KY2015ZD116)的阶段性成果.)

上文总结,本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客家山歌和贺州和传承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客家山歌本科毕业论文客家山歌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合理有效的认度是传承人保护的前提和首要步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说,明确其应享的特定权利与应担的义务责任,既是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前提,也是对传.

徐秋菊教授客家山歌唱腔艺术与其教学传承探析
徐秋菊,著名客家山歌表演艺术家,广东蕉岭人 1975年考入梅县地区戏剧学校(即今梅州市艺术学校)就读,1979年毕业;1991年10月在广州友谊剧院成功举办“徐秋菊独唱音乐会”.

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48摘要舞蹈作为一种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化,横贯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 记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

对花瑶山歌传承和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a 2018 06 073摘要湖南隆回的花瑶山歌体裁众多,内容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呜哇山歌”.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