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材料浏览

气管切开类有关论文写作参考范文 和半卧位预防气管切开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气管切开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5

半卧位预防气管切开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本文是关于气管切开本科论文怎么写与气管切开和静脉异位和PICC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气管切开论文参考文献:

气管切开论文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论文现代预防医学杂志实用预防医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摘 要:目的:研究半卧位对气管切开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预防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PICC置管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分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平卧位,观察组患者采取半卧位,观察两组患者置入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6.67%、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3.33%,分别较对照组70.00%、16.67%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气管切开患者置入PICC时,采取半卧位能够有效降低其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半卧位;气管切开;PICC颈内静脉异位

由于经外周静脉对患者置入PICC导管具有穿刺效果显著、导管在患者体内的留置时间较长等特点,为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1].常见的预防颈内静脉异位方法为屈颈向术侧偏头,但是由于气管切开患者受气管套管、气管套管固定带以及机械通气管道等约束,使患者头部不能与穿刺侧同向,导致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之间不能形成锐角,增加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率[2].为研究对气管切开置入PICC导管患者实施半卧位,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异位发生情况,现将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结果进行以下论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6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n等于30)——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等于:10例;年龄范围(22—85)岁,平均年龄(61.02&plun;10.52)岁;

对照组(n等于30)——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等于:14例;年龄范围(24—81)岁,平均年龄(62.54&plun;12.25)岁;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各项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保持平卧姿势,进行穿刺的侧肢向外伸展(与身体保持九十度),对穿刺点、右胸锁关节向下至第三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对整个手臂进行无菌消毒,在患者肩部和穿刺侧上肢处用无菌巾进行铺垫[4].护理人员协助做好所需物品的准备工作,扎止血带,穿刺静脉部位出现回血症状后,先送入导丝,在局部麻醉后扩皮送鞘,然后撤导丝,立即送入导管,当送入导管约20cm后,告知患者头部转向与进行穿刺侧肢体保持一致,用下颌骨去靠近自身肩部(保持紧贴状态)[5],待导管送入患者体内的长度同测量刻度相等时,告知患者转正头部,并将套管和导丝取出.体外导管长度保持在五厘米(导管尾端锁定),剪除多余部分.将回血抽干净,脉冲冲管,连接肝素帽,穿刺点使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后,再使用无菌敷贴[6].

观察组:常规消毒穿刺,见回血后送入导丝,在局部麻醉后扩皮送鞘,然后将床头抬高30到40度,再撤导丝,送导管,当导管送至肩部,将注射器(20ml生理盐水)同导管尾端进行连接.缓慢向前送导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同步进行,其他操作同对照组[7].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置入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治疗满意度用%表示,卡方进行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下表2.

3 讨论

颈内静脉异位是PICC置管术中的主要并发症,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以及静脉的解剖特点,导致颈内静脉异位发生情况较难避免.而对气管切开患者置入PICC患者采取半卧位,能够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概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将抬高床头后,能够使患者上腔静脉的回流血量、流速增加,血流对导管产生冲击作用,对导管向下入静脉具有促进作用;②患者保持半卧位后,其肩部高度增加,高于患者心脏位置.PICC导管进入患者的无名静脉后,凭借重力对其产生的作用,使其继续向下行进,降低进入颈内静脉的概率.

通过上述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半卧位,其患者的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3.33%、治疗满意度96.67%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

综上,半卧位用于预防气管切开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操作简单,切实有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君芬.半卧位预防气管切开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5,22(20):63-65.

[2]何燕娴,张艺军.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6):3199-3202.

[3]缪同霞.PICC颈内静脉导管异位2种正位方法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33):6831-6831.

[4]陈莉.预防传统PICC置管异位颈静脉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6,32(22):33-36.

[5]邓德琴,赵加全,韩兴平.端坐位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复位效果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4,12(9):10-11.

[6]黎逢弟,陈其欣.预防PICC置管时异位入颈内静脉的改进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12.

[7]马莉妍,郭彩霞.颈外静脉PICC置管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现状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7(8):1132-1134.

结束语,上述文章是一篇大学硕士与气管切开本科气管切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气管切开和静脉异位和PICC方面论文范文.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进展
doi10 3969j issn 16729676 2017 17 007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急危症,可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及功能紊乱,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为4872,明显呼吸障碍缺氧者多行气管切开1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重症医学科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活动对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性 方法2015年810月期间重症医学科的467例次气管切开患者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前,2016年810月的445例次气管切开患者为实施品管圈活.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本实验主要探究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范围限定在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