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产品设计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与产品设计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产品设计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产品设计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本文是产品设计类论文范文素材和创新发展和产品设计和创新发展研究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产品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产品设计毕业设计选题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毕业论文产品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文围绕“工匠精神”在产品设计中传承和创新发展进行展开,提出从“技”与“艺”两个角度解读“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建立设计新模式、构建评价新标准、营造品牌新途径、强调行业新规范四个方面诠释 “工匠精神”的创新发展.为“工匠精神”在产品设计领域的拓展作前瞻性的思考、实践、探索和研究.

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当下,重提设计的“工匠精神”,意在提倡对“匠心”的修持.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极力推荐美国亚力克·福奇的《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The Tinkerers:The Amateurs, DIYers, and Inventors]》一书,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成为久违的热词.

在这样一个食指划动的时代,如何重建技艺上手的规训,进而完成哲人思考的使命,几乎是每个创造者的梦想.“工匠精神”通过对工具的役使,达到对人自身的磨练,从而完成生命的创造.它一方面向古往今来的匠意先贤们致敬,从他们那里获取缔造传奇的力量;另一方面,用面向全球化的都市生活理念来坚守自身的体验与记忆,实现心手相通(图1).

一、产品设计领域为什么要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之于产品设计领域,其必要性如同水和空气之与人类的生存.其所承载着的是设计师应有的造物思想、专业素养及精益求精的价值观.将“工匠精神”拆开来逐字理解,“工”对应的是产品设计中造物模式,“匠”对应的是产品设计师的职业素养,“精神”实则代表设计师的精益求精、以造物为荣的价值取向.

1,“审美”需求的转变

如今重提“工匠精神”,人们容易想到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的确,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制造强国,其产品设计巧妙、工艺精湛……,然而,蕴含其背后的一方面是制造业的精益求精,另一方面,这种造物理念逐渐形成一种无法替代的“审美”需求,并贯穿于创意-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整个流程.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功能,更多地关注产品造型的美观、工艺的精致、服务的优良…….归根结底是人自身“审美”需求的转变.

伴随经济的发展、高科技和“智造”的挺进,消费者长期处在以性价比高低来评判产品的优劣之观念囹圄.也或多或少导致不少的企业为了压低,采取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采用低质原材料生产等行为来逐利.久而久之,劣质产品驱逐优良产品,不少企业逐渐摒弃了传统的造物精神.

中产阶级人群的不断壮大, 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强,出现了大量的海外抢购热潮.小到婴儿尿不湿,大到家用电器,消费者无不信奉进口产品.这股思潮的背后是对进口商品所代表的高品质及“工匠精神”传递出的肯定和认可.中国主体消费者需求的转变让产品造物过程中对于“工匠精神”的需求十分迫切(图2).

2,设计师角色的转型

著名设计咨询公司IDEO,Frog,Live Work等都正在将自己的服务重心从提供用户产品设计服务转变到提供用户设计服务.这反映了传统的设计公司向品牌顾问转型,逐渐走向服务设计的大趋势.

设计需要转型,设计师更需要转型.在传统的产业链中,设计师研发的产品需要经历多个环节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制造商、采购商等属于中间环节,他们会依据所谓的经验、成本等因素对设计师的创造提出误导性意见与干预.设计师要跳过中间环节,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挖掘需求、解决问题、创新产品、创造价值,设计师应该引导制造商的定位与决策.

产品设计师角色的转型需要设计师具有更好的文化底蕴和职业素养,而不是一个仅仅懂设计的单方面人才.重提“工匠精神”要求产品设计师不仅是为了生存而去设计作品,不仅是为了赢得市场,而是为了追求产品的完美与极致,在自由和自律中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平衡.重提“工匠精神”,通过召唤精益求精,呼吁设计师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个人品质,只有观内自省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产品设计领域如何传承“工匠精神”

先秦时期的著作《周礼·考工记》记载中国传统匠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所谓的“巧者”就是指匠人,在手工艺时代技术与艺术不分,工匠在造物过程中既是生产者又是设计者.通过对中国传统的造物匠人进行剖析,分别从“技”与“艺”两个维度进行“工匠精神”传承方法的阐述.

1,传承 “技”以回归产品的品质感

造物匠人在劳作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原则的浓缩正是“技”之体现.古代工匠是全流程介入造物.生产力的发展使得造物程序中的设计和制造被迫分离,机器替代了人工制作,因此,传承“技”绝不是要重返手工艺时代,如果固守手工艺的书本概念来谈工匠精神无异于刻舟求剑.

自唐朝贞观四年开始后的260多年中,日本先后选派了十余批、数千名遣唐使在中国学习,大到参照唐朝进行政治、教育改革,再到学习制瓷、围棋、茶道、花道等生活方式,小到制豆腐、酱油、榨糖、缝纫等工艺,每种工艺无不体现了中国传统之“技”曾经大放光明.

无论造物手段如何进化,产品设计师应该传承的是古代匠人对造物过程中所遵循的造物原则.在《考工记》中提出了深刻的造物原则和审美价值标准,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亦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华的扼要表述.对于当代设计师而言,需要不断突破各种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关键技术瓶颈,学习先进的制造工具和方法,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和工艺创新,在对时代保有高度敏感的同时,对产品的细节和精准度进行高品质的把控,提高产品的品质感.

2,传承 “艺”以倡导设计师的“哲匠”精

在东方审美范式中,工匠运其心、劳其神,表达其意念,赞天地,育众生.用劳作来体现人格的力量、进而化人的这样的一类叫做哲匠.因此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工匠在保有一身独技的同时注重个人的品质和修养,并通过手来传达出诸多的思想与趣味.

“工匠精神”成为榜单热词后,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工匠”,然而“工匠精神”的传承并不是要求设计师们为“技”而成为手工艺者.秋山利辉曾道出“艺”之精髓:“一流的匠人,首先是艺,其次才是技”.“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哲人”般的文化素养也正是目前我国产品设计师需要秉承和修持的.目前的设计教育长期执守“能力本位”理念而疏略了精神及文化层面素养的培养,产品设计师在大量设计任务和生存压力下,很少能像匠人一样劳作,像哲人一般思考.这种哲匠分离的状态由于当前设计师所处的浮躁的设计环境表现得愈发强烈.

三、产品设计领域如何创新发展“工匠精神”

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了辉煌的思想文化成就和灿烂的物质创造,传统上我们是当之无愧的造物大国,但作为工业化的后发国家,我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与迷茫.从“工匠精神”的讨论为出发点,我们可以明晰产品设计在国家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产品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信息时代,传统与现代的界限在消解、物的概念在拓展,与之相关的设计观念也在不断延展,这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设计创新的重要契机.

1,建立从基础研究-设计研究-产品研究的设计新模式

重新审视当代的产品设计流程,设计活动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基础研究,二是产品研究,三是设计研究.严格地说设计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当社会对设计有所诉求的时候探寻平衡的支点.因此基础研究是产品设计的灵魂所在,以人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

第一部分是产品的基础研究,围绕人的行为习惯、消费心理学,研究人与物之间的生理和心理关系,这将成为评价的标准和未来产品设计的标准.而在研究中可以依托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指出:通过在各行各业的各个业务领域的渗透,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设计师没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用于基础研究,使得整个产品设计行业在前端创新和洞察方面相对薄弱,正面临着持续创新和保持创造力的瓶颈.大数据将加速信息技术产品的创新融合发展,对数据快速处理、分析和挖掘将成为创新设计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来源于用户,通过数据分析脱去其数字的外衣,以设计的思维从中挖掘出用户的需求、创新点等结论,然后进行用户参与式的设计创新.第二部分是产品原理研究,包括产品分析、研究工作原理,以便确定自己的设计方向.第三部分才是自己的设计研究.现在的设计往往注重研究形式,却没有在根源上解决产品设计的基础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产品设计很难创新的根本原因.

2,构建具有东方审美范式的评价新标准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应重在活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以中国诗词为代表的文学艺术系统、以中国书画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系统、以中国戏曲为代表的曲艺音乐系统,到以中国雅集为代表的总体艺术系统、以中国器物为代表的生活艺术系统,是一个既汪洋浩瀚又丝丝入扣的整体,一个既表征鲜明又内涵深厚的整体.同时,中华文化是一个自我完善与创新的体系,从这个体系追根溯源,可以理清很多根源性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文化自信的内涵,它让中华文化具有不断修复、不断补强、不断更新的力量.

中国具有如此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但一提起“工匠精神”,大家就纷纷去 “仿效”德国汽车、瑞士手表与日本电器.不论是中国的设计行业和中国的设计师都缺乏对自我文化的自信心及独特的东方审美范式.工匠精神中对产品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中国的哲学高度上去思考设计,从学习西方的设计思维的基础上转变为对中国传统审美范式的研究,增强设计师的东方审美特质对中国制造的崛起具有决定性意义(图3).

3,营造以设计活动为核心的品牌新途径

产品的真正价值来自于材料成本之上,并融入设计师的审美与精神价值,使产品能打动人心,并且能体现设计与制作者的附加价值.如果设计师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将材料变成实用商品,这类的产品在消费者眼中就停留在材料与加工的层次,产品容易被大量抄袭复制,无法提升,公司无法扩充.如何突显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卓越价值,进而营造出品牌忠诚度是以设计活动为核心的品牌创新途径.

以法国时尚界为例,每年各品牌在巴黎高级订制服装周期间,不计成本地推出概念性与实验性的新颖设计,以最高端的材质、最争奇斗艳的造型出现在镁光灯下,甚至于邀请全球一线艺术家参与设计极为前卫的服装,其目的不外乎是拉抬品牌与设计的价值,以达到该品牌之成衣与其他时尚附属品之市场份额与售价.这个环节表面看来似乎成本极高,高级订制服的量与营业额并不高,但是如果做不到位,产品商的命运就会永远停留在大量制造与渠道促销的环节,永无翻身之机会.其它非时尚类产品进入市场也必须经过设计价值界定的过程,举例而言,钟表与珠宝行业卖的也是材料、加工、设计、品牌,例如百达翡丽 (PatekPhilippe), 卡地亚 (Cartier), 宝格丽 ( Bvlgari ) 蒂芙尼 (Tiffany)等品牌只有不断运用设计活动推陈出新,才能以高出其它品牌数十倍的卖小银饰、手环、戒指、时尚手表、香水与化妆品等等商品.以营造设计活动为核心的品牌建设是产品具有高溢价空间的法宝,而这一切皆源于“工匠精神”的内核.

4,强调尊重造物、珍惜资源的行业新规范

“工匠精神”强调物尽其用的观点,这不仅仅对匠人、产品提出了要求,也对设计行业抛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强调尊重造物以及对智造的敬畏之心的呼声越来越高.曾经因鼓励消费而实行的有计划废止的思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反对.可持续观念的深入人心,也要求我们用“工匠精神”的“行知”更慎重地回应造物行为.

小结

我们既站在传统历史记忆的传承上,又站在现代出发点的创新上,把自己根植于时代背景中解读传统,围绕“工匠精神”在产品设计领域为什么要传承、如何传承及如何创新发展三个问题进行展开,提出从“技”与“艺”两个角度解读 “工匠精神”的传承;从建立设计新模式、构建评价新标准、营造品牌新途径、强调行业新规范四个方面诠释 “工匠精神”的创新发展.期望通过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为产品设计领域引入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文化空间.

参考文献:

〔1〕范钦满, 吴永海, 包旭. 中国传统造物中的先进设计思想[ J ] . 包装工程,2008,(08):159-162.

〔2〕许江,哲匠,显现美院之美的人——在首届中国美术学院哲匠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2017

本文总结:此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创新发展和产品设计和创新发展研究方面的产品设计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产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工匠精神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马伏英当代中国提倡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了各职业院校的新方向新目标 作为中职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中,工匠精神的融入势在必行 文章从工匠精神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及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出发,从课堂营造&.

匠人匠心:传承工匠精神
如今,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文本刊记者 张 霄 图徐建彬“要有工匠精神,从‘匠心’到&l.

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井云杰
“好道理”感悟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只要真正做到干一行、精一行,人生一定会出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脚踏实地,不断自我超越,用实际行动做“工匠精神”的传.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