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学位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视角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和从认知的视角看汉韩吃的概念隐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视角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1

从认知的视角看汉韩吃的概念隐喻,本文是关于视角自考开题报告范文与隐喻和视角和认知方面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认知论文韩语毕业论文韩语论文韩语论文网

从认知的视角看汉韩“吃”的概念隐喻

孟 丽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摘 要:文章以语料为基础,对汉韩两种语言中高频率使用词“吃”的不同义项进行了概念隐喻分析及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汉韩“吃”的概念隐喻的认知特点:高频使用使“吃”具有较多的概念隐喻;较大的语义概括性使“吃”作为源域得到更多的凸显;不同的民族文化使汉韩“吃”的概念隐喻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征;“吃”的概念隐喻反映着社会文化,且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关键词:认知;汉韩;吃;概念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Lakoff & John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并指出:隐喻在我们的语言、思想和行为中无处不在,人类的概念系统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隐喻是通过一种事物理解另一种事物的手段.概念隐喻涉及源域和目标域两个域,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向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系统映射的过程.映射的前提是身处两个域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如,在“生命是一次旅行”这一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是“旅行”和“生命”.“旅行”的各种显著结构特征被系统地映射到“生命”这一领域,从而使人们根据旅行的各种体验来理解生活.

隐喻具有体验性的特点.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论认为意义来源于我们感觉运动的体验,通过想象机制,如概念隐喻、转喻、范畴辐射,以及各种概念合成的方式使体验的意义得以扩展,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推理.通常,我们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识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的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换句话说,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自己的身体(包括身体器官、感觉、智力、情感等)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如运动、吃饭等)来理解其他领域的抽象概念.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体验之一,也是其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大量隐喻性思维就来自于这种体验反复发生的模式.当这种体验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积淀相结合,就会产生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生动形象的隐喻.汉语和韩语中有许多关于“吃”的概念隐喻,虽然国内语言学界对汉语“吃”、汉英“吃”的隐喻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就汉韩两语“吃”的隐喻研究却寥寥无几.而探究汉韩两语中有关“吃”的概念隐喻,一方面可以为我们认识两种语言和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了解汉韩两语中“吃”的概念隐喻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进一步了解汉韩两民族认知过程的异同.基于此,笔者分别以汉语“吃”、韩语“(吃)”为关键词,分别从《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通用惯用语词典》,以及韩国的《标准国语大辞典》、《惯用语词典》收集了大量的语料.通过分析这些语料,对汉韩“吃”所构建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与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汉韩“吃”的概念隐喻的认知特点.

一、汉韩“吃”的概念隐喻及比较

世间万物纷繁复杂,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根据事物的特征对其进行分析与归类,即范畴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人类对事物逐渐形成了概念.概念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依据.概念隐喻是在我们对客观世界万物加以范畴化、概念化的基础上,用此概念来认知彼概念的认知方法.接下来,笔者分别以《现代汉语词典》和《标准国语大辞典》中“吃/”的义项为基础,将收集到的中韩语料分为汉语和韩语共有的“吃”的概念隐喻、汉语独有的“吃”的概念隐喻、韩语独有的“吃”的概念隐喻三大类来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汉韩两语中“吃”的概念隐喻的异同.

(一)汉语和韩语共有的“吃”的概念隐喻

在笔者收集的汉韩两语“吃”的语料中,以“吃”为源域的共同概念隐喻较多,具体如下:

(1)依赖、依靠是吃

①吃老本、吃救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祖宗饭、吃瓦片、吃粉笔灰、吃青春饭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吃的目的是为了生存、生活.于是吃什么填饱肚子让人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以什么工作为生,由此产生引申义“以什么为生、靠什么生活”.由此,人们在吃的后面加隐喻某种工作或生存方式的词语来表达生计.基于目的的相似性,不少不能吃的东西也用吃来隐喻表达,“吃”就被隐喻为依赖某人、某物而生存、生活.譬如上文中隐喻从事某种工作的有“吃粉笔灰、吃青春饭、、”.比喻靠某种方式生存的有“吃老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瓦片”等.这种将具体的饮食动作“吃”映射到生活领域,便生产成了“依靠、依赖是吃”的概念隐喻.另外,从所收集到的语料数量来看,源于该类概念隐喻的汉语词例明显多于韩语,且韩语“、、”分别与汉语“吃祖宗饭、吃瓦片、吃粉笔灰”呈对应关系.

(2)吸收是吃

①道林纸不吃墨

③.

④.

食物由口进入体内,被消化器官所吸收.这一过程与纸将墨或油之类的液体吸附于身、涂抹在脸上的化妆品被皮肤吸收等相类似,于是便生成了“吸收是吃”的概念隐喻.

(3)获取、获得是吃

①吃利息、吃回扣、吃里扒外、吃差价、吃人嘴软、吃空额

②.

③、100.

④.

⑤.

对于“吃”动作的主体施动者而言,所吃的食物既可能是对身体有益的,也有可能是有害的.这样便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吃了好的、对身体有益的食物后人们会开心,同时获得并汲取营养.而吃了坏的、对身体有害的食物后,人体会感到不适,甚至损害健康.于是,将“吃”动作的源域映射到人生愉快的体验目标域后,就形成了“获取、获得是吃”的概念隐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映射的目标域范围大小有所差异,使得由该概念隐喻引申出的隐喻义在汉语和韩语中略有区别.即:汉语中的“吃”多指“获得、获取合法或非法的利益”,而韩语则既可以指“获得合法利益”,也可以指“非法占有不当利益或他人财物”,甚至还可指“获得奖项、成绩”.这也实证了Kovecses“同一概念隐喻尽管在属层上表现出普遍性,但在种层或具体性上可能表现出差异”的观点.

(4)承受、遭受,被动是吃

①吃官司、吃亏、吃黄牌、吃得消、吃瘪、吃重、吃一堑长一智.

②吃耳光、吃闭门羹、吃子.

③.

④.

⑤.

⑥.

⑦.

如上文所讲,饮食动作“吃”被映射到生活中不良遭遇的目标域后,便形成了概念隐喻“承受、遭遇是吃”.另外,如上例②、③、④、⑤所示,“吃”的概念隐喻义“遭受”还可以进一步引申为表被动义的“被”.该义在汉韩两语中非常常见,所占比例较高,这与“遭遇”的消极意义不无关系.

(5)消耗、耗费是吃

①吃劲、吃力不讨好、吃功夫、吃重

②.

③.

④.

⑤.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在体内会被逐渐消耗、代谢掉.该意象图式被映射到消失域,我们便得到“消耗、耗费是吃”的概念隐喻.值得留意的是,同样由“吃”概念隐喻引出的“消耗、耗费”之义,在韩语中的消耗对象既可以是电、油、材料,也可以是费用等.而在汉语中,消耗的对象只局限于力气、力量、时间这样的抽象名词.

(6)消灭、吞并是吃

①又吃掉敌军一个师.

②不扩张就会被吃掉,扩张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③(砲).

④ .

食物被吞咽、消化吸收的最终结果是由可见、可触及变为不可见、不可触及的消无状态.也就是说,通过“吃”的动作行为,食物完全消失了.将“吃”从饮食动作源域映射到事物消亡的目标域,便可得到概念隐喻“消灭、吞并是吃”,进而得到其概念隐喻义“消灭、吞并”.不过该概念隐喻义在汉韩两种语言中的使用范围比较受限,通常只用于军事、弈棋或侵占他国领土等方面.

(二)汉语独有的“吃”的概念隐喻

(1)进入是吃

吃水(船身入水的深度)、吃刀

“吃”动作的发生需要有实施动作的主体和承受动作的客体,即施动者是人或其他生物,受动者是食物.如果将船身入水与切削金属时,刀具切入工件看做是食物进入口中,那么基于容器意象图式便可得到“进入是吃”的概念隐喻.

(2)接受是吃

吃香、吃得开、吃软不吃硬

若食物的颜色、味道、形状或质地吸引“吃”动作的主体或是被其所喜爱,那么就该食物而言,它是被“吃”的施动者所接受的.将“吃”的动作源域映射到情感域,便生成了“接受是吃”的概念隐喻.

(3)理解、领会是吃

吃透、吃准

吃进体内的食物被消化、吸收,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中抽象的认知领域,如文件、会议精神等被领会、理解.基于这种相似性,人们将“吃”从饮食动作的源域映射到智力域,于是便生成了“理解、领会是吃”的概念隐喻.

(三)韩语独有的“吃”的概念隐喻

(1)(锯、刨子等工具)锋利好用是吃

① .

② .

大块儿的食物进入口中,需要经过牙齿的咬、嚼等“吃”动作才能变为易于吞咽的食物.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用有着锋利锯齿或刀刃的锯、刨子等工具伐树或刨木头时进行的重复性动作.由此意象图式便生成了“(锯、刨子等工具)锋利好用是吃”的概念隐喻.

(2)生(虫子、癣)是吃

① .

② .

食物进入口中,在牙齿的咬、咀嚼等作用下,其完好的状态被破坏.这与苹果被虫蛀、皮肤被癣等菌类侵噬,其完好的状态被破坏相类似.基于该意象图式便可得到“生虫,长癣是吃”的概念隐喻.

(3)吸烟、吸食、吸入烟(气)是吃

① .

② .

《标准国语大辞典》中,韩语“”的原型义是“食物等经口进入肚子”.、、烟(气)等物质亦是由人的口腔进入体内,由此便有了“吸烟、吸食、吸入烟(气)是吃”的隐喻.

(4)怀有、充满是吃

① .

② .

在摄入食物的过程中,人体会体验到酸甜苦辣咸等味觉;在消化吸收食物的过程中,人还会产生饱足感等生理感觉.当这些感觉映射到目标域,即外界刺激(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情感或情绪变化,于是我们便得到“怀有、充满(某种情感、感情)是吃”的概念隐喻.

(5)输球是吃

① .

② .

如果将球类赛事中的球门/篮筐视为人的口、球视为食物,那么食物被送入口中与球被踢进球门或投入篮筐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基于此意象图式的映射,便得到“输球是吃”的概念隐喻.

(6)长年龄是吃

施动者通过反复的“吃”行为将食物摄入体内,不断地汲取营养使身体得以成长.这与年龄的逐年增长相类似.当源域“吃”的饮食动作被映射到年龄增长这个抽象的目标域后,我们便得到“长年龄是吃”的概念隐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汉语“吃”,还是韩语“”,两者的概念隐喻生成能力都很强.其中,汉语和韩语以吃为源域的共同的概念隐喻有6种,汉语独有的“吃”的概念隐喻有3种,韩语独有的“吃”的概念隐喻有6种.整体上来讲,两种语言“吃”的概念隐喻共性与个性共存,韩语“”的概念隐喻生成较汉语“吃”更活跃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汉韩两个民族,基于共同的身体和生理特征,其进食动作基本是相同的.相同的身体体验使他们产生了相似的隐喻概念、相近的隐喻表达,人类的认知思维是有共性的.另一方面,由于认知事物角度的不同、价值观的不同,以及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导致汉韩两个民族在认知思维上存有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对相同事物的不同表达.此外,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出汉韩两语“吃”的概念隐喻分别从吃动作的实施者、吃行为本身的目的(维持生存、生活)、吃动作进行的过程、结果以及对吃的客体的作用等一系列相关的身体体验发展而来.这符合概念隐喻体验论的观点,同时也体现了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一特征.

二、汉韩“吃”的概念隐喻的认知特点

(一)高频使用使“吃”具有更多的概念隐喻

汉语“吃”和韩语“”在汉韩两语中的使用频率都很高.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和《韩国语学习用词汇选定结果报告》统计显示:“吃”在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8000个词中位居第106位,而“”在现代韩语高频率使用词中位居第70位.较高的使用频率意味着“吃/”有较多的使用语境,自然也会被映射到各种不同的目标域,从而产生更多的概念隐喻.这一点也可从使用频率低、与“吃”同义的书面语“食”、与韩语“”同义的敬词“/”得以验证.在笔者收集的汉韩两语语料中,有关“食”的概念隐喻只有食古不化、食言而肥、食言、日食、月食等有限的几个词例,而“/”更是一个概念隐喻的例子都没有.另外,聂亚宁(2008:116)对同义不同语体词“吃”与“食”、“行”与“走”、“居”与“住”的概念隐喻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词语的使用频率与概念隐喻的生成呈正比关系.

(二)较大的语义概括性使“吃”作为源域得到更多的凸显

在“吃”的动作行为中,通常还会伴随着喝、吸、咬、嚼、吞、咽等动作.因“吃”的囊括性强,我们称其为上义词,其他词为下义词.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在韩语中,与上义词“吃”相比,这些下义词所生成的概念隐喻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吃”的概括性强,语义范围大,认知的凸显性更强.换而言之,语义范围的大小对概念隐喻化也产生着影响.通常语义范围大的词语比语义范围小的更容易被隐喻化.

(三)不同的民族文化使汉韩“吃”的概念隐喻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征

人是认知的主体,汉韩两民族因社会文化、民族风俗和价值体系的不同,导致其认知体验亦有所不同.也就是说,除体验性外,语言还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语言是民族文化忠实的记录者和承载者,这点在中韩“吃”的概念隐喻上有着很好的体现.如同样表示“结婚”之义,汉语用“吃喜糖”或“吃喜酒”来表达,而韩语却用“吃面条()”来表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隐喻的生成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具体来看,由于喜糖、喜酒、(面条)指代婚宴上的食物,起指称的作用,所以是转喻.受指称转移的影响,“吃”的意义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引起了隐喻性映射.类似的还有“吃鸭蛋(鸭蛋转指零分)”、“(指代监狱里的牢饭)”等.而“”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韩国人特有的看眼色行事的文化.

(四)“吃”的概念隐喻反映着社会文化,且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吃”的概念隐喻与社会文化发展、时代变革同步,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譬如,从早年的“吃大锅饭”到后来的“吃回扣”、“吃罚单”等表达先后加入“吃”的概念隐喻大军.而韩语中也有“”、“”、“ ”等成员陆续加入“吃”的概念隐喻队伍.

三、结语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日常活动,人类“吃”动作的体验被广泛映射到各抽象领域后,便生成了大量的概念隐喻.文章以语料为基础,对汉韩两语“吃”的不同义项进行了概念隐喻分析及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汉韩“吃”的概念隐喻的认知特点.“吃”的概念隐喻折射出汉韩两民族认知的共性与个性,同时也印证了隐喻的普遍性和民族性.这对传统语言学所主张的“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等主要观点提出了驳证.

注: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主页分别以“汉韩”+“‘吃’的隐喻”、“中韩”+“‘吃’的隐喻”、“汉韩”+“‘吃’的概念隐喻、“中韩”+“‘吃’的概念隐喻”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只搜索到马瑞·吕昭君的《汉韩“吃”动作的概念隐喻》、娄小琴的《汉韩“吃”动作的概念隐喻对比》两篇论文.

参考文献

[1]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154.

[2] Johnson,M.and Lakoff,G.Why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quires embodied reali.[J] Cognitive linguistics,2002(13):245- 263.

[3]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52-454.

[4] 王新清.从文化和认知视角看汉语“吃”的隐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2):22

[5] 聂亚宁.从体验论看韩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115.

[6] Kovecses,Zoltan.Metaphor in Culture: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34-162.

[7] 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现代汉语频率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8] .『』[R].:,2003.

作者简介:孟丽(1975- ),女,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韩语语言学、韩国社会与文化.

本文点评,上文是关于对写作隐喻和视角和认知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视角本科毕业论文视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认知论视角下的幼儿英语教育
摘要随着英语学习日益全民化,幼儿英语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幼儿英语教学研究虽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从认知视角,主要研究幼儿英语教学的现状,包括英语课堂的设计,以及教师在教学.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的英语习语教学
英语习语是英语民族经过长期社会实践沉淀下来的语言形式,它们像镜子一样折射出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隐喻认知模式及特别的语用含义(张镇华……,2006) 英语习语作为一种比喻性语言在本族语者的交流中出现频率.

从韩剧视角反观当今国产剧现状
1997年以来,大量家庭类韩剧被引入我国,比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系列,均取得不俗成绩 由于家庭剧火爆,那时韩剧收视人群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中老年人也热衷于观看韩剧 1998年,韩国准确抓住了自.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