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遗产方面论文如何写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和类论文范文数据库

主题:文化遗产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和,本文是关于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如何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苗族和鼓舞类论文如何写.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遗产论文参考文献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企业文化杂志社企业文化的论文

摘 要:湘西苗族鼓舞,流传于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境内的吉首市和凤凰县等地,是湘西苗族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据记载苗鼓源于汉代以前,始于当地的祭祀活动.通过音乐、舞蹈、表演的有机结合,将原汁原味的农耕劳作、梳妆生活等当地既有生活场景表达得淋漓尽致、鲜活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笔者试图从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传承模式、生存现状及困境、传承与发展的具体路径等角度,参与探索苗族鼓舞的意蕴内涵,促进湘西苗族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湘西苗族鼓舞方面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鼓舞;传承与发展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国苗族地区众多民间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代表.在湖南省湘西州的吉首市,凤凰、泸溪、花垣、古丈、保靖等县广为流传.其始于汉代以前,最初是用于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后在当地与外来势力和封建朝廷不断的斗争和反抗中,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圣物,蕴含着本土居民虔诚的信仰和顽强拼搏、敢于创新的民族精神.2006年5月,湘西苗族鼓舞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有幸在吉首市亲身体验苗族鼓舞,故试图就其传承模式、生存现状等表达浅见一二,从而为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的弘扬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一、湘西苗族鼓舞之概述

(一)湘西苗族鼓舞之来源

苗族“鼓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鼓可概为木制,以牛革蒙于两端,至于鼓架,由擅鼓者伴舞击之.据史料记载,有关苗鼓较早可追溯至唐代《朝野佥载》第十四卷:“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苗族鼓舞起先仅仅是为祭祀祖先、祈神禳灾所用.由于当初人们对科学还所知甚少,许多现象以当时的认知水平尚未能够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故人们便会以敬畏崇拜之心去对待自然,寻求祖先和神灵的庇护.苗族祖先居住地处湖南省北部,为较偏僻之所,巍山环绕,人迹罕至,交通封闭,文化落后.在这样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下,苗族成为我国内地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也正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硬是激发了苗族人民心灵意向与本能冲动,将上山下山、淘米煮饭、*梳妆等诸如此类的生活常态与情感宣泄相互补充,加以融合,构成了以舞蹈击鼓为主的审美形式,将耕作的疲劳,情感的调节揉进鲜明独特的民族鼓舞中,不知不觉便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当地民族舞蹈之根.

(二)湘西苗族鼓舞之价值

1.

艺术价值.湘西苗族鼓舞历史久远,从祭祀祈愿到民族图腾,从当地习俗到文化名片,苗鼓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将音乐、舞蹈、表演合为一体,从鼓舞中可就生产劳动、武功拳术、生活习俗、动物动作等方面作一窥探.加之步法灵活、服装艳丽、节奏各异,不管是技艺精湛的独舞还是气势磅礴的群舞,展示的都是以苗族鼓舞文化为代表的我国地方特色文化.

2.

民族价值.从古至今,苗族鼓舞无不蕴含着当地人民坚定的信仰和可敬的民族精神.从起源上看,鼓舞作为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是调节情感,自我激励的产物,崇高和神圣被赋予此,它将当地人民勤劳勇敢、顽强拼搏、勇于创造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上传下承,从另一个角度,也间接对提高苗族人民思想文化素质,形成和谐稳定的群居环境作出了贡献.

3.对外价值.建国后,国家愈加重视这种苗族人最喜闻乐见

的舞蹈形式,屡次将专业人才派至当地,对苗鼓文化的挖掘、探索、保护和弘扬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龙采莲被选拔进入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了在波兰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并获得好评;鼓王龙菊兰参加新加坡国际民间艺术节并获得成功等.

4.

学术价值.苗族鼓舞源于汉代以前,产生于当地的祭祀活动,历史悠久.通过对苗鼓文化的深入剖析,对舞蹈中反映出的农耕、生产、生活、节庆等当地原生态的群体活动缩影加以研究、联系,以点带面,组段成章,为从宏观上整体把握苗族历史阶段的文化推进提供了可考的依据,也为完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湘西苗族版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5.

旅游价值.以苗鼓为代表的浓郁神秘的地域风情很难不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这个群体求新、求异的心理愿望可通过苗鼓及当地民族文化得到满足,游山玩水的惬意和审美心理的需求可同时达到.加之农历四月八、六月六等椎牛、赶秋、婚嫁的重大节日活动,当地情感和外地需求的对接,不能不说也间接增加了苗鼓的知名度,进一步丰富了其旅游内容,夯实了其旅游基础.

6.

健身价值.苗族鼓舞不仅是当地文化的图腾,也是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打鼓,动作时而贯满有力,时而轻巧柔和,双臂上抡下划,下肢吸腿高抬,动作幅度较大.一曲舞完,往往大汗淋漓,周身通畅,精神饱满,具有伸筋活骨的健身功效.

二、湘西苗族鼓舞之传承渠道

(一)家族渠道

苗鼓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特殊的区域魅力和艺术表现形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正因此,包括技艺的集中化,地理位置的偏僻,交通条件的不便,人口流动的相对停滞,加之长久以来本族人民形成的祭祀宗教等信仰,导致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大多局限于本家族成员之间,无论是“花鼓舞”、“木鼓舞”、“猴儿鼓舞”,皆有此情况.

(二)师徒渠道

苗鼓舞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目的各异.但客观来讲,苗鼓舞的第一受众无疑还是当地人民.他们无论是耳濡目染,还是自愿参加,都是苗鼓传承的第一接触人群.但在这当中,有舞蹈基础的,或本身具有打鼓天赋的只是少数,即使要拜师,门槛的设定也不会让每个人都得偿所愿.加之一些如3/8拍节奏、连续转身击鼓的高难度鼓舞技巧需要通过师徒一对一亲自教学.虽说保证了技术技巧的精湛纯正,却也在无形中强化了这种“师徒”关系.

(三)现代渠道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加大了对这种苗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的重视,湘西苗族鼓舞有了新的传承形式,就是学校、传习所和培训机构的教育传承.包括在湘西州内的高校和各中小学设置鼓舞学习课,邀请各届“鼓王”亲自授课.如吉首大学体育学院、矮寨中学和吉首市民族中学等,都将苗族鼓舞列入了传统体育专业的必修课和音乐舞蹈课程中.此外,当地的苗族鼓王及传人也以个人形式开办了鼓舞培训机构,进行湘西苗族鼓舞文化和技艺的传授.

三、湘西苗族鼓舞之传承障碍

(一)苗族鼓舞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电视、自媒体等新的时代文明早早地将我们淹没.在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精神生活和休闲娱乐方式的同时,不断得释放着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关注苗族鼓舞的人有减无增,基数越来越少.加上苗族鼓舞的技能要求高,研习又要吃苦,当地年轻人及时愿意去观看欣赏,也很少有愿意拜师学艺的了.而身怀绝技的鼓王,舞者们也大多年事渐高,在舞技不能改善他们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只得被迫搁置鼓舞,外出谋生.这无疑是对苗族鼓舞发展不顺的现状雪上加霜.

(二)相关部门保护与宣传意识薄弱

湘西苗族鼓舞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可见其是具有很高水准和艺术意蕴的民间艺术形式.但长期以来,这种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族精神的艺术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和重视.对于鼓舞传承人,政府有关部门没有足够健全的保护保障体系,对于鼓舞艺术形式,也没有相应的精神内涵的普及,包括当地宣传和对外弘扬.群众参与的热情度、关注度也由于宣传普及的不到位而有相应程度的下降.

(三)苗族鼓舞传承模式“套路”化

长期以来,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都以家族形式或师徒形式进行交接棒的传递,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打鼓技艺的纯正和精湛程度.但换个角度看,这种闭门造车的排外主义对苗鼓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一是效率较低.因为传承脉络的框架限制,注定了传承基数不会很大.二是变化受限.传承人大都是青年时就被选拔出来,长期跟随长辈或师傅习艺,难免会陷入“套路”的桎梏,眼界及经历直接导致了往后艺术创作的取材宽度.

(四)苗族鼓舞濒临传承危机

长期以来,教授及传播苗鼓文化和技艺的重任都会首先落在历届“鼓王”的身上.他们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如已年过六旬的第二代“鼓王”石顺明,走下舞台之后,仍奋斗在一线讲台之上,坚守着自己的鼓舞事业.她的鼓舞精神和使命觉悟使我们钦佩.但不可否认,现在湘西苗族鼓舞在传承上渐渐显示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老前辈们年事渐高,新青年们外出打工,点翻身、下板腰等精湛技艺有传无承.

四、湘西苗族鼓舞之传承发展路径

(一)积极保护传承人,开启传承人活态保护机制

湘西苗族大都遵循“有言无文”的交流机制,所以当地在苗鼓教授与学习的过程中,多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并无明确详细的文字记载.这种“活态”传承就使得老一辈“鼓王”及鼓舞高手显得更加珍贵.为此,政府应加大鼓舞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和重视程度.一是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让其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注度投身到鼓舞文化的传播传授中去.二是相应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威望,树立其鼓舞技术水平的权威和榜样,提高群众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值.

(二)加大宣传力度,参与基数和群众热情同步拔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除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日益更新之外,网络技术、自媒体等新的传媒方式也早已普及.湘西苗族鼓舞应该提高时代嗅觉,把握和利用好新时代的机会,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对苗族鼓舞进行宣传和

(上接第51页)

5.结合装置艺术

不同艺术形式之间是可以相互利用和转化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创作的跨界合作成为新趋势.海报设计缺乏装置艺术所独有的真实的感官感受,通过海报与装置艺术的结合,能够突破平面设计的二维限制,增添新的形式,增强海报设计的宣传张力和效果.此外,商业海报还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增添文字、色彩的点缀,增强海报意境,突出其感染力.图5是某饮料商业海报,充分利用吸管这一材料拼凑出人物的形象,人物就以立体化的状态呈现在环境中,能图5 某饮料商业海报

普及,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去感染现代人,无疑会让效率和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只有用渠道的多样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生动性去表现和阐述湘西苗族鼓舞的艺术特点、表达方式,才能将鼓舞悠久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得到充分的诠释,人们才有热情参与其中,群众基数才会从源头扩大.

(三)构建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的科学互动

旅游业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应注意度的把握.过度的旅游开发非但达不到预期的经济增长效果,反而会破坏当地的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所以应该以科学的方式去开发旅游资源,同时不忘对当地既有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只有这样,才能让旅游带动经济的目标健康、绿色、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四)构建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对湘西苗族鼓舞的保护和开发,应当建立在两者相辅相成的基础上.在对湘西苗族鼓舞的由来、发展、艺术特色、技巧表现、意蕴内涵等作了详实的考察和研究的前提下,以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客观心态对湘西苗族鼓舞文化进行保护、保真,而后立足于当下时代的大环境,在树立苗鼓精髓为主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如健美操等,发展苗族“新鼓舞”,让其在时代的土壤中始终向上蓬勃生长.

五、结语

湘西苗族鼓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坚毅民族精神的延续,是瑰丽民族特色的代表.我们应在深入探索并了解苗鼓文化之后,在对当地文化站在宏观把握、尊重保护的基础之上,将时代文明的成果与当地发展情况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制定积极的、有效的、可实行的湘西苗族鼓舞及当地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只有这样,才能让湘西苗族鼓舞在时代的沃土中将文化之根扎得更深,让传承之叶长得更茂!

参考文献:

[1]阚如良,李肇荣.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J].旅游论坛,2008(3).

[2]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A].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3]李日方等.《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雷蓉,胡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分析———基于保护与传承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5]林继富.传承人保护策略研究———以湖北省民间故事传承人保护为例[A].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民族体育论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结论:上文是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苗族和鼓舞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文化遗产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文化遗产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其经验基于深圳的实证
【摘要】本文分析了深圳在非遗发掘保护、传承和研究三方面取得的成效及深圳非遗保护的两大创新举措——“非地非遗”“非遗文创”,认为非.

人文生态视野下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摘 要】非遗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财富,其艰难的处境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如今仍有许多民间珍贵的非遗亟待抢救性保护 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工作已进展十几载,高校作为传承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载体,在非遗保.

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摘 要】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能够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转化和应用,具体表现为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渠道;打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限制;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面貌;充分挖.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