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职称论文>材料浏览

论文怎么写 与吴中风物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主题:论文网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7

吴中风物,该文是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和吴中风物和吴中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网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网论文参考文献

孩 儿 莲

刚过清明,雕花大楼的孩儿莲,就开了.

跑去看,孩儿莲身似蛟龙,腾空般盘旋而上,遒劲古朴.一朵朵只有指甲般大小的花,宛似倒挂水中的莲花,色泽鲜嫩得像是婴儿的脸庞.这大抵是园艺界取名“孩儿莲”的原因吧.其实,这是我第二次见了.第一次见孩儿莲,是几年前去雕花大楼,碰巧孩儿莲也开了,算是意外之喜,我在《手稿的东山》里已经写过了.这次特意跑来看,仿佛老友重逢,有情有谊.

孩儿莲,属八角科,又称红茴香,最早种植于印度寺庙内,引进中国后在云南等地种植,可缘何又远走他乡来到江南呢?《太湖备考》记载得十分详细:“孩儿莲,木似桂,花如棋子大,色状与莲花同,花不香,采其叶嗅之辛芳如茴,吴中向无此种,清顺治间东山翁汉津为云南河西(今玉溪)县令,携归后为席氏所有,珍为奇品.然第花不结子,根无萌芽,欲传其种不可得,好事者以过枝法分之,今有一二十本,而滇来之初树亦萎矣.”

但我在东山一带听到的逸闻是,三百年前,雕花大楼的楼主金锡之造园之际,颇懂风雅的姻亲以孩儿莲相赠——不知此事是否属实,我以为,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女成亲,以花赠之,一定是风雅之人.不过,孩儿莲移居江南后,略有变化:早在云南,它既开花又结果,而迁居东山雕花大楼后,只开花不结果.不过,孩儿莲的果实不可食,亦无用,此正谓“去其弊而取其利”.

其实,在苏州,孩儿莲并非东山独有.

清代学者顾震涛在《吴门表隐》里对翁汉津携孩儿莲归乡一事的记述是,“孩儿莲,树大叶浓,花厚色红,专治血症,一在百狮子桥赵氏宅内,一在东洞庭山,翁汉津分植吴中,仅此二株”.后来,据有人考证,赵氏老宅的孩儿莲被盆景大师周瘦鹃从原湖南道州书法大家何绍基裔孙处买下,再后来,周家花园所在街坊恰逢改造,老宅地下水排泄不畅,积水成患,树根长年浸泡水中,孩儿莲不幸死了.

这则轶事,在周瘦鹃的文集里我没有读到.

据说,现在的留园有孩儿莲,是一位姓颜的园艺师以雕花楼孩儿莲的基因成功培育的.可惜我未及一见.如果是真,那该是雕花大楼孩儿莲的下一代了.

奇诡的是,云南一带的孩儿莲,已近绝迹.

香 山 帮

这不是武侠帮派,而是发端于苏州吴中的一个建筑学派.

为什么叫香山帮呢?

因为这些工匠大多生活在香山周围一带.这个香山不是北京城里携妻将子去看枫叶的香山,而是苏州以西毗邻浩渺太湖的一座小山.据《木渎小志》载,“昔吴王种香草于此,遣西施及美人采之,故名”.其实,不必刻意追求这样的传说是否属实,关键的一点是,这座山一直以香山名之.

香山帮的范围,如果用今天的地理区域来界定,大致分布在吴中的胥口和光福一带.自古以来,这一带以盛产能工巧匠而出名.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营造阖闾大城以及香山里建造大型离宫,孕育和形成了香山帮的第一次.后来,北宋时期苏州就设应奉局,专门行使征调能工巧匠去营造苑囿的职责.为什么要设在苏州?就是因为苏州能工巧匠多.大约到了明代,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香山一带的能工巧匠形成了一个集木作、水作、砖雕、木雕等多工种的建筑群体,它们看似松散,没有具体的组织机构,仅以师徒相称,实际上又有一呼百应“集体作战”的强大力量.当然,这既与明清时期苏州一带的经济发达有关,亦与苏州日渐兴盛的园林之风有关.所以说,香山帮是地域文化的产物,如果说没有彼时的富庶和修建园林之风的兴起,香山帮也就缺少一个广阔的舞台.

苏州园林是香山帮的用武之地,但这只是自家门前“耍大刀”,远赴北京修筑皇家园林,是香山帮成功走出家门的重要一步.也许,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随父应征、参加皇宫建设工程的蒯祥并不一定知道,多年后他会成为统率各匠的首领.蒯祥成为香山帮一代帮主,既是个人事业的成功,也让香山帮在北京城一鸣惊人——普天之下都知道了这样一个建筑学派.

关于蒯祥,《吴县志》里是这样记载的:

蒯祥,吴县香山木工也.能主大营缮,永乐十五年,建北京宫殿.正统中,重作三殿及文武诸司.天顺末,作裕陵.皆其营度.能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每宫中有所修缮,中使导以入,祥略用尺准度,若不经意,及造成以置所原,不差毫厘.指使群工,有违其教者,辄不称旨.初授职营缮所丞,累官至工部左侍郎,食从一品俸.至宪宗时,年八十余,仍执技供奉.上每以蒯鲁班呼之.

一介匠人,能享受这般待遇,也真是应了行行出状元那句老话.

蒯祥之后,姚承祖是香山帮里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可以说,他是民国时期香山帮的带头大哥.翻检他的人生履历,他在当地组建鲁班协会,并以协会名义创办学校,供工匠的孩子免费读书.在他看来,没有文化的木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木匠,这也是他组建学校的原因.不仅如此,他还应苏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邓邦迪之邀,站上讲台讲授建筑学,《营造法原》一书就是他当年的讲稿.此书后经张正刚先生增补,成为一册中国南方建筑的宝典.

晚年的姚承祖,在姑苏城里建有“补云小筑”,可惜没留下,只存其卷本于世耳.但怡园里的藕香榭、灵岩山上的大雄宝殿,皆出自他之手.

也许,因了地理特征的原因,香山帮的建筑作品迥异于徽派、京派.在我看来,更重要的还在于文化气息的不同,才使得香山帮的建筑作品呈现出精巧、雅致的特点,这从平面布局、厅式建筑、门楼建筑以及装饰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香山帮的作品总能从小天地里创造出大的情怀,这是别的建筑流派所不及的.其实,要对香山帮有更深的理解,还得在吴中大地多多行走.我想,哪怕看看雕花大楼前的老樟树,沐浴一场严家花园的风,数一数怡园上空的星星,在邓尉山腰的梅花亭里闲坐片刻,都能体味到香山帮的味外之味.

味,看似简单,实则是建筑的灵魂.

只是,听一位从事石雕的朋友讲,靠手艺吃饭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也是任何一门手艺都面临的难题.有一次,我去香山的渔帆村拜谒蒯祥墓,墓以黄石垒砌,墓前配列翁仲石兽,且有亭堂与牌坊,足见其地位之高.但在这个追名逐利的年代,昔日荣光的匠官已变成一份遥远而模糊的记忆.

我是走黄土路长大的.

后来,告别乡村,来到城市,开始在柏油马路上混生活了.1996年考上大学,我从家乡杨家岘到省城兰州负笈求学,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大的转折.后来,回天水工作,家乡杨家岘渐渐成了我偶尔探亲、扫墓、踏访土塬民俗的地方.世事流转,谁也不知道你明天会去哪里,就像我当年穿行在天水的街巷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迁居南方,走过一座又一座桥.

前几年在萧山,走得最多的桥,是城河上的六座桥.无事可干的时候,心情郁闷的时候,就会一座座地走,顺着城河看两岸的市井生活,还特意写过一篇《城河;六座桥》的散文,收录在《客居萧山》的集子里.2015年我迁居吴中,生活中依然离不开桥.

因为这也是一座以桥而闻名的城市.

以吴中的古镇甪直为例,就以古桥为名,而且是江南古镇里古桥最多的一座古镇,且有“桥都之称”.当过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写过这样的诗:“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在我看来,这何尝不是描写甪直呢?甪直曾有七十二座半古桥之说,目前仍有古桥三十七座.如此多的古桥就分布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三条河上,真是蔚为壮观.有一次去甪直玩,同行者在临河的茶馆里吃茶、打苏州包分,我一个人漫无边际地逛完了整个甪直古镇,可谓处处碧水环绕、桥桥相望.那一天,我跟自己较上了劲,见一座桥要走一下,我依稀记得那天走过的桥有正阳桥、凤阳桥、鸡鸭桥、思安桥、永宁桥.还有好多桥,后来连名字都忘了.我发现甪直的桥有一个特色,就是双桥居多.著名画家陈逸飞画过一幅《双桥》,取材于周庄古镇,其实,甪直古镇的双桥远胜周庄.当地人把双桥称之为“三步二桥”,意谓走三步就能踏上两座不同的桥,形容两桥距离之近——民间的语言真是神奇,简洁,而且富有质感.甪直的双桥里,三元桥和万安桥、南昌桥和永福桥、鸡鸭桥和交会桥都颇有代表性,大踏步的话,连三步都用不上.垂虹桥也是独具一格的双桥,它在一条直线上,不用拐弯抹角,中间隔着一座小庙,有一个文雅的名字:清风亭.

吴中的不少桥,给我留下了风雅的印象.

宝带桥,气势如虹,我特意写过一篇《宝带桥记》以记其事.我经常去的五龙桥,桥下辟成一个小小的公园,我在十九楼的书房写字累了,就沿着古老的运河步行过去.桥下的公园里,打太极拳的、喁喁私语的情侣、小摊贩,都能碰到,真是一座烟火气息十足的桥.我最喜欢的是具区风月桥,在东山镇的渡桥村,桥有三孔,石拱.这名字真好听.具区本来是太湖的一个港口,后面缀上“风月”两字,让一座普普通通的桥立马有了文学的气息.还有木渎的山塘河,古称香水溪,是吴王宫人洗妆之地,这里有“香溪九里十三桥”的谚语.那些老桥我也是走过的,桥的两边,是一家家颇为时尚的婚纱拍摄店.

我亦喜欢抄录老桥上的对联.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手机、相机随便一拍,资料就留存了,但我还是喜欢对着那些或清晰或斑驳的字迹,一一抄录下来,这实在是件有趣的事.虽然慢了些,但我们为什么要那么急呢?我愿意在这样的缓慢里捡拾吴中的人文渊薮,寻找它的气息与律动.木渎镇的山塘街道,有一座后塘桥,桥东镌有一联,曰:

愿天常生好人

愿人常行好事

这是多么朴素的愿望啊.

青莲衫子藕荷裳

去过甪直古镇的人,都会喜欢上这里的水乡服饰.甚至,会以为这里的妇女是苏州的少数民族.其实不是,这是吴地水乡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几千年前的甪直,是典型的稻作农业,彼时,妇女们经常要下田,为了避免水生动植物的侵害,不得不将袖口和裤脚口制作得很小,最好是勉强穿得进去;而且,因为插秧、耘稻、收割的时候,手脚会时时沾上泥巴,衣服的肩部、肘部和袖口等容易破损,于是,渐渐出现了包头、襡裙、束腰、拼接衫.正是她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劳作,才有了如此别致的服饰.就在前些年,甪直以及包括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平时都会穿这样的衣服.那时的大街上,她们一个个扎包头、穿拼接衫,这种迥异于其他地方的服饰,一派江南气象,有一股浓烈的异域之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的服饰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

甪直的妇女服饰,有年龄的区别,中青年的服饰和老年服饰是不一样的.年轻的姑娘喜欢戴红色的包头,穿大襟短袄,加上花布 边,小琵琶扣,腰间一抹蓝布百褶小围裙,裙下一条藏青布裤.而老年妇女的服饰一般取深色,头发上罩着黑色的网巾,布裙也以黑色居多,有古朴庄重之美.倘若以包头为例,老年妇女的包头颜色较深,多用深蓝色或者黑色,没有中青年妇女那么俏丽.不仅如此,甪直妇女服饰也因季节的不同而呈现出款式和色彩的变化.这些大到款式小到颜色的变化,都是生活仪式感的体现——在甪直,一个女人出嫁时准备的服饰更具仪式感.出嫁前,至少要准备三套衣服,一套是男方迎亲时送给新娘子穿的,一套是婚礼上穿的,还有一套是婚后日常劳动时穿的.

甪直妇女的服饰,往小里说,原料、色彩搭配、式样以及制作技艺,既从实用出发,又超越实用,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往大里说,它是水乡传统审美观念的体现,更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只是,随着生活方式和生产劳动条件的改变,穿戴者现在越来越少了,但还是有人为此付出了一片深情.2016年,甪直水乡服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一荣誉的后面,有个人值得一提,他就是甪直文体站站长周民森.他是土生土长的甪直人,这些年,为了甪直水乡服饰的传承、保护以及申遗,呕心沥血,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有一次,我跟他谈及这些,他淡定平静的表情,仿佛是在谈论家务事.

甪直是一座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我以为,对它的认知就应该从这些服饰的小小部件开始.包头、大襟拼接衫、襡裙、襡腰、肚兜、衩裆裤、卷膀、绣花鞋,当这些精巧的衣饰把一个女人打扮得水灵灵的时候,那该是多么美啊.只是,这样的穿着现在并不多见了.在古镇,似乎只有那些从事旅游业的妇女们会根据要求,每天穿上这样的衣服上班,或者,她们参加一些文体比赛时也会穿上这样的衣服.不过,我倒愿意这就是她们日常的衣服,尽管平时穿起来麻烦一些.

事实上,一个江南水乡的女人穿着这样的服饰出现在你面前,是很美好的事.苏州女人本来就以甜美出名,有小娘鱼之称.倘若一个甪直的女人身着如此别致的衣服,跟我们在一间老茶馆里温柔地谈论着南方的天气、水产以及各种久远的习俗,该是多么唯美.一边抿一口茶,一边看一眼对面的这个女人,双色相间的三角包头,独特别致的大襟纽攀拼接衣裤,五彩斑斓的束腰带,瑰丽多彩的百纳绣花鞋,给你的真是一个一身斑斓的世界啊.

有人将这种衣服比喻成“青莲衫子藕荷裳”,我亦喜欢.莲,藕,荷,都是江南的物产,将一套衣服如此形容,亦是民间的智慧.

责任编辑 陈美者

综上所述:此文为一篇关于对写作吴中风物和吴中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坐落于名冠江南的木渎古镇 该校于2006 年由木渎第二中学和木渎第三中学两校的初中部合并而成,是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苏州市艺术教育特色学.

放眼风物皆淡定国医大师王琦的养生五心
王琦1943年生,江苏高邮人,教授、国医大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

风物静好:老城匣的文化版图.
已近深秋,在“安徽路16號”嘉木美術館這座靜謐又充盈的院落裡,銀杏葉又黃了 那一片片黃色的小扇子與那棟紅色的小樓相應成趣,偶有風起,黃葉便成了一隻只嬉戲的蝴蝶,在小院裡翩然起舞.

冬日风物
小寒已至,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来了 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 寒字下面两点冰,说文释寒为冻,至极是大寒 阴寒密布地面,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 此时.

相关频道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