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我国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跟我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主体间性方面论文范文集

主题:我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我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主体间性,该文是我国专科开题报告范文与古典和意象和概念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我国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性论文范例综述性论文怎么写性论文范文美学论文

文/程媛媛

摘 要: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不同于西方美学概念中的主体间性,它是前主体性意义的主体间性.,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有紧密的联系.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极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感兴的主体间性特点.在对意象概念的形成追溯中可以发现,其意与象的结合是我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的生成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意象;主体间性

一、中国古典美学与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是交互主体性,主体与主体间存在的交互关系,区别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存在关系,主体间性存在于三个思想领域:社会学、认识论和本体论.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是研究人与世界的共在关系,强调思维活动中人和世界是同一的,是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认识模式的超越.主观和客观的对立不是存在的本真与异化.本真并不是现实的存在,它只能是可能的、应该的存在.本真可以超越现实意义存在,这就意味着超越主客对立的局面存在,那么世界就不再是客体,人也不再是支配者,而是两者都成为主体,主体之间是平等自由的关系,人与世界实现了相互的尊重和融合.这就是存在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存在论和解释学性质道出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也是构建美学的开始.西方现代主体间性对审美的理解也是强调审美作为主体间性的活动,其主体同世界是主体同一的关系,并不是主客对立关系.审美者的存在方式是自由的,同时也是对存在的领悟.

我国古典美学具有主体间性.它与西方现代美学中的主体间性的不同点在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基于主体充分独立下的超越自己的主体性,而我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并未取得全面独立的主体间性,因此这种主体间性可以说是前主体性.我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与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有紧密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与人的生命都是浑然一体、直接相通的.强调主体客体的相互融合,视世界与人类的和谐存在为理想境界和终极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人合一”就是存在论角度的主体间性,而审美意义就在于实现这种主体间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视审美是一种感兴,是人与世界之间的感发和回应.每一个审美对象并不是沉浸死亡的客体,而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主体,在人的内心与这些有生命的客体之间实现交流和互感,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就存在论的意义上,中国古典美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而在解释学理论中,这种审美感兴将自我与世界形成主体间的融通,体现了自由的存在.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象”的主体间性

“象”的概念在中西方哲学中有很大不同.西方哲学里“象”代表着客观事物的表象,具有客观意义;而中国古典哲学里的“象”从存在论意义上说是前主体的主体间性.在老子那里,“象”是显现世界本体意义的载体;在《周易》中,“象”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无论“道象”还是“易象”,都失去了客观性质.老子最早提出了“象”的概念:“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他认为“象”即“道象”,是“道”的真意和显现状态.当可以通过直观而把握时,是“有”,“其中有象”;反之是“无”,即“无物之象”.”道象“既不是主观想象也非客观之物,是对道的感悟,道的主体现身,具有主体间性意义,可以消除“我”与世间的隔阂,凸显存在本体.《周易》中的“象”有了“意”的意义,但这个“意”体现天意,依然是道的概念.如:“子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日: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里的“圣人之意”即“天道”.因此,“易象”是对“道”的领会,也是主观和客观的交汇.<周易》中的“象”已经形成了具有意味的符号形式,开始了“象”的人文意义状态.

“乐象”是象的人文意义的起端.《苟子·乐论》中不少地方给予了“乐象”效法天地的象征性质,并将这种象征最终转化到移风易俗、教化人心的作用上来.因此,“乐象”不仅能沟通天人之意,更显现了其社会意义.通过让音乐去“感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这样的过程是属于主体间性的.《乐记·乐象》有云:“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这是选择中的内容,这里的“乐象”进一步指向了人的心理意识,强调了主体客体相融合的性质,已经直指主体,但依然处于主体间性.

纵观“象”之意义在中国哲学中的变迁,贯穿其中的是“道”.中国古代哲学里“道”与“象”是合一的,而人作为自然万物中的主体其自身体现着“道”,也通过“象”来证明“道”.将“象”作为主体和客体间的沟通和介质,并将二者进行融合,即主体间性的载体.存在论意义上看“象”,作为主体间性的显现而存在,将人、自然、社会都存在于“象”中,且通过“象”彰显事物的本质.从现象学看“象”,它是存在的显现,含有现象的本义,更是人们领悟自然和社会本真性质的介质.理解了“象”的含义,就能够理解世界与人的主体相一致的,通过“象”来获得对世界的领悟和认知,这就是“道”的获得和感知.道与人被自然地聚合于“象”中,实现了“天人合一”.

三、古典美学中“意”的主体间性

“意”具有多项语境意义.《说文解字》中释“意”为:“意志也.从心音.察言而知意也.”“意”体现的是主体心理意义.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们还发现了其隐含的“道意”.“意”还指代对文体内容的思想认识.由此可知“意”具有解释学和存在论的主体间性.在儒家理论中,“意”不仅具有主观意义更包含客观意义.如“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包含了通达天道(天意),又演化为主体的心意,是儒家思想中主体心理内容和文本表达观念的“双意”合一.读孟子的“以意逆志”,可以理解其中“意”的概念,既是读者对文字内容的领悟,更是由于这样的领悟“达意“,获知写作者的心意.在古文里,“逆”并不是同意接受的意思,而是迎合、沟通的意思,即解释学理论中的“视域融合”.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语境下,自然、社会、他人都不是外在的客体,被视作另外的主体,在前主体的主体间性语境下,相互的融合成为可能.

不同于西方的认识论,中国哲学中的“意”既有主观性意义,更潜存着主体间性,能够与世界、与“象”形成会通.庄子《天道》中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在庄子的思想中,“意之所随者”就是“道”,得“道”、悟“道”,却不能言传.因此,“意”“象”是一个深刻的本体论概念,是“胸意”和“天意”的根本统一.“意”作为前主体的主体间性与“道”是相互融通的,圣人之“意”所载的正是世界的本真之“道”,二者是合一的.理解“道”之世界本源之意就打通了人与自然、圣人与世界之间主体客体相互对立的状况.从儒家思想中“意”的主体间性更指向主体间的融合关系,道家思想中的“道意”则主要指向人之“意”与世之“道”的融合,也就是说,儒家之“意”,侧重人与人的主体间关系样态,而道家之“意”则侧重世界与人的主体间性样态,将儒、道两家思想整合就不难发现,无论是从解释论和存在论的角度看待“意”,都具有主体间性.

四、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的主体间性

从前述对“意”“象”概念主体间性的探究可以发现:“象”不仅是“道”的现象,更是一种体验;而“意”则既是“道”的本意,更是对其的领会.“意”和“象”都具备了解释学、本体论中的主体间性.这是因为:“意”和“象”都与“道”有很密切的联系,体现和凸显“道”的意义,因此将二者合二为一就有了基础.“意”作为孤立的词汇比较偏向主观意识,而象则具有客观性,意象概念一经融合,就打破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将主体与世界相联系,确立了主体间性的性质.因此,意象就成为现代学说中现象的指代,具备了主体间性的意义.“立象尽意”中“象”是“意”的载体,以象所具有的符合特征将得到的“圣人之意”——道转存下来.“象”在这里可以传递“意”、解释“意”、通达“意”,是“意”的*,由于“象”的这个属性,使意象突显出可以体验道、显现道的主体间性,成为沟通圣人之意和接受人之意的媒介,显现出古典意象的概念意义;由“意”到“象”始终贯穿着道,形成彼此间交融一体的状态,顺向朝前可以显现出“道”,逆向朝后可以追溯出“道”,这样的关系蕴含着中国古典美学中意象概念的生成模式,“道”可以通过主体去获得,主体又可以将“道”显示为道象进行具体化,形成可以把握的直观形式.“道”具有意和象的共同特点,贯穿于其中,使主体和世界处于主体间性的共在状态中.

东汉时期的王充最早将意象合用,它的《论衡·乱龙篇》中写道:“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无道诸侯也.夫画布为熊麇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又有:“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入庙,上心事之……虽知非真,亦当感动,立意于象.”在这里,王充使用的意象概念由存在论的视角分析,是以各种社会活动中不同主体的融合为基础的,主体与主体存在于一个完整的活动中,通过活动合为一体.从解释学意义上看,这里的意象概念属于象征符号,并不是主体认识的符号,通过符号的象征意义促进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无论是“礼贵意象”还是“立意于象”都是基于礼教意义和*基础上,并不是感发于知识型的认识,而具有价值意义,意象的主体并不是来自于认识,而是由此而感动和教化的主体.在这里的主体并不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着,而是隶属于当时的*体系和政治教育,是没有从整体活动中剥离开来的主体,即前主体.而这里的意象聚合着礼法和*含义,接受着主体和产生主体浑然合一的态势.由此可见,中国的主体间性思想语境里主体与客体是彼此相融的,意象的产生不同于西方认识论的概念,主体和客体经过超越进行融合,形成彼此难分的浑然一体,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

当意和象成为一个合成词时开始具备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逐步成为美学理论中的概念.意象概念与道有许多近似处,是道的显现.在理论意义上,意象就体现着道.但是,当意象概念与西方的现象学碰撞时就出现了问题,道的显现发生了偏离.这是因为道在世俗社会里形成了分化,这种人与世界的相分在事实上是存在的,天人合一只是美好的理想状态,中国传统社会中这样的分化与西方相比不太显著,但还是存在的,因此,主体间性是人们理想的状态.事实也是如此,道不可能显现于现实世界的表象中,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意象,只有表象,只有在审美意义上存在意象.意象能够也只能出现在美学领域,作为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并典型地体现出其审美意象的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

五、古典美学中审美意象的主体间性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审美意象就是审美感兴.审美感兴是主体间性活动,不同于西方的主体性活动或客体性活动.感兴是人的意识与世界万物的相互遥感,万物以其生动韵气感染人,兴发起人的情感,由此相互回应,形成主体与主体间的融合交流,因此产生意象作为审美的产物.正是感兴论让意象成为古典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意象”概念在魏晋时期进入我国的古典美学.这是因为魏晋时文人具有鲜明的自觉意识,普遍在个人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抒发情感和体验,这种“缘情”“体物”的思绪蔓延在魏晋文人之中,使他们关注于情感的释放与事物的关系,将情思与物象进行艺术化的交织,实现哲学领域和人文领域的意象延伸,进入审美范畴.“观物取象”是以客观的视角定义象,而“象生于意”则取自于主观的视角,古典美学范畴中的意象将主观客观相融合,成为心感的产物.根据现象学理论,现象的产生不能带有经验意识,必须是纯粹的意念;那么意象的产生也应该如此,需要一种悬搁,即“澄怀观道”.由此才进入了审美意象的转移,实现了现象学的“还原”.宗炳的“澄怀味象”以一种决绝的方式摒弃理性意念,用澄明的心境体察自然万物,获得象——审美的意义.这里获得的象与“澄怀观道”中的道是相通的,代表着一种原初之味象,却引导至道的境界,得到了超越意义上的审美体验,实现了自然与自我的同一性,即“天人合一”的状态.味一词的修饰,说明了“象”的体验是感性的,出于直觉的、具有生命情感意义的概念,不是来自于理性的推理或认识,是切身的直接体验.

“味象”正是以感觉、直觉的方式将世界之象与生命自我有机的同一为主体,实现主体间性的感悟,并在感兴、感悟的过程中实现两个生命主体的无间融合,以审美感兴之意实现天人合一的浑然境界.“澄怀味象”超越人的认知束缚,超越现实的捆绑,体现出自由的、本然的存在样态,因此具有美学意识,以主体间性的活动进入自由境界,是审美活动.

意象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概念之后,艺术审美和艺术创作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艺术本体的心理领域,变成人们解释艺术作品内涵的工具.明朝王廷相曾在《与郭价夫学士论诗书》中谈到:“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诗之大致也.”进一步说明了古典诗词中更关注创新和感悟,而不是单纯的认识,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留恋于其中传递出的丰富意象.清初的王夫之在评价古典诗歌意象理论中对“情景交融”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二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王夫之在这里强调的是诗歌中情与景具有内在合一的性质,不能理解为外在的拼合.主体、客体和情景融合为意象,是人与世界进行主体间活动的结果.郑板桥在绘画中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思想,揭示了绘画创作中艺术意象的演化活动,展示了意象生成的流动方式.“眼中之竹”仅仅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象,“胸中之竹”已经进深为自我的主观体验,而最终的“手中之竹”实现了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的完全交融,完成了审美意象.

结语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极为典型的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审美感兴的主体间性特点.在对意象概念的形成追溯中可以发现,其“意”与“象”的结合是我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的成化过程.当意象成为完整的美学概念时,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实现了“天人合一”.从审美的自由性质存在方式来看,意象概念的物我交融具有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物我浑然一体的情境.外在物体回归本体,与主体交感相融,意象由此产生.同时,借助于意象的思维飞跃,超脱了现实的束缚,进一步表达了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存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存在着大量可以传达的意象,等待被主体去接纳感受,通过主体间的对话,生命体之间的交往和感悟,能够超越现实中的各种障碍和屏蔽,使人与人之间的主体能够自由的获得这种境意,接受审美意象得到自由的体验.从解释学角度看审美,物我交融的意象来自于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主体视外在事物为具有生命意义的主体,在这个有生命的主体感发下,形成了自我对生命的体验,产生了直觉的意象,形成主体间的认识关系.意象改变了人与万物的对立、分离,消除了人与世界的理性分析,不同于现代美学中的含义,是基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人与物超然于一体,形成归复同一.

本文评论:本文是一篇适合古典和意象和概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我国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基于主体间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路径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价值引导,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ldqu.

潮间带沙性地基压密注浆施工工艺应用
摘 要地基加固处理的方法不断更新,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层出不穷,本文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地基加固,潮间带沙性地基压密注浆施工工艺的特点、原理、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探讨在水利工程应用方面的施工控制要点及该.

因地制宜,实现家电事业收益性增长访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社社长本间哲朗
本刊记者 于璇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松下将正式加入百年企业的行列 作为开山业务,松下家电事业在经历一段调整后,正在100 周年来临前散发出新的活力 在IFA2017 上,3300 平方米的超大型展位,让.

海男诗歌中的中国古典意象
有关海男的诗歌创作,评论界已有不少研究、评说 青年学子罗乐欢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复述已有的观点,她从对海男诗歌的文本细读中发现了海男和中国古典意象的隐秘联系并对这种联系作了简要的阐释 应该说罗乐欢的评论还.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