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战略相关论文如何写 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方面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战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该文是关于战略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跟战略和乡村和振兴方面论文范文.

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战略论文参考文献 战略管理会计论文战略管理论文论文实施方案企业战略管理相关论文

摘 要:总书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本文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思考,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的成效,最后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以及相关调查数据,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对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探索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我国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农民.本文通过回顾历史、思考现在、展望未来,对我国“三农”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乡村振兴路径进行探析.

一、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启示与思考

纵观近代“三农”历史,农业、农村、农民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思考.

(一)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由于长期的自然经济,农村与城市相对独立存在,从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特点和主要形式等出发,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史上仅有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暴力革命的学说.

(二)革命胜利农民作出巨大贡献.农民不仅是中国新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农民是国家的养育者,没有农民种出粮食,人们就不能生存;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没有农民为革命提供物质支持和人力支持,革命就难以取得成功.

(三)建设年代农业占据半壁江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恢复经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1952年,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7.5%,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比重仍高达68.4%.

(四)改革开放从农村取得突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开启了全面改革的序幕.

随着承包制的推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大幅增产,解决了全国9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为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2004年,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两减免、三补贴”政策.2007年,提出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对种粮农民进行“四补贴”即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五)“三农”不稳发展根基不牢.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的时期,中国周边许多国家和地区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中国却在内乱中丧失了宝贵的历史机遇.2000年前后,农业生产下降、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粮食安全形势严峻,“三农”问题凸显,成为发展短板.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强、农村弱矛盾凸显,农村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弱极和短板.

(六)统筹发展须抓乡村弱极.现阶段,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优于农村,农村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七)全面小康须补“三农”短板.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农村发展水平低、发展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八)全面小康须从农民突破.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转型,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极大变化.大量人口向城镇迁移,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家庭分离、村庄空心化、“三留守”问题严重.“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以农民为突破口,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

(九)补足短板决战农村贫困.我国还有约3000万贫困人口处于贫困线之下,生活困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任务十分艰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不足3年时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

(十)没有美丽乡村何来美丽中国.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地膜数量最多的国家.化肥农药的使用不仅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土地,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产品质量及安全.另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缺失,大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资源和环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如果没有美丽乡村,也谈不上美丽中国.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三农”工作的部署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对“三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总书记的“三农”思想.

“三个不能”.2015年7月,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三个坚定不移”.2016年4月,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总书记的“三农”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定自信和对亿万农民群众的责任担当,是指导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2012年以来,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对新的历史阶段的“三农”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精准扶贫、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的相关文件与政策.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历史上首次突破12000亿斤,并连续5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同时,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自给率均超过了98%,依靠国内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迈出新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着眼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5年间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农村居民收入等于1)2.71,比2012年下降0.39.

脱贫攻坚战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农业现代化取得新成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了6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超过7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农村公共服务达新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重点放在农村,全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解决了2.5亿多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房1500多万户,90%以上的行政村通上了宽带互联网,农村供电稳定性明显增强.农村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450元.农村大病保险从无到有并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并轨,人均养老金待遇水平提高50%以上.

三、党的十九大发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动员令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选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

四、乡村全面振兴路径探析

2018年3月8日,总书记在参加全国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个振兴”科学论断,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路径作出的明确指示,使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清晰明确的任务目标和路线图,必将极大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一)改革、融合、创新,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战略性问题,必须时刻保持战略清醒.改变过去片面追求产量的思想,正确处理产量和产能的关系.抓住当前全球粮食出现结构性富裕的时机,适当调减粮食作物尤其是产能过剩玉米的面积,增加国际国内需求量大的经济作物面积,提高农业综合质量和效益.同时,牢记习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的教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保障粮食安全的着力点放在保证生产能力上.二是适度规模经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国有农业经营户20743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398万户,仅有1.9%的农户实现规模经营,大量农户仍旧是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农民只顾生产、不懂管理、不会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适度规模化经营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而且通过土地整合,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已取得明显进展.近年来,各地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但是应该看到,推动农业全面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中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我们应利用现阶段国内外粮食供需关系相对宽松和库存充裕的窗口期,积极采取粮改饲、粮豆轮作等途径调整种植结构,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和休耕轮作范围.对供给过剩的品种,压缩规模、减少产量;对市场短缺的品种,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对质量偏低的产品,大力提升产品质量,从而促进农产品供需结构与总量动态平衡.

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要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要让农业由弱变强,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重点区域聚集发展,促进加工与产地结合、加工与销地结合、加工与园区结合.大力支持各类主体发展壮大,特别是加强龙头企业培育,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业.二要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培育“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双新双创”,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促进休闲农业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二)提升、吸引、留住,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总书记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新农村建设也谈不上,还会影响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

提升现有人才水平力量.中国农业从业人口众多,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现有人力资源及各类人才,提升教育及业务素质,造就新时代农业人才.一要打造高素质农村领头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关键在党,关键在培养选好乡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头人,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的水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二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三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引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藩篱,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把有志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让城里想为乡村振兴出钱出力的人在农村有为有位、成就事业,让那些想为家乡作贡献的各界人士能够找到参与乡村振兴的渠道和平台,在乡村振兴中大展身手.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干事创业,吸引各类人才“上山下乡”,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创新人才机制留住人才.探索多措并举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全面建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和离岗创新创业制度,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等方式,让各类人才乐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

(三)传承、弘扬、树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深厚根源.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为更好地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应先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已有文化设施水平.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文化氛围.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反对铺张浪费,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推动移风易俗,梳理文明乡风.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引导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

(四)治理、保护、改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总书记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强农村生态治理和保护.一是加强农村生态突出问题的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大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方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二是构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对生态保护的考核,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厕所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以更大力度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特别是要推进“厕所革命”.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坚持规划引领建设、坚持稳扎稳打、坚持群众视角,创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五)强化、巩固、创新,实现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要有有效的乡村治理和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根本保障,没有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家庭离散化态势加剧,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现象比较严重,小官巨贪、村霸控制等现象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围绕提升组织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堡垒.

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近年来,浙江率先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完善自治、加强法治的同时提升德治水平,促进“三治”相结合,对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乡村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借鉴浙江等地经验,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设法治乡村,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用法律维护农民的正当权益,用法治化解农村的多种社会矛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良好的乡风,形成互信互助的邻里关系、干群关系,构建和谐乡村.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振兴乡村的全部力量,进一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有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农耕文明的不断积淀,有亿万农民的创造精神,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一定能如期实现.(作者单位:河南省统计局)

汇总:本文是一篇适合战略和乡村和振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关于战略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战略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和道路选择
程承坪(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北京 100872)摘要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效率 首先是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与城市化战略的关系,其次是把握好“二十字&r.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基础和重点任务
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2017年农村工作会议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安排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到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可借鉴模式
摘要党的十九大强调,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解决好“三农”问题, 要实施乡村振.

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涉农新政陆续出台
2 月4 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第20 个、新世纪以来第15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2018 年一号文件”—— 国务院.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