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太阳毕业论文范文 跟远山,升起不落的太阳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太阳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07

远山,升起不落的太阳,本文是太阳方面自考开题报告范文跟不落的太阳和远山和升起方面毕业论文范文.

太阳论文参考文献:

太阳论文参考文献 宪法离我们有多远论文

引子

百花盛开,万木吐绿,春意正盎然.

在地处鄂西的长阳县、秭归县、巴东县、神农架林区“三县一区”这一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地区,昔日的穷山僻壤,现在却处处洒满阳光和希望.

艳阳之下,一排排深蓝色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点亮了贫困户摆脱贫困的梦想.

大山之中,一座座光伏电站,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变成了山区群众的存折,宛如升起一轮不落的太阳,温暖了他们的心房.

在一个个贫困村、一个个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背后,是一组闪光的数据在支撑: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的“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为湖北“三县一区”投入1.8亿元建设了6座总容量1. 98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又投入4.57亿元,为2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均捐建了一座2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帮助“三县一区”32253户96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第一章号角声中的思考

一、阳光何以更灿烂?

2015年11月下旬的一个上午,国家电网公司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又热烈.这是一个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

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班子和与会代表清楚地知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小康新目标.

扶贫开发工作己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总书记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反复萦绕在他们耳边,他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20多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湖北“三县一市”和青海玛多县定点扶贫历程,也在他们的眼前一一浮现.

1994年,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战斗打响了,当时的电力工业部率先行动,时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副部长汪恕诚等领导数次深入中西部贫困地区现场调研.那一次,汪恕诚穿着解放鞋,坐着手扶拖拉机,来到海拔2000多米高的长阳县方山、天柱山、天齐山一带的8个无电村,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看到山民们出门要翻山越岭,吃水靠天下雨,照明只能点松子油,一家人靠一床被子取暖、轮流穿一条好一点的裤子出门……这一幕幕情景,让他深深震撼,数度流泪.

那天,他在山顶上碰到一位姓覃的70多岁老大娘在费力地砍伐点灯用的松树节疤,心情很沉重.他当即掏出200元,用信封装上,塞给覃大娘,可覃大娘怎么也不肯收.

覃大娘说: “带领我们翻身解放了,这日子虽然穷一点,但不受地主欺负了,也不用再逃难了,比过去不知好到哪去了!”

当时,世界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三峡大坝正开始兴建,即将在湖北宜昌拔地而起,璀璨九州,将源源不断的清洁水电输送到全国各地.

覃大娘朴实的话语,让汪恕诚感慨万分.三峡库区人民为三峡工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奉献,他们的生活这么艰苦,不仅没有任何怨言,而且依然对党和政府充满无限的热爱和感恩之情,多好的乡亲呀!

史大桢、汪恕诚等领导认为, 《国家八七攻坚计划》明确要求扶贫重点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倾斜,三峡库区人民付出了大量赖以生存的土地,致使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贫困不断加剧,理应得到更大的关怀和扶持!三峡工程,辉映全国,首先要点亮三峡周边的四个国家级贫困区!回应远山的呼唤,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根据扶贫工作新要求,结合调研惰况,电力工业部迅速制订了《电力扶贫共富计划》.

同时,一部由电力工业部部长史大桢、副部长汪恕诚、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原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亲自策划和组织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远山的呼唤》,被紧急送往中南海.这部反映武陵山区湖北西部贫困连片区贫困状况的电视专题片,虽然很短,但一个个真实的画面,震撼人心,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据后来透露的消息说,这部电视专题片在中南海播放时,很多领导都流下了眼泪.

国务院扶贫办很快批准了《电力扶贫共富计划》,并将其纳入《国家八七攻坚计划》实施重点,确定用7年的时间,到20世纪末,消灭全国28个无电县,让全国95%的农户用上电;在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努力提高用电水平,使一部分县在用电方面先“富”起来,更好地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用电需要;到20世纪末,全国县以下总用电量达到5200亿千瓦时,这项工程共需投资300亿元,平均每年40亿以上,逐步解决7000万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同时,批准电力工业部对地处三峡库区的湖北“三县一区”定点帮扶计划:总投资1600万元,每年对每县投入100万元左右,用3至4年时间,分步解决湖北“三县一区”130个无电村用电问题.

1995午7月17日,电力工业部在湖北省长阳县召开了首次定点扶贫会议,电力工业部副部长汪恕诚与湖北省副省长签署了定点扶贫协议,两双有力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自此,以电相连,情系鄂西的电力扶贫从1995年开始牵手,一直延续至今.2010年,又将青海玛多县列入定点扶贫县.

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班子和与会代表更清醒地知道,他们20多年来的定点扶贫,无论机构名称怎么变,但扶贫的宗旨和决心始终没有变;总部抓统筹,省市公司抓执行,县区公司抓落实的常态化工作格局没有变;实行集中资源,分期规划,定向投放、专项管理、滚动发展的原则没有变.20多年来,从通电、通水、通路等基础设施扶贫,到送医、送学、送培训等智力帮扶,国家电网公司累计为湖北“三县一区”投入定点扶贫资金1. 9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21个.

尽管如此,可时过20多年,湖北的这“三县一区”仍然没有摘掉贫穷的帽子.贫穷依然困惑着那里的人们,至今仍有20多万人没有脱贫,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就有236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32253户、96666人.

湖北“三县一区”仍旧贫困的真实现状,像一根根皮鞭抽打着国家电网公司领导班子和与会代表的心!

以总书记为核必的党关于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指示精神像战鼓似号角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国家电网公司人.

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班子和与会代表急切地思考着, “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何以阳光更灿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1 2016年是扶贫攻坚的首战之年!脱贫攻坚到了“拔穷根”的阶段!

电力作为“脱贫致富,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因素之一,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至关重要的支撑力量.作为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国家电网公司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中,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掷地有声: “坚决贯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为服务脱贫攻坚作出更大贡献.”

一、不竭的光明永远的碑

2015年深秋的一天,刘敬华到湖北省长阳县土地坡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消息像插上了翅膀,很快在土地坡村传开了.人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我们村来了第一书记啦!我们村来了第一书记啦!

刘敬华三十出头,是国家电网公司运检部高级工程师,他是国家电网公司专门挑选的到湖北“三县一区”贫困村分批挂职扶贫的4名优秀干部之一.

第二天一大早,刘敬华就请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曹梅芳当向导,走村串户,开始了连续半个月的“摸家底”.通过调查发现,与城市的灯火辉煌相比,这个村除了从村民家里窗户透出的稀疏灯光,周围是漆黑一片.村里到县里的主干道没有一盏路灯,一边是岩石,一边是岩头溪.由于这条路弯道多,很多地方都是180度的急弯,汽车或骑摩托随时都有撞到岩石上或掉进小溪里的危险.他跟村委会商量,想在村里的主干道安装路灯,可安装路灯后每年的电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怎样从根本上解决电费的问题?刘敬华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来,就是安装太阳能路灯,白天利用太阳光发电并存储,晚上给路灯供电,一劳永逸地解决电费问题.由此他还受到启发,何不在这里建设一个光伏扶贫项目呢?

这天,长阳县县委书记赵吉雄走访士地坡村扶贫工作情况时,刘敬华将建设光伏扶贫项目的设想向赵吉雄做了汇报,赵吉雄对此很感兴趣,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并请他抽时间去看一看在长阳县建设的宜昌市第一个光伏发电试点项目.

赵吉雄书记离去后,刘敬华迅速来到了长阳县龙舟坪镇.在该镇朱津滩村朝南向阳的山坡上,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显然,这就是长阳县清江农村能源服务中心2000千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在蓝色的光伏发电板旁,耸立着一座石碑,碑上刻着“光伏扶贫情系百姓”八个大字分外醒目.

紧接着,62岁的项目投资人郑大海跟他介绍了投资2000千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的来由

郑大海长期从事能源管理工作,1974年中学毕业后在长阳县科委工作,后调到宜昌科委工作,主要负责废旧利用研究,指导全市农村沼气池、沼气灶工程建设.那时,他就接触到美国、日本等国外光伏发电方面的资料,就想尝试开展光伏电站建设,但当时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后来,他又调回长阳县工作,先后担任科委技术员、龙舟坪镇能源办公室主任、能源站站长.在此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对光伏发电项目政策的关注和技术的研究.

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和相关部委连续出台了关于建设光伏电站的三份文件,这诖郑大海心潮起伏,激动不己.

2013年7月15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有序推进光伏电站建设的意见,特别明确“对光伏电站,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或招标确定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与发电企业按月全额结算”.从责任主体、结算方式的确认,一举化解了光伏电站开发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随后,财政部发布《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国家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电量给予补贴,补贴资金通过电网企业转付给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单位.

国家能源局于2013年11月26日发布有效期为3年的《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规定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明确了能源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对于光伏发电并网运营的各项监管责任.

郑大海意识到国家对建设光伏电站不仅大力提倡,还尽可能地亮起绿灯,他觉得光伏发电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无枯竭危险;安全可靠,无噪声,无污染排放,绝对干净;不受资源分布地域的限制,可利用屋面、山坡的优势;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清洁、绿色,能源质量高,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建设周期短,获取能源花费的时间短……

这些优势,决定了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 14年元月,郑大海就正式决定建设光伏电站.经认真研究和报批后,2015年4月,6000块光伏发电板全部安装到位,郑大海与合伙人投资1200万元的首期15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并网运行,接到并网申请后,长阳县供电公司、宜昌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很快就予批复,并迅速组织营销、运检、调度等多部门人员前往现场勘查并网事宜.为了帮助其解决接入线路通道问题,长阳县供电公司专门投资26万元,为其改造10千伏线路4.8公里.2015年5月12日,该光伏发电项目投入试运行.

据郑大海介绍,这座电站一年可发电160万到180万千瓦时,每年净收入可达150万元,6至7年就可回本.同时这个项目投运后,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电站占地38.9亩,其中10亩来自朱津滩村,村民们每年可以得到10%的收益分红.

刘敬华回到驻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用分说,郑大海投资建设的2000千瓦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给他的启发太大了,刘敬华赶紧上网查资料,原来国家已经开始了光伏扶贫的试点,而且国家和各省市对发展光伏都有政策性支持.

光伏扶贫的最大难题是资金,在国家扶贫办、国家能源周的领导下,试点的省(区)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探索形成了4种比较成功的“户用光伏发电扶贫”投资模式:一是扶贫资金+贫困户银行贷款,即政府出资70%,政府担保、贫困户从信用社贷款30%;二是扶贫资金+企业垫付;即政府出资80%,企业垫付2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企业;三是扶贫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即由地方财政配套,贫困户没有负担;四是扶贫资金+地方投资公司垫付,即政府出资70%,当地投资公司垫付30%,后期贫困户以发电收益分期偿还投资公司.

夜已经很深了,躺在床上的刘敬华辗转难眠,朱津滩村成片的光伏发电板和那镌刻着“光伏扶贫情系百姓”八个大字的石碑不断在他脑海里浮现……

是啊,光伏扶贫确实是个上乘之作!刘敬华觉得,郑大海的光伏电站虽然在设计、技术上都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包括光伏板的夹角设计都不是最佳,但依然取得了显著的收益.而国家电网公司人才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也是世界500强第二,如果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为土地坡村等“三县一区”的贫困乡村建设光伏电站,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将极大地推动贫困村快速脱贫.

三、浓墨精准绘彩图

那是2015年12月11日的土午,企业定点扶贫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王敏、农电部副主任张莲英参加了会议.刘敬华作为企业选派的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唯一代表,在这次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当他提到在贫困乡村大力开展光伏扶贫的思路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组长汪洋频频点头赞许,并对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的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会后,刘敬华将自己在长阳县土地坡村扶贫工作情况、该村面临的困难以及在该村建设光伏电站的具体想法,再次向王敏副总经理作了详细汇报,他认为在湖北“三县一区”开展光伏扶贫是一个难得的产业扶贫思路,很有可行性.

王敏副总经理对此非常重视,他也认为,国家电网公司虽然20多年来,对定点扶贫地区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推进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但是,这些定点扶贫地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面临的扶贫脱贫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而且时间非常紧迫,必须在坚持过去定点扶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精准实施,促进这些贫困县(区)、贫困村、贫困户在党和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早日脱贫.

同时,王敏副总经理还告诉刘敬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己多次就光伏扶贫和定点扶贫区的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指示他迅速将相关情况向公司发展策划部详细汇报.

此时,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正在着手制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总体规划,并将在定点扶贫区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项目也纳入了规划之中.刘敬华关于在长阳县土地坡村建设扶贫光伏电站的具体设想,为国家电网公司在定点扶贫地区全面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的高度重视.

于是,国家电网公司迅速组织国网电科院、国网能源院、南瑞科技、鲁能集团、湖北省节能公司等多个单位专家赴长阳县土地坡村和“三县一区”作进一步的考察、勘测.从地质结构、土地性质、光照条件、上网方式、电网消纳能力等方面,对在湖北“三县一区”建设扶贫光伏电站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指标进行全面论证.通过反复勘测、研究,专家们认为,湖北“三县一区”的多年平均太阳幅射量、倾斜面幅射量、年平均日常小时等几项参数均满足建设光伏电站的条件.

于是,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一次又一次召开光伏扶贫和定点扶贫区的扶贫工作专题研讨会……

于是,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在湖北“三县一区”和青海省玛多县定点扶贫区建设光伏扶贫电站的方案.

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一个具有行业特色的“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方案由此出台,犹如一道亮丽的彩虹,闪耀在希望的田野里.

投资32亿元,完成国家光伏扶贫计划安排的2.8万个村级光伏电站接网工程;

投资206. 37亿元,实施村村通动力电工程;

投资7. 07亿元,完成湖北“三县一区”和青海玛多县定点光伏扶贫工程.

2016年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始全面实施“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投资2.7亿元试点建设的7座总容量2. 98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在湖北“三县一区”和青海玛多县拔地而起.据测算,每年将产生扶贫收益约700万元,直接为5000多贫困人口提供稳定、可持续的脱贫资金保障.

长阳县土地坡村光伏电站示范点,就是其中之一,于2016年6月开I建设,2016年9月竣工,容量为6000千瓦.

在土地坡村城墙堰山坡上,2万多块光伏发电板璀璨夺目,在相邻的6个区域整齐地排列,蔚为壮观,如同一片蓝色的瀑布群挂在山坡上,正滋润着这块贫瘠的土地.

国家电网公司在长阳县土地坡村等建设的7座集中式光伏电站投运后,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好评.但是,国家电网公司通过认真评估,发现这7座集中式光伏电站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建设一座集中式光伏电站,至少需占地30亩以上,像长阳县土地坡村的光伏电站就占用了该村3个组的上百亩土地.

由于湖北“三县一区”全部是山区,地块分割,平地很少,土地资源严重匮乏,以后建设很难选取这样大面积的土地.

如何做到更精准?更有效?更持久?国家电网公司在不断探索之中,董事长舒印彪等领导一次次深入调研,一次次作出重要指示.根据前期建设中暴露出的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听取意见,很快作出了调整,决定2017年采取捐建村级光伏电站的模式,继续实施光伏扶贫工程,让这一服务贫困山区的“阳光扶贫行动”更精准,更有效.

具体方案是:全额出资4. 37亿元,在湖北“三县一区”2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树建设200千瓦左右光伏扶贫电站,总容量为4. 72万千瓦.

这是贯彻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的又一次重要举措,更是一幅精准扶贫的绚丽彩图1236座光伏扶贫电站建成投运后,将全部捐赠给村集体,直接帮扶到村,帮扶到户,可帮助近3万户、近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2017年5月26日,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在宜昌市召开全国光伏扶贫现场观摩会.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光伏电站建设现场兴致勃勃地观看后频频点头说: “村级电站成本低、占地少、并网易、贫困户受益比例高,是将定点扶贫与光伏扶贫有机结合的又一次创新,在央企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各地区各行业光伏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全国将主推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模式.”

神农架林区副区长沈绍平谈到村级光伏电站,更是赞不绝口.

神农架有“华中屋脊”之称,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在林区无论干什么事,都必须以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前提,致使林区有树不能砍,有兽不能猎,有鱼不能捕,有药不能采,有矿不能开.因为存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导致了脱贫格外艰难.

相对于其他产业扶贫方式,光伏扶贫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收益稳定、长久,为神农架林区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径,大大加快了神农架林区脱贫的进程.在神农架建设的17座村级光伏电站,相当于给贫困村每年送来了一个十几万元的生态存折,是脱贫标准的几倍,而且还算一个产业,这等于说,拥有电站后,贫困村脱贫就是板上钉钉了.同时让村集体有了为村民办实事、发展其他产业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

50多岁的长阳县扶贫办副主任白万里,从事扶贫工作20多年,对国家扶贫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说话慢条斯理,也很幽默风趣.

他认为,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制约,“三县一区”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数量众多.以往的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虽然较大,但走的是粗放型路子,对贫困地区的扶贫输血有余、造血不足,打的是一场疲劳和消耗战,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贫困地区返贫现象严重,不能实现贫困人口的持久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的“谁贫困就扶持谁,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精准扶贫方式,成效明显,特别是像村级光伏电站这种扶贫方式,完全做到了精准到村、精准到户、精准到事、精准到人,而且资金使用监管都有一整套好办法,有效避免了稀缺的扶贫资金渗漏或挪作他用的现象,体现丁“扶真贫、真扶贫、阳光扶贫”的原则.

第二章如山的责任

一、铺筑选址路

2016年12月下旬,国家电网公司的一道指令,迅速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系统传递:全面启动湖北“三县一区”236座村级光伏电站筹建工作,前期可研、选址、初设、物料申报、项目备案、建设用地交付协议、电价申报及发电合同签订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须在2017年2月底完成,为后续施工建设做好准备.

这项工作时间紧,压力大,首当其冲面临的难题就是光伏电站选址难.

“三县一区”地理位置偏僻,大山连绵,地不成形,可用于建设光伏电站的土地资源少之又少,而光伏电站对地块的要求又非常高.如果一座电站的位置不能满足要求,不仅不能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而且很难保证项目顺利落地.

对于选址,国家电网公司对光伏电站选址提出了很多具体标准和要求,核心是“三靠一好”,即靠近公路、靠近居民、靠近电网、地块朝向好.明确规定优先选用集体所有制土地、非基本农田、非林地、荒地;尽量避开岩石地貌,不得选用文物保护区、压覆矿区、军事设施区域、山体泄洪通道、河流排水区、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秭归有小西藏之称, “八山半水一分半田”就是秭归的地理现状的真实写照,找一个五六亩的平地部非常难,何况还有这么多标准和要求,选址工作更加艰难.可以说,秭归县47个光伏电站的选址,每一个都经过了几个轮回.

尽管如此,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技术负责人李宜林始终满满.

那天下午,李宜林独自驾车前往两河口镇中心观村.

凛冽的寒风一阵一阵地吹过,空气中到处膨胀着寒冷和干燥.路上的行人都缩着脖子,拉紧了衣服领口急匆匆地行走.

按照要求,每个村必须提供3块以上符合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土地以供选择,可中心观村只提供了一块地.

早早在村口等候的村支部书记鲁奎,身上裹着一件大衣,鼻子冻得通红.

一上车,鲁奎对李宜林为难地说: “我们村平均海拔就超过1000米,找一块几亩地的平地实在是太难了,我们选来选去,只选中了山上的这一块地.”接着他“狡黠”地一笑:“虽然只有一块,但特别符合要求.”

李宜林也笑了,言谈中,他感到这个村支书很有趣.

车开到半山腰停下了,路上全是积雪,车辆根本上不去,他们只得下车徒步.

李宜林随着鲁奎深一脚、浅一脚行走在峭壁边上的小路上,雪踩在脚下“嘎嗄”地响.一小时后,李宜林被他七弯八绕带到了一片开阔的地带.

李宜林看了看,觉得这快地朝向、坡度、面积都还不错,但他还是感觉这里不适合建站,因为这里有几棵大树,疑似林地,还得林业部门来核实.于是他打电话联系了镇林业站.

闻讯赶来的镇林业站干部看了后,当即断然否定: “这属于林地,不能建!红线是绝对不能踩的!”

“什么?这块地要是建不了,那我们村就真没地方建了,这个项目岂不泡汤了?那我们还怎么脱贫?”鲁奎一听急了,脸上顿时青筋暴起,“砍伐树林罚款多少?我个人出!不管是不是林地,只要能在这里建,就是坐牢我也愿意!”

“你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但违法的事千万不能干!你再选几块地,我们再看看.”不管鲁奎怎么哀求,也不管他怎么发脾气,李宜林除了苦口婆心给他做工作,就是不松口.

天渐渐黑了,三人默默无言地下山而去.

这天晚上,鲁奎彻夜未眠.秭归县有一条重要的贫富分界线

海拔600米.低于海拔600米的地区,可以依靠种植橙子、枇杷等作物增加日常收入,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区,随着电商平台的延伸,还有成功致富的案例.但是海拔高于600未的地区能够种植的除了烟草、高山辣椒,就只有玉米、土豆和地瓜,加上高海拔地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脱贫的难度.中心观村的平均海拔就超过了1000米.

他在脑海中将村里的山头,过了一遍又一遍,想到了3个地方,但他又拿不准,心里忐忑不安.

早晨7点半钟,他就拨通了李宜林的电话,问他起床没有?能否来村里再看看.而此时,李宜林己在郭家坝镇西坡村的山上勘测选址.

因为点多面广,47个贫困村的站址要在两个月内确定下来,时间太紧,任务太重,李宜林每天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个乡村.晚上就在当地住宿,以便第二天早点上山,几天回不了一趟家.

李宜林很理解鲁奎的心情,勘测完毕后,又火速赶到中心观村,跟鲁奎一连跑了他说的3个地方,可都不如愿.他们又继续寻找.3个多小时后,终于在一个名叫射场包的地方找到了一块合适的地块,虽然有些偏远,但是综合条件相对较好.

下山时已是下午2点多钟,鲁奎非要请李宜林吃饭,李宜林说: “我们不是在山上吃过了嘛?”

鲁奎才想起中午和李宜林就着他带来的面包和矿泉水将就了一下.鲁奎说:“这不行,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这顿饭我一定要补!”

李宜林嘿嘿直笑,连连摆手.

第二天,李宜林又约来两河口镇副镇长、镇林业站,国土所及供电所所长、设计人员一起正式到现场踏勘.

对每个村的选址,李宜林总是自己先打前站,事先和村里选好点后,再请相关部门领导去现场审核,争取一次成功.因为这些部门的领导们平时各忙各的,很难将他们在同一个时间集中邀约到一起,经常得要镇领导协调.

几个领导看了,都觉得符合条件,可以定下来.

中心观村的光伏扶贫项目有了着落,脱贫有了原动力,压在鲁奎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开心极了,执意要认李宜林为“兄弟”……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这是杜甫描写巴东的名句.巴东地势的险要,由此可见一斑.

巴东县地处大巴山东面,长江三峡中段,县境狭长,长江和清江自西向东将其横截为3段,北有大巴山余脉,中有巫山山脉,南有武陵山余脉.三山盘踞,两江分割使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北起伏,呈三高两低的“W”形.全县平均海拔高1053米,最高点3005米,最低点66.8米,相对高差为2938.2米,境内触目便是崇山峻岭、峡谷深沟和溶洞伏流.

这样的地形地貌,符合建站条件的地块少之又少,加之土地流转、青苗补偿等很多复杂的问题,很多站址的选定都颇费周折.

余献宝是巴东县官渡口镇供电所所所长.本来日常工作就非常繁忙,但领导考虑他工作能力、责任心都很强,又是巴东县人大代表、“十佳青年”、优秀员,就又给他加了担子,将巴东县官渡口镇15个村的选址协调任务都交给了他.

余献宝深知这不仅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不用说协调难度大,就是每天在崎岖的山路上也得跑几百公里.

但他却兴奋不己.他默默地告诫自己:为了光伏扶贫,我就是每天跑断腿、磨破嘴、不睡觉,也要按期完成任务.

责任,让他充满和韧劲!

尽管每一个站址的选定,都充满了艰辛,让余献宝吃尽了苦头,但每当站址最终确定时,他就非常开心.特别是很多村民的深明大义,积极支持,更让他感动,坚定了按期完成选址协调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位于官渡口镇南岸的核桃园村,地理位置非常偏僻,距镇政府有80公里,该村地势高低起伏,符合建站条件的地块实在太少.勘测组和该村干部前前后后选了3块地,都因各种原因被否决了.

找不到合适的地方,项目就落不了地.余献宝急得团团转.

这天一大早,他又风风火火赶到村里.村党支部书记税明旭同样也很着急.他们在村里转来转去,东瞧瞧,西看看,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就是找不到一块中意的地块.走到四组的田恒成老人家门前,税明旭突然眼睛一亮,问余献宝: “你看这块地怎么样?”余献宝目测了一下,然后绕着场子用脚步丈量了一圈,摇摇头说:“别的都好,只是面积不够,不到4亩地.”

说着,他的眼睛又盯上了荒地旁边的一片足有3亩、绿油油的烟叶田.此刻田恒成二老正在远处埋头除草.

他指着烟叶田悄悄地问税明旭:“那块地是荒地还是耕地?”

税明旭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要是加上这3亩烟叶田,就足够了.

“这就是一块荒地,是田恒成老两口费了很大气力将其盘整成这样的.”税明旭赶紧说道.

说完他又露出了为难的表情,小声说道: “这老两口虽然很通情达理,但要占用他佃的地,不一定会同意.现在烟叶的行情不错,每亩地年收入可达三四千元,如果按每年每亩500元租金补偿给他,他家可要亏不少.”

“我们试试看吧,看能不能做通他们的工作.”余献宝显得有些把握.他经常带人来村里改造电网、检查线路,排查用电故障,跟老两口混得很熟.

烟叶是核桃园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前些年,官渡口供电所对该村电网进行了改造,满足了农户加工烟叶的用电需求,当时烟农随之将炭烤房全部改造为密集式电烤房.

老两口一共种了6亩多烟叶,余献宝好几次上门帮他家维修过电烤房.

前不久,供电所抓住配网改造机遇,投资30多万元对该村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彻底解决了烟农烤烟用电“卡口”问题,当时老两口感激得不得了,带头为施工人员端茶送水.临时走,田恒成老人硬要将一捆青菜塞给余献宝.

余献宝和税明旭相视一笑,一边向老两口走去,一边大声招呼.田恒成老人看见来了贵客,赶紧放下手中的活.

税明旭和余献宝与老两口聊了会家常,余献宝就将话题转到了国家电网公司计划为村里捐建光伏电站的事上来了,说得老两口笑逐颜开.

“现在村里要建光伏电站,找了好多地方,都不能满足要求,找来找去,还只有您这块地方可建,您看可否征用您的这块地?”余献宝水心翼翼地问道.接着税明旭将补偿办法也作了解释.

听他说完,刚才还笑哈哈的老两口一下子就愣住了,半晌没有说话.税明旭和余献宝也屏气凝神,挤出笑容望着他们.刹那间空气似乎凝固了.

田恒成的老伴摆摆手,大声说道: “这不成,我们还是种我们的田,你们去建你们的站.”

“如果您们不同意,村里的这个大项目可真的就要泡汤了,您们今天先不忙表态,再考虑一下,我们改天再商量.”税明旭赔着笑脸轻声细气道.

第三天一大早,余献宝接到了田恒成老人的电话,请他们过来一趟,商议征地的事.

余献宝听了有些诧异,但更多的是兴奋,有戏!他立即骑上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赶到村里.接上村支书税明旭后,直奔老两口的家.

两天不见,田恒成老人明显憔悴了很多,眼圈都是黑的.

让座,递烟.田恒成老人对他们很热情.然后在他们对面坐下来,缓缓地说: “你们要办什么手续,就办吧.虽然这块地我确实舍不得,但思前想后,建电站是大事,关系到我们全村人的利益.再说,这几年,要不是供电公司帮我们改成电烤房,这烟叶也卖不出好价钱.”说着说着,田恒成老人的眼里己噙满了眼泪.

田恒成的老伴也感叹地说: “这两天老头子整夜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白天不是在烟田里转来转去,就是坐在门前望着烟田发呆,戒了几十年的烟,又重新抽起来了,一根接一根.我看着他那样难受,也只好依了他.”

听着二老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余献宝和税明旭内心里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震撼.

这就是中国典型的农民,他们淳朴、善良,深怀一颗感恩之心,在关键时刻懂得顾全大局,愿意作出牺牲和奉献.

负责长阳县光伏电站选址的吕学银,对选址则有另一番感受.

除了选址的要求非常高,难度大,手续也非常繁琐.初选要经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乡镇、村组和有关部门现场筛选,初步确定后再做工程设计方案,然后要到村委会、乡镇签用地协议,再到城建局、文物局、安全局、环保水保局等多个部门*用地审批手续.每道手续都很繁琐,比如初选后要到土地局报批,提供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坐标数据,土地局在专用地图上审核无误后,然后到现场勘测核实后,才能发给许可证.中间若一个部门不同意,就得重新选址.好多站址选好后,最后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被否定了.

绝大部分乡镇、部门和村组都非常支持,但也有个别乡村一开始这一扶贫工程居然不相信,不管怎么宣传,都怕上当受骗,而不理不睬.

吕学银前后3次去找一个村长签订用地协议,这位村长避而不见,吕学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第4次去找村长时,听别人说村长在镇里开会,他就在会场外等了3个多小时,等会议结束时,终于将村长堵在门口.这位村长很不耐烦,没好气地说:“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你们说投资两百多万元给我们建一座光伏电站,然后再无偿赠送给我们,天上哪会无缘无故地掉馅饼?”

吕学银就反复给他宣讲国网阳光扶贫政策,在半信半疑中,他勉强在用地协议上签了字.过了两夭,县里召开光伏电站建设工作协调会,彻底消除了这位村长的疑问.他满脸堆笑地找到吕学银,连声道歉,执意要请吕学银喝酒,吕学银当然一口回绝了.但这位村长不甘心,将吕学银拉到一边说,这样好的项目,我们村全力支持,看能不能给我们村再增加一个指标?吕学银听了哭笑不得……

神农架林区各种特殊自然保护区的身份,无疑让选址工作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西坡村原定的站址因为山陡路远,进村的路都未硬化,太阳光照的时间很短,就换了地方;盘龙村因为地界问题,土地流转存在争议,只得重新选址;曹水河村的空地没有一处能够满足坐北朝南的要求,最后选中符合条件的一处,上面又盖有村民的房子,不得己只能动员村民拆迁.开始供电所和乡村干部轮流上门做工作,这户村民死活不同意.后来神农架林区、供电公司领导多次登门造访,与他促膝谈心,才感动了这户村民,最后他主动拆房,对拆迁补偿不提任何要求.

羊日河镇的曹友村,选址过程也是一波三折.第三次选在了村民余建军承包的荒坡上,可余建军怎么也不同意,因为上面有他家的祖坟.大家反复给他宣传,发动亲朋好友轮流给他做工作,后来,他终于想通了,同意迁移祖坟,并且不要任何补偿.

二、争分夺秒情切切

20 17年3月8日. “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湖北“三县一区”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启动仪式在宜昌举行.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里程碑计划,村级光伏电站分三批建设完成,分别于2017年4月15日、5月15日、6月15日投产.

巴东要建118座光伏电站,2. 44万千瓦的装机,要求必须三个月内完成,几乎是一天要建设一座光伏电站.

但时间再紧、困难再大,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务期必成的目标决不能动摇!千载难逢的机遇,巴东不能错过,在展示大型国企担当的关键时刻决不能缺位!

虽然光伏电站工程建设推行的是“EPC”总包模式,是一个“交钥匙工程”,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大兵团作战质量管控难度大,为此,巴东县供电公司实行全员总动员,召开全员誓师大会,抽调一半以上的人员投入到光伏电站建设工程去,组织了24支施工队伍,同步实施;建立了领导分片,单位、部门包点的管理模式;迅速下发了光伏电站建设作战图,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确保务期必成.

总经理黄礼伟、党委书记汪晓东、分管副总经理王艺将任务最重的片区分给自己,坚持每天到现场督查.

2017年4月9日,大雨倾盆.黄礼伟中午巡查到东瀼口镇羊乳山村光伏电站建设工地时,看到没来得及搬运的光伏板堵塞了工地水沟,光伏场区的农田面临被冲毁的危险!“上!”黄礼伟率先冲进雨中.大伙一拥而上,踏着泥泞,转运水沟中的光伏板,一趟又一趟.

半年来,黄礼伟像陀螺一样连轴转,跑坏了3双劳保鞋,还留下了一段“掉底子”的故事.

2017年6月8日,在官渡口镇边莲坪村崎岖小路上疾步行走的黄礼伟,突然感觉一个东西从脚下飞了出去.他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的鞋底脱落了.同行的人员忍不住都笑了起来,大家开玩笑说:“黄总,您也该歇息一下了,您看,这鞋子都跟着您辛苦!”这一天,他跑了3个乡镇的6个光伏电站,行程550公里.

领导身先士卒,干部职工紧紧跟上.巴东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罗春景说: “我们部门包的点是第一批清太坪镇青果山村光伏电站工程.由于这个电站的施工单位是外地的,施工力量比较薄弱,所以我们联系当地村委会和清太坪供电所,增加了二十几个人加班加点,确保了2017年4月15日准时并网发电.”

30多岁的邓宏喜是巴东县供电公司配网办主任,他负责巴东118座光伏电站的配网建设工程.他立下军令状:保证在三批电站竣工投运的时间节点内,分别完成每批40多个电站的配网施工任务.

通过倒排工期,每天的施工任务安排得满满的,邓宏喜和施工人员不得不通宵达旦加班加点,双休日都不敢休息,因为稍一懈怠,任务就不能按期完成.

由于光伏电站建设与大规模的农网改造同步进行,两边都需要大量的材料,导致生产厂家日夜加班也供不应求.有天晚上,有2个电站工地的材料供应不上,连天连夜赶工期的施工人员只好趁机躺在工地上打盹.邓宏喜在现场打遍了求援电话,依然一无所获.他急得眼泪直流,只好连夜驱车100多公里赶到厂家催货.

“这不仅仅是项工作任务,更是政治责任!关系到国家电网的形象.而且电站早一天投运,村民就早一天受益.大家都在拼,绝不能在我这里掉链子.”他认真地说.

有次凌晨一点多钟催贷回来,突然下暴雨,他连忙赶到工地查看,却发现50多岁的“同进同出人员”向宗海正戴着斗笠、拄着2米多长的竹竿,在逐坑检查基坑是否达到设计深度.当时,他感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巴东县供电公司光伏办主任田恒念感慨地说:“建设光伏电站,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5+2’!什么叫‘白+黑’!为了确保工期,我们公司能抽调的人,基本上都上了工地,晚上回来了,还得加班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整个办公楼几个月来都是通宵达旦、灯火通明.我们在社会上聘请的两个监理人员,也先后累病了,他们说什么也不愿再干了.”

全程参与光伏电站建设的巴东县华耀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办副主任谭忠,自开工以来每天都夜以继日战斗在工地上.火热的施工场面,让他充满.在工地小憩之际,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几首词:

山道难,扶贫艰,路转峰回一片天.国网举全力,人海遍山间.泥泞道上雨打面,夜深荒野处,挑灯夜战惊鸟眠,撼动天!

光扶工程急,日月星辰.夜雨泞路阑珊火,车灯急驰人影多.蓝图渐筑成,众人齐聚心.国网心系大山贫穷人,执重金,心真诚!

他腼腆地说: “也许,这不算什么诗词,但我的情感却是真挚的.我只是想真实再现我的同事们艰辛奋战的场面,记住这段难忘的经历.“

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巴东项目部经理万要军,是个30出头的小伙子,河南许昌人,给人第一印象就是阳光干练.他笑着说: “我们在全国建设过很多工程,像这样在3个月内完成118座光伏电站的建设,还是第一次.工期这么紧,没别的办法,只有拼命干.”

他们作为总承包单位,与巴东县供电公司职工一道,坚持小雨不停工,大雨搭棚施工,白天黑夜连着干.可就是这样,他们依然觉得时间非常紧张.特别是后期,接线任务非常繁重,又连续下雨,严重影响施工.为赶在6月15日让巴东县所有光伏电站竣工并网,20多名接线人员连续工作了70多个小时.那天所有电站成功并网后,他们一个个就躺在地上睡着了,怎么也叫不醒,其他职工只好脱下工装给他们盖上.

万要军说: “我们项目部管理人员都是外地人,为了确保按期竣工的目标,很多人都做出了牺牲和奉献.”

项目部管理员丁阳,本来计划5月1日结婚,看到工期这么紧,悄悄将婚期推迟到了下半年;40岁的管理袁忠伟,两个哥哥在4月份、5月份相继过世,在那施工紧张的节骨眼上,他实在无法脱身,只能泪眼汪汪地向远方磕了几个响头.那一刻,知道内情的施工管理人员都停下手中的活,一起为他哥哥默哀.

武汉南瑞电气有限公司是长阳县、秭归县光伏电站的总承包单位,该公司项目部经理秦金磊说:“三个月内完成两县100多座光伏电站的建设,真是不可想象的速度,在过去没有先例.”

为了确保工期,项目组成员几乎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6个小时.

在一份十来页的施工日报上,详细记录着项目概况、施工晴雨表、里程碑进度、当日施工情况、机械情况、施工设计图进度、物资到货情况、施工进度完成情况及工作计划,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只要不下暴雨,项目管理人员就早早起床,草草吃完早饭就直奔工地.白天,在现场准备物资、组织施工;晚上,通常在10点钟以后,召集项目负责人开会,总结一天的工作,协调第二天的事项.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负荷面前,没有人抱怨,没有人退缩,所有工作有条不紊,忙而有序.

“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那就得风雨兼程.”这是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技术负责人李宜林常爱吟颂的诗句.

在一次检查工程进度的途中,刹那间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他们驾车艰难地行驶在泥泞的峡谷地带.风雨中夹杂着冰雹,打在车窗上“*”作响.突然, “哐啷”一声,一块一米见方的巨石从山上滚落下来,正好横在前方道路中间.

汽车紧急刹车停靠路边.同行的几位同志皱起了眉头,怎么办?是返回还是继续冒雨前行?李宜林心急如焚,他说今天的任务不完成,就会影响明天的施工,耽误不起.他第一个跳下车,从后备厢取出事先备好的撬杠,与大家一起一点一点地撬开拦路滚石.回到车上,大家一个个淋得像“落汤鸡”.为了缓和当时的气氛,他幽默地吟诵起了汪国真的诗句:“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那就得风雨兼程.”大家都被他逗笑了.

李宜林说: “像这样的事遇到的太多了,根本不算啥,真正危险的是经常遇到山体滑坡.”

有一次,李宜林和同事赶往江北革命老区泄滩乡工地处理问题.车辆行驶到归州镇与泄滩乡交界之处,山体突然滑坡,巨大的岩石和泥土纷纷滚落下来,将车门和引擎盖全砸变形了,他急忙掉转车头,同事帮忙清障开路,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脱离险境,唯一的道路堵住了,那边的工地还等着他们,怎么办?工期一刻都耽误不起!李宜林和同事们急得脸上全是汗水.他和同事一次次下车去咨询当地老百姓,终于探知有一条土路可绕过滑坡地段.他立即发动汽车,赶往目的地.那一天,他们在土路中艰难地跋涉了3个多小时.他们赶到工地紧急处理问题后,又连夜赶往下个工地.

三、千难万险何所惧?

山高坡陡,山路十八弯,是“三县一区”的典型特征.

材料运输是整个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有的村子大路还没有完全修通,有的地方被洪水冲毁了道路,施工材料只能靠人肩挑背扛,靠骡马驮运,最远的一座电站需用15天转运物资.还有的地方是峡谷,电杆根本运不上去,就只能搭建索道或用绞磨将电杆一点一点地从峡谷绞运到山顶.

特别是施工期间,天公不作美,常常雨雪纷飞,给材料转运增加了更多困难.

尽管弯道设置了障碍,雨雪冲垮了道路,峡谷挡住了去路,但却阻不断建设者们奋勇前行的步伐.一幕幕与天斗、与地斗的壮美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前往神农架黎志坪村的光伏电站工地,要经过一座水库.由于山洪暴发,水库的蓄水位在前一天晚上猛然上涨,将通往村里的唯一一座大桥淹没了,滚滚的洪流从桥上翻涌而过,桥面己深不见底.

正在运输的材科和设备被堵在河边.施工人员望着湍急的洪水急不可待,却又无计可施.神农架林区副区长胡卫东闻讯火速赶到,现场与水库发电站的领导紧急协商,决定开闸放水.考虑到下游的安全,一次性开闸放水量不能超过规定的安全底线.当水位下降至离桥面还有20公分时,水库停止放水.

三月的神农架,依然寒气逼人,漫山遍野都是白茫茫的积雪,刺骨的寒风一阵紧似一阵.穿着工装的施工人员站在桥边,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满脸通红.

因为大桥承载重量不能超过3吨,禁止货车通行.“时间不等人,我们膛过去,大家注意安全.”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手臂一挥,大声说道.

他率先脱下鞋袜,卷起裤脚,扛起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包就冲入桥面依然湍急的洪流中.

他是神农架鸿瑞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振江,1988年从湖北水利学校分配到神农架供电公司后,一直从事水电工程建设,后又取得土木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文凭,逐步成为电力建设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先后参与过17座水电站的建设.特别让人称道的是,神农架80%的输变电工程都是由他担任施工负责人.他先后获得神农架劳模、神农架楷模、感动湖北电网十大人物提名奖、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基建先进个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一系列殊荣.

众人也纷纷脱下鞋袜,卷起裤脚,将水泥、砂石料、工器具背送过河.对一些大件设备,大家就一件件抬运过去.冰凉的河水漫过小腿,刺骨透心,但大家全然不顾,没有一个人停下来歇息.

施工现场离大桥还有1里多路,大家就将材料一件件地背到现场,一趟又一趟,整整忙了一天.

通往巴东县溪丘湾乡西沟村工地,有段特别难行的山路,那是村民在悬崖边的山体上凿建的,左面是峭壁,右面是悬崖,垂直路面2米多高的是山体.进入这段路之前,设置了2.5米的限高横梁,仅农用车能够勉强通过,但如果装上挖机、打桩机等机械,那就远远超过限高,无法通过.而打桩机和挖机也禁止在这条路上通行,以免辗坏路面.

同时,由于整段山路只有2米多宽,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行,如果对面来车,则无法会车,整条路段都将被堵死.不仅影响正常施工,也将影响村民的车辆通行.

开工之前,村民们就发出警告,一旦施工车辆压坏路面或发生堵塞情况,今后就禁止施工车辆从这里经过,必须绕行.而从另外一座山绕行,得增加30公里的路程,显然不可取.

施工人员事先对这一段路进行了反复勘测,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办法.可开工在即,机械和“粮草”必须先行,容不得半点拖延.

巴东县溪丘湾供电所所长田鹏伟急中生智,想出了“错峰通行”的“高招”.他主动上门与西沟村领导协调,通过反复协商,才达成了协议:白天由村民的车辆通行;每晚10点钟至次日凌晨5点钟这一时段,由施工队转运设备和材料.同时,协商了用轮胎铺运挖机、打桩机的特殊通行方案.

那天晚上十点钟,一辆大货车将挖机准时拖到限高横梁前,然后卸下挖机,掉头离去.七八个早己守候在这里的施工人员,将事先准备好的十几个废【日轮胎,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地铺在山路的入口处,以这种“特殊的礼遇”像迎接“新娘”一样迎接挖机、打桩机进山.挖机轰隆隆地发功后,昂首开上了轮胎.几个施工人员手举着探照灯,将路面照得通亮,犹如开辟了一个战场.随着挖机在轮胎上缓缓移动前行,施工人员再将后面己碾压过的轮胎迅速移到前面,循环往复,一段接一段通过.

路面极其狭窄,而且弯道一个接一个,稍不留意,人和车就可能掉入悬崖.挖机司机紧握方向盘,两只眼睛瞪得浑圆,一刻也不敢大意.负责现场指挥、协调、监视和移动轮胎的施工人员,一个个高度紧张,额头上满是汗水.

这段路虽然只有1.5公里,却是那样漫长,挖机在废【日轮胎上铺就的“席梦思”上一点点地移动,整整走了3个小时.

凌晨一点多钟,挖机终于顺利出山,众人欢呼雀跃.紧接着,打桩机又闪亮登场,将刚才挖机通过的情形又“表演”了一番,同样是有惊无险.此时,天空露出了鱼肚白.

“这何尝不是一场战斗?比起当年诸葛亮在栈道上运输物资的艰难,并不逊色!”巴东县溪丘湾供电所所长田鹏伟回忆当时的情景,依然感慨不己.

打桩机和挖机顺利运送上山后,接踵而至的难题是材料运输.每天晚上十点钟,大货车将材料运送到这里后,只能用小农用车将材料一趟接一趟转运.

施工人员就这样在这条“深夜运输线”上坚持了20来天,直到这座光伏电站竣工.

神农架青田寨村光伏电站开I时,正逢大雪纷飞,并夹杂着时下时停的小雨.通过现场的一段五六公里的峭壁土路被雨雪浸透后,泥泞不堪,打桩机、挖机和农用车没法开上山去,施工队员就冒着雨雪将五六公里的土路用砂石垫了厚厚一层,才将施工机械运送上山.

然而在施工现场,将积雪清理后的土地,异常滑溜,打桩机根本立不住,一启动就打滑,而前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情急之中,施工队员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将挖机固定在后面一个稳固的地方,然后用一根长长的牵引绳连在前面的打桩机上,确保打桩机在前面能正常作业.

后来这个办法推广到“三县一区”所有的光伏电站建设工地.因为山区雨水特别多,地面湿滑,而且很多施工现场都是20度至30度左右的坡面,用一台机械施工根本不行,如果前面施工的打桩机或挖机不采取这种“后台”固定措施的话,就可能刹不住车,滑到下面的山崖或峡谷.

秭归县磨坪乡天低坪村,电杆没法运上去,就设计了两基铁塔,20多名施工人员沿着山坡架设索道,将塔材一根一根地运上去,在峭壁上组立了一个多星期.

长阳县光伏电站施工管理负责人吕学银,谈起材料运输的艰难,几次摇头感叹.

很多地方弯道急,路面窄,货车装载的电杆等材料过长,根本没法转弯,只能将电杆卸下后,再用板车作支点,用人工推拉让电杆转过弯去,然后再装上货车.碰到下一个急弯,又得重复这一过程.有时将一批电杆运到目的地,要花整整一天的时间.

很多乡村的道路和工地进场道路都没有硬化,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转运材料的车辆经常深陷其中,往往汽车开足马力欲摆脱泥潭,却越陷越深,直到动弹不得,最后不得不打电话请施工人员赶来帮忙.

除了材料运输难,施工现场恶劣的地质条件也时时考验着建设者们的智慧和耐心.

很多村的施工现场,全是岩石,像长阳县的合子坳村、秭归的界垭村、巴东的石板坪村、神龙架林区的落羊河村等等,挖机根本挖不动,只能先用液压破碎锤将岩石一点点地凿开破碎,再用挖机挖走.施工人员往往平整土地就得花几个通宵,有的工地甚至凿去了半个山头.土地凿平后,还需更改设计,改成条形基础后才能作业.

施工中与乡镇、部门、村组、村民的协调,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疼的工作.很多参与这一工作的人员,回想当初的情景,依然唏嘘不己.

有的村民签了用地协议,到施工人员进场时,又反悔了,开始漫天要价,阻止施工;在一些村民与村干部矛盾突出的村,村民认为光伏电蛄是捐给村集体,方便了村干部,老百姓得不到实惠,于是就阻挠施工……

在施工中经常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甚至导致半途而废,重新选址.

长阳县龙舟坪镇的合子坳村施工现场,村民拦住施工人员不准施工,他们的理由很奇怪.他们表示,我们欢迎你们建设光伏电站,但绝不能建在这户人家的地里,不能让他得到补偿的好处,必须另选地方.原来当年村里修路时,需征用这户村民的土地,他坚决不同意,导致公路被迫绕道建设,村民们对此怨气很大.后来乡镇、村委会、供电公司反复给村民做工作,但他们依然不同意,只得另外选址.

巴东县某村施工现场,打桩机、挖机正在平整土地时,有关部门突然下令停工,另选地方建设,说是这块土地准备进行“荒山石漠化整治”,不能建了.

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技术负责人李宜林参与了每个电站的用地协调,他深感协调的艰难.在与村民的反复协调中,他还练就了一套不错的“嘴皮功夫”.

为便于转运材料,施工人员准备修建一条通往村光伏电站的道路,需经过村里李奶奶的茶园.施工人员磨破嘴皮,李奶奶就是不同意.她反复强调,这几棵茶树就是我的命根子,你们不能动!李宜林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他与李奶奶先拉家常,等李奶奶情绪稳定后,便给李奶奶做超了思想工作:第一,为村里修建光伏电站,是为了早日让村民脱贫,您是其中的直接受益者,早建早受益.第二,路修了,就不会长草了,您今后也省心多了;也不藏蛇了,你干活也安全.第三,今后您的农药、肥料可直接用板车拉到田里,您再也不用请人背了.第四,今后客户可直接开车到田里收购您种的茶叶和庄稼,还可卖个好价钱.

一席话,将李奶奶说得咯咯直笑,李奶奶答应马上移植挡道的5棵茶树,不要一分钱补偿.

建设中虽然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甚至还有一些阻力,但让广大施工人员感受最深的,还是来自广大乡镇和村民的支持,很多场景都让人感动.

巴东县茶店子镇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六十多万元,整修光伏电站的进场道路,保证原材料一次性进场.

巴东县羊乳山村道路狭窄,连续一个星期的大雨让原本泥泞的村道无法正常通行,原材料进场十分困难.小货车将光伏板、支架等设备运到这里后,只能通过人工进行二次转运.见施工人员忙不过来,附近的20多个村民纷纷前来帮忙,与施工人员一道,背着沉重的设备,行走在茫茫大山之中的羊肠小道.他们前前后后忙了几天,却不要一分钱报酬.

秭归县九畹溪镇界垭村书记李芹发,在站址一确定,就在全县第一个与老百姓签订了土地沆转协议,并立即筹集资金将进站道路硬化.在施工中,他每天组织村民到现场搬运材料.他说: “我们一定要争取电站在全县第一个并网发电,不能因为土地、道路等原因影响工程建设,影响我们村的收益.”

几乎每个工地,都有不少村民每天自发为施工人员送水,将家里种植的蔬菜、腌制的腊肉送给施工队.有时看到施工人员搬运材料忙不过来,就主动过来帮忙.

秭归县界垭村85岁的老人向承福,是一个有着56年党龄的老党员.光伏电站就建在他家门口,他高兴得合不拢嘴.自从施工人员进场后,他每天主动烧几锅开水,然后一瓶一瓶颤颤悠悠地提到施工现场,并将现场的一些果皮、废纸等杂物小心地收捡到袋子里.闲暇没事时,他就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前,欣赏那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

他说: “让我们穷人翻身得解放,让我过上了好日子,光伏电站又修到了我家门口,这一辈子我坚定地跟党走.”

他的子女都在外打工,老伴也不在了.他住的土坯房,昏暗潮湿,家徒四壁.拉开房间的电灯,却一眼就能见到墙壁上整整齐齐贴着的入党誓词、“五星”党员个人标准及公开承诺书,那上面有他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着的承诺内容.每一个到他家参观的施工人员,看到这一幕情景,都不由得肃然起敬. 第三章一片深情铸丰碑

一、工程无处不“鲁班”

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神圣的使命,更是国家电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役!

“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是做好这一民心工程的关键!”国家电网公司从上到下都形成了这一共识.

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作为具体负责‘三县一区’村级光伏电站工程的建设单位,除了负责整个工程的属地化协调,还要对整个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理、管控,并参与施工建设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党政主要领导掷地有声: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要以工匠精神、鲁班技艺,建成精品工程的标杆,做到2 3 6座电站,就是2 3 6件优秀的作品!

由该公司制定的《标准化典型设计实施方案》迅速出炉.典型设计涵盖74个种类,典型设备全部选用国内一线品牌,标准工艺覆盖23个施工环节.

为确保严格按谩计施工,国网巴东县供电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不走样,该公司创新推出了业主、总包、设计、施工、监理、政府等“六方现场技术交底法”:六方现场厘清思路,达成共识,避免在建设中出现认识偏差,并一次性优化确定用地四界、阵列布局、场平方案、排水治理、接网布点、物料堆场等核心要素,确保建设不走弯路.

因为是首次开展光伏电站建设,无经验可循,无捷径可走,因此该公司十分注重在建设中摸索经验,创新工艺,专门成立了工程质量攻坚小组,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集思广益,专题研究,一项项成果应运而生,并被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效应,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工之初,总经理黄礼伟在现场检查时发现,施工人员在现场制作接地扁铁、浇筑电气基础等方面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影响工期,而且由于施工队伍多,制作、浇筑的质量参差不齐,长短、大小等标准也不统一,影响美观.针对这一问题,他与攻坚组成员认真分析,创造性地提出对这些部件采取“工厂化加工”模式,即将这些部件先在工厂里加工好,然后搬到现场直接安装,这样不仅统一了标准,做到了美观,保证了质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让每个站建谩工期平均提前了5天.

长阳县供电公司在村级电站可研及设计时全面应用典型设计,实现设计标准化.在遵循标准化的前提下按差异化原则优化设计,确保设计符合实际,电站建设遵循“随坡就势、不大规模场平”的原则,确保水土保持、环保达到规定要求.

在此基础上,针对施工现场要求,提出典型施工工艺,编制典型工艺图册,印发工艺质量验收单,对组件布置及数量、支架基础、逆变器基础的深度、高度、直径,围栏、标识、警示牌以及地网连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确保现场施工工艺标准化.

同时,遵循“发电效益最佳、投资成本最低、土地使用最优、日常管护最省”的原则,在可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设计和典型工艺提炼,编制村级光伏电站典型造价,规范建设造价标准,将造价控制在合理水平.

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主任向立贵介绍,该公司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在具有代表性的九畹溪镇界垭村和茅坪镇溪口坪村建设了2座示范电站,总经理徐满清、党委书记龙兵分别担任2座示范站指挥长,安排光伏办3个老同志24小时驻守现场.他们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每道工序的作业要点、注意事项,然后参照上级的相关文本,结合实际,编制了《秭归县光伏电站标准工艺作业指导书》和操作示范图例,然后组织参建的所有施工队伍前来观摩学习培训,随后全面铺开,确保了工程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技术负责人李宜林还谈到,施工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大家都想办法一一解决了,并探索了很多创新的举措.比如,在光伏支架基础施工上,根据每个现场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基础形式.在泥土地,就采取微孔灌注桩,确保灌注深度达到1.2米;如地质是岩石,在石头上采取锚桩的形式,这样不仅可确保支架的稳定,而且可减少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在一些地形复杂、坡度大的地方,受场地限制,就采取“高低腿”支架,比如一个光伏组串有四个支架基础,其中三个支架基础在一个平面上,高度有几十公分,还有1个支架在平面上没地方打基础,施工人员就想办法打在下面2米多高的岩石上.

湖北“三县一区”236座光伏电站建设任务的总承包单位分别是南瑞集团和许继集团.其中南瑞集团负责承建长阳54座、秭归47座光伏电站建设工程;许继集团负责承建巴东118座、神农架17座光伏电站建设工程.

两大集团均是国家电网公司旗下的直属产业单位,长期致力于电力装备和能源装备的开发制造,是国内综合配套能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装备制造商.

他们在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方面技术实力雄厚,从大西北沙漠戈壁中的大型光伏电站,到张北风光储输工程这样的世界一流示范工程,再到东部、南部沿海岛屿微网建设,都可见两大集团清洁能源技术应用案例.

“我们要用最好的技术和产品,最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为‘国电阳光扶贫行动’光伏电站建设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南瑞集团总经理奚国富说.

两家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充分发挥光伏产业链覆盖面广的优势,优先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设备,采用智能化和模块化设计理念加强技术融合和应用集成,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安装调试的灵活性和运维服务的便利性.茌建设过程中,遵循发电效益最佳、土地使用最优、日常管护最省的原则,将典型设计、标准工艺和地形地貌有机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细安装、发电数据远程监测,确保效益最大化.

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根据《标准化典型设计实施方案》,他们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村一策”差异化建设方案,通过差异化设计和标准化建设、精益化运维可以保障电站25年以上使用寿命.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神农架光伏电站项目经理卞正锋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在平原地区太阳能电板与地面夹角设计为一般为20度,而神农架林区的17座光伏电站均设计为26度,这样便于积雪融化.在建设示范站时,就充分考虑到神农架林区高海拔区域的抗风能力设计,包括对基础和支架等都进行了强化.

二、无情只为多担当

负责长阳县光伏电站建设施工的是县供电公司退休干部吕学银,他曾长期担任过供电所所长、路灯公司经理.

61岁的吕学银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光伏电站建设中的每个问题,都很难逃过他的法眼.

吕学银经常说: “建光伏电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民心工程,如果我们不能把住质量关,不能将其建成优质工程,那就对不起企业,对不起村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长阳县的54个光伏电站,他平均去过5次以上,跄破了3双劳保皮鞋.

有次他去检查,发现有一截约0.1米被锯掉的预埋件丢在草丛中.他感到很蹊跷,就拿着这截预埋件询问施工负责人,很快查明了原因.原来地桩深度应挖1.5米,但挖到1.4米时,就怎么也挖不下去了,下面全是岩石,这样预埋件就没法埋下去,施工人员不得己就将其锯掉了0.1米.这还了得!他立即要求返工,并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严肃处理,从此避免了类似事件的发生.

每一个光伏电站的每道工序,他都要检查验收一次,合格后才能提交正式验收.有一次检查时,一个电站的地桩深度比标准值仅差0. 05米,他用尺量后,坚决要求整改.一个工地的护坡没达到标准,他坚决不验收.

有人悄悄劝他,弟兄们连天连夜干,干得那样辛苦,您何必那么较真呢?怎么一点情面都不讲呢?

老吕认真地说: “不是我不讲情面,在工程质量面前,那是讲不得情面的!”

“排水,要不积水;护坡,要做挡土墙;地桩,深度要达到1.5米;光伏板安装一定要美观,下面的绝缘套线,必须用套管套住,不能裸露在地面.达不到这些要求,必须整改!”他和我谈起光伏电站施工的安全质量监管时,依然是一脸的严肃.

除了严格的检查监督外,他常常还手把手地指导施工人员作业,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反复提醒施工人员.

比如,每个固定的基础预埋件上都有个对穿孔,对穿孔的朝向安装不一致是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在建设之初,有个电站就出现了这一问题,他当即要求施工人员返工.为避免这一问题重复发生,他每到一站,就给施工人员认真讲解,如果对穿孔的朝向安装没有做到一致,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会将对穿孔堵上,导致无法安装对穿螺栓,影响接地扁铁的焊接.经他提前提醒指导,后来长阳县所有的光伏电站在建设中再没发生这一问题.

环境、生态的保护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施工场地与老百姓的林地、菜地、茶园、橘树等交界,稍不留意,就有可能造成破坏.

在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技术负责人李宜林的心中,贫困户的利益大于一切,他不允许施工人员毁坏贫困户的任何经济作物和林木.

龙舟坪镇有一个工地,紧邻老百姓的茶园.上午施工前,他再三向施工负责人交待,挖机在挖掘时,千万要小心,不能越界,不能伤了老百姓的茶树,随后他就赶往下一个工地检查.晚上7点多钟,他在施工现场吃晚餐时.突然又想起那片茶园,感觉不放心,马上放下碗筷,又赶到那里.

此时现场灯火通明,挖机在前面挖土,施工人员在后面平整.他来到交界处仔细查看,发现毁坏了一棵茶树.他立即叫停,组织大家开会反思,制订整改措施,并和施工负责人主动找到茶园主人赔礼道歉,坚持要求赔偿.

有人开玩笑说他小题大作,他当即板起了脸,严肃地说:“对于我们来说,几棵茶树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贫困户来说,一棵茶树就是一斤盐.”

此后,秭归县所有工地再也没有发生一起损伤村民庄稼、作物的事件了.

三、炽热的情怀愧疚的泪

担任神农架1 7座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工程总监的是神农架鸿瑞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王述平.

他的再次出山,让大家惊讶不己!“他真是拼命三郎,不要命了!”“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只怕他的身体吃不消.”

面对大家的议论,王述平总是淡然一笑.

今年53岁的王述平,1990年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毕业后,就在神农架林区扎下根来.他长期从事水电建设工作,不仅是神农架供电公司拔尖的技术管理专家,也是该公司有名的拼命三郎,多次被评为神农架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由于长期工作和生活无规律,2013年查出胃癌,胃被切除了三分之二.

光伏扶贫任务下达后,国冈神农架林区供电公司对此高度重视,专题开会研究.这么重大的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又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确保工期、质量、安全?由谁来担纲呢?

党委一班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王述平!他是最合适的人选!思想作风过硬!专业能力过硬!

但大家都有共同的担忧:尚在治疗休养中的他愿意吗?身体吃得消吗?

当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找王述平征求意见时,有着山东人直爽性格的王述平很干脆地说: “行,没问题!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其实,王述平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本不允许他承担高强度的工作,但他深深理解领导的苦衷,这么大的工程,如果出现纰漏,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向来把工作和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他,在领导面前自然没有流露出半点为难的情绪.

当他妻子知道这一情况后,哭着阻止他: “你身体都还没恢复,怎么能行?你不要命,我还要这个家呀!”

王述平和妻子非常恩爱,他耐心做妻子的工作,说: “我是党员干部,这没啥客观原因可讲的.我多注意下就行了.

妻子深知他的个性,原则性、事业心太强,只好抹着眼泪由他了.

光伏电站建设是近几年才兴起的,王述平过去从未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既然接手这项工程,那就不能是外行.王述平广泛联系老师和同学,收集查阅资料,认真学习钻研,到外地光伏电站示范点参观考察,逐步将光伏电站的运行原理、建设流程、施工工艺了然于胸.

施工尚未正式开始,他就组织建立工程管理微信群,在上面交流光伏电站建设的学习心得,交待注意事项,宣传国网光伏扶贫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提振士气.施工开始后,他要求土建组、线路架设组、电气安装组每天汇报当天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第二天工作任务计划,他审核后再根据各个电站的施工进度,确定自己第二天到哪几个点去检查督办.

每到一处,他就给施工负责人交待安全、工艺事项,然后到现场逐一检查,提出整改意见.

水泥标号达不到要求,他要求马上加水泥,不能随意浇筑;布设相线,不在一条线上,他要求必须返工;每一块光伏板之间的接地安装,每一颗螺栓他都要检查是否拧紧.往往施工人员在前面做第一道,他和检查人员就在后面做第二道,确保在施工中没有拧紧的螺栓全部拧紧,不漏一个.

化自信地说: “神农架每个光伏电站3456颗螺栓,至少都拧了两遍.绝对没问题!”

“只有做到心中有数了,心里才会踏实.”这是他的口头禅,也是对施工管理人员的教诲.

他坚持带病工作的精神和认真严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施工管理人员又敬又畏.虽然他总是面带笑容,却不怒而威.他的每一项指令,都得到了严格落实,确保了每个站的工程严格按工艺标准建设.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他经常与施工人员一起加夜班,经常忙到12点,有时转钟两三点钟.

一次他到亚如湾村检查时,发现三四个孔桩不在一条线上,他拿来皮尺一量,这些孔桩分别与中心线偏离了2 3公分.

原来施工时有人不小心将绷线绊动了,导致孔桩有轻微偏离.施工人员认为问题不大,不影响安全质量,只是不太美观,就没有更改.他查明原因后,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给予了严肃批评,要求立即全部毁掉,重新浇筑.那一天,他一直蹲守在那里,挑灯夜战,直到重新打孔,浇筑完毕,验收合格,他才离开现场.回到家时,已是凌晨3点多钟.

王述平说: “由于工期太紧,我们每个工地上都搭建了雨棚,只要不是下特别大的雨,都得施工,白天黑夜连轴转.”

开工以来,王述平每天自己开车穿梭在大山深处的各个工地,行程达一万多会里,光油费就花了6000多元.

工地上的饭菜普遍偏辣,他根本吃不消,有时就自己煮点清汤面.他每天清晨出门,妻子就早早地将五六个面包和一个保温杯准备好,送他出门时再三交待注意事项.

每当胃不舒服时,他就赶紧吃点面包,喝点开水,再吃点胃药.保温杯、面包、胃药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三件宝”.有时累得头昏眼花直不起腰,他就反复告诫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既然接受了这项重大任务,就是拼着老命也一定得做好!

担任巴东县江南片区56个光伏电站总负责人的宋发田,自受命以来,每天不是在施工现场,就是在路上奔波,几天回不了一趟家.一个周末,他收了一个早工,晚上八点多钟到家后,就靠在沙发上打起了呼噜.长时间的奔波劳累,让他筋疲力尽,浑身散发着汗臭味,沾满泥土的工作服也脏兮兮的.妻子赶紧将他的换洗衣服准备好放在卫生间,帮他调好水温.

他洗完澡,想好好地睡一觉.就在他准备上床休息时,电话来了,是关于某个村的协调情况,他交待完毕后,刚放下电话,又一个电话接踵而至.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他接了10多个电话.妻子气恼地说:“你成天在外,还嫌忙得不够,晚上又在家里开起了电话会,家里什么都指望不上你,你干脆不回家算了”,说着就赌气地将他往外推.而此时,工地上的一个问题又急等着他去现场解决,他含着眼泪出了门.那天他在工地上一直忙到凌晨三点多钟,然后就和往常一样在工棚里和衣而眠.

2017年4月上旬,孙子住院,妻子和儿媳轮流照护,先后累病了,而儿子又不在家,此时家里多么希望他回来帮忙照护一下.那天妻子打电话哭着要他回来帮忙,可由于当时正是第一批电站并网发电的关键时刻,他哪能离开?只好在电话中解释,连声说对不起,妻子在电话中赌气地说,这个家与你无关,什么也指望不上你,就挂断了电话.

回想起建设期间的往事,宋发田几次抹起了眼泪.他说: “那段时间基本上是跟时间在赛跑,每天至少要跑200多公里,每月电话费就得五六百元,哪有空顾得了家里的事.有时候回想起来,自己确实对家庭亏欠太多.但日子长了,家人也理解了,唉!有时候看到别人陪着家人,心里就感到自己欠账太多!但看到所有光伏电站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投运,心里就特别高兴.”

对于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技术负责人李宜林来说,半年来,他简直就是在玩命.今年42岁的他,自从接手光伏电站工程建设管理任务后,每天都是风风火火,马不停蹄地奔忙在现场,被同事们誉为“追赶太阳的人”.秭归的12个乡镇47个贫困村他不知跑了多少遍,他的车辆里程表半年中增加了3万多公里;手机上的记步器显示,他平均每天步行山路2万步以上;半年内穿破了5双劳保鞋.他车辆的后备厢里,总有一堆饼干和泡面,以备饿了充饥.

再苦再累,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他把对家人的愧疚都深埋在心里.

大禹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而他5次到老家归州镇的工地去检查,却挤不出一点时间去看望年迈多病的母亲,有时只能给母亲打个电话.有一次母亲得知他又回到了老家,颤颤悠悠地转了几趟车,提着他爱吃的橘子,一路走,一路问,找到他施工的现场去看他,那一刻,他无语泪先流,握着母亲的手久久不放.同事们看到这一幕,听了他母亲的讲述,都感动不己.后来,母亲连续两次住院,他不仅没有时间陪伴,想去医院探望一T也变成了奢望.工期这么紧,一刻也耽误不起啊!

一次女儿生病了,爱人和女儿知道他太辛苦,就没告诉他.那天他回到家里都转钟了,极度困乏的他,一回来就在客厅的沙发上倒头就睡.女儿一晚上上吐下泻,频频上厕所,妻子也连连起床查看,动静还“闹”得很大,可他因为睡得太沉,居然不知道.第二天早晨醒来后,爱人才告诉他女儿生病的事.他听了半晌无语,内心很是难受,就到房间去看女儿,而此时女儿睡得正香,他又不忍心叫醒女儿,就叮嘱妻子,让她带女儿到医院去住院,到时他给女儿打电话解释.说罢他就匆匆赶往现场.可那天一忙,把给女儿打电话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等他忙完工作想起时,已是凌晨3点多钟.

尽管妻子对他很理解,但有时也忍不住埋怨道:“你天天加班,成天不落屋,缺你一个人就不行吗?一个月还总得休息两天吧?”

他解释说: “这是脱贫攻坚的工程,耽误不得,我们现在正在节骨眼上,工期太紧,和我一起工作的几个老同志,天天都在工地上加班,我还能说什么呢?”

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巴东项目部经理万要军,从2016年初开始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工地上.2017年初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启动后,他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没有睡一个安稳觉,好几坎病了,都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谈起同事的艰辛时,他总是滔滔不绝.然谈到自己时,他总是腼腆地推辞,最后他挤牙膏般地给我们讲了他和女儿的一个小故事.

去年6月底,村组光伏电站工程全部竣工投运后,他才抽空回家一趟,而此时他己半年没回家了.在家里呆了一天,就要返程时,他抱着1岁多的小女儿亲了又亲,对她说: “不能只吃甜食,酸甜苦辣都要尝一尝.”然后就急匆匆赶回巴东,因为还有很多后期的运行维护等着他去处理.年底时,爱人给他打电话时,小女儿抢过话筒对她说: “爸爸,我会吃辣椒了!”他听到后,泪水不由得从眼睛里漫出,上次叮嘱女儿的话,不想被女儿牢牢记住了,这一晃又是半年没有回家了.

这就是一个个电网员工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这也是广大施工管理人员在建设光伏电站中的一个缩影.他们身上迸发出的满腔和坚强的责任担当,为国家电网公司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第四章大山深处的笑声

一、多宝寺的瓜蒌

“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画廊在长阳”.这里,被赞为东方的多瑙河,被称为桨声灯影的梦乡!

然而,就是这个位于长江和清江中下游、秀美山川之下的长阳县,却长期为贫困所困扰.

“人多耕地少、山脊夹两坳、一冲三条溪、一淌满田梯”.说的就是长阳县多宝寺村.山不成形、地不成片,无支柱产业,种植业、养殖业难成规模,完全依靠打工经济.多宝寺村呈现出典型的贫困村特征.

来到长阳县磨市镇多宝寺村59岁的贫困户刘祖安家,正好碰到了前来慰问的村党支部书记覃启艳和村主任李杏元.

“国家电网对我们村的扶持可大了,这几年不是改造电网,就是修路、通水,去年又给我们建设了一座光伏电站.”一见面,两人就热情地与我们握

多宝寺村有860户,2860人,建档贫困户曾有334户、贫困人口1058人.

过去,困扰该村的最大的问题是部分村组不通公路、不通水,种植业、养殖业难成规模.

多宝寺村处于龙舟坪和救师口之间,清江和将军岭阻隔的背后,境内山体跌荡起伏,一冲三溪呈峡谷形态由西向东曲折延展.长期以来,经济开发和经济流向都从这里绕道而过,无资源开发、无项目落地,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过去西边的村民出行只有一条土路,村民出行和肥料、粮食作物等运进运出都很困难.而东边的鸡母溪,有1公里是悬崖,下面是80多米的深渊,这是四组40多户人家出山的必经之路,下雨天全是泥巴,村民们每次经过这里都胆战心惊,几乎每年都有人落下去受伤,很多村民只好绕道,将生产的辣椒、地瓜等农副产品,肩挑背扛过将军岭到何家坪,再租船过清江河到长阳县街上售卖.前年国家电网投资40万元,在鸡母溪修建了水泥路,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多宝寺村是“样样有、样样拿不出手”的典型传统农业模式,全村3600多亩耕地九成以上是种植玉米、水稻、油菜、洋芋、红苕等传统作物.村民们说“样样都种一点、不需要买得”,如果遇到好年成,玉米亩产可达450公斤左右,除去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似外,不算劳动工资,亩产收入四五百块钱,都用来喂了猪,不能算作商品收入;80%的村民停留在“杀个猪子好过年,卖个猪子买油盐”的状态.

村民们都外出打工,全村80%的家庭陷入了“家里用钱靠打工,年年挣钱年年用”的恶性循环,谁都不知何时是个头儿.村民们说, “家里歇得,外头歇不得;外头一歇、家里也就全歇了”.

谈起用水的艰辛,刘祖安直摇头.过去村民用水全靠“天雨”,家家都建了一个三四个立方米的蓄水池,下雨时就想方设法将雨水引入蓄水池中.干旱时,村民们就得到三四里外的山上挑水.而子女外出打工或没有壮劳力的家庭,吃水就更难了.前年国家电网公司投入了30万元,建管网、修水池,将山泉引入村民家中,让160户、640人彻底告别了祖祖辈辈靠天用水的历史.

刘祖安兴奋地领着我来到厨房,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来.然后,他指着外面的一个约5立方米用来蓄“雨水”的大水池说,这个再也用不着了.

“最令我们爽心的是,去年国家电网为我们建了一座光伏电站,村里每天都有收入,我可以说是第一个受益者.”刘祖安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刘祖安家有四口人.前些年他得了鼻咽癌,随后长期跟着他生活、40多岁未婚的弟弟又做了3次开颅手术,按着老伴又跌断了腰,前前后后治病花了上十万元,尽管政府给了他一些补贴,但家里早就债台高筑了.现在还要供养一个上大学的孩子,生活异常艰难.巨大的压力,几乎让他对生活失去信心.

光伏收益让他实实在在有了“获得感”:去年9月份,家里种的两亩多瓜蒌支架倒了,村里用光伏收益按每亩1500元对他进行了补贴,过了几天,又用光伏收益购买了一头母猪送了过来,他当时激动得要给村干部下跪.

刘祖安过去是个养猪能手,经常养几头母猪下崽卖钱,日子还过得去.可家里接二连三发生的灾祸,让他彻底“趴”下了.为了给家里人治病,他不得不含泪把母猪和猪崽全卖了.后来再也无钱买猪,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猪圈.每当经过别人家的猪圈,特别是看到一群小猪围着母猪吃奶时,他就痴痴地看着,久久不肯离去,眼里满是泪水.村里人都知道他喜欢养母猪,可谁也帮不了他,一头母猪得2000多块钱哪!

他噙着眼泪说: “没有党和政府,没有光伏电站,我真的爬不起来,更脱不了贫.”

住在刘祖安隔壁的贫困户杨明浩也咧着嘴说:“光伏电站也给我带来了好运气,去年村里一下子就设置了5个公益性岗位,安排我负责电站的清扫维护,有了这份差事,我今后的生活就无忧了.”

本来只有40多岁的杨明浩,看起来却像一个60多岁的老人,生活的磨难让他过早地衰老了.他做过腰椎开创手术,干不了农活,儿子又外出打工去了.

“那你还得好好学习这方面的技能,把电站维护好!不然考核不合格,随时都有可能下岗的.”村主任李杏元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那是一定的!”杨明浩笑着连连点头.

说着,我们一起来到不远处的多宝寺村光伏电站.

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的空旷地带,一个占地约五六亩的光伏发电站赫然在目.只见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顺着荒坡蔓延,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这个电站2017年3月28日开工,4月16日正式并网.

长阳县供电公司光伏办负责人拿着宣传资料给我们介绍,“三县一区”的236座村级光伏电站容量都设计为200千瓦左右,年日照小时约1000小时,年发电量约为20万千瓦时,25年的运营周期.标杆电价加上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补贴,上网电价为千瓦时0. 98元,一座电站年收入在19万元左右.电站建成后,国家电网将其捐赠给村集体,所得收益将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工作.产生的收益可惠及32253户9666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多宝寺村光伏电站并网当天,很多村民笑得合不拢嘴,五保户老杨说: “光伏电站建起来了,我们村民有希望了.”

“别看表面上一片平静,这些光佚发电板可都在拼着命地工作呢!”村主任李杏元拿出手机,轻点几下,当天的电量就显示出来了, “你看,我们今天上午的发电量是410多度,它就像个摇钱树,天天都有钱.”

“现在手机装上‘光e宝’APP,就可以时刻查询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收益情况,太方便了!”覃启艳也乐哈哈地说.

电站仅仅投运近1年,就己发电近18万度,产生发电效益近18万元.

覃启艳说: “光伏电站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发电收益,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发展产业的底气.”

过去,这里基础条件太差,不通路、不通水,用电也没保障,使本来就少的收成更难以变成.在这样的条件下,村委会想干什么事都难,办企业办不了,发展产业也没本钱,集体经济可谓是一无所有.

近几年,在国家电网的大力扶持下,大部分村组路通了,水也通了,电网也改造了,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村委会一班人又有了想法.

脱贫致富,不仅意味着要让贫困人口吃饱穿暖,更意味着要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前年,村里本来想发展柑橘种植产业,但一考察,每株柑橘成本要8元,而且周期长,因为投资太大,只好作罢.村委会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种植瓜蒌.

瓜蒌也叫栝楼,这是一种多年生攀缘型草奉植物.瓜蒌为常用中药,其果实、果皮、果仁、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瓜子保健可食,口感好,瓜瓤可做美容护肤品.

村委会之所以选择种瓜蒌,是因为它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在多宝寺村附近的山中就有很多野生的,这里的土壤和环境非常适应这种植物的生长.更为关键的是,投入成本不高,一次种植,五年受益.主要投入在第一年,每亩固定投入3000元左右,主要是购买种苗、肥料,搭建棚架.当年种植当年即可挂果,如果风调雨顺,每亩当年可收入4000多元,第二年以后处于瓜蒌盛果期,亩产比第一年更高,而固定投入第一年已经投入,大大减少了投资成本,只需做好田间管理、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即可受益.

前年村里发动农户尝试种植了20亩,大家初步尝到甜头.可扩大再生产,资金又成了问题.

人是英雄钱是胆.手里有钱,心里不慌.以前村里要办点实事,只能层层打报告,伸手往上要,更别提发展产业了.去年,有了光伏电站这块稳定的收益,村委会一班人就有了胆量和信心.大家一商量,决定贷款100万元,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杨军民合作,成立合作社,共同投入150万元创建民福加工厂,从安徽引进改良的品种分期再种植500亩,优先安排村里的200户贫困户种植,每亩按照1500元的标准对种植农户予以补贴.民福加工厂负责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覃启艳乐哈哈地介绍,瓜蒌的肉加工成千果外销,瓜蒌的壳和籽加工成中药材,加工后的瓜蒌每亩产值可达近9000元.而加工厂获得的收益,村集体也有股份,最终反哺给全村,实现多方共赢.

贫困户和村民一下子就动员起来了,漫山遍野的瓜蒌产业园横空出世,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说着,我们就一起来到了离多宝寺村光伏电站不远的瓜蒌产业园.

和煦的阳光通过棚架上繁茂的瓜蒌藤叶,照射在瓜田里除草施肥的村民身上,每位瓜农心里都暖洋洋的,吆喝声、欢笑声不时回荡在山间.

“去年我种植了5亩,瓜果产量达1万多斤,收入15000块.”46岁的贫困户杨科国放下手里的活,开心地告诉我们.他家里有个70多岁的老父亲,还有个13岁患有智障的儿子,爱人前年又患癌症去世,这些年为给家人看病,欠了不少钱.

“要不是村里拿出光伏收益帮我,怎么都脱不了贫!”杨科国笑着笑着,眼睛就湿润了,

覃启艳笑着说: “有了光伏电站收益,扩大瓜蒌产业就有了坚强的后盾,不仅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发展集体经济也有了保障,今年又将瓜蒌种植面积扩大到了700亩,按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我们奔小康都有盼头.”

仅仅一年时间,多宝寺村以光伏电站为依托,开发了以瓜蒌种植为核心的多个产业项目,带动了村民致富,不仅一举摘掉了贫困村帽子,而且让314户贫困户脱了贫,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只剩下20户、39人.

一排排翠绿泛青的瓜蒌架在青山碧野中随处可见,在阳光的映射下,越发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埋藏50年的花卉情

前往长阳县龙舟坪镇合子坳村时,山路更加崎岖不平,连续的急转弯让人在车上左摇右荡,颠得人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翻腾出来.在村口处,我们接上了在此等候的合子坳村村长习文照.他50多岁的年纪,一说一笑,带着一丝羞涩,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山里人的纯朴敦厚.

他告诉我们,合子坳村位于龙舟坪镇西北部,距长阳县城15公里,于2001年由原合子坳、习家坳两村合并而成.

“山有多高,人住多高”是鄂西山区村民祖祖辈辈的生活传统.这里是典型的山上人家,合子坳村543户居民全部居住在海拔近500米、方圆10平方公里的高山上.

该村与多宝寺村~样,长期以来是龙舟坪镇的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543户居民中,直到去年仍有144户贫困户490人生活在人均年收入3000元的贫困线以下.

6组习家坳的公路边,矗立着一座大约高4米、直径8米的圆形蓄水池,标牌上赫然写着“国家电网清泉饮水工程”几个大字.我们见此,停车观看.

习文照赶紧介绍道,这是国家电网公司援建的,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3年前,国家电网公司投资30万元的“合子坳村饮水安全清泉工程”启动,加上地方投资,村里新修了5个大型蓄水池,铺设供水管道15公里,解决了困扰村民几十年的饮水难题.

以往,村民们凌晨四五点钟来到山下的水源地,排队挑水,因为先来后到的原因,村民还动起拳脚打架.

“我们这里是石灰岩地貌,雨水下渗严重,根本存不下水,过去村民每天都要走上几公里山路,到最近的泉井挑水吃,一次两桶,每桶40斤,一天要挑两三次,也只能满足人畜饮水需要,洗衣服都是一种奢侈.”习文照说.

过去这里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有女不嫁合子坳,全村30岁以上的光棍汉有100人.很多在外地打工的青年带上女朋友回家看门时,别人一看这里连吃水都这么困难,都扭头就走.

回忆起村民们之前的吃水难问题,习文照表情逐渐严肃起来.眼里闪动着泪花,不时用手擦拭.

他当了20多年的村主任,一直为无法改变家乡的面貌、无法改变村民的贫困生活而感到自责、痛心和无奈.

“吃水不忘挖井人,真的是感谢国家电网公司这么多年的帮扶!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去年国家电网公司又给我们捐赠了一座光伏电站,舒印彪董事长还专门来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视察,他和蔼可亲,嘘寒问暖,说得我们心里热乎乎的,一点架子都没有.”说到这,习文照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感到有点遗憾的是,当时由于心情太激动,没有想到和舒印彪董事长合个影,现在一想起来就后悔.

我们不由得笑了,然后继续驱车来到合子坳村光伏电站.在三面青山中,一片深蓝色的光伏板闪闪发光,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2017年4月11日建成投运以来,这座电站的发电量领跑宜昌全市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还在当年5月17日创下了日发电量1348度的峰值纪录.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集体经济至关重要.村集体收入水平能否达到5万元,是贫困村脱贫摘帽的重要考核指标.但合子坳村土地贫瘠,户均耕地不到2亩,无法连片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就显得格外困难,过去村委会也尝试过柑橘合作社等项目,都以失败告终,村中的集体经济一直是个空壳.

“去年国家电网帮我们建了这个光伏电站,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都有了保障,仅半年多时间我们村就摘掉了贫困村帽子,而且所有贫困户全部脱了贫.”习文照笑着说.

电站建成后,村委会一班人干劲十足,对电站收益提前进行了规划,从收益中列支5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满足重点贫困村脱贫要求,弥补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从收益中提取2.7万无,用于贫困户茶叶、甜柚技术培训及发展,田间生物防治及品种改造,逐步发展茶叶270亩,对养猪的贫困户,按出栏一头3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专门设立公益性就业岗位,从收益中提出4万元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如电站日常维护、安全饮水管理、村级公路清扫维护等公共事业日常管护;建立教育发展基金,每年从收益中提取2万元,对贫困户在校子女进行教育帮扶,按每学年度每人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建立扶贫帮困基金,每年从收益中提取2万元,用于家庭突遭变故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人口.节余的部分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对道路尚未硬化的村组进行硬化,对60个人畜引水池进行维护.

今年53岁的贫困户习全兰,就住在光伏电站不远处,他家里只有2亩地,一年到头3000块左右的收入便是他与妻子全部的经济来源.

除了环境恶劣的因素外,缺技术、缺劳力,因病、因学、因残、是导致村民贫困的主要因素.

久居深山之中,习全兰家的贫困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病.“4年前,我患上严重的精神焦虑症,几乎丧失劳动能力.为了治好病,一家人花光了全部积蓄,还背上了3万元的债.”习全兰说.

光伏电站的建设,让习全兰一开始就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我们一家3曰人都参与了光伏电站的建设,平整土地、挖沟渠、做清洁,干了20多天,一共赚了7000多元,这可抵得上我们全家两年多的收入呢!”

贫困户邹仁清也是光伏电站的直接受益者.4年前由于一次意外,导致胸颈骨折,花光了积蓄,又丧失了劳动能力,还要供养儿子上大学,欠了几万元债务.

说起为儿子筹钱的艰难,邹仁清哽咽不己.

当年儿子上学时,为筹集1万多元的学费,邹仁清几乎借遍了亲戚和乡邻,可只筹集到5000多元.眼看开学在即,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他突然想到还有一位老家的远房表弟还未去借.他当即兴冲冲地步行50多公里连夜赶往表弟家里.当他气喘吁吁到达时,已是凌晨1点多钟.他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正要敲门时,突然想到几年前借的表弟3000元还未归还,当年说好了这年底要还的.他举起的手顿时僵硬地停在了半空.他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借别人的钱,到了时间,哪怕砸锅卖铁都要还.

这时隔壁家的狗冲过来汪汪直叫,惊醒了表弟一家人,屋里的电灯亮了.表弟打开门,看到站在门口的他浑身被露水浸得透湿,连忙将他迎进家里.他半晌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用手擦着眼泪.

在表弟的再三询问下,他失声痛哭: “大兄弟,对不住你呀!实在说不出口.”

后来袁弟不停地追问,终于从他断断续续的哭诉中了解到了实情.

表弟听了一时默默无语.

“没有就算了,上次借的,我一定会还的.”他低着头嗫嚅道.当他正要离开时,表弟伸手拉住了他,说等一下.然后转身进房拿来一个用土布包裹的一扎钱递给他说: “这是我准备买肥料的2000块钱,你先拿去救急吧.啥时有了再还,不着急.”

他含泪接过表弟钱.

那一刻,他又一次泣不成声.

那一天,他永世难忘.

回忆过去的艰难,他不住地摇头.去年下半年,村里从光伏电站收益中列支教育专款,资助所有贫困户的子女完成大学学业,一下子帮他解决了大难题.村里还给他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每月有了固定收入,他特别开心.

他感慨地说: “光伏电站真是好,我恨不得找个绳子把太阳拴起来,让它永不落山!过去是有山有水没钱花,现在光伏电站将青山绿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我也有闲心摆弄花木盆景了,终于圆了我儿时的梦想!”

对未来的生活,他充满了憧憬.

他的老家在长阳县高家堰镇,附近有个盆景园,他从小就喜欢摆弄花木盆景.后因生计所迫,无暇顾及,这一兴趣和爱好在心里一压就是50年.现在生活压力减轻了,他从高家堰弄来仙人球、铁树、蓝天竹等各种花木,栽在屋前屋后,还准备将门前平整后,建成一个小花园.

他笑着说: “这既可观赏,了却了我埋藏在心底50年的花卉情缘,而且形成规模后,还能销售呢.

总书记曾满怀深情地说过一句话: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阳光照亮了光伏扶贫的未来,也给更多的贫困人口带来了新希望.

三、建东村的“农光互补”

“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日秭归.”秭归县位于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里.

建东村位于秭归县茅坪镇西南方向,距秭归中心城区8公里,距三峡大坝7公里,南与泗溪风景区相距仅1公里,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因自然条件恶劣,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从村委会到建东光伏电站的路上,远远地就见刭前面一条小溪潺潺而流,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条明亮的玻璃带子.牛儿在河边饮水,几位年老的妇人在河边洗菜.

建东村党支部书记李胜说: “这条溪流叫泗溪河,说是河,也就是一条小山沟而己.过去每年旱季山泉断流时,村民只能在这条河里挑水吃,人畜共用,水质差得没法说.多亏了国家电网公司给我们派来了第一书记曲辉,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谈起驻村第一书记曲辉,众人眉飞色舞,赞不绝口.

今年72岁的王和铭,是秭归县建东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也是该村登记在册的贫困户.2015年7月20日,曲辉到村罩报到后第一个就走访了他家.

老书记告诉他:每逢旱季,大半个村的老百姓都没有水吃;电压不稳,电力不足,家里喂猪连苞谷都打不成;村集体没有产业,光输血不能造血!他向曲辉伸出三个手指头说: “要想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必须落实这三件事!可光凭村里的力量很难解决这些问题.”

曲辉将老书记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琢磨解决吃水难问题.

曲辉叫上秭归县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梁坚和村党支部书记李胜,一连多日寻找合适水源.后来村里的老人们讲,离村子8公里的地方有座山,山上有个白岩洞,那里有一股泉水长年不断,水源充足.得知这一信息.曲书记带领一班人,在熟悉这一带地形的村民带领下,前往白岩洞实地勘察.爬到半山腰,连小路都没有了,他们用弯刀砍去前面的荆棘和灌木,艰难地开出一条路来,终于在离山顶不远的白岩洞里找到一股汩汩而流的山泉.下山的时候,已是下午5点多钟,光线阴暗,漫山的丛林又挡住视线,梁坚一不小心滑向山崖,幸亏同行人一把拽住,才没滚落山间.

回来后,他们迅速将样水送检,经鉴定完全符合饮用水源标准.

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曲辉脑海里诞生了:在洞口建一个拦水坝,山下建自来水厂,沿悬崖敷设15公里的无缝钢管,把山泉引到山下净化达标后,再通过自来水管道引流到农户家.

设想是美好的,实施起来却是艰难的.从论证、规划、立项、审批到资金筹措、建设,每一步都费时耗心,稍一松懈,就可能半途而废.特别是资金的筹措,更是关键的一环.

曲辉将该工程纳入国家电网公司阳光扶贫“清泉饮水工程”申报项目,想方设法争取到了定点扶贫资金100万元.可这还不够!他又三番五次跑到县政府汇报,可领导们也很为难.有一次他急了,将泗溪河浑浊的水装到瓶子里,摇晃着展示给领导们看: “您们看,村民们喝的就是这样的水!这能喝吗?”一个北京来的干部,就是这样用他的真诚感动了大家.随后,他又争取到了县政府的配套项目资金100万元,并联系县水利局设计了饮水工程.2017年农历新年前,建东村的村民终于喝上了安全优质的山泉水.

长长窄窄的泗溪河从村中横穿而过,将村里分为两段.河中间是新架设的一座石板桥.

经过李胜的介绍,我们了解到这座桥背后竟还有很多故事.

多年前,一场大水将连接河两岸的桥梁冲毁,两岸村民都是膛水过河.从河对岸到村委会本来只有短短的300米直线距离,可每到大雨天,河水暴涨,村民们只能绕道几公里才能过河,这至少要花半个小时.2015年12月,曲辉经过多方奔走,找领导乞求,找朋友化缘,最终筹集25万元,修建了这座桥,同时还为村里修建了一个文化小广场.

建东村是以“花鼓戏”闻名全国的,素有“花鼓之乡”的美誉.这里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皆爱好唱花鼓戏,但村里一直没有一个传承“花鼓戏”的活动场所,这乜成了曲辉的一个心结.在他的努力下,文化小广场抢在2016年春节前竣工,建东村当年在村里举办了“迎新春·奔小康”联欢文艺演出,全村几百名男女老幼一个个兴高采烈而来,将小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建东村的村民都感慨: “村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今年的春节是最热闹、最暖心的!”

一路上,阳光明媚,满眼青山绿水.来到建东光伏电站,第一感觉是这个电站与其它电站明显不同,不仅规模大,占地近30亩,三大片区的光伏板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海洋.而且光伏板离地高度足有3米,是其它电站的2倍多.

旁边的宣传栏介绍了该站的基本情况:该站装机容量为8395千瓦,占地3块,面积26. 73亩,总投资额829. 47万元,2016年6月28日开工建设,当年8月31日并网发电.预计每年平均发电量为68万千瓦时,25年总发电量1700万千瓦时.

这座电站也是2016年国家电网在湖北“三县一区”建设的6座集中式光伏电站之一.

一位正在旁边专心擦拭光伏设备的中年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也礼貌地朝我一笑,我便与他攀谈起来,李胜也过来介绍了他的情况.

他叫谢新元,是村里的贫困户.

2015年,他囚双侧股骨头坏死,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因无法忍受病痛折磨而情绪失控,多次扬言“不想活了”.有一次他深夜12点多钟,他给曲辉发去短信,说活不下去了.曲辉连夜跑过去安抚他,主动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自己垫钱将谢新元送进医院做手术.在他的努力下,谢新元重新站了起来.可他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光伏电站兴建后,正好为贫困户提供了公益性岗位.为了能让他自食其力,曲辉和大家商量后,就将他安排到光伏电站负责设备看护和清扫.

谢新元感激地说: “缴纳保险后,一个月还有1000多元的工资呢!没有国家电网公司派来的曲书记,就没有我的今天!”

让人新奇的是,在光伏板下面,种植着一种叫中华蚊母的灌木,虽然一株株树干只有一尺来高,但却枝繁叶茂,形态各异,叶片翠绿得似乎要滴下水来,煞是惹人喜爱.这种灌木主要分布于长江三峡片区,极具观赏性,是制作盆景的极佳树种.

秭归县供电公司光伏办主任向立贵介绍,建东村光伏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农光互补的项目,在发电收益的同时,还可增加种植收益.

当时选中的这块地,是村集体土地,属河滩地,很久以前这里是家砖厂,砖厂停产后多年来被雨水浸泡,形成了一大片淤泥,不适宜植物的坐长,因而被空闲多年.

为了让土地发挥最大化效益,曲辉带人前往江苏、安徽、随州、南京等地考察光伏项目,吸取众长,专门为秭归打造出“农光互补”模式,把光伏发电和观光农业巧妙结合起来,以实现多赢.通过反复比较,决定在这里种植中华蚊母,因为它具有极强的喜湿耐涝和耐沙土掩埋的特性,而且种植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

我们所看到的第二片区,己投资12万元种植了近10万株中华蚊母.

向立贵笑着说: “保守估算,每株蚊母长大后做成盆景,一般都能卖到几十元,收益差不多都要翻10倍以上.

建东村党支部书记李胜嘿嘿直笑,他感慨地说: “国家电网公司对我们是真扶贫,扶真贫,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不仅给我们输血,而且还给我们造血,如今水有了,电改了,投资70万元的100亩茶园示范基地也帮忙建了,还给我们送来光伏电站这个聚宝盆,短短的时间就让村里大变样,今年年初我们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122建档贫困户已有100户脱了贫,还有22户贫困户今年底都要脱贫.”

在阳光的映照下,他的笑容格外灿烂.

四、神农溪的纤夫梦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巫峡从境内横穿而过.全县贫困率、贫困人口绝对数、贫困发生率等三项指标曾一度居湖北省之首.

位于巴东县西北的神农溪,被誉为“中华第一漂”,是长江三峡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发源于神农架主峰,由北向南穿行于巴东县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

千百年来,神农溪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子民在纤夫文化的荫蔽下,繁衍生息,歌舞传情.当年一曲《纤夫的爱》唱响大江南北,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10多年前我曾来这里领略过惊险刺激的漂流,也感受到了那种齐心协力、不畏艰险、力争上游的纤夫精神和文化魅力.

逆溪而上,神农溪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湍急的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让人感到震撼.

在罐子口,两处大型浮雕展现在我们眼前.

公路左岸山体上的大型浮雕,分三个层面展现了远古、近代、现代纤夫的生活场景.

景区南大门浮雕更是鬼笄神工,天作之合.它高高伫立在公路上方的门架上,四个英武壮实的*纤夫栩栩如生,他们用纤绳拉着一条弯豆角木船,喊着纤夫号子,在波涛溪流中奋勇向前.南大门的正,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笔题写的“神农溪”三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山体上从上而下书写着“纤夫文化走廊”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神农溪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漂流部经理何于华介绍说: “这个纤夫文化走廊新景区刚开发两年,就接待了几十万游客.这与国家电网的扶持密不可分哪.”

为了配合景区的开发,国家电网投资200多万元对沿途19公里的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对影响景区发展的线路全部进行了迁移.

“当时架线与修路同步开工,阴雨连绵不绝,山洪泥石流频发,给我们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我们硬是连续干了一年多.”曾参与当时建设的沿渡河供电所副所长杨军廉也感慨地说.“你看那基铁塔,就是从景区的中心点迁改过去的,费了好大的功夫.”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看到北侧10米处的溪流边,矗立着一块高约3米、宽4米的大石头,正面刻着“神洲第一漂”几个鲜红的大字,石头上面,耸立着一基百米高的铁塔,直冲山顶,显得十分威武,既像守护溪流的一名忠诚卫士,也像青山碧岭上的一条钢铁脊梁,

“这块大石和这基铁塔,己成了我们景区的标志性景观,游客到此,都纷纷拍照留影.”何于华笑哈哈地说.

车辆拐进景区东边的路口,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我们就来到石板坪村光伏电站.早己在大门处等候的石板坪村业务员胡世林开心地告诉我们:“今天天气好,发电量有800多度,仅仅投运不到半年,我们这个电站就发了8万多度电.”

随后,他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带领我们参观.

他指着一排光伏板对我们介绍道: “我们这个电站容量是200千瓦.这一排光伏板共22块,称为一个组串,我们这个站有4个组串,共88块光伏板.就是这些神奇的光伏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光伏组串再通过直流汇流箱并联接入直流配电柜,汇流后接入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上网.”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村干部对光伏电站的情况和发电原理居然了如指掌.

介绍完毕后,他得意地问巴东县沿渡河供电所副所长杨军廉: “杨所长,我说得不错吧?”

杨军廉嘿嘿直笑,连忙竖起了大拇指: “一点不错!”

“您怎么对光伏电站这么熟悉呢?”一位同伴好奇地问道.

“因为这个光伏电站已经捐给了我们村,我们村民都指望靠它来脱贫致富,而且后期运维也有我们的职责,不了解怎么行呢?”胡世林笑着答道.

后期运维是保障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福成曾经给我们作过介绍.湖北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县政府集中招标委托运维单位,建立村集体、运维单位、总包单位运维服务体系.村集体负责电站的日常看护和清扫、除草等,运维单位负责电站专业检修维护,总包单位负责运维技术支撑,并购买电站保险,为运行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发挥技术优势,将电站接入分布式光伏云网,通过“互联网+光伏”智能管理,实现“光e宝”手机客户端远程监测,保障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随后我们来到了距光伏电站仅数步之遥的村委会.56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周立泉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情况.

石板坪村地处纤夫文化走廊的核心区,被评为中国民俗文化特色村,却因为行路难等种种原因,粮食作物运不出去,卖不出好价,也无法借机发展旅游经济,集体经济一点也没有.村民们都不富裕,贫困人口占了全村总人口近一半.

他感慨道:“这个光伏电站建成后,每年都将有十几万元的收益,这让我们都看到了希望.”

正说着,在外开完会的石板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常群风风火火地赶了回来.

她容貌秀美,30出头的样子,穿着一身素雅的秋装,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举手投足之间显出几分稳重和干练,言谈笑语之间充满一种活力和自信.

去年2月份,因为前任村支部书记辞职,组织上将在镇里工作的她选派来这里任职,希望她能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过去村里有很多好的规划和设想,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而无法落地,说到底,还是因为集体经济是空壳.”王常群一边说一边比划.“您看,我们处在纤夫文化走廊边上,村里有一代又一代纤夫,他们身上有说不完的故事.如上我们这里一到春天都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这是一道多么好的风景,却没人来欣赏.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如果不能挖掘利用,是多么让人遗撼.现在好了,有了光伏电站给我们作后盾,我们就有了将一代代纤夫的梦想,变成现实的信心和底气.”

谈起村里的规划,王常群信心满满、滔滔不绝.村委会今年准备利用光伏电站收益,继续将5组、7组近10公里的土路翻新,修建公路;将2组、3组通往观田、神龙溪景区的道路进行绿化,安装路灯,在村委会附近修建小型广场,打通致富之路;对种植户进行补贴,扩大油菜花的种植规模,把这里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景点,让游客来村里现场感受纤夫文化,现场聆听纤夫的故事,让村子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民俗文化特色村”.

目前村里贫困户已有一半脱了贫,今年下半年村里将摘掉贫困村的帽子,并帮助剩下的4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憧憬着未来,她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像花儿一样艳丽.几位村领导也频频点头,一个个笑逐颜开.

五、九十二个鲜红的手印

车行云雾中,一览众山小.沿途百花争艳,美不胜收.

这里是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一个风景如画但贫困面较广的地方.

经过5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达神农架大九湖镇落羊河村,这是神农架林医最边远的一个村,自然条件更加恶劣.

与村干部寒暄时,我们直感叹落羊河村路难行.

“现在比原来好多了,前些年这里连出山的路都没有,2008年才通路,2011年修了砂石路,前年才修水泥路.”村主任陈祖华介绍道.

说到过去,他连连嗟叹:“公路没修成之前,落羊河村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到镇里开会需要自带干粮,来回步行两天.天不亮就得起来赶路,常常半夜回家.手里还得攥根打狗棍,以防山上的野兽突然下来伤人.”

“这里地无三尺平,望山跑断腿,想找块地建个房子都难,村民挖土豆时都会滚到河里.”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永玖也感叹地说.

因为自然条件太差,原来的200多户人家都陆续搬走了,后来只剩下92户人家,其中贫困户就占了81户.该村曾长期在神农架64个行政村排名倒数第一.

每年村里都有90多个青壮年出去打工,留守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幼.

“落羊河村一面坡,山羊时常掉下河.百姓致富无门路,集体经济是空壳.”曾有一位扶贫干部这样描述过落羊河村.

没钱,成为落羊河村“两委”的鲜明标签.村委会的办公电脑是十几年前神农架供电公司捐赠的,且未联网.村委会办公房的贷款,去年刚还清,历时10年.2016年添置的一台打印机,是村委会最值钱的资产,直到光伏电站投运才“让位”.

正说着,在镇里开完会的落羊河村党支部书记陈祖菊急急忙忙地赶回来.

只见她脚上穿着两只不同大小的鞋,走路一瘸一拐,样子很是滑稽.她解释说前些天出去办事时,一块石头从山上滚落,当时躲闪不及被砸伤了脚.可现在脱贫攻坚战到了关键时刻,自己又不能在家养伤,就这样穿着到处跑,反正都50多岁的人了,也不怕人家笑话.

谈起光伏电站,她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如果没有产业带动,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村就难以彻底脱贫,更难以持续脱贫.国家电网去年给村里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比任何项目都好,真是太对路了,真正拔掉了落羊河村的穷根,仅半年就让我们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81户贫困户除两户因病返贫外,目前全部脱了贫.”

当了20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陈祖菊,在村民眼里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前年,她还当选为湖北省第11届党伐表.多年来,她带领村民尝试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办加工厂等,可因村里条件实在太差,信息又闭塞,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她说: “费了那么大劲,却没有明显成效,这些年心里常常有如一团乱麻堵着难受!”

达到集体经济5万元、人均3000元的脱贫标准,在她和村民眼中更像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但她始终没有气馁,不放过任何脱贫致富的机会.

2014年春节,听儿子陈维方介绍自己在神农架红坪镇红举村从事香菇和药村种植,干得不错,一年有差不多20万元的收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随后,陈祖菊抽空专门跑到80公里外的陈维方种植基地去考察,发现那里种植的各种药村,落羊河村都有,只是村里缺技术,缺资金,没有销售渠道.于是,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做通了媳妇的工作,然后强迫陈维方将那里的业务交给媳妇打理,回来与村里共同成立药材合作社,由陈维方提供资金,帮村民们买苗、买肥料,村民们只负责种植,他负责按市场批发价收购、销售.如果亏损,农户概不负责,全部由他承担.在此基础上,他每年得向村委会缴纳5万元.

这一优惠条件马上吸引了村民,50多户村民先后加入合作社,转型种植药材.

“这完全是个不平等、不公平的协议嘛,完全是强迫的.尽管我心里有一百个木情愿,但我不能不接受啊!这些年,我看到我妈为了本村和村民早日脱贫操碎了心,愁白了头,我只能帮她呀.”陈维方笑着说.

尽管陈维方起早贪黑,想尽了办法,可由于这里山高路险,运输成本太高,加上市场行情变化快,信息掌握不及时,辛辛苦苦干下来,每年还是亏损几万元.

对此,陈维方显得有些无奈: “在这个地方发展产业真难,成本太高了.我完全是在刀尖上跳舞,悬崖上,背负巨大的压力,一旦市场行情变化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我就可能血本无归.但不坚持下去,就辜负了母亲的希望,对不起乡亲们,而且我先前的投入就会全部打水漂.”

其实,陈祖菊心里也不好受,且不说让儿子承担不小的风险和压力,就是将儿子和媳妇硬生生地“拆散”开来,一两个月小两口见不上一面,这对年轻的小两口也是够“残酷”的.可她确实也很无奈呀,脱贫已经到了攻坚期,号角声声急!等不得,拖不起呀!

就在陈祖菊和村民们对脱贫致富望穿秋水、一筹莫展的时候,去年6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给村里捐建了一座200千瓦的光伏电站.

大家奔走相告,苦日子终于就要到头了!

在施工过程中,村民们主动为施工人员送水送菜送干粮;竣工当天,偏僻的山村沸腾了,全村人都来到光伏电站现场,在这里召开了落羊河村历史上规模最大、别开生面的一次村民大会.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一定要感谢国家电网公司!”一个个村民发自肺腑的声音回荡在山谷.

有提议送锦旗的,有提议送土特产的,有提议在报刊电视上宣传的……

大家就这样七嘴八舌地议着、开心地笑着.

“我也是光伏电站的最大受益者,要不然,我母亲强迫我签的这种不平等协议永远解除不了,我还得年年亏损.”陈维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接着他转入正题一本正经道:“为贫困村建设光伏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一班人决策的,我们就给他写信,这样可把我们的心意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

“好!好!好!”众人异口同声,都觉得这点子好!

摆上桌椅,摊开纸笔.村里的秀才一边写,一边念,大家一边提意见.反反复复几次,终于将信写好了.接着,92个村民一个个在信的末尾神圣地按下自己的手印.

那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就是一颗颗滚烫的心,像一团火苗在跳动,它们承载着村民浓浓的感激之情,也寄托了村民对脱贫致富的殷切期盼.

更让村民们开心的是,电站自去年6月投运到现在,仅9个多月就发了近14万度电,村集体收入一下子就有近14万元.村民乐呵呵地说: “落羊河村一面坡,坡上装了个金鸡窝,只要太阳一出来,金鸡下蛋一大窝.”

村主任陈祖华咧开嘴笑着说,以前村里没集体经济收入,很难给群众办实事,现在村里有了钱,正在办几件大事:修建一组、二组的泥巴路,修补村民房前屋后的挡土墙,打通连接刘家河坝景点的通道,发展冷水鱼养殖等产业项目,给每个村民补助100元养老保险费……

“有了光伏电站,不光可以搞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设置公益岗位,直接帮扶贫困户,推动我们脱贫致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提高了‘村两委’的威信.”陈祖菊接过话题.

过去,村里里不仅没有集体经济,账上还欠着钱,当然就对贫困户帮不了多少.“村两委”的号令有时就不太管用,村干部的工作也就更难做,大家不知受了多少委屈,只能背后偷偷抹眼泪.

有一年,因为发生自然灾害,很多村民的房子都倒了,可村里拿不出一分钱补助,陈祖菊急得来来回回跑到镇里、区里去争取补助资金,累得腰都扭伤了,可村民们并不领情,不断上门质询、要钱,无论她怎么解释,一些村民都不依不饶,她伤心地直掉眼泪.后来,总算要了4万元回来,才勉强平息了村民的怨气.

前些年,她好不容易从镇里争取了几万元资金,准备修通落羊河村到邻村的公路,可由于村民阻挠,迟迟无法动工.当时修路需占用一户村民的一片药材地,这户村民要求赔偿8000元才同意开工.说实话,这户村民并没有漫天要价,要求也算合理.可别说8000元,村里一分钱都拿不出.她一次次地去做工作,希望他能顾全大局,村里以后再想办法补偿他.虽然平时这个村民对她都很尊重,但涉及到自身切身利益时,人家怎么都不愿让步.眼看大雪就要封山,她为此寝食难安.她只好硬着头皮第14次走进这户人家,虽然好话说了一大箩筐,但别人还是不同意.她急得眼泪唰唰地往下掉.最后,她咬咬牙,自己掏了3000元补偿给这户村民,才勉强让施工队进了场.

回忆起辛酸的往事,她哏里闪动着晶莹的泪珠.

“在贫困村,当个村干部可真不容易!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肯不了.”她擦了擦眼泪,又恢复了笑容,“现在有了光伏电站,工作就好做多了,村里安排个事,村民们都很积极! ‘村两委’的威信一下子就上去了!”

此刻,她笑得两眼弯成了月牙状,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是雨后悄然绽开的艳丽花朵,是那样的灿烂!那笑容里,隐藏不住的是他们内心的幸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不远处,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熠熠生辉,尽情吸收着金色的阳光,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为他们带来财富,带来希望和梦想.在他们的心中,那就是国家电网公司给他们送来的一轮不落的太阳!

责任编辑/孙明星手,绘声绘色地讲开了.

归纳上述:此文为关于太阳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不落的太阳和远山和升起相关太阳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回答远山(组诗)
□陈丹妮回答远山没有真实地走近过你封山的雪堵塞四月堵塞我指尖所有穴位抬起的手无法搭成凉棚远远望去黑杉树没有一棵是完整的形象融过的雪是河流经你不只一次指给我的进山的路你反复告诉我那路被你一撒遍达紫香的种.

楚山,站在无线充电的风口
郝鹏曾是我国辽宁号航母的研发人员,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之后他仍旧活跃在学术界,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著名学府做访问学者,于江苏科技大学任教,36岁被评为教授 2015.

人间最美,不过鲸落
□鹿人三千1你知道吗当一条鲸鱼在海洋中死去的时候,庞大的尸体会慢慢地沉入海底,然后在营养成分稀少的深海里,用自己的死亡,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可以维持上百种无脊椎动物生存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态系统,成.

那溪,那山,那茶初访都勻螺蛳壳
贵州是产茶大省,茶园面积之大为全国之最,好茶无数,西湖龙井……名茶多有将黔茶作“替身”的经历 丁酉年初秋,全国茶馆联盟副会长、敬茶坊主陈靖,得知我想去贵州看茶,主动为我联系了贵.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