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政治理论课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主题:政治理论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5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本文是政治理论课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和新媒体和思想政治和教学模式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政治理论课论文参考文献:

政治理论课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思想政治工作杂志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08.018

摘 要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等特征,契合了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性、思想的多元性、渴求发挥主体作用的潮流以及当前的新课程标准理念,对于弥补传统的“你说我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从新媒体时代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原则、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媒介,更好地发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点,从而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

Research on the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the New Me原dia Age // Zheng Chunlin

Abstract Characterized by subjectivity, practicality, openness,and process-orientation, the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is inline with the diversity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s,the diversity of their ideas, the trend of their eagerness toplay a subjective role, as well as the current new curriculumstandards in the new media er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up for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cramming method of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writer will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applying the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heory courses in the new media era, and explore how touse new media to better utiliz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so as to create efficient class of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 new media era;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urses;inquiry-based teaching mode

1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较强,知识体系复杂,思想较为抽象,给学生造成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刻板印象,再加上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未及时更新,在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单一、僵化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甚至有些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生活化阐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已难以满足高校大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他们依赖网络获取多元信息,网络的虚拟性、即时性、开放性以及无门槛性特征一方面严重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当前心智尚未成熟,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辨识不清,极易在网络上实施网络暴力或遭受网络暴力,对于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形成极为不利.无论是外界环境因素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都削减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束缚了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效课堂的发展.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由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1]他契合了当前新媒体发展潮流,变单一课堂为多样课堂,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原则、措施三各方面进行阐述,其中重点探讨如何将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将探究式教学模式从现实空间移至虚拟空间,打造探究式教学模式“第二课堂”,从而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2 新媒体特性切合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由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1]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援疑,学生思考,师生探究交流,从而实现将“先知验行”变为“先行后知”,将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主体、教师引导,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同时将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相结合,实现集体与个体的融合.这充分迎合了高校大学生求新、求变,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渴求发表观点、寻求认可和赞同的需求.而“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海量性和融合性等鲜明特点.”[2]它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冲击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更加迎合高校大学生获取丰富信息和网上学习资源的需求,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展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高校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要求来看,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媒介和平台,同时也切合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因此建设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具有客观必然性.

3 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则

3.1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党章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上好一门课,“实事求是原则”都应该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首先要避免理论形式两张.新媒体虽然为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但是网络内容庞杂,内容的真假性难以辨别,因此,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时不能仅仅为改变课堂的单一、枯燥,寻求课堂气氛的活跃热烈而不考虑引入的案例或视频、图片等是否与授课内容相符,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基本问题.其次,要避免目标过高,挫伤学生积极性.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探究课题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前提,坚持“适度超越”原则,应挑选那些既有可探究性、具有深度的课题,同时这些课题在学生经过搜集资料、团结协作基础上加以思考能够达成既定目标.最后,要避免评价结果主观性过强.教师应针对学生探究结果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避免主观倾向性,对待学生成果既要鼓励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注重后期的改正反馈.

3.2 教师主导原则

学者王策三说过:“强调‘教’就轻视‘学’,强调‘学’就轻视‘教’,从一个片面走向另一个片面,来回摇摆,反复循环.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是因为教师受党和国家的委托,还有其更深刻的根据,就是唯物论原理所揭示的客观规律: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4“] 教”与“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探究式教学模式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主导”的僵化灌输模式的突破,但是并不意味着传统教学模式一无是处,而且此处的“主导”更多地强调教师的引导,教师首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有序探究、有序展示;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最后,对于纷繁复杂的网络而言,如何使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到有效真实信息而又不沉迷网络同样需要教师的引导.

3.3 以人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是如此,传统的把学生当做“学习的机器”“考试的工具”的观念已经过时,“90 后”大学生个性张扬,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内容日益多样,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不满足于老师“居高临下”的指挥操纵.因此,新媒体时代下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营造平等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之前,应该征求学生意见、调查学生知识需求,在两者的情感交流基础上达成知识能力目标,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4“翻转式课堂”原则

探究式教学模式早已在初高中课程教学中采用并且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课堂学习方式的发展使课堂超越了时空限制,“翻转课堂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顺序进行了颠倒安排,对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作出了调和定位,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变革创新.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塑造出新型学习文化.”[6]因此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现实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还应针对当前新媒体的发展,构建网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征,制作具有启发意义的微课视频(可用于课前导入也可用于课后总结),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交流,将节省的时间放在重点问题的讲解上、难点问题的突破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上.

4 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

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是与时俱进的表现,无论是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效课堂营造还是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创新意识培养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4.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理论性强、知识体系庞杂、离现实生活较远,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观念不能及时更新,仍旧秉承着以往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写”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整堂课教师扮演“布道者”角色,全程没有学生参与互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崇尚网络的自由、共享、互动的模式,因此僵化的课堂模式促使大学生对“照本宣科”“晦涩难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生反感,许多学生产生厌学现象,上课玩手机、聊天甚至睡觉,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激趣、、激疑”,让学生从做中思、从做中学,由传统的一元主体发展为双元甚至多元互动,由以往的单向灌输到现在的双向互补,互利双赢.教师基于实事求是原则和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需求后,结合课程内容科学地确定大的主题,由学生在大框架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进行探究,通过小组搜集资料、亲自感受、调查访谈、总结概括到最后的成果生成,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体会到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由兴趣出发,在学中做,在做中深化知识,从而提升理论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

4.2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正如学者靳玉乐所说:“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积极、独立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一模式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7]相对于僵硬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识记能力,并且以最后的成绩论英雄,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显得更为灵活和更注重发展性评价.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探究式教学模式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如教师运用“翻转课堂理论”,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知识点时,教师通过课前网上发布的微课让学生预习质疑,课上教师对某一难点重点解析延展,从而由点及面扩大知识理论范围以及认知空间,由书本理论知识联系到现实时事,再到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获取数据、总结理论、验证理论从而获得升华.教师用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学方式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从对小问题的解答中获得成就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前瞻意识和优秀大学生的科研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4.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学会理解尊重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单一个体的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测评来说,探究式教学模式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立自学能力和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8]人不是孤立的个人,不能孤立的存在于社会、集体之中,因此探究式教学由学生自主结成学习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全员参加或是搜集资料或是课外调查走访,由于每个人的个性以及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甚至摩擦,这时需要一个“意见领袖”来进行协调统筹或者需要老师介入调和,这样一个看似冲突的现象实际是对大学生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的提前锻炼,通过矛盾的协调化解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会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和尊重,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懂得尊重谅解他人,懂得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5 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措施

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由于固守本位,不肯或不能适应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使得大学生厌倦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为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措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以期达到打造高效理论课学习课堂,使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环境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效果,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发展.

5.1 转变教师传统观念,提升教师素质能力

新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造成冲击,因此需要引用契合新媒体发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对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下面笔者将从转变教师观念以及提升教师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5.1.1 紧扣探究式教学模式核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意识指导实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相应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将探究式教学在新媒体时代下贯彻始终,与教师观念的升级转变密不可分.对于高校理论课教师尤其是教龄较长的教师来说,教学观念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的传统“教师主导”的身份观念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双向互动,从“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理念变为“书本为基础,在实践和探讨中领悟升华”的理解式学习理念,从“突出个人学习能力”的独立个体观念变为“强调小组成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团队协作精神,从“以成绩看能力”的单向度、结果性评价机制变为“师生互评,注重实际运用能力”的双向度、发展性评价机制,从“书本至上,固守书本”的狭隘学习资源观念变为“优化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广阔数据资源利用观念,从“局限于课上的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方式变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实现“课前预习,课上集中讨论,课后评价反馈”的突破时空限制的集中式探究模式.通过教师实现这些观念转变,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理念指导课堂,再辅之以新媒体平台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和与老师实时互动,形成“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5.1.2 强化教师理论基础,提升教师引导探究能力

根据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其内容包括:“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9]在新媒体时代下教师的这种掌控能力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从传播者层面,教师应具备课堂引导能力和监督能力.一方面教师应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选取供学生探究的主题,并不是什么样的主体均适用于探究式课堂,因此教师对待主题要精益求精,同时要注重分析学情;另一方面,教师需引导探究活动有序开展,对课堂展示有效监督,以防止陷入过分重形式热烈而忽视理论学习的“头重脚轻”误区.其次,从内容层面,教师应具备筛选信息、分析学情能力.教师应为学生选取具有探究价值、与当前时事结合密切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内容.从媒介层面,教师应具备熟练运用网络,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重在“探究”,突出“先行后知”而非“以知验行”,那么如何改变过去死板无趣的课堂,激发学生质疑点是教师要做的工作,因此教师应该能够有效借助媒体资源将理论知识化繁为简,调动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教师也应紧跟时代,积极参与网络学习平台讨论交流.从受众层面,教师应具备把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知识需求的能力.“90 后”大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网络的发展使得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学习资源,同时生活学习的压力又使他们常常陷于困境,因此理论课教师应该合理分析学情,对于探究议题的设置应听取学生意见,把握学生动态,知学生所知,懂学生所难,从而真正从认知上获取思想政治理论.从效果层面,教师应具备鼓励学生,注重课后评价反思和反馈能力.对于学生探究学习成果,教师应多鼓励性评价少批评性评价,同时教师也要对小组优点与不足做出客观性评价和引导,将改进结果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进步;此外,教师也要对本次探究式学习活动进行课后反思,哪个环节做得好需要坚持,哪个环节节奏掌握不准需要改进,从而为下次探究式学习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5.2 建设探究式教学模式网络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

探究式教学模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课堂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吸收借鉴“翻转课堂”模式,课前网上预习交流,课上探究学习攻克难点,课后总结反馈作出评价,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突破时空限制,实现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双向互动,从而大大节约时间和精力,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

5.2.1 集中资金、人才资源,打造理论课网络学习平台

搭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理论课探究式学习平台是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内容庞杂,课时有限,为节省课上过多的理论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将节省的时间用于师生间就某一重点问题进行探究,实现以点带面,从具体事例中贯穿理论知识,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迎合新媒体发展要求,从而满足学生碎片化、共享化和互动性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样一个专门用于师生间进行理论探究的学习平台涉及版面设计、资源整合、内容更新、网上测评、平台管理等诸多板块,因此需要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作为支撑.一方面高校可以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网络平台进行立项申报,以争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可以合作共享,从而能够整合资金、技术和才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建设优质网络学习平台,更有利于跨校间的师生互动,知识深化.

5.2.2 组建优秀教师队伍,整合全国优质教学资源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需要实现“网上课堂+ 现实课堂”的有效衔接,因此高校理论课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任务,通过学生观看简短的微课视频作为问题导入,以简单生动的形式对某一知识点或某一现象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对平台上发布的问题提前思考,而那些简单易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网上较好的微课视频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配有相关测试题,对于学生仍存在疑惑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上提出疑问,生生间、师生间进行探究从而解决学生困惑,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错的较为集中到知识点在网上做出解答,对于学生仍留有疑惑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探究交流.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和素材库以供教师使用,因此需要组建优秀教师队伍,一方面需要教师对网络上可供使用的微课视频资源加以整合优化,另一方面,需要优秀教师能够组建优秀师资队伍,能够举全体教师智慧,设计出优秀教学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同时针对理论知识设计出有价值的备选探究课题.

5.3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协作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搭建网络探究平台固然重要,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真正树立主体意识、问题意识,能够有效配合教师,与教师交流,与小组成员合作,因此提升高校大学生自身意识能力尤为重要.

5.3.1 转变学生“个体本位”观念,学会小组协同合作

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思维活跃,追求个性,甚至有些学生特立独行,思想偏激,不喜欢与同学交流分享观点,不适应小组学习探究这种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这些大学生以往所受教育大多以个体学习为主,这使得一些学生有一种“个人本位”观念,自己学得好、考得好就可以了,注重修己而忽视协作.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级团体活动、社团、团委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或志愿活动,通过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及同学之间的关怀,逐步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体谅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竞争使人进步、合作才能发展的道理,同时教师在课下要多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上注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使其融入课堂探究模式中,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奠定基础.

5.3.2 开展多样课外学习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的问题从何而来,生生、师生间探究过后的结论是否正确以及能否让学生信服,能否通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前瞻意识,这些都需要学生源于实践归于实践,由学生亲自参加调研、参观等活动来实现从知识到情感上的认同.考虑到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能够熟练地在网上搜集信息资源,并且有比较自由的支配时间和一定的调查研究知识,因此,高校应该积极组织参观、调研等主题活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首先,在全校范围内各院应多组织调研、时事评说等利于提升学生辩证思维和探究精神的活动,并且积极宣传动员,通过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以及展板等方式,并且设置证书、奖金等鼓励来激发学生自由组队,对某一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次,在班级范围内,班级可以组织集体参观抗战遗址、深入社区等集体活动,并通过召开班会组织同学发表感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最后,就某一堂课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就某一主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将调查学习成果及表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通过在课堂小组间成果展示交流来相互学习提升,对表现优秀小组和成员颁发优秀学习奖,对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集体协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概括总结:这是一篇关于新媒体和思想政治和教学模式方面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政治理论课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政治理论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
摘 要新媒体时代,是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面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新特点,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有机契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需.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变化与
张展【摘要】以数字化、交互性、高科技为支柱构建起来的一个全球性、开放性、全方位的新媒体信息空间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
摘要随着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传统时代的交流工具以及信息传递的工具变的日新月异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现代人们的福音 新媒体时代给人们的日常起居……各方面都提供了便捷,让人们的生.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以学风建设为例
新媒体时代,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加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利用的载体愈加丰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的优势,扬起创新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