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高校教师相关论文范本 跟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的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问题方面论文范本

主题:高校教师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26

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的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问题,本文是关于高校教师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师教育和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高校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论文参考文献 教师教育论文教师教育杂志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论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摘 要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关键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而课程的改革创新,关键在课程管理.目前河南省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课程设计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低、实践性不足.课程实施中忽视对话、体验和探究性教学.课程评价忽视对课程设计的评价,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等.这些问题最终会造成培养的学生虽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各地的基础教育的需要,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实际的需要.本文从社会服务能力的角度,对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深化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改革,提高课程质量,推动整个教师教育改革.

关键词社会服务能力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动态性实践性

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决定着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对于河南省来讲,作为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教师队伍庞大,结构复杂,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都有待提高,这些状况的改善要依赖于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河南省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还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化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以河南省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的角度把河南省高校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推进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完善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1 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的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问题研究的意义

1.1 促进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教师,教师教育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所以有必要以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改进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质量从而保证课程质量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因为教师教育已由知识型转向能力型,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还是综合素质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解决好教师教育课程管理问题,不仅会影响课程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影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建设,而且还会影响整个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度与广度.

1.2 促进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教师教育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而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质量则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质量.以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不但能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教育理论,还能更好地使学科专业知识、教师教育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对教师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为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1.3 提升毕业生素质,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以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其特点主要就表现在课程管理理念提倡系统性、动态性和实践性.以系统性为特点的课程管理,使得教师教育学生不仅具有单一的学科知识和教师教育知识,而且具有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使教师教育课程不但关注教师教育课程本身的需求,同时也关注社会的需求.通过动态性、实践性的课程管理,使得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理念,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始终与社会需求动态适应,有利于提升教师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4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教师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能力、科研引导基础教育发展能力、教育文化宣传能力等方面,还体现在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也要具有社会服务意识,培养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同时,可以通过有效的以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提升,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还可以从事非教师专业的其他职业,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 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的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缺乏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高校教师教育课程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开展教学的,所以课程管理过程中始终应引导教师教育学生关注教育现实问题,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追求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并且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种职能之一,所以大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也理应具有社会服务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但是,在当前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过程中,由于在课程设置上内容滞后于实践需要,重理论轻实践,与当前的基础教育和社会缺乏紧密联系,在课程实施中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于实践教学的监督,在课程评估中,评估主体单一,不注重社会参与,难以满足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些都反映出目前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过程缺乏从社会需求出发,服务社会的意识.

2.2 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缺乏系统性

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是一个系统,既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在课程管理中,只有协调好内部各因素间的关系,同时获得广泛的外部环境支持,才能提高课程管理的质量.目前在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过程中,从学校内部来看,还很少有管理者把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方面作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进行研究.从外部来看,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系统性还应该表现在它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上.目前的现状是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把管理的重点放到内部,主要把学校内部的管理者作为管理主体进行研究,还缺乏课程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意识,缺乏重视社会系统中的各要素如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作为课程管理的主体和参与者对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影响,忽视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忽视学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2.3 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单一

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作为一个系统,涉及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多主体的协同参与.但从实际来看,高校课程管理人员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校外力量等主体如课程管理专家、地方中小学校、用人单位等管理主体参与不足.在学校内部,课程管理人员又主要集中在领导、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和课程有更直接关系的教师和学生却很少参与到课程管理中.虽然一些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开展了多主体协同的有益尝试,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目前的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评估等课程管理手段无益于课程管理的化,无法充分体现课程管理的服务功能和咨询功能,此外,由于职责和权益不清晰,沟通不畅,缺乏合适的表达机制与参与方式,缺少制度环境,使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管理受到了局限.没有促进各主体间协同的网络信息平台的支持,高校与其他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基地中小学及用人单位等的协同,不能实现沟通协调的零障碍、资源的跨部门传输分享、业务的处理和协同工作,不能保证各主体协同参与课程管理的良好运行.

2.4 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低,课程管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师资.从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学科专业课程所占学分和教育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学分比例比较接近,但教师教育课程很多以限选课的形式出现,所以从课程数量、内容、课时比重等方面来看,教师教育课程中学科专业课程仍然是重中之重.并且学科专业课程针对性不强,与社会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所学知识在未来的教学中实践运用较少.

河南很多高校的教师教育虽然经过教师教育改革,但在课程管理中仍然存在实践不足,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从课程安排来看,实践课程时间过短,并且集中安排在毕业前最后一年,此时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找工作等问题,无法较好地完成实践课程任务.再加上经费不足、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指导教师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实践效果低下.从课程实施来看,不注重实践教学方法,忽视对话、体验和探究性教学.从课程评价来看,忽视对课程安排的评价,忽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忽视对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评价.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化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3 基于社会服务能力的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3.1 树立先进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观念

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高校教师教育发展的先导,只有树立顺应社会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观念,正确分析课程管理中的问题,科学地规划教师教育课程,才能顺利地推进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的进行.先进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观念要体现动态性、服务性和实践性.动态性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方式和内容也应随之变化,使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始终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服务性是指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要体现社会服务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实践性是指在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全过程都要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要体现系统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师教育课管理时,要体现系统性原则,把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各项因素结合在一起,运用系统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系统性思想对于课程管理的意义在于对课程进行管理时,应当把课程管理当成一个系统去看待,这个系统包括课程生成系统、课程实施系统、课程评价系统等子系统,管理者在把各个子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应注意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机联系,注意子系统和整体系统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同时,学校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又是教育管理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在保持自身相对独立的同时还应该与教师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处于和谐状态.

3.3 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机制

只有课程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多角度的,代表不同利益,才能保证教师教育课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满足社会需求.政府、高校、教师、学生、课程专家、用人单位等社会力量都是大学利益相关者,理应参与高校课程管理.各参与主体之间应相互交流和沟通,优化课程设置,各主体之间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政府可以强化对课程的宏观管理, 明确各主体的具体权力,建立权力的制衡机制,对现有的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并建立协调委员会来协调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而且需要建立高校课程管理的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高校应通过多种沟通方式,利用多种管理手段为多主体参与社会管理提供条件.

3.4 实现课程管理手段多样化,构建教师教育课程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管理手段的系统性以及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课程管理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管理手段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这有碍于课程管理化的发展.目前,在有效发挥行政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广泛使用各种管理技术,构建新的课程管理手段体系.比如,减少行政命令的随意性,增强其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考试和督导的作用,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基于网络的管理系统、选课平台、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库.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广泛收集信息“建立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课程管理的服务和咨询功能,集信息资源共享、实时在线沟通、评估反馈和大数据分析于一体,为教师教育课程管理的多主体协同提供数字化支持,吸引更多的校内外管理主体参与其中.

3.5 完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导向贯穿课程管理全过程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了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目标应包括教育实践与体验领域,所以,教师教育课程管理要重视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本地的基础教育为主,适应时代的要求,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大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增加课时,使课程的内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还要使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见习、实地调查、听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讲座、观看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模拟教学,组织学生参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教育现象,关注教育事实,感受到教师教育的内涵.为有效加强实践环节,还要对学生的教育实习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严格制定实践标准,认真筛选实习教师,及时指出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强高校与中小学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建立教师教育实习、见习基地,给学生长期实践机会.要适当提高实践能力在课程评价中的比重,应及时收集教师教育学生实践反馈信息,并给出评价,建立健全实践基地的规章制度,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师资激励制度.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师范生实践教学的需求调研并完善相应的实施方案,同时增补硬件设施,改善师范生学习及生活环境.

综上资料,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经典高校教师专业范文可作为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师教育和课程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高校教师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林业职业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摘 要】本文以广西林业职业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从教师社会服务的组成要素人力资源、设施设备、技术资源、服务时间、服务对象进行方差分析,以 LSD 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教师社会服务的.

教师教育课程视阈中的课例研修
【摘要】课例研修是以课例研究为主题的教师专业研修 将课例研修活动作为教师教育的课程来建设,努力体现课例研修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师自身经验的课程功能的指向 【关键词】课例研修;课例研究;教.

以四川省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继续加强成农院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李春龙(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分院, 成都温江611130)摘 要 社会服务同人才培养、科学发展一起构成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1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地位
摘 要虽然我国一直注重国防教育,但是整体而言国防教育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许多高校仍然没有将国防教育当做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 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本文详细分析高校国防教育课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