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中高职衔接方面论文范本 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主题:中高职衔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5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本文是中高职衔接方面论文如何怎么撰写与课程体系和计算机应用和综合职业能力类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

中高职衔接论文参考文献:

中高职衔接论文参考文献 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论文计算机新技术论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导论论文

【摘 要】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3”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中高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衔接课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C-0053-02

北海职业学院从2012年开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定点中专学校进行对口单招,受到了广西区内中专学校青睐,通过中高职衔接上来的学生逐年增多,在中高职衔接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培养学生的经验.中高职衔接是目前我们国家职业教育进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教育部专门针对中高职衔接问题在2011年发布了《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中高职课程衔接、培养目标衔接、学习制度衔接、专业设置衔接”提出了较清晰的发展思路.

通过调研学院几年来对中高职衔接生的人才培养,发现中高职衔接生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的专业学习掌握情况要比高考生好不少,但是第二学期以后,中高职衔接生的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参加全国软件比赛、计算机网络竞赛等专业比赛能力不足.在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及社会实践项目方面的后劲不足,经验不够,能力有限.

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跨职业的专业能力,二是方法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四是个人能力,是指在工作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强调的是一种能够应对不同环境的关键能力,也就是国际上普遍注重培养的“关键能力”,学生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以最快速度获取新的职业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衔接是当前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衔接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为例进行研究,并以此契机促进学院中高职课程衔接,更好地发展高职教育.

一、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现状中职高职由于阶段不同,相互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基本没有对中高职课程进行衔接的工作.对比中职生的课程安排及高职生的课程安排,发现中职课程中有一部分的课程设置重复,虽然使用的教材针对的学生层次是不同的,但是还是避免不了课程中有一部分内容重复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重复教学,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控制不了学生的课堂行为,教学得不到有效施教,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了.由于中高职课程和内容得不到有效的衔接,导致中高职阶段课程发展水平滞后,造成中高职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不能高质量完成.《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要求在校学生必须掌握动手操作的能力,有时忽视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忽视了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学习,使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在学习上倍感吃力,很难适应高层次岗位专业的学习及更高学历层次的提升.

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一)国家层面上的支持.教育部及自治区教育厅应该出台 中高职衔接的相应政策,支持中职校和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方面的有效衔接,在统一规范中高职课程衔接后推进中高职“3+3”分段联合培养或者五年一贯制培养项目,实行3年在中职校就读,3年在高职院校就读,或者五年制在同一所高职院校就读的培养方法.

(二)制定中高职课程衔接相应的制度.制定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是中高职课程衔接具体实施的保证,同时也是规范,让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衔接方面有章可依.

在职业资格考证方面,有些院校不要求考证,有些院校要求考证,或者要求考证的数量较多、较杂,导致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方面不是很重视,而这一方面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是要求具备的.因此,要制定统一的职业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操作技能方面的衔接,纳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确认中职阶段应该考取什么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应该考取什么资格证书.这样有利于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和衔接,构建符合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根据中高职衔接特点,参考职业资格的标准,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听取本专业一线教师的意见,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中职阶段、高职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也要与时俱进,课程标准的制定是重点工作,特别在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上更是困难重重,需要学院各部门及各团队专业教师齐心协力,相互沟通,最终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

为了使中职生升到高职之后能更快地适应高职的专业课程学习,要从中职阶段就要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的专业素质,也就是要在中职阶段落实专业素质课程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对中职生不太感兴趣的英语、数学等素质课程,要有计划进行重点学习.

三、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构建应该是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作为重要依据.通过到企业调研,我们结合学生毕业后具体岗位的工作要求,明确具体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分阶段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了学生能更好接受高职阶段的学习教育,从中职阶段开始加强英语、数学等专业素质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操作技能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升入高职阶段后,根椐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的实操能力培养.

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主要是从中高职教师、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课程耦合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衔接.

(一)中高职教师的有效衔接.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一直都在跟随时代的发展调整具体的课程结构.而作为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的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交流和合作,及时调整教学的课程.通过互相听课、总结交流、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和校本教材,研究出一套适合中高职院校使用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使中职生能以最快速度融合到高职阶段的学习及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给双方教师提供一个能充分合作的交流平台,使两个阶段的教师能有充分的时间解决衔接中的疑难问题.

(二)专业设置的有效衔接.要想从中职教育更好地过渡到高职教育,就必须处理好中、高职在各专业设置上的有效衔接.从教育意义上讲,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必要条件就是专业对口衔接.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深入地研究高职各专业在设置层面的宽度,核查是否能容纳原有中职专业,并确定是否与原中职各专业相匹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椐企业、行业发展需求设置对口专业,确保中职与高职专业的对口衔接上进行有效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因此,只有从专业设置入手,疏通中、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效通道,才能促成职教专业建设的加强和规范化.

(三)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点从各行业的岗位需求及职业规范中明确设立.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不难看出,高职和中职若要在培养目标上达成一致性,就要从双方培养目标中的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三方面入手,力求整合、更新,既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也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中高职能在培养目标上达成一致,做到有效衔接,才可以努力完成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使职业教育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打下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课程的有效衔接.高职院校在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要根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针对中高职阶段的知识构架、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来确定相匹配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阶梯式递进,在中职强化基础知识,突出应用,使学生头脑里形成初步职业理念.高职院校接纳中职学生后需强化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模拟的工作中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中高职在课程设置上有互通的课程标准,要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衔接上主要是应避免内容的叠加重复,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扩展,有效形成教学内容的连续性、整合性和实用性.

(五)职业资格证书与教学评价的有效衔接.现代职业教育应改变以往古板传统的应试型评价手段,不能再以传统教育模式的课堂考试分数来作为衡量学生专业水平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健全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树立以突出学生素质,协调学生个性发展为综合标准的教学质量理念,纳入企业实操技能与学校职教专业考核相统一的灵活评价机制.同时把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也纳入教学评价手段之一.学生们在中职阶段只进行了初级培训,而进入高职学习阶段,根椐培养目标需要相应进行进阶式的中高级培训,从而获取与能力相匹配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只有将获取职业资格与教学评价进行有效的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具发展潜力的空间,我们所倡导的校企结合、工学结合也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其教育价值,切实体现职业教育下的学生学有所获,得以所用.

总而言之,中职与高职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必然趋势.要将中高职衔接工作落实到位,必须充分利用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蓄水池作用,依托高职院校的优化教学模式,建立全方位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立交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现代化,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大化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欧阳河.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基金项目】2017年北海职业学院重点课题教改类项目“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实践”(2017YJZ05)

【作者简介】陈永海(1977— ),男,广东罗定人,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物联网技术;林喜辉(1973— ),男,广西北海人

,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责编 丁 梦)

概括总结,该文是一篇大学硕士与中高职衔接本科中高职衔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课程体系和计算机应用和综合职业能力方面论文范文.

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基于课题研究,探讨当今互联网环境下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试图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入手,进行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当今俨然已经成为计算机类的一个热门专业 主要探讨对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措施,并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对此提出一些意见.

高中教育中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建设
摘 要从我国教育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专业课程来分析,计算机的内容连接结构是属于一种螺旋推进式的连接体系 由于受到我国的新课改的不断影响,我国高中院校主要是是以培养计算机软件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的人才为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为按“网络集成、网络管理、互联网”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网络技术岗位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