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有关留守儿童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和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现状调查和干预策略类论文范本

主题:留守儿童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1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现状调查和干预策略,该文是留守儿童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跟推脱和留守儿童和干预策略研究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

留守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论文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论文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论文体育世界期刊农村新技术杂志

余建平[收稿日期:2018052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7SB0141)

作者简介:余建平(1979—),男,四川苍溪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余军2,王洪荣2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广元 628017)

摘 要:以广元市四县三区9~12岁农村留守儿童40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行为重构、有利比较、免责任化、结果扭曲、非人性化、责备归因等六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点计分法.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较高,在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差异显著.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良好品德发展概况、进程关注力度,通过各种途径与方式来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通过对“体育道德推脱”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发展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为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水平发展建构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

1 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社会体制变革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在中国农村这片辽阔土地上出现一个特殊人群即:“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由于长期远离父母,大多进行隔代教育,亲情缺失,家庭教育滞后,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道德发展中出现诸多问题,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和后果.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强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都应参与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各项工作;落实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各项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与保护机制.人们在关注留守儿童时大多停留在“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和帮扶工作上,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和CNKI中的关键词检索发现: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学科领域,对“农村留守儿童”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只是停留在道德教育层面,对他们的“不道德行为”的缘由、发生机制未见有深入探讨与研究,体育运动领域尤为罕见.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 1986)从认知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道德推脱”概念,试图通过此概念来解释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并对儿童这些不道德行为进行研究和发生机制的探讨,认为个体在违背其自我内在道德标准和价值的情况下,为了逃脱自我制裁而产生的一种错误认知倾向,体育道德推脱通常以弱化亲社会性与自我谴责来促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1].Boarley首先提出了“体育道德推脱”的概念,把道德推脱研究应用到体育运动心理学的领域,使道德推脱的理论应用得到推广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理论研究体系.之后佩尔顿(Peltonetal)等人通过对少年儿童的深入观察研究发现:攻击性与过错行为与体育道德水平呈正相关,在积极的德育方式与孩子过错行为中间起到了某种调节作用[2].帕西埃罗(Pacielloetal)等人通过观察大量研究样本发现:体育道德推脱水平越高的青少年在晚期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3].国内也有大量专家学者对体育道德推脱与不道德行为之间关系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与研究.杨继平、王超、王栋、陈作松等人在研究少年儿童与父母冲突及攻击性行为时发现: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在少年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和不道德行为之间起到重要调节作用[4],同时这一调节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加强了儿童的道德认同感[5].通过以上分析,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体育道德推脱水平与儿童的不道德行为的发生较早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成为学术研究热点问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目前国内外研究体育道德推脱与不道德行为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都是大众普通儿童,对于中国“二元体制”特殊的教育、生活环境下形成的独特人群--农村留守儿童研究则曾未涉及到.因此本研究试图以班杜拉的道德推逃脱理论为基础,根据农村留守儿童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参照催神州、王栋等学者编制“体育道德推脱问卷”,设计符合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道德推脱问卷”,通过请教相关专家学者审阅、检验,一致认为此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以此来调查、研究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现状,检验本研究与国内外各位专家学者对普通儿童各维度研究是否具有一致性.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看可以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新的理论支撑与视角;从实践意义上来看,通过理论研究,根据不道德行为发生机制与体育道德推脱之间关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品德教育实施更为有针对性、有效干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认同感、道德判断与认知能力[6],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水平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广元市4县3区镇小3~6年级,年龄在9~12岁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3份,有效率为88.25%,并对其进行效度与信度检验(如表1).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班杜拉道德推脱学说为理论基础,采用王栋、崔神州等专家学者于2014年修订26条目6因素中文版“体育道德推脱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该问卷经过检验具有良好信效度.问卷包括六个维度、26条目,即为:道德辩护、责任转移、非人性化、结果扭曲、有利比较、委婉标签.采用Likert7点计分法,1—完全不同意,7—完全同意,正向计分,总分越高表明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越高,将获得有效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总分的性别差异

通过表2数据分析我们容易得出:均值t在男女生之间已经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由此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对不道德事件进行体育道德推脱性别差异十分显著.男生高出女生2.33点,数据充分说明男生体育道德推脱水平高于女生.

3.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各维度性别差异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行为重构、有利比较、结果扭曲、非性人化四个维度上,男女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均值t差异显著,在得分方面,男童高于女童.说明,在这四个维度上,男女童对体育不道德事件进行推脱时差异显著,也充分说明男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女童.在责备归因、有利比较这两个维度上,男女童体育道德推脱差异t值差异不显著,虽然男童得分高于女童,但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没有绝对意义.

3.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得分在年级上的比较

从表4我们分析可以得出:三、四、五3个年级体育道德推脱方差比较,各年级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3.4农村留守儿童各年级体育道德推脱得分多重比较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把各年级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得分均值进行有效比较,四年级得分均值较高,并且各年级均分值都达到了显著差异,并且具有较为有效的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各年级的成对比较中,均值各年级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得出农村留守儿童在各年级、各年龄段并未出现十分明显的线性增减现象,表明该类儿童在此阶段道德认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3.5农村留守儿童是否学生干部在体育道德推脱各维度均值比较

从表6可知:责任推脱、结果扭曲在是否为学生干部上差异显著,身份为非学生干部的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高于学生干部,在其他四个维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探究其原因,学生干部一班都是有一些成绩与品德较好的学生担任,个体道德认知、道德认同得到内化,在平时工作比别的同学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是非观和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得到培养,因此学生干部体育道德推脱水平低于非学生干部.

4研究结果分析

4.1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性别差异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差异性检验表明: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在性别上存在十分显著差异,男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远远高于女童,这与卢永兰、班杜拉、祝大鹏等学者研究结论一致.为了研究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在各维度上的差异,为此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推脱水平各维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六个维度中,在行为重构、有利比较、结果扭曲、非性人化四个维度上男女童差异显著,这表明男童更多地采用了行为重构、有利比较、结果扭曲、非性人化对自己不道德行为进行推脱,以此来减轻自己内心内疚、痛苦[7],寻求内心平衡,分析根本原因,男童童道德认同水平低于女童有关,道德认同水平越高,道德范式就会更加趋近与个体认知道德标准[8],从而降低、阻止体育道德推脱发生的可能性.

4.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年级差别讨论分析

各年级体育道德推脱得分均值比较分析,我们比较容易发现体育道德推脱得分各年级差异显著.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小学四年级段得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其他年级的配对比较分析中,五、六年级段均值已经达到较为显著水平,这与该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极其相关性.五、六年级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思维较为活跃、认知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较为有自己的思维和见解,如果该阶段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与正确引导,道德认知水平没朝着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方向发展、再加之亲情缺失、缺乏正确引导、隔代教育弊端等因数,因此在五、六年级体育道德水平容易出现极化现象[9].这与国外相关研究已经证实的随着年龄增长,其道德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的结论不一致.这也就是说,我们也就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应该是分段、分区域、分教育环境的情况下进行的,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变量对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影响,不能一味地认为年龄与体育道德推脱水平呈负相关.

4.3农村留守儿童是否学生干部在体育道德推脱各维度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否为学生干部这一影响因数直接反映出体育道德推脱水平的高低.在六个维度差异性较的是免责任化、结果扭曲,其余维度差异不是很显著,这跟个体道德标准内化程度有较大的关系.学生干部平时在班级管理中和教师对接较多,教师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直接影响学生干部,使他们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能力得到较好发展,逐渐趋近于一种比较稳定标准道德范式,与道德标准一起内化到他们的道德价值观体系中去了,从而增强了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责任感[10],降低了他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发生和体育道德推脱水平.

5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干预策略的建构

通过问卷调查分别从性别、年级、各年级得分、是否学生干部的维度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水平较高,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认同水平与体育社会*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不道德行为在体育运动中存在较大发生的可能性.在体育运动中经常出现和队友争执、打架、比赛为了胜利、不遵守裁判规则、顶撞裁判、故意伤害对手、装腔作势、嘲笑队友等不道德行为.他们/她们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痛苦与自责,寻求内心的平衡,必将自己不道德行为重建为道德行为,将不道德行为后果进行扭曲、减轻或者忽视,从而达到减轻受害者的认同感的目的,导致这些儿童自律机制的失控.当信念与自律行为不能通过自律保持一致时,认知失调的紧张便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则会随之而来,于是“体育道德推脱”就产生了[11].根据以上体育道德推脱产生的心理机制,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工作者应该从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留守儿童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团队协作精神,心里活动方案干预的不同视角对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实施干预,使其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6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推脱”干预策略

6.1积极构建基于体育道德观德育训练课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观经常会影响他们对不道德事件的理解、判断和看法.尤其是这些儿童价值观一旦形成,就表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特性,外部环境和外部影响力量很难使其发生相应正向改变.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价值观扭曲的转型年代,经济成分和价值利益影响留守儿童对事物正确的判断和理解,严重地影响他们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这就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阻力和难度.因此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构建良好德育训练环境,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与德育功能,体育训练、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技术与技能,更要重视与开发、融合与渗透德育思想;出现不道德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道德事件进行正确归因,加强归因理论学习与交流,分析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要切实把团体发展与个体强化矫正有机结合,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不道德行为进行正确归因,从而降低体育道德推脱水平.

6.2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特质社会价值取向

我们在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品质教育时,应该将正确、健康、向上的社会价值取向内化成他们个体内在需要.社会价值取向有利于培养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层次,自我价值取向不利于提升道德层次.以此,德育工作者、体育教师如何塑造、提升他们的目标价值取向成为当前体育道德教育重难点与核心问题.在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教练员应采取适宜心理干预策略,塑造良好的特质运动情景,去影响和干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道德价值目标取向的特质,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而不是以个人价值取向为中心,强调个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与作用,从而减少体育运动的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6.3建构特殊情景,培养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运动团队潜意识

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提升教案设计、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采用移情训练干预方法,有意识创编与开发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的游戏,构建与之相适应特质运动环境,诱导与感染他们,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提升他们体育道德认知能力与道德认同感[12].团队活动时,内部要塑造一种公平、公正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客观公正地认可团队成员的表现,使这种积极、向上的行为得到大家默许与赞同.当他们在体育运动中出现不道德行为时,体育教师要及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点评,分析此种行为弊端及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果,从而在团队中使合符体育道德的行为得到发展,形成一种正面的道德与潜意识.

参考文献:

[1]关莉,梁殿乙.对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非体育道德行为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1):85-88.

[2]丁英俊,杨春伟,张玉超.社会转型期运动员道德问题致因及 预 防 对 策[J].北 京 体 育 大 学 学 报,2006(10):22.

[3]杨继平,王兴超.道德推脱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效应[J].心理学报,2012(8):1075-1085.

[4]杨继平,王兴超.青少年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道德判断调节作用的性别差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4):361-367.

[5]王兴超,杨继平.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道德认同的调节效应[J].心理科学,2013(4):94-95.

[6]杨继平,王兴超,高玲. 道德推脱的概念、测量及相关变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0( 4) : 671 - 678.

[7]杨继平, 王兴超, 陆丽君, 等. 道德推脱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4):364-370.

[8]张馨.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其家庭功能、道德推脱水平的关系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

[9]潘清泉,周宗奎. 儿童道德脱离量表的初步修订[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2): 165-167

[10]刘志军.中学生的道德判断推理水平、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5): 629-630.

[11]刘美辰. 中学生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的关系:道德推脱的调节效应[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12]王兴超,杨继平,刘丽,等.道德 推 脱 对 大 学 生 攻 击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5):532-538.

概括总结:该文是关于对写作推脱和留守儿童和干预策略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留守儿童本科毕业论文留守儿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丹凤县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和分析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进行一次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丹凤县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状况进行调.

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行为参和和行为特征的调查
张 亭,习 颖,廖丽琴,丁新民,廖韶伟(新余学院体育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0)中图分类号G80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713303收稿日期2016.

凉州区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与转化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打工经济,让中国城乡数亿家庭处于离散状况 父母亲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在家,形成近年来深受关注的“留守儿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期一个特殊人群;留守儿童的成.

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比较探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b 2018 12 066摘要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创新时代新局面“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