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学史方面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中国琴学史记:乐圃先生和他的《琴史》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学史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28

中国琴学史记:乐圃先生和他的《琴史》,该文是学史方面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跟《琴史》和史记和乐圃先生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学史论文参考文献:

学史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误诊学杂志中国文化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北宋有位雅人,名朱长文,号乐圃.他于家中筑藏书楼“乐圃坊”,藏书2万余卷,当时名人士大夫以不到“乐圃坊”为耻,其藏书多有珍本秘籍,“乐圃坊”藏书闻名于京师.他本人的著作存世有三,一是《琴史》,一是《断书续》,一是《墨池篇》.

本文介绍的,便是他的《琴史》.

身残心美的跛足人

《琴史》,顾名思义,是介绍琴的历史.琴,现在都叫古琴,因为今天有钢琴、手提琴之类许多琴,相比之下,中国原本的琴,就被叫成“古琴”.

古琴艺术给人神秘高雅之感,然而这是今天的一种误解.

这种误解,是对古琴的误解,同时也是对诸如“玄妙”、“高雅”、“神秘”等这些词语的误解.玄妙与神秘,并非与众不同的故弄玄虚,实际上是其心如水的清澈自然,是别人觉得“玄妙”和“神秘”而已.

至学无为,中国文化中的“学”也是学那种“无为”,凡是刻意的,都是一种造作,一种狡猾,同时也是一种努力保护自己的辛苦,恰如清水被染上颜色一般.

当今社会,许多人习惯于显示自己生活与思想的优越,显示自己与别人的种种不同,显示自己的非凡,这些实际上都是自我的造作,与真正的美、艺术乃至于传统表述中的“道”,都没有任何关系.

《道德经》中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真正的学习,真正的“修行”,是遵循一定方法,观察自己和去除自己.

当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情绪烦恼和来去无主的念头之流渐渐失去对心的控制力,这个人就会逐渐达到泯然无我、心胸与天地同宽的境界,这才是古人所说的“人天合一”.这种境界无关难易,也无法言说,说都是不得已.

我们阅读庄子、列子、孔子以及陶渊明、王维、苏轼等这些人的文字,会发现他们无不是在“去除自己”的道路上走到了某一种极致,因此才有脱略凡尘的文字和故事流传不息,因为他们都活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光明”和“永恒”.

本文主人公朱长文,也是这众多古人中的一个.

朱长文(1039—1098),北宋书学理论家.字伯原,号乐圃、潜溪隐夫,苏州吴人(今属江苏).他出生在一个琴学世家.姑祖母、祖父、舅舅,都是北宋名动一时的琴人,父亲朱公绰尤其善琴,是范仲淹的得意门生,考中进士后,在舒州(今安徽安庆地区)担任知府.

朱公绰是个学问人,自然希望生一个“天资喜文事”的灵儿,说“生子能文毕矣”,因此朱长文出生便取名“长文”.长文也的确不负他所望,“十岁善属文”,博闻强识,经史子集皆有造诣,技艺尤其以琴艺和书法见长.

可惜天道磨人,朱长文刚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来,把腿给摔坏了,从此一瘸一拐,成为一个终身“跛足人”.意外坠马后,朱长文无心仕途,躲进小楼成一统,回到家乡苏州侍奉父亲二十余载,后来修缮了自家的一座园林“乐圃”,在此隐居终身,成为“乐圃先生”.快乐的乐圃先生

所谓乐圃,圃,是花草果园的意思,乐圃,就是装着快乐的园子.朱长文隐居于此,把功名利禄抛诸脑后,整日读书弹琴,修心悟道.他写过一篇自述隐居生活的《乐圃记》说:

苟不用于世,则或渔或筑,或农或圃,劳乃形,逸乃心,友沮溺,肩黄绮,追严郑,蹑陶白,穷通虽殊,其一乐也.故不以轩冕肆其欲,不以山林丧其节.孔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又称颜子在陋巷,可谓至德也已.余尝以“乐”名圃,其谓是乎!

儒家学而优则仕,朱长文是学而优而不能仕,于是走向了另外一种人生境界.

这是传统中国士子的另外一种人生选择,就是从儒入道,归卧林泉,纵情文房雅趣和山水清幽,变成一个“修道人”,这便是“名士”生活.

朱长文的意思,治学未必要,当不了官,像汉代隐士严郑那样乐道闲居,像春秋时的范蠡和白圭那样退隐江湖经营自己的生活,也一样不失人生大道.生活是苦乐两浮云,往来交替如泡影梦幻,何妨乐天知命,不为苦乐所拘碍,知我命之所由,使心境不交,但吟啸徐行,一蓑烟雨,一任平生?朱长文在一隅乐圃中,品山水、游笔墨、和琴箫、读诗书,有酽茶和香,有知天地庄严,其乐又何极呢?

在乐圃的二十余年中,朱长文也笔耕不辍,写下许多著作.无论诗、琴、书、画,他都有论述,且见解不凡.书论有《续书断》和《墨池篇》,而琴的著作,就是这本风致嫣然的《琴史》.

《琴史》成书于宋元丰七年(1084年),朱长文四十五岁.它是我国古琴专题史的名著.

朱长文把尧帝、孔子、师旷、伯牙、钟子期、司马相如、蔡邕、嵇康、陶渊明等这些古代琴人的故事和所擅长的琴曲、流传的琴谱都一一道明,文末再附数语述其雅人操缦的“琴道”,读来脍炙人口,是一本深得琴趣的好书.

琴学的“史记”

《琴史》全书共分六卷.卷一至卷五,都记载琴人的事迹.

这些琴人,从上古时期的帝尧、大禹、成汤、文王、周公开始,一直写到与朱长文同时代的宋太宗、欧阳修和范仲淹,总共包括孔子、许由、箕子、介子推、伯牙、屈原、宋玉、司马相如、王昭君、恒谭、马融、蔡邕、阮籍、孙登、陶渊明、陶弘景、白居易等一百五十八位琴人.

这些琴人是每一时期中国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每个人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个人的人格和事迹皆如明月般皎洁.

朱长文用简洁流畅的笔墨一一叙述,论其琴事、琴艺、琴论和琴德,成就了一部中国琴学的“史记”.

卷六又从《莹律》、《释弦》、《明度》、《拟象》、《论音》、《审调》、《声歌》、《广制》、《尽美》、《志言》、《叙史》十一个方面,涉及琴制、弦徽、琴名、琴调、琴歌等琴学的方方面面.前五卷是朱长文对琴人、琴事的汇总,卷六对琴学进行系统论述,则更加体现他的琴学造诣.

在朱长文写作《琴史》之前,古代关于古琴的记述,皆只散见于各类经史子集之中,朱长文以其卓越的见识对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进行甄别、编选,立意正统、思想清晰,由此成就了这本深入浅出,道味盎然的琴书.

例如卷六之《论音》,朱长文说:“音之生,本于人情而已矣.”一句话就总结了音乐的本质.音乐是怎么产生的呢?它不是什么神秘玄妙的艺术,而只是人心的自然显发.音者心声,什么样的心,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音乐.

朱长文接着说,音乐是:“出于情,发于器,形于声,若影响之迅速也.”

古琴是传心之器,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观心之随波逐流的无心之人,还真难以操缦弄弦,因为出来的只是噪音而并不是音乐.

琴以载道

“士无故不撤琴瑟”,《礼记》中的这句话道出琴以载道的内涵.

琴是读书人修身养性的乐器,可以使人心沉淀升华,达到某种程度的超越.

孔子曾困于陈蔡,绝粮七日,依然将诵弦歌不辍,后经幽谷,见幽兰独自盛开,不禁感叹说,兰花是香草,却与许多花卉混杂在一起,就像圣贤沦落在鄙夫之间啊,于是抚琴而作《猗兰操》,辞曰:“如何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孔子心中是愉悦又无奈的,愉悦是道的滋养,无奈则是世相的虚妄与错乱.

朱长文的《琴史》,详述了孔子事迹.孔子曾做琴曲《龟山》、《将归》和《猗兰操》.朱长文论孔子,说:

“余尝读《龟山》之辞而哀至圣之不得位;听《将归》之歌而伤浊世之多险难;闻《猗兰》之名而叹盛德之不遇时也.”

孔子是道的代表,无奈道不远人而人远道,这也是世相本然,若非如此,又哪来的千年琴声幽幽呢?

孔子事迹在《琴史》第二篇,第一篇朱长文则是写帝尧.帝尧作《神人畅》,朱长文评论说:“和乐而作者命之曰‘畅’,达者兼济天下之谓也;忧愁而作者命之曰‘操’,穷则独善其身之谓也.”

所谓达,是指大道之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邦有道则仕”,士子兼济天下,这便是‘畅’;所谓穷,是指社会不尚道德,因此“邦无道则隐”,士子只好独善其身,这便是‘操’.

朱长文《琴史》的一大特征,就是在叙述完琴人和琴事后,篇末加上一段这样的评论性文字,其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于琴的理解,都体现在这些文字里.

在乐圃幽居的朱长文,始终不离的,便是“琴以载道”的情操,无此情操,便无《琴史》.

宋元符元年(1098年)二月十七日,朱长文在乐圃中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岁.《琴史》书稿由其家人保存,在时隔一百五十多年后的南宋绍定六年(1233年)才由他的侄孙朱正大付梓,传印于世.

后记

一篇粗劣短文,不足以道朱长文和《琴史》之万一,但面对中国古代为数众多的琴人琴事,总有一种不得不表的感动.文字是多余的,然舍弃文字,我也环顾茫然,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表达这种感动和敬仰.

古琴可谓中国文化的象征,琴曲中的诸如《神人畅》、《文王操》、《广陵散》、《忆故人》、《平沙落雁》、《墨子悲丝》、《渔樵问答》等,每一曲所唱的都是人生参透后的格致清欢.

琴人静心操缦,一曲终了而心胸云消雾散,像是洗尽了红尘铅华,像是回到了天地之初,简单、清净、无私、奉献,不立文字、真心实意、情意浓浓.

中国文化是造人的艺术,朱长文的《琴史》是这其中雅致的音符.

本文总结:上述文章是一篇关于学史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琴史》和史记和乐圃先生相关学史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白先勇:晚年最想推广昆曲和《红楼梦》
1937 年,白先勇出生于广西桂林,之后在战乱中辗转于上海、香港……地,最终全家迁往台湾定居 他非常聪明,成绩很好,在台大外文系就读时还跟同学们一起合办杂志现代文学,担任发行人 当时16 岁的作家三毛.

自带的枷锁:脸谱化的延伸简评1987版《红楼梦》男性形象
单慧珺 (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314000)摘要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其女性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男性形象的衬托,男性形象的良好塑造以及其表现出来的“陷落&rdq.

主编和刊物:以克珠群佩和《西藏文学》为例
和平解放初期,西藏地区是没有自己的文学刊物的,西藏文学的前身叫西藏文艺,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文艺也酝酿出世,尽管它是全国创办最晚的省区级文艺刊物,但由于这是雪域大地上开天辟地的第一份文艺杂志.

究天人之际:历史、自然和人关于《山本》答杨辉问
杨辉先从题目谈起 在后记中,您开宗明义地写道山本意为“山的本来”,是“写山的一本书” 这山就是秦岭 而“关于秦岭,我在题记中写过,一道龙脉,.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