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新能源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跟新能源材料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主题:新能源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15

新能源材料,本文是新能源有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和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和材料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新能源论文参考文献:

新能源论文参考文献 新能源汽车的论文新能源汽车毕业论文新能源汽车论文土木工程材料论文3000

新材料可大幅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

美国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材料,可望用于制造性能稳定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使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的续航时间延长到目前的2倍多.

美国西北大学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新材料是掺有铬和钒元素的锂镁氧化物,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可使电池容量大幅提高,并且性能稳定,不会迅速退化.锂离子电池通常采用锂、氧和一种过渡金属的化合物为正极,其中过渡金属负责储存和释放电能,其性质决定着电池容量,目前常用的是钴.此前曾有研究发现,用镁取代钴可以提高容量、降低成本,但电池性能退化太快,两轮充放电后就大幅下降.西北大学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为锂镁氧化物材料建立了详细到单个原子的结构模型,分析充放电过程,发现其中的氧也会参与存储电能,因而容量较大.研究人员随后尝试了将不同元素掺入锂镁氧化物的方案,计算各种混合物的储能效果,发现掺入铬和钒能在保持电池大容量的同时实现稳定性能.接下来他们将在实验室中检验新材料的实际表现.(新华网)

美推进新一代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研发

美国能源部近日宣布,将投资7 200万美元用于推进新一代高温聚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发.

聚光太阳能发电是光伏发电技术之外另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该技术使用反射镜将阳光聚焦并转化为热能,推动汽轮机运转发电.由于阳光所转化热能可以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转化为电力,因此该技术可以保证在夜晚或阴雨天持续供电.热能系统的运行温度是控制聚光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关键因素,目前美国最好的商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技术热能系统的运行温度最高达到565℃.而此次美能源部推出的第三代高温聚光太阳能发电项目(Gen3 CSP),目标是将热能系统的运行温度推至700 ℃以上,这将有效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能源部称,如果该项目成功,将使聚光太阳能发电厂每度电的发电成本降低大约2美分,这相当于能源部为美国聚光太阳能发电厂设定的2030年目标成本(每度电5美分)的40%.

目前,能源部已经选定了布雷顿能源公司、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以及桑迪亚国家实验室3家研究单位参与该项目,他们将围绕高温组件和高工作温度热能储存系统的集成设计展开竞争.能源部首席副助理部长丹尼尔·西蒙斯表示,美国在高温聚光太阳能发电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新项目将有助于推动高温聚光太阳能发电新技术的发展,维护美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科技日报)

韩国成功开发第2 代钙钛矿型光伏电池

近日,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化工生命工学部的崔京民(音译)教授和朴民宇(音译)教授的研究团队采用低温工艺开发出高效柔性光伏电池.研究团队表示,此项研究利用了钛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开发出的钙钛矿型柔性光伏电池具有新型的金属氧化物电子传输层.

此次研究获得了韩国研究财团新进研究者的援助项目和全球博士培养项目的支持,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的《ACS Nano》期刊,论文名称为(高效和柔性钙钛矿型光伏电池的钛纳米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钙钛矿型光伏电池是第2代光伏电池,光能转化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作为第2代能源应用技术备受业界关注,现有光伏电池采用的是氧化钛电子传输层,需要高温的热处理,不能确保柔性光伏电池骨架材料的稳定性,截至目前,柔性光伏电池需要采用复杂的处理工艺,生产成本较高.研究团队开发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尺寸不足6n m,由氧化钛簇规则排列而成,通过电子传输层大幅提高了电子传输能力和弯曲性能,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低温工艺,同时确保骨架材料的稳定性,由此开发出新型柔性钙钛矿型光伏电池.另外,通过旋转涂层工艺,在短时间内实现低成本制造.值得一提的是,与I T O导电玻璃的刚性光伏电池和采用塑料基体的柔性光伏电池相比,能效分别提高了18.94%和17.43%,经过700次弯曲试验之后,依旧可以确保较高的性能.

崔京民教授表示,今后将通过深入研究,将钛基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应用于多面光伏电池的生产,目标是以低成本开发出高性能的柔性光伏电池.(中国有色金属报)

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揭成立

5月16日,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揭牌仪式举行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始建于2010年10月,2013年2月通过省质监局资质认定,2013年12月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由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和市质监局筹建国家级检测中心,2016年11月取得国家级CN A S和CMA双认证,2017年11月顺利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能力建设现场验收.目前,该中心是全国质监系统在锂电领域唯一一家国家级法定检验机构,现有各类检测和研发设备257台(套),且主要检测和研发设备均为国外进口,实验室检测面积5 200m2,总投资超过8 500万元,标准覆盖率达到90%以上.仪式上,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别与中国电池联盟、北京交通大学、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普瑞赛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华网)

当升科技拟建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

5月28日,当升科技(300073. S Z)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金科园管委会于2018年5月28日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当升科技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拟在金科园合作建设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首期规划年产能5万t,计划投资30亿元分3个阶段建设.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销规模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受此带动,车用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而随着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充电效率等综合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凭借优异的性能,高镍多元材料正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同时,国家通过实施新的补贴政策和“双积分”政策,引导和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续航里程更远的动力电池,未来市场对于高镍多元材料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当升科技网站)

福建巨电锂电池实现智能生产

近日,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规模化全自动生产大容量固态聚合物动力锂电池生产线,从下料到成品实现全程智能化,生产出来的动力锂电池已应用到新福达10.5m纯电动大巴上.

该生产线产出的电池单体大、能量密度高,内阻低,仅为0.35 mΩ,是传统电池的百分之一,使用过程中自身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5℃,无需额外散热系统.2018年2月,项目生产的电池通过国家权威检验检测,不仅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且能量密度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经测试,由该电池组装搭载的纯电动公交车,单次充电可安全运行超过410k m.经专家鉴定,该生产线设计合理,设备数控能力稳定,各工序同步流畅,MES系统在线实时监测,质量全程可控.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5%,自动化创新程度高,生产线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尚属首创,在同容量级生产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化工报)

全球首个甲醇改乙二醇项目试车

全球首个甲醇装置改造生产乙二醇项目——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24万t/a乙二醇项目1#生产线日前投料试车,产出乙二醇产品,标志着该乙二醇系列装置流程全部打通.目前,1#生产线的精馏装置已产出275n m透光率超过96%的聚酯级产品,运行稳定,有望在7月份实现满负荷生产.

内蒙古易高公司是香港中华煤气集团全资子公司,其24万t/a乙二醇装置是全球第一套甲醇装置改造生产乙二醇的装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该项目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采用上海浦景化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工艺包,该装置也是目前我国建设周期最短的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中国化工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出能“自我恢复”锌碘液流电池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长寿命、可自恢复的锌碘液流电池.该电池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锌碘液流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功率密度低的问题,有望用作大规模储能技术,解决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难题,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锌碘液流电池在锌负极在不断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锌枝晶,这种“树状结构”的枝晶会在循环过程中不断生长,最终刺穿电池的膜,造成电池的短路,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为解决此问题,该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廉价的聚烯烃多孔膜替代昂贵的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该电池的聚烯烃多孔结构中充满的氧化态电解液可以溶解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锌枝晶,实现自恢复,解决了由于锌枝晶导致的电池循环寿命差的问题.此外该锌碘液流电池还具有成本低、电导率高、稳定性强、工作电流密度大等特点.实验表明,单电池能量效率可达到82%,较之前报道的锌碘体系提高了8倍.为证实该体系的实用性,研究团队成功集成瓦级电堆,该电堆在80mA/cm2下稳定运行超过300个循环,能量效率稳定在80%,表现出很好的可靠性.该电池目前仍处于研究初期阶段,需进一步提高其高电流密度下的可靠性,推进其实用化和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网站)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实现量产 打破国外垄断

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新型能源及材料化学研究室获悉,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生产难题,已被清华大学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与武汉一家科技公司的联合研发团队攻克.目前,该催化剂获得17项专利,产能达到每天1200g,且仅为进口产品一半.

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其综合性能与国产化直接关系到我国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及其产业化前景.但相关知识产权一直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催化剂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高成本现状,制约了我国氢能产业的自主发展.2015年,清华大学与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联合利用清华大学催化剂制备工艺开展P t / C催化剂的量产技术攻关.目前,催化剂产能达到1 200g /天的规模,可满足40台36kW燃料电池电堆使用,并具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条件.该系列成果彻底打破少数国家对该技术的长期垄断,且仅为同类进口产品一半.催化剂系列化产品已应用在中科院、高校和多家燃料电池公司的燃料电池电堆中.今年底,采用该催化剂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可达1 000台.攻关团队带头人、清华大学氢燃料电池实验室主任王诚表示,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提升催化剂的各项指标,提高对硫化物、氮化物等杂质的耐受性,为我国燃料电池国产化不断注入强大动力.(科技日报)

合肥研究院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理论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物质计算科学研究室研究员曾雉课题组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模拟计算,从理论上筛选出了C u2Z n S n S4(C Z T S)中阻碍电池效率的本征缺陷类型并提出了调控方法.

组成C Z T S的所有元素在地球中储量丰富且无毒,是公认的环境友好的低成本高效率电池候选材料.然而,目前基于C Z T S的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约为12.7%,远低于它的同类化合物C u ( I n , G a ) S e2的最高效率(20.3%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C Z T S中存在许多阻碍载流子自由输运的电荷局域型缺陷.目前的实验技术还不能从原子尺度判断缺陷的类型,而理论上可以通过研究缺陷的形成能和电荷转移能级精确判断主要的电荷局域型缺陷的类型.

曾雉课题组基于杂化泛函理论的研究发现CuSn和CuZn是CZTS中主要的电荷局域型缺陷,且它们对载流子的影响不尽相同.CuSn在带隙中形成一个深杂质能级,电子空穴对通过该深能级复合,因此CuSn是一个深能级复合中心.CuZn杂质能级位置相对低,容易电离、贡献载流子,但是电离后的CuZn-倾向于与ZnCu+形成电荷互相补偿的受主-施主缺陷对,其中电性相反的CuZn-与ZnCu+互相吸引在材料中引入大的势波动,该波动能够捕获载流子,因此降低了材料中载流子浓度.而且课题组通过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抑制这两种电荷局域型缺陷的办法:(1)富Sn生长环境抑制CuSn,因为CZTS中Sn的化学式变化范围非常大,通过营造富Sn的生长环境,可抑制CuSn;(2)Cd掺杂抑制CuZn,因为掺杂的Cd会占据Zn的位置,降低CuZn形成的可能.2种方案都已获得实验支持.上述工作得到国家“97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计算工作在中科院超算中心合肥分中心完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回顾述说:本文是关于对写作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和材料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新能源本科毕业论文新能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力学人记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和低碳技术院副员邓齐波
新能源、新材料是我国大力扶持的重点领域,其中新能源材料的研究包含关键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反应过程、反应动力学、性能演变以及性能改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涉及到其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新.

新能源经济圈外的微晶玻璃市场
每年的3、4月份,是微晶玻璃企业与下游品牌供货合同新周期的开始 尽管这之后微晶玻璃将执行新的供货,但近年来,微晶玻璃的供应链稳定,几个电磁炉主要品牌微晶玻璃的采购变动并不大 因此,几个大品牌要求微晶玻.

可燃冰来了,新能源革命还远吗?
5月的网络,被可燃冰刷屏 5月18日,“我国实现全球首次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喜讯见诸于各类媒体 有评论称,“这是第一次,人们终于开始相信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前途光明 &r.

新能源材料和器件专业企业与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
摘要新能源材料器件专业是21 世纪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之一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针对社会对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的复合性人才的需要,我校开设了“企业及项目管理”课程 本.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