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齐邦媛有关专科开题报告范文 和齐邦媛: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主题:齐邦媛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02

齐邦媛:从巨流河到哑口海,本文是关于齐邦媛相关论文范文跟齐邦媛和巨流和巨流河类论文范文资料.

齐邦媛论文参考文献:

齐邦媛论文参考文献 河洛文化论文关于河洛文化的论文创业邦杂志

幼时,她身体孱弱,几度与死神擦肩而过;青年时,漂泊台湾,走上教育之路;中年时,两度赴美进修,将西方文学引介到台湾,又将台湾文学推介至西方世界;耄耋之年,她荣获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0 年度散文家”奖.她是台湾人“永远的齐老师”,著名作家白先勇这样形容他的老师齐邦媛:“她一生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真!”并称她为“台湾文学的守护天使”.

无父的幼年世界

1925 年末, 爱国将领郭松龄倒戈张作霖,在巨流河战役中兵败,夫妇惨遭杀害,张作霖悬赏捉拿的名单中,从德国留学归来后一直追随郭松龄的热血青年齐世英赫然在列.匆匆与家人一面后,风雪交加的夜里,27 岁的齐世英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时,女儿齐邦媛还不到两岁.

1924 年元宵节, 齐邦媛出生于辽宁铁岭,因母亲怀孕时生病,先天不足导致出生后体弱多病,快满周岁时高烧不退,气若游丝,母亲一直抱着她哭.有个亲戚见到,说:“这个ㄚ头已经死了,差不多没气了,把她放开吧!”母亲不肯松手,丈夫在德国读书,两个孩子是她唯一的寄托.祖母于是在零下二三十度的深夜派人去十里外请医生,就这样拣回一条命.为了感谢这份恩情,母亲请医生给孩子取个名字.

“邦媛”,出自《诗经》:“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因祖父齐鹏大在张作霖的奉军里为官,由营长做到团长、旅长,念在他二十多年忠心耿耿,一家人才没有受牵连.齐邦媛的幼年几乎是无父的,在东北的旷野中,她跟着哥哥满山遍野地跑,夏天去拔棒槌草、黑浆果,冬天在结冰的河面上打滑溜,还有宽容慈爱的母亲,用她仅有的小学教育把寂寞人生化作许多夏夜的故事.狼群出没的草原、牧草重生的欢乐,激发了齐邦媛的想像力,给了她终生的文学上的启发.

6 岁时,由外祖父带领,穿了崭新棉袍的齐邦媛和母亲、哥哥一起从沈阳上火车,三天三夜后来到南京,站台上,等待他们的,是一个英俊自信、双眼有神的陌生男人.温和的君子,这是父亲留给童年齐邦媛的第一印象.亡命天涯的日子,父亲见到了留德、留日的同学们,听了多次演讲、宣传后,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加入了国民党.

生活依然是动荡的,东北沦陷后,已是国民党要人的父亲,偷偷潜回东北安排抗日工作,一家人从南京到北平又到天津,不断搬迁.住在天津法租界时,因为日本奸细无处不在,姓“齐”很惹眼,不得不经常改姓,上小学的齐邦媛每天必问母亲的一句话是:“妈,我今天姓什么?”

1934 年夏天, 体弱的齐邦媛得了肺炎,几度生命垂危,在医生建议下,父亲送她去北平德国人开办的“西山疗养院”.在火车上吃饭时,父亲教她怎么切牛排、怎么拿刀,那是童年少有的温馨记忆.

在疗养院,齐邦媛是唯一的小孩,那时肺病是重症,院里经常有人死去.她用读书克服恐惧和独孤.在一位病友姐姐那儿,她读了不少新文学的书,书缘从此根植于生命中,一年后回到南京上学时,作文写得特别好.

走进南开

家乡沦陷,很多东北青年流亡到北平,齐世英说服行政院成立“国立中山中学”,招收流亡学生.华北局势紧张后,中山中学被迫迁往南京郊区.

有一天,哥哥带回家一位姓张的学生,在温暖的火炉前,齐邦媛看到一个18 岁的男子用一切自尊忍住号啕, 叙述了家破人亡的故事——父亲是沈阳县局长,因放走了不少地下抗日同志,被日本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了,一家人四散逃亡,他进了教会办的中学,信奉了基督教,靠一本小小的《圣经》支撑着活下去.后来流落到北平,考入中山中学.

“张大非”,这是他给自己改的名字.从此,每个星期六,齐邦媛都期待着他那忧郁温和的笑容.一家人给了张大飞亲人般的关怀,可是不久,芦沟桥的战火就隔断了这温暖的缘分.抗战全面爆发后,张大非报名军校,改名“大飞”.临行,他送给齐邦媛一本《圣经》.

日本人已经占领了半个中国,全国性的逃难开始了,刚刚在小学操场上唱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童年就骤然结束.齐邦媛一家随着中山中学一起转移,此起彼伏的哭声中,国文老师领着大家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南京到湖南,又到桂林、四川,一路上,老师们随身携带教科书和仪器,不管户内还是户外,只要能容下数十人,随时上课.从他们身上,齐邦媛看到了献身与爱、自尊与自信.

颠沛流离中稍稍安定,张大飞的信就来了,他已考入空军官校,时刻准备报效国家,并急切盼望着回信.齐邦媛成了家里最爱写信的人,他们开始书信往来.

1938 年11 月,中山中学在四川落脚后,父亲把齐邦媛送到四川沙坪坝的南开中学,炸弹声伴随着读书声,抗战正如火如荼.升旗仪式上,校长张伯苓满怀地演讲,鼓励“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学生们受到鞭策,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仍然带着课本,准备第二天的考试.

南开注重国际性,英文教材难度很高,师资非常优秀,受张伯苓校长感召,老师们守护着一方净土,用“敲打教育”让学生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地成长.“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张校长的话,齐邦媛终生铭记.

在南开,齐邦媛神驰于文学,她大量阅读古典小说,初中毕业时,《水浒传》看了两遍,《红楼梦》看到第六遍仍未厌倦.高中时,学校开设了中学少有的选修课,她特别喜欢孟志荪老师的诗选、词选课,教杜甫诗时,联想到国仇家恨,孟老师声泪俱下,教室里弥漫着幽愤悲伤的气氛,久久难消.浸润在唐宋诗文中,优良的学习风气为齐邦媛奠定了一生读书做人的基础,中国文学史中的重要佳作在那时几乎全部背诵了下来.

父亲创办的《时与潮》杂志编辑部也是齐邦媛最爱去的地方,那时,编辑部聘请了文学界的著名人士翻译外国作品,在那儿,她读遍西方名著的中译本,一些正在翻译的原版英文书,也能先睹为快.随杂志社在防空洞躲警报时,主编伯伯常常对她说:“来来,考考你.”他考的章句远远超出高中范围,日积月累,齐邦媛的英文水平突飞猛进.

在成长的关键岁月,重视教育的父亲,为她打开了眼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沙坪坝的中学时代,张大飞成了最稳定的笔友,她在信中给他讲学校的活动,办墙报、参加演讲、给前线战士寄慰问信,也和他探讨散文诗,并抄寄诗选、词选给他;他则用浅蓝航空信与她分享成长:由于在重庆保卫战中表现优秀,他被选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回国后加入了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与美国志愿军并肩作战.战火中,两颗成长的心灵靠得更近了.

1943 年毕业前夕, 张大飞所属部队在重庆换机,他赶到学校去看她,在突如其来的暴雨中,他把她拢进他的大雨衣里,就像当年用棉大衣裹住那个12 岁的哭泣女孩.谁也没有想到,那是他们今生的最后一面.

师从朱光潜

高中毕业后,齐邦媛考入战时迁往乐山的武汉大学哲学系,大一结束时,她收到教务处通知,命她去见教务长朱光潜.一位大学者要召见一个大一学生,害怕多于荣幸,齐邦媛惴惴不安地走进充作办公室的文庙大殿,见到了那位穿灰长袍的“老头”.她的联考分数,英文全校第一,朱光潜希望她转入外文系:“我已由国文老师处看到你的作文,你太多愁善感,似乎没有钻研哲学的慧根.你如果转入外文系,我可以作你的导师,有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开学后,在朱光潜引领下,她读雪莱、济慈、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目睹朱光潜讲到动情处或无语凝噎,或以手大力挥拂、横扫时,20岁的齐邦媛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西方诗中的意象,令她一生受用不尽:“朱老师略带安徽腔的英国英文,引我们进入神奇世界,自此我终生爱恋英文诗的声韵,像山峦起伏或海浪潮涌的绵延不息.这也是一种缘分,曾在生命某个漂浮的岁月,听到一些声音,看到它的意象,把心栓系其上,自此之后终生不能拔除.”

对英文诗孜孜以求的同时,齐邦媛猛然发现,浅蓝色的航空信很久没有收到了.1945 年6 月, 她收到哥哥寄来的信,信里附上了张大飞的信.那是一封诀别信,张大飞已壮烈殉国,年仅26 岁.之后,她收到一个包裹,是张大飞的战友寄来的,用美军的帆布军邮袋装着,正是七年间她写给他的一百多封信,是“一个少女在残酷战争中成长的心路历程”.

从此,她把张大飞埋在心底,留给回忆,当张大飞在信中多次提到过的计志文牧师来乐山传道时,她受洗成为基督徒,以此纪念他.

抗战胜利后,各大学兴起“读书会”,会上的讨论充满政治控诉,在非左即右的对抗中,齐邦媛感到,书斋和雪莱更适合自己,唯有“背几行雪莱热情奔放的诗,可以拾回一些自信”.父亲也在来信中说:“吾儿生性单纯,既对现在功课有很大兴趣,应尽量利用武大有名的图书馆多读相关书籍,不必参加任何政治活动.”

1946 年, 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外文系的老师有一半另有高就,朱光潜也到北大文学院筹划新局,临行,他请来吴宓作武大外文系主任,并特为交待对齐邦媛的论文进行指导.在论文中,尚未从张大飞去世的悲痛中走出的齐邦媛研究了雪莱的爱情观,不料,大纲被吴宓改了一大半,他还用毛笔写了两页英文大纲,并且加上一句中文:“佛曰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齐邦媛知道,老师是告诉她:“要朝一种超越尘世之爱去想,去爱世上的人,同情、悲悯,‘爱’不是一两个人的事.”由个人的小爱到民族大爱,齐邦媛相信,救国有很多道路,在大多数人因政治狂热和内心苦闷而受惑于政治文学的时候,大学最后一年,她选修了冷僻的《神曲》,因为太难,学生只有她一个.

“弦歌不辍”,南开精神她从未忘记,她只想走一条简单的道路,那就是:读书.

远行台湾

大学毕业后,国内动荡,工作无着落,适逢父亲好友马廷英来上海为台湾大学聘请教授,在他介绍下,1947 年9 月, 齐邦媛登上了螺旋桨飞机前往台湾,任台大外文系助教.远离家人,满怀愁绪,落寞孤独,书成了最忠实的伴侣.一次参加武汉大学旅台校友会时,作报告的她吸引了一个年轻人的目光,只第一次见面,他就下决心要娶她回家.

他叫罗裕昌,是武大电机系学长.校友会后,他经常带同学来单身宿舍陪伴齐邦媛,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她,他还送给她一个自制的木盒收音机,无数个深夜,电台的节目驱散了齐邦媛的孤独感.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她给父亲写信介绍:“罗君二十八岁,武大电机系毕业,来台湾即在铁路管理局工作,现在任台北电务段长.他很努力上进,很有毅力……”

1948 年10 月,齐邦媛与罗裕昌由牧师证婚,定此一生.父亲郑重赠言:“不能让丈夫耽误公事,也不能伤他尊严.”不久,父母带着妹妹们来台,从此,家乡成为回不去的故乡.

婚后,罗裕昌调往台中,齐邦媛辞职随行,孩子们陆续出生,她在家相夫教子.三年后,在南开同学沈增文介绍下,到台中一中教高中英文.终于能穿着优雅的旗袍“从菜场、煤炉、奶瓶、尿布中‘偷’得几小时重谈珍爱的知识”,看着眼前四十张仰头听课的脸,知音之感令她感动,南开精神鼓舞她踏上了教育路途.

1956 年初夏, 齐邦媛如愿考取“美国国务院交换教员计划”,在台湾美国新闻处面试时,新闻处长问:“你家里有这么小的三个孩子,你的丈夫会让你去吗?”她急中生智回答:“我丈夫鼓励我去,他是一个顾家男人.”众人大笑,那时,女性主义刚刚萌芽,“顾家男人”这个词,是她不久前从一本英文周刊上看来的.

美国一年,她先是在寒冷的密西根州教学,后来又在别人讶异的目光中选择了更寒冷的怀俄明州,为了体验故乡的严寒况味,享受久违的“冰天雪地之美”,她在零下40 度的户外下车步行,没想到几分钟后就被警车追上押回室内,以“避免愚蠢的死亡”.

交换结束后,齐邦媛回到台湾省立农学院教英文,因自编的教材新颖独特,选修的学生越来越多,常因座位不够引起纠纷,于是向校长建议设立外文系,那是学术生涯的开始.

教课之余,齐邦媛还受邀在位于台中市雾峰乡北沟的故宫博物院任秘书,这份工作带来了新的视野,她研读文献、请教专家,经常一手抱着幼儿,一面猛背著名的窑名与特色.在故宫,她接待过泰国国王、约旦国王,以及许多国家的总统和艺术家,偏僻的北沟农场,一时成为繁华之地,每每这时,齐邦媛总会想起北京故宫,想起海峡对岸的万里江山.

在台中, 齐邦媛渐有声名.1961 年的一天,一位50 多岁的老修女慕名而来,她是静宜女子文理学院负责人,一见面就态度强硬地对齐邦媛说:“我们现在需要一位教美国文学的人,请你来教!”当齐邦媛解释自己对美国文学没有准备时,她几乎要发脾气了:“你们中国人就是太客气了,我告诉你,我是经过考虑才来的,我派了学生听过你的英文选课.”

诚惶诚恐接受了这份工作,自觉没有经验,齐邦媛开始拼命下苦功读书,在静宜图书馆,她读遍了所有的美国文学书,教学相长,学生反应很好.

1965 年,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海耶克博士到台中演讲,齐邦媛受命担任现场翻译.海耶克的英文带有德国腔,不容易懂,他往往要讲五六分钟才让她翻译.得益于在南开和武大打下的坚实的英文基础,面对挑战,她完成得非常好,事后被评价“你是当中翻译的最好的”.此后,每有重要人士来台中,都请她担任翻译.

学术理想

“你一生做个教书匠,很可惜啊!”从少年时就胸怀大志的父亲不止一次对齐邦媛这样说.由青年进入中年,“学术理想”的梦让她心有不甘.1967 年,“ 美国学人基金会”给台湾两个进修名额,要求45 岁以下,44 岁的她抓住最后的机会递交了申请.来台整整20年,她已由教育部审定,升为正教授,为了立足于学术界,仍需不懈奋斗.

到美国后,齐邦媛一边受邀在一所名为“树林中的圣玛丽”的女子文理学院开设中国文学课程,一边在印第安纳大学选修比较文学和英美文学.丈夫工作繁忙,孩子们都托付给了年迈的父母,对于家庭的负疚让她惜时如金,学期结束,成绩单上三个A, 一个A-, 来自台湾的小友称她为“我们中国人的光荣”.然而,在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望着放置中国当代文学的书架空空荡荡,当被学者们问到:“台湾有文学吗?”她的心隐隐作痛,英译台湾文学的愿望从此潜伏.

学位还有半年才能修完,可是母亲又来信催促,她已延期半年,不能再不顾家庭了.追求学问的梦被敲碎,齐邦媛坐在草地上哭了很久.就这样,进修一年半后,她回到台中中兴大学(原省立农学院)履行回原校服务三年的约定,在由她推动、促成的外文系任主任,教务长唯一的要求是“少穿太花的裙子”.聘教师、编教材、开学科会议,外文系的学术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其时,丈夫工作变动,家已搬至台北,三年期满后,齐邦媛告别了中兴大学,受台北国立编译馆馆长王天民之邀,担任人文社会组主任.对文学的大量吞吐有了用武之地,终于可以将台湾文学用英文介绍给西方世界了,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余光中等五位教授的协助下,历时两年,《中国现代文学选集》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发行.选集出版后,华盛顿大学出版社转来十六篇评论文章,几乎全是肯定的赞誉.

国内,二十年的政治风云几乎令文学断裂,这套选集,是第一次比较完整充实地介绍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英译本,后来,作为教材,它走进了美国的大学,齐邦媛为中国文学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

在编译馆,齐邦媛兼任教科书组主任.当时的暂用本教科书,受到的批评太多,尽管大家都在喊“救救孩子,还给孩子读书的乐趣”,却没人敢直说是政治色彩太浓.她决心改革.在那个尚未完全开放的社会,要想编一套真正的国文教科书,而非政治宣传品,这是个大难题,需要挡住旧势力的各种攻击.处于漩涡中心,稍有不慎,就有被请进“保安大饭店”(警备总部的别称)的危险.

齐邦媛做好了迎战准备,她撤去了那些政治文章,新增了现代小说、散文、诗歌,果然,国文一、二册初拟篇目提交编审委员会不久,就收到教育部一位教授“忽略国家民族意识,选文有幼稚的新诗和翻译报导文章,不登大雅之堂”的指责.齐邦媛亲自去解释,最终,她的不卑不亢、谦虚诚恳赢得了尊重,换来了教授的“一杯好茶”.

编第三册时,她推荐了黄春明的《鱼》,时未能通过,反对最激烈的是资深编审者洪为溥先生,他说:“这篇文章讲小孩子骑脚踏车,在山路上将买给爷爷的鱼掉了,回到家反反复复不断地喊,我真的买鱼回来了!相当无聊,怎么讲呢?”齐邦媛用美国课本中选用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一段话作为例子说服他:“‘明天,又明天,又明天.一天又一天在这碎步中爬行,直到注定时刻的最后一秒.’一个简单的字,一再重复,它所创造的意境,老师大有可讲之处.就像《鱼》,小孩不断重复‘我真的买鱼回来了’,也有令人玩味低回之处.”

第二次讨论正酣时,洪为溥突然站起来说:“我们的学生百分之八十在乡镇,对《鱼》中祖父和孙子之间的感情应是很熟悉,这样朴实的情景会让他们感到亲切.”通过,齐邦媛热泪盈眶.

国文教科书一直是舆论的焦点,每本书定稿都有“声音和愤怒”,父亲调侃她“当了芝麻大的官,却惹上天天上报的麻烦”.一版六册国文教科书定稿后,齐邦媛去请台静农题写封面,台静农赞赏地说:“敢这么编国文课本,有骨气!”

编译馆五年,齐邦媛做了很多改革,完成了多项计划,包括:翻译中国现代文学创作进军世界文坛;放下“政治正确”的尚方宝剑,从文学的角度新编国中国文教科书;以及编纂西方文化经典和“现代化丛书”.王天民馆长离职后,她也从编译馆全身而退.

1977 年, 台大聘请齐邦媛教英国文学史,她欣然前往,那是她的终身志趣.在她授课的第“十六教室”,第一堂课就盛况空前,座位全部坐满,后面站到贴墙,连窗外也站满了人,她一度怀疑自己走错了教室.讲台上,对着选择文学的青年人,她像当年的朱光潜老师一样,用一生最响亮的声音朗诵雪莱的《西风颂》:

啊!狂野的西风,生而犷烈的秋风——

枯萎的落叶,在你倏忽而至的吹拂下,

飞旋如巫者横扫的鬼魅,……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首不老之歌,让她回到二十岁的心情,每每站在台湾哑口海的岩石上,总会想到东北巨流河,这一生的故事,她想写出来.81 岁时,齐邦媛开始撰写《巨流河》,历时四年,完成了这部史诗场景的自传.她的学生、著名作家简媜以“一出手,山河震动”来形容此书的份量.在和简媜的对话中,齐邦媛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很够,很累,很满意.”

(摘自《各界》

括而言之,此文是关于齐邦媛方面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齐邦媛和巨流和巨流河相关齐邦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崔媛:辛勤耕耘,只为那曾经许下的学医梦
崔媛是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的一名药剂师 说起药剂师,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金庸笔下的黄药师,大宅门里的百草厅,更让人想到那些千奇百怪,有着千年历史,存在于中华大地之上的百味中草药 中医中药,在神州大地传承千.

好军嫂吴红媛:我骄傲,我是军人的妻
文本刊记者 辛彩霞吴红媛,甘肃省森林兰州大队教导员张顺义的妻子,9年前,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工作,吴红媛放弃大型国企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追随丈夫来到兰州,在陌生的环境里从零开始 面对不解,吴红媛说&ldq.

梁邦昌:弘扬酒文化,彰显白酒核心价值
又一次见到梁老,是在不久前参观茅台大商、收藏家许大同丰富多彩的收藏馆时 年愈80的梁邦昌是一位性情中人,他认真的端详每一件藏品,并如数家珍地不时回忆起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参观之后,中国酒业记者再次与梁.

逐梦人李邦强:龙泉大明官窑青瓷复兴者
2016年9月初,第十一次G20峰会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 作为国际盛事,本次G20的举办标准相当之高 主办方对接待与会嘉宾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均务求尽善尽美,即便是作陈列赏看之用的艺术品也不例外 本文即从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