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社会实践相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实践观思想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社会实践论文写作 时间:2024-02-2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实践观思想,该文是有关社会实践参考文献格式范文和马克思和社会实践和思想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社会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社会心理学论文马克思哲学论文和谐社会论文

史佳韵

摘 要:众所周知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从未停止,尽管如此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争议,而且通过阅读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观研究中,关于列宁对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的研究不够丰富.马克思哲学的基石是实践观,这就要求我们对马克思哲学实践观要有全面正确地认识,从而真正理解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8)01-039-03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理论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而实践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这也是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对此,国内外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上,都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认识和研究上的不足与缺陷.为了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我们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对世界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中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断章取义的理解和解释,避免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误读和曲解.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西方哲学中对实践的理解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而且对马克思影响最大的是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

康德将“实践”概念正式引入到哲学中,并以自由为核心,构建了西方近代第一个实践观.康德哲学的实践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原则,认为对实践理性的关注和重视也就是对主体性的关注和重视.可见康德关注点也在于人,但是在他那里实践只是作为自由的源泉而存在,对实践的理解不够彻底,因为他并未正真从主体性出发来理解实践.而马克思则认为,实践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黑格尔的哲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之前最为完善的实践观.他不仅仅从主客体的方面理解实践,还从主客体的统一中阐述实践.通过阐述“劳动”这种具体的实践形式,揭示实践本质的规定性、基本特征等,同时“劳动创造人本身”的思想也是以唯心主义形式表现出来的.但他的实践仅仅局限于精神、观念的活动层面上,只是作为抽象的理念活动而存在的.①

但不管是康德还是黑格尔,他们所谈及的实践都只是一种理性的、精神的实践.而费尔巴哈则以唯物主义为阵地走上了感性的道路,费尔巴哈对人及其实践活动做出了感性的解释.遗憾的是费尔巴哈对人感性直观的理解也制约了他对实践的理解.他只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不知道“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这构成了费尔巴哈实践观的根本缺陷.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过程,是在批判与吸收前人实践观的合理内核、结合时代背景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完善的.从马克思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产生,探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演变历程,就能感受到作为马克思哲学大厦支点的实践观所蕴含的本质和内涵.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实践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早期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在《博士论文》时期已经开始关注实践问题.大多数学者在研究马克思实践观问题时,一开始就将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时间定位到《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一文中.实际上早在《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已经提出了实践的问题.在当时的马克思看来,哲学的实践本身是理论的,实践是一种理论批判活动.尽管这个时期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尚未走出唯心主义的范畴,但马克思已经开始带入实践的观点进行哲学思考,将实践作为考察现实世界、哲学和对象世界与自我意识的关键点.

而在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达英国,进行工人阶级状况调查.在此期间,恩格斯提出了用暴力革命形式推翻统治阶级的思想.虽然他当时还没在实践范围内对这一思想进行详细论述,但这些已经表明,恩格斯的实践思想越来越多地增添了现实生活的内容.

2.《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动摇.在《莱茵报》工作时期,马克思由于接触到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等现实问题,他逐渐意识到许多现实的问题单靠理论批判无法解决的.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这一时期,恩格斯开始转变他的实践观,也是通过批判英国政治经济学、考察社会生活的政治方面来实现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重要著作中,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剖析,从唯物主义立场去试图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一系列行为,加速了恩格斯的实践观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那时,恩格斯已经触及到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对自然界的改造中所起的作用.此时,恩格斯并未做出较多解释,而进一步的发挥这种思想,则是在后来与马克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二)马克思的实践观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1.《德法年鉴》时期.当马克思发现“理念的力量”和“理论的批判”根本无法解决现实问题以后,他开始转向费尔巴哈哲学,并试图在其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马克思在受到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影响后指出,必须将理论批判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马克思虽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同时也指出了他的缺陷,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过多强调自然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政治.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影响下,实现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超越与批判,开始构建唯物主义实践观.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是指针对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指针对现实的批判.同时,要看到,虽然二者的作用范围各不相同,但是当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候,理论同样可以成为现实的力量.可见,马克思的实践观在这时已经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对理论和实践做出明确的区分.虽然这一时期马克思把实践主要理解为革命斗争,仍然有待进一步发展,但是他已经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

2.《1844哲学经济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在《手稿》中,概述了实践的特征.他认为,“实践是人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客观性活动,实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社会性的活动”②.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在《手稿》中对实践对于认识的作用进行了阐释,“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③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能动地改造世界,甚至理论难题的解决同样要依赖于实践.《手稿》是马克思实践观雏形形成的著作,文章对物质生产劳动进行了重点考察、特别是作为最基本实践形式的“异化劳动”.通过异化劳动这种形式,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同时,马克思已经萌发出了,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存在与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这一思想.

3.在《神圣家族》中,进一步阐述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主义立场,深刻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同时,马克思对《手稿》中雏形的实践观做了进一步发展,对物质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开始着手进行研究.两人明确提出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他们认为只有以物质生产的实践为出发点,才能对历史做到正确的了解.并且马克思、恩格斯还在文中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创造作用,强调了无产阶级在创造历史中的革命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④至此,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革命实践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且将革命实践的主体确定为人民群众.在这里马克思实现了实践观的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终形成和确立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终形成.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同年11月又和恩格斯开始创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通过这两部著作,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的每一条观点,都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1)在《提纲》中,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将实践问题作为自己创立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并阐明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哲学最基本的观点.(2)马克思从实践观出发去理解思维、观念的产生,提出了实践是一切关系的基础,解决了哲学界在认识论方面的悬而未决的难题.(3)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指出,人的改变和环境的改变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4)马克思基于实践考察人与社会的关系,指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5)马克思提出,推动世界改变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强调人民群众一旦掌握理论的武器就会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关键所在.

在《形态》第一部分中,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批判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只注重纯粹的理论批判,对解决现实问题没有任何作用.马克思基于实践观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包括物质生活决定意识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观点.并基于此进一步论证了,有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在资本主义之前就存在着.同时,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性,论证了什么是历史发展的秘密,论证历史由人民群众创造.

至此,马克思已经将实践范畴上升到整个马克思哲学的基本、首要观点.马克思正式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

(四)列宁对实践观的丰富和发展

1.列宁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思想,阐述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涵盖了列宁早期实践的观点,概括地说列宁这一时期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将认识同实践结合起来并把认识置于实践的基础上,强调实践的客观性及其对认识客观性的证明,这就是列宁这一时期实践观点的主要内容.”⑤在《哲学笔记》中列宁认为认识世界的途径是辩证的实践,而且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包括了两次飞跃.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容的丰富.列宁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善”的唯心主义命题,对黑格尔的合理思想进行了充分肯定,即实践的理念是行动、而人的行动是一种“合目的性的活动”这一思想.因此列宁指出实践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实践的目的性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它并不是脱离外界的纯主观的要求;(2)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的优点;(3)“实践高于认识,认识只是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从属于它的,是为了满足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⑥,强调必须将实践和认识相结合.

结合相关材料,我们可以将列宁实践观点的发展大致描述如下:列宁最初强调的是实践的客观性,紧接着论述了实践的能动性以及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最后达到对实践活动的本质关系的全面具体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列宁逐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传统和黑格尔哲学思想的消极影响,从而使实践观点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三、结论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哲学在历经了100多年时间的考验后,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被人们学习、研究、丰富和发展.笔者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源头进行厘清和分析,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原著梳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脉络,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思想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理解了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学习,更加坚定了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现代人在理解世界和实践地改造世界方面,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我们面对这个充满困境和危机的世界,愈发感到困惑和不安,我们希望哲学能为我们提供一个世界观的图景,能够科学完整地把握当代人的发展难题.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恰恰为理解当代人的发展难题提供了一个科学视角.因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构成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以及人与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所以,通过从源头厘清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的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

注释:

①陈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海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2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6

⑤王民朴.列宁实践观点的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西南大学学报,2010(4)

⑥卞敏.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82

[2]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6

[3] 卞敏.列宁<哲学笔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 杨耕.如何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第二章[J].教学与研究,1997(5)

[5] 石云霞,蔡晓良.马克思的自由思想探究[J].理论月刊,2004(12)

[6] 赵家祥.关于人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5(8)

[7] 张甲秀.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仅仅是<神圣家族>的后奏吗?——对学者英格·陶伯特所持观点的反思[J].文教资料,2008(9)

[8] 王民朴.列宁实践观点的发展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J].西南大学学报,2010(4)

[9] 徐水华,刘勇.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生成逻辑[J].前言,2011(3)

[10] 王国敏,王增智.中国传统文化何以能“套解”马克思主义——基于几组概念内涵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4(6)

[11] 姚何煜.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究.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02

[12] 舒江华.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当代价值.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13] 何燚.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探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4

[14] 王永山.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

[15] 于海涛.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概念.党校硕士论文,2004

[16] 尤作欣.试论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的社会关系.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17] 黄克亚.马克思主体观研究.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

[18] 王慧霞.论马克思哲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伟大变革.延安大学硕士论文,2010

[19] 王卫华.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20] 楚金光.马克思实践观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1] 赵文清.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湖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22] 钟志东.马克思的文化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华侨大学博士论文,2011

[23] 夏红蕊.论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培养.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4] 闫青.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早期实践观.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2

[25] 陈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研究.海南大学硕士论文,2013

[26] 李志华.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及其在哲学上实现的变革.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作者简介:史佳韵,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若佳)

括而言之,这是一篇大学硕士与社会实践本科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马克思和社会实践和思想方面论文范文.

列宁的党报思想
陈力丹列宁的党务和国务活动几乎与党报的报刊活动是一体的,他一生中创办和编辑的报刊有40多家,这是由于沙皇专制制度对俄国反对派报刊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所致,报刊存在时间多不长久,需要经常改变名称才能得以继.

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
贾忠贤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意识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意识中的一部分,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 在.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与我国新型城镇化
王丽晶(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87)摘 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领导集体.

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传播的视角:世界交往
19世纪上半叶,“世界”的概念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巨大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民族无不以某种方式同其他所有民族相联系 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