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小学数学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与小学数学核心学习习惯培养例谈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主题:小学数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9

小学数学核心学习习惯培养例谈,本文是关于小学数学自考毕业论文范文与小学数学和习惯和学习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杂志小学数学论文大全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育杂志

【摘 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任务,养成会问善思的学习习惯,则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深度思考的习惯和自我反思的习惯,让“习惯”为“思维”插上有力的翅膀.

【关键词】思维;思考;习惯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力,是数学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任务.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问题的提出与有效的思考.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核心学习习惯:

一、质疑问难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充斥着老师的满堂问和学生的不停答.回答问题时个个争先恐后,让他们提出问题时却瞬间鸦雀无声.这无疑反映出我们的孩子已习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却缺乏主动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孩子敢问且会问呢?

1.敢问——创设宽松的环境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相当大一部分孩子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敢问问题.因为经常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底下的同学即发出“太简单了”的嘘声.时间长了,大家就都不提问题了,不约而同地变“聪明”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老师有必要站出来及时肯定提问的同学很勇敢,能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并寻求帮助,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回答他的问题.可由提问者指定某位举手的同学回答,如果答案令他满意,则可获得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形式,让提问者和回答者得到鼓励,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

2.会问——先思考后提问

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做到“会问”,努力做到先思考后提问.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类学生——他们性格活泼,反应敏捷,也很爱问问题,但通常是一些肤浅的、不需要经过思考就能解决的“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应指出:自己没有思考过、尝试解答过的问题最好别问.因为这就好比在给别人出卷子,考验别人,这样的求助是不礼貌的.提问时最好能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提出具体的困惑点,这样的求助更容易得到大家有针对性的解答.

二、独立思考的习惯

身处信息泛滥的时代,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这都需要每个人经过独立思考并做出理性的判断.而数学作为一门培养理性思维的重要学科,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1.质疑——独立思考的前提

一个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张和判断的人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做出的判断通常不是基于自己的思考,而是出于盲从.从这个角度看,质疑精神无疑是独立思考的前提.培养质疑精神首先应该打破“凡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这一神话.老师可以“出错”,学生要敢于“纠错”,在找错纠错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自信和勇气.其次,应尽可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应想想能否补充新的证据,如果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又有什么依据.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大脑的惰性,培养质疑精神,进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时间——独立思考的保证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最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因为老师只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而没有启动他们的思维.而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能让孩子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老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请几位先举手的同学回答,这样会导致其他同学被迫中断思考,停下来倾听发言.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舍得花大量时间才能换取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于已有答案的同学,教师可以走到身边倾听他的想法,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或进一步的追问.等到大部分同学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再组织交流,这样才能引领更多的孩子参与思考.

三、深度思考的习惯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信息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这就要求大脑在浏览、扫描信息时变得更快捷,更高效.与此同时,大脑功能变得更机械化,也更难以进入深度思考,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正在不断退化.如何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1.追问——引导步步深入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老师一抛出问题,下面立刻小手成林.可一站起来回答,发现孩子的答案容易停留在表面,思考不深入或不够全面.这时老师如果能抓住契机,进行有效的追问,则将进一步推动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如: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是9厘米和5厘米,求它的周长.大部分学生得出周长9+9+5等于23厘米就停止思考了.追问:还有别的可能吗?学生思考后又得出5+5+9等于19厘米.再问:“如果本题中的5厘米换成4厘米,这时的周长是多少?”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得出周长9+9+4等于22厘米或4+4+9等于17厘米,再追问:“确定吗?”这时,逼迫学生重新审视解题过程,发现第二种解法两条短边之和没有大于第三边,无法构成三角形.因此,此题只有一种答案.追问无疑能打破学生的思维舒适圈,逼迫学生不断地思考,从而使思维更全面、更深刻.

2.辩论——引发思维碰撞

一个人思考时,常常不能兼顾多方面,而且容易走进牛角尖.如果把你思考的成果拿出来和小伙伴们进行碰撞,往往能擦出思维的火花.辩论不仅可以理清自己的解题思路,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使思考更深入、更全面.如在教学正负数时,对于“0是不是正数”.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方认为负数带负号,正数可以省略正号,0不带负号应看做省略了正号的正数;另一方则认为正数可以不带正号,可不带正号并不一定都是正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点应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经过一番唇舌战,最后大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思维更全面、更深入.

四、自我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指对自身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和再检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限制,常常热衷于做题,却不善于对解题思路进行检验,不善于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那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

1.自问——合理吗?为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孩子做完一题是一题,一味往前赶却不懂回头看.有时候只需要多问一句“合理吗?”就能发现问题,可学生往往因为没有这一习惯而错失了纠偏纠错的良机.

如:已知小红得了11朵小红花,比小丽红花朵数的2倍多1朵,小丽有几朵红花?学生列式:11×2+1等于23朵,如果自问:“合理吗?”就能发现小丽的朵数不可能比小红多,从而进一步检查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修正答案.类似的反思还表现在对计算结果的估算上,当算出得数后只要回头与估算的结果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在探究的过程中则应让学生多问自己“为什么?”“依据是什么?”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将促进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升学习的能力.

2.自省——有什么规律?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也许做不到“一日三省吾身”,但如果在某个问题解决后,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寻求规律,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学习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回顾、比较各种方法,发现所有的方法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再通过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果学生能及时反思解题的过程,深刻理解转化的思想,那么之后对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将水到渠成,毫不费力.自省是对问题的思维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慎重地回顾、分析和检查.它不但有利于调整和改善思考方式,还能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只有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慢思、深思、细思、反思,让学生学会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地进行思考,才能培养“理性思维”,并逐步走向“理性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祖希.我国教学核心素养研究进展[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7)

[2]徐志刚.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辨析[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

[3]郑毓信.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小学数学教学180例[M].2017(9)

此文汇总:这篇文章为关于对写作小学数学和习惯和学习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小学数学本科毕业论文小学数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培养策略与
【摘 要】 数学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学生主导,自主地思考、自由地讨论、主动探究,文章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探究的能力、应用的能力……方面,研究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关键词】 数学;核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 要】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我们明确知道,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好数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教导学生怎样学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意识的培养
创新,不仅指为整个社会,整个人类文明带来变革的新质因素的产生,也包括对于自我具有提升生命质量的发现和开拓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和实践
【摘要】如今,我国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因为数学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