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经济管理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路和模式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主题:经济管理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1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思路和模式,本文是关于经济管理类专升本论文范文和合作办学和校企和经济管理有关硕士论文范文.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农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经济管理杂志社宏观经济管理杂志社

一、高校与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和地方经济等外界环境因素紧密相关,必须和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融合在一起,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若是关起门来办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严重脱节,毕业生不受企业欢迎,这样的专业是没有生命力的.而校企合作正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第一步,是促进经济管理专业获得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

1. 前瞻性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有利于快速了解包括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需求.只有掌握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提供保障[1].

2. 有效地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

企业在市场的历练中积累了大量经营、管理型人才,他们可以来高校做教授,而且不需要*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合作,还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足的矛盾,加速专业课师资的成长,同时,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实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3. 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

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整个企业运作过程的实训、实习机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在企业体验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市场调查、项目开发、营销策划、*销售、财务管理、投融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意识.

4. 可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并为服务地方经济搭建平台

其一,企业是教师开展社会调研的基地,校企合作过程中,有利于教师发现有价值的科研课题,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企业,在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其二,校企合作可以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方式组建的知识是经济管理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师、学生与企业频繁而紧密地接触,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情的完整性,缩短学生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距离,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的学生.其三,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性强,总结概括能力强,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可以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业务论证咨询等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 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是学生得到锻炼的过程,也是企业了解学生、选拔人才的过程.当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结束后,企业对自己中意的学生具有选拔的优先权,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招聘合格人才的成本.

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

1. 缺少对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硬性约束和激励措施

尽管高校发展迫切需要师生们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但无论是学校一级,还是院系一级的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都没有要求师生走出校门的硬性规定,也缺少激励师生们走出校园到企业实践的有效政策,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来不被学校列为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计算范围.而社会考察、调研是个耗费精力很大的活动,需要任课教师和教研室付出相当的智力、体力和人脉资源,在缺少有效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尽管学校领导也多次倡导,但实际成效不大.

2. 主动到企业实践的教师数量有限

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教好书本知识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特别是从事基础课的教师,认为根本就没有必要走出校门,甚至有个别教师认为社会实践理论性不强,搞不出来什么科研成果.只有部分专业课教师意识到了应该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实践,但又感到费时费力,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的成效,所以积极性也不高.

3. 聘请的校外教授数量不多,质量不高

近几年来,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在校外聘请了一批教授,为师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筛选不严格,一些水平不高的业内人士也被聘为教授,来高校讲课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2];另外,由于开门办学的力度不够,高校对社会上有水平的业内人士了解和结交的较少,可供备选的教授人选有限,以至于连质量不高的教授聘请的数量也不多,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开门办学的要求.

4. 校企合作模式单一,且尚未制度化

校企联合模式只是寻找二十几家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另外,聘请了一些教授定期到校园给学生做专题报告,平时任课教师与实习基地企业之间联系较少,校企合作尚未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三、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路

1. 提高思想认识,使教师人人具有危机感

这需要对教师进行广泛的动员,将现行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现实告知教师,并通过对社会专业人士有计划的引进,对现有教师的工作岗位产生冲击,使教师人人产生危机感,才能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动力和热情.

2. 出台激励措施,调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参与社会实践,不能仅凭教师个人的自觉性和自愿性,还应有硬性规定,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到1-2 个企业深入调研,结交企业界的朋友.但其前置条件是学校或院系对该项活动要有完善的激励政策.因为实践活动的成本很高( 包括时间、精力和资金方面),学校和院系应出台专门的规章制度,拿出足够的补贴,以激励教师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 通过联系毕业生,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

不少学生已成长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层关系和企业展开合作.利用毕业生的人脉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与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并开展较深入的校企合作项目[3].

4. 严格筛选教授及合作企业,并纳入动态化和规范化的管理

对教授应从学历、能力、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讲座水平等方面严格把关,宁缺勿滥;对合作企业,也要从企业文化、社会知名度、诚信度、经济实力、企业资质等方面严格筛选,要选择专业度和成长性高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对筛选上的企业及业内名人要颁发有时间期限的基地标示牌和聘书,每年对合作单位及教授进行定期回访,对作用发挥不佳的基地终止合作协议,对不称职的教授终止聘约.

5. 成立对外联络机构,与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有效合作

校企合作,需要经常进行联络沟通,不是每个任课教师都能轻易做到的,需要院系成立专门的联络机构,有专人负责对外联系,并根据企业的需要及具体情况,整合学院的教师资源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比如,成立专门的调研小组,为企业开展专项研究,论证企业的营销方案,承揽企业的市场研究业务等.

6. 对学生推行“双导师制”教育,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企业

所谓“双导师制”,即为每个教学班级配备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内导师,由学院的专业课教师担任,另一个是校外导师,由我们在企业做高层管理的优秀校友或实习基地的高管担任,学生同时接受校内老师及企业高管在学习、考研、实习和就业方面指导的教育过程.企业导师能为学生介绍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企业工作流程,参与一些企业活动和高峰论坛,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4].

四、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1. 实习基地模式

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实习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3].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降低了教育成本.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2. 班“订单式”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培训协议,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企业高级管理型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较深层次的合作,由企业选送生源,培养对象全部是企业的员工.教学计划由双方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共同制订.理论教学由学院承担,依据教学计划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实训环节被安排在企业中,由双方共同指导.班教学即“订单式”培养方案开设的课程可分两部分,一是校内理论及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二是企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企业管理工作实务类课程、企业文化和社会实践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市场调研、模拟实习、案场实习等.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与10 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制定“2+1+1”模式的班“订单式”培养方案,开设了如CEO 班、尚承班、ID 班等多个企业班,即前2 年的教学计划由学校制定,第三年由校企共同制定有关企业工作的教学计划,最后一年进驻企业实习,考核合格即可被企业留用,直接就业.

3. 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和科研合作模式

咨询服务,即高校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政策分析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为客户提供有价值解决方案的.在此过程中,可加强学校与企业管理层的紧密结合,促使学校随时关注行业与市场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既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还能为案例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科研合作,即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包括项目案例研究、企业发展专题研究和对策方案研究等.这些研究项目,既可以是来自合作企业自身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也可以是所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亟需解决的棘手问题.在合作中,高校贡献人力资源,企业出课题研究经费和必要的人力协助,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研究成果双方共享[4].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与洛阳市多个企业协会如洛阳中小企业协会、洛阳商会、女企业家协会等签订有合作协议,合作多个横向课题,解决企业或行业中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企业策划商业运营方案如凤翔岭山庄,取得了科研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4.“三位一体”培养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即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上,为每个教学班级再配备一个专属的实习基地[5],这样,每个班级从大一开始就同时具有一个校内导师,一个校外导师和一个专业实习基地,实现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让学生较早地接触企业和社会实践,为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5. 企业家进课堂

即选择一些社会声誉好、有理论水平和市场经验,且口才好的企业董事长或高层管理人员,将其聘为教授,请他们来学校开专题讲座,或讲授一门实务性专业课程,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来弥补高校实务型课程师资严重匮乏的缺陷[6].对于一些成功的企业家而言,高校教授既是一个社会荣誉,也是一个回馈社会的渠道,部分企业家非常愿意到高校传授职场经验和自己对行业发展的真知灼见.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组织了多年企业家进课堂,充分调动各方人脉资源,积极寻找能够为学校提供实践性讲座的企业家来商学院讲学.同时,在选定的企业家中选择作为课外导师,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这使企业家可以把直接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提升工作能力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上文评论:上述文章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合作办学和校企和经济管理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经济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经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通过研究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改革中的不足,发现经管类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与学生毕业工作衔接不紧密的现象,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三点建议,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经管类人才 关键.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方向的改变,生产性的服务和生活性的服务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积极发展服务业的新领域,推动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酒店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服务业中最具潜力.

浙江省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分析
摘 要 随着浙江省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巨大,同时不少高职院校培养的汽车类专业学生就业困难,流失率又高,其职业素养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 为此,我省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按照国家和浙江省.

谈高职汽车维修类专业校企合作改革和
摘 要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一直是高职教学的主要目的 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途径,因此,探索高职汽车维修类专业校企合作改革的措施十分必要,可以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确保校企.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