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关于心理健康类论文怎么撰写 和探究式学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类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主题:心理健康论文写作 时间:2024-03-10

探究式学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该文是关于心理健康相关论文范例跟探究式学习和心理健康和应用研究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000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特点、课程目标、对象特点等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因此很有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当前将探究式学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中存在着轻视体验分享、缺乏创新、忽视教师引导等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视体验分享、加强创新、强化教师引导等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CA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5843(2017)12 -0106 -04

[ DOI] 10. 13980/j. cnki. xdjykx. 2017. 12. 020

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消除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隐患,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大学生身心良好的发展,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题中应有之意.在201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充分尊重掌生的主体性,调动其积极性”[1].探究式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教学改革以来,虽然针对探究学习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是探究式学习实践研究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对于探究式学习方式在高等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则不足,为此将探究式学习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探究式学习概念及其特点

(一)探究式学习概念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过程.具体来说,探究式学习是指在通过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参与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1.开放性

探究式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不确定的.探究式学习解决的问题来源于现实与生活,由于现实与生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具有开放的特性,所以从探究式学习的内容来源上说具有开放性.此外,探究式学习的开放性,还体现在问题的选择、确定及解决方面都是开放的.选择什么样的具体问题作为探究对象,这从根本上说也是不确定的、是必须依据现实中的需要进行确定. 2.情景性 从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可以看出,探究式学习是建立在特定情景之上的教育.探究式学习必须从特定情景中着手,脱离特定情景的探究式学习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从探究式学习条件的准备,还是在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等一系列环节,都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这里探究式学习情景主要指人为的学习环境,从开始创设的情景到最后发现解决问题等环节都是人为的学习环境,探究式学习的整个进程离不开情景,为此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具有情景性. 3.自主性 探究式学习者本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是探究式学习最为核心的因素.可以说没有学习者本人的自主性,是不可能完成探究式学习任务的. 4.实践性 探究式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思想,而且更是一种学习实践.从名称来看,“探究”二字本来就带有实践特性,不论是思想认识方面的探究,还是现实活动方面进行的探究,离开了学习者的实践,探究式学习是不能够正常开展下去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

(一)探究式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学生能够自主解决一切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实这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络目的.“教是为了不教”[21是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一切教育都是为了从他教的“教”达到受教育者的“不教”,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教学规律属性.心理健康教育必然遵从教育教学规律,为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达到学生不再需要外界帮助,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教育的目的.探究式学习理论来源于当前最为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众所周知,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特征是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积极主动构建的,而不是依靠教师强行灌输给受教育者的,充分肯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地位,将学习者是否能够自主建构知识作为衡量建构主义学习的根本标准.那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探究式学习范式自然也就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自然就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所应用.

(二)探究式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探究式学习改变了机械的死记硬背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解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大学生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将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助力大学生积极探索自我心理健康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活动能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大掌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求的特点是完全一致的,为此可以说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的理性选择.

(三)探究式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

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必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动特性.探究式学习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的学习,这显然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引导帮助下学生最终完成探究任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针对现实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传授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实际上这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教育目标.

(四)探究式学习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均衡、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的不同会展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他们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从理想和现实中认识自己,追求自我的完善,从而实现自主和独立.探究式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就能够达到调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目的,而且迎合了大学生在关键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了他们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

三、当前实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心理活动的参与性,轻视体验与分享

探究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以及团体心理活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探究机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问答”形式的课堂互动方式.但是,大多心理课堂中组织的心理活动偏重于学生的参与性,而忽略了学生对活动的体验和分享.很多课堂中学生更多的是流于分组讨论、心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他们能够热烈地讨论,“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表现也热情活跃”[4],但是他们只是认为好玩,觉得这种上课方式很轻松,而且很多教师也将教学重点放在活动的组织安排上,认为热烈活跃的课堂气氛就践行了探究式学习的理念.而心理健康课程的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注重通过对活动的参与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其他人共同探讨活动的意义,从而将参与和分享结合起来,这才是探究学习的目的所在.

(二)课程内容泛化,缺乏新意

真正的探究式学习是组织学生参与访谈和调研,让他们自主分析研究内容,所以心理健康课程探究内容不宜泛化,避免将探究学习变成形式化的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度倾向经典内容的探究学习,陈旧的课程内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为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忽视教师引导

采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这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机会.很多时候,教师安排完课堂活动后,只参与最后的活动评价和总结.由于自主空间大,“学生存在个体差异”[5],有些学生茌还没有掌握新课程意义时就进入自主学习,会产生相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学习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合理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式学习,在活动中教师也应适时介入,调整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取的.

四、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策略

(一)重视心理活动的体验分享

针对当前大学生课堂心理活动中偏重于学生的参与,而忽视学生对活动的体验与分享的问题,解决之道就是重视心理活动的体验分享.在解决之前很有必要对于所采用的探究式学习目的、本质进行澄清,只有澄清这些,从思想认识上解决问题,才有助于课堂上对应用实践问题的解决.探究式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追求表面参与学习的情景,而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然这不是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不重要,而是说参与学生人数的多少、学生参与的表面气氛如何,这些不是衡量探究式学习的根本标准,而学生是否能够自主通过探究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在澄清了探究式学习根本目的、本质之后,下面就来具体地论述重视心理活动的体验分享.首先,要认识到重视心理活动体验务享的重要性.之所以要重视心理活动体验分享,可以从两方面去考虑,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大学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或者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教育目的是教学的纲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6],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说亦是如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其发展.而要实现此目标就必须对大学生的真实想法有深刻把握,学生体验分享其实就是了解大学生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方面来说必须重视心理活动的体验分享.其次,营造良好的心理活动体验分享的氛围,也就是创造心理活动体验分享的环境.在营造环境的过程中应该依据服务对象人的特点,也就是了解当时大学生情况然后再营造人为的心理活动体验分享的环境.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情况不完全一样,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心理活动体验分享氛围模式,一切还是要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最后,提供分享心理体验的机会.这里主要是指时间安排上面、配套措施方面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体验分享的机会

(二)创新课程内容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课堂探究内容缺乏新意,具体表现为探究内容侧重经典泛化,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应该明确课程内容服务的主体目标,也就是说课程内容是为谁服务的.由于课程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为此应该从当前教育教学角度去阐述课程的主体目标.当前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为师生互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都是为学生服务的”[7].其次,应该选择为课程内容服务主体,也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方法为课程内容服务.当然这里选择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在了解服务对象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服务对象个体的方式方法.最后,确定合适的课程内容.这里课程内容的确定应该依据服务对象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这样才能够保证课程内容具有新意,有助于学生的接受.

(三)强化教师引导的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式教育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当前探究式学习运用中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处理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造成的.其实在教育教学关系中,教师与学生都相当重要,需要二者相互配合,将各自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够处理好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忽视教师的引导,解决对策就是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这需要从思想认识和实践两方面来落实.在思想认识方面,可以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可以通过实践体悟两种方式来强化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实践方面,无论是研究主题的选择、情景的设置,还是探究进程、结果反馈等都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强化教师对探究的引导,而不是对学习的决定,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教师引导的度,不能够过分弱化教师的作用,但是绝对性的强化教师作用也是不可取的.对这个度的把握也是必须通过实践进行的,通过实践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崔艳.团体训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料技创新导报,2012( 28):170 - 171.

[2]任苏民.“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历史起源和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17( 03):24 - 29.

[3]赵敏.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 03):88 - 90.

[4]吴敏,李明军,孙轲,李春云.大学生身体素质练习发展中的实验研究[J].思想战线,2011( S1):512 - 515.

[5]崔国强,韩锡斌,王淑艳.学生控制源倾向及其它个体差异对在线学习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2014(08):55 -61.

[6]刘米娜,杭春梅.肩负学术使命,传播体育价值,引领学术潮流——《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学术期刊引领力”论坛综述[J].体育与科学,2017( 03):1- 20,26 - 39.

[7]崔苗苗.让课堂生命涌动——刍议精彩课堂打造与学生乐学模式建构[J].中国校外教育,2014( 22):184.

(责任编辑:刘宇)

简而言之,这篇文章为一篇关于对写作探究式学习和心理健康和应用研究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心理健康本科毕业论文心理健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有帮助.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摘要当前高……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使得大学生的优越感逐渐消失,其在学习、交往、环境适应以及情绪和自我调节……多方面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日益突显 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处理不当,这些问题将.

艺术设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一、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定义设计和艺术一样,从人类开始就已经存在了,它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设计”就是借用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物质手段将技术与艺术、审美和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积极心理学导向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积极心理学导向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张 艳(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摘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时刻关注的问题 结合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积极心理.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4 2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871j cnki kjwhc 2018 07 070摘要当前我国互联网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网络普及率较高,再加上大学生群体是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之一.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