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文化建设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解构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主题:文化建设论文写作 时间:2024-04-02

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解构,该文是关于文化建设类论文范例跟框架解构和建设和文化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文化建设论文校园文化建设论文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董洪亮

【关键词】学校文化;框架;符号;动力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4-0062-02

任何一所富有生机的学校,都会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宝应实小”)也是这样.他们在“让每一片叶子都美丽”的总体追求之下,非常系统地推进着学校的文化建设.他们对于文化建设的系统思考和实践,向我们清晰展现了不同学校在建设自身文化时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表现为文化建设自身应有的框架.或者说,一所学校,如果不能形成明确的文化建设框架,文化的改善和进步是很难发生的.这种框架主要包括“符号、结构和动力”等三个核心要素.

一、文化建设是一个符号经营过程

符号是文化的根本所在.建设文化而不去经营某种符号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文化建设为什么需要确定某个文化符号?这与“文化”的本质有关.何谓“文化”?“文化”的本质就是某个特定人群对于某个对象的共同理解与解释.比如,在远古时代,人们看到天上雷鸣电闪,非常害怕.他们搞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人们对于自己不清楚的事情是尤其不安的.于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尝试对这个现象做出解释.他们可能会说,因为天上有雷神,雷神一不高兴,就会震怒,就会弄得电闪雷鸣.大家一听很有道理,于是产生了共同理解.有了共同理解和对于现象的解释,接下来他们就知道该如何做事了.比如,为了防止雷神震怒,他们可能会去献祭,会去叩拜.远古时代的各种文化就是这样诞生的.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同样如此.

文化的本质告诉我们,文化是一种有对象的社会存在.对于学校文化来说,这个对象主要就是“教育”.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首先就是让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形成共同一致的理解和解释.什么是教育呢?这个问题很抽象.对于抽象的东西,人们很难形成共同一致的理解.所以,从社会技术的层面,我们往往采取类比的方式,用某种东西去比喻“教育”.在这里,“教育”是本体,而这个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本体的东西就是喻体.喻体就是文化符号.没有符号,我们就很难达到对于教育的共同一致的理解.

宝应实小为自己确定的文化符号就是“银杏”.“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可能说不清楚,但是,“银杏”是什么样子我们大家都很清楚,意见都很一致.有了“银杏”这个特定的文化符号——喻体,学校中的全体成员对于什么是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教育,也就容易形成共同一致的观念.“银杏”是“坚毅的、正直的、奉献的、向上的”,因此,我们学校的“教育”也应当具有“坚毅、正直、奉献、向上”的品格.全体师生的教育理想由此建立,学校的办学特色也由此呈现.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是一个符号经营过程的原因所在.

在符号经营方面,宝应实小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们用了几年时间,“着手梳理校园文化脉络,寻找学校文化符号”,并让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因为他们深知,“一所学校既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精神的存在,学校的文化是其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从学校的历史出发,把文化符号的确定作为一个努力探寻的过程,正是对于文化建设本质的深刻把握.没有这种把握,文化符号的确定非常可能会成为校长一人说了算的“指定”过程.“指定”不可能真正形成某种文化,因为文化需要“经营”.

二、学校文化是一种结构化存在

建设学校文化,仅仅止于确定某个文化符号远远不够.很多学校管理者会以为,形成学校文化品牌,就像注册一个商标,只要确定了某个独特符号就行.这样的理解,非常容易把学校文化建设变成一个喊口号、立标语的过程.

如前所说,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和解释,但是,理解和解释的目的却是要引导人们做事.在“什么是教育”的问题上取得了共同一致的理解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办教育”.一所学校的教育事实上怎样,核心的问题就是看这所学校的课程.课程即机会.你为学生提供了什么样的课程,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里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同时,课程更是结构,课程的结构就是我们对于学生人格结构的预期.

在从文化原点出发,形成学校的结构化课程方面,宝应实小经历了漫长、坚实、富有成效的“建设”过程.他们从培养儿童“主体意识、精神底色、美好心灵、生活世界”的四大教育目标出发,完整建构了包括“学科课程—阅读课程—德育课程—实践课程”等四个类别的学校课程.

在课程结构化也就是学校文化存在的结构化方面,他们的实践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其一,打通课程的内容和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整体的探索.他们把教学的过程在整体上划分为“学”和“导”两个维度,并且进一步明确,在这两个维度当中,每一个维度都应当包括“预、展、评、练”四个要素.两维度四要素的整体把握,有效防止了学校在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中通常会出现的模式单一化现象.可以说,“两维度、四要素”是一种课程实施规范.他们要解决的是一个规范问题,而不是某种单一方法的机械运用问题.我想,这种“规范性”是他们对于“绿色”课程的执着追求,表达着他们的文化理想.

其二,通过学生的“行为”达成课程的目标.当代课程不是训诫课程,不是记诵课程,而是经验课程.课程经验化的基本要求,就是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践、操作、体验、探索,达成课程的目标和育人的目标.宝应实小在阅读课程中关注的是多种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的形成,在德育课程中关注的是礼仪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在实践课程中关注的是学生日常的实践和学校之外的多样化经历.就好像“银杏”的生长是每一棵银杏自身的过程,理想的学校教育永远都应当力求成为学生自己的经验过程.

三、学校文化的发展取决于动力的大小

如前所定义,文化是特定人群对某个对象的共同一致的理解和解释.“人群”是文化十分重要的因素,这一点不难理解.比如,“文化”是分大小的,我们经常会说存在着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江苏文化、区域文化、机构文化甚至团队文化等,在这里,文化的区别取决于什么?就取决于文化构成中所包括的人群.就是说,文化的问题,根本上就是人的问题.由此出发,学校文化建设解决原点也就是符号问题,不仅要解决结构问题,还要关注动力也就是“人”问题.

学校文化建设涉及的人群包括学生、教师和社区成员,但是,核心的人群一定是教师,因为在教育者和受教育的关系当中,教育者是具有主导性的.所以,宝应实小在文化建设中才会深刻地认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一流的办学品质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作支撑,建设一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而不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那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会在狭义上使用“学校文化”这个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文化甚至就是指一所学校教师群体共同工作的氛围.教师队伍的建设何等重要可见一斑.

为了“让每一片叶子都美丽”,宝应实小形成了两个方面的清晰思路:其一,为不同群体的教师设定不同的发展目标,把集团中的每一所学校都作为完整的整体,为每一个人开发自由发展的路径;其二,促进每一位教师取得适合自己的成果,把“发展”落实在可见之处.

通常情况下,形成思路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思路变成行动,并且长期坚持.宝应实小不仅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为每一位教师取得成果提供平台和支持,并且数年如一日,厚积薄发,使队伍建设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亮点,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真正内核.仅此一点,就让我们心生敬意.

有了充沛的动力,宝应实小的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能走出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这不仅是我们的良好祝愿,也是我们的合理预期.

(作者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评论:本文是一篇关于经典文化建设专业范文可作为框架解构和建设和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文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

班级文化建设促高品质学校
学校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指标之一,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重要表现 而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学生个性发展是在班级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 在.

学校文化建设应返璞归真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文化传统和共同价值观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核心 它的建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全面、.

为人修德,为学致知的学校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党和政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 我们必须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引领,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蛟川书.

毓德正校园,秀雅品学子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以番禺区毓秀小学为例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和精神方面 校园文化的物质环境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物化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能从一个侧面展示一个学校的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 校园环境的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以教师、学生.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