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生命论文范文检索 跟论宋代诗人民胞物和之生命意识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主题:生命论文写作 时间:2024-01-30

论宋代诗人民胞物和之生命意识,该文是关于生命论文写作资料范文和民胞物与和诗人民胞物与和生命意识类论文范文检索.

生命论文参考文献:

生命论文参考文献 物联网毕业论文物联网导论论文物联网技术期刊现代诗投稿

摘 要: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一说成为宋代诗人创作的精神内蕴,他们不仅在诗的创作中体现了“穷而后工”的律己悯人,还在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神形交会,更是在对“文以载道”的践行中表现出对古今苍生的形上关怀.其“民胞物与”实为以天下生命为一体,贯古今精神成一线,在中华诗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宋诗;民胞物与;生命意识

宋人张载在儒道两家与前人的基础上从“气”出发,重振“天人合一”说,“以全宇宙为一大我”[1]182,讲求“吾人之体,即宇宙之体;吾人之性,即宇宙之性”[1]183,使宇宙大化生命之义得到发扬,也使“民胞物与”的忧患意识成为宋代文人创作的精神内蕴.故宋代的诗词创作不仅体现出对“同”与“和”之社会的维护,以天下人的生命为一体,还凸显出其在以民为同胞之同时又关心“物”的生命,更是在作品中融入人生哲理,将对生命的关注由“人”转向“宇宙”,真正传达出对大化生命的关怀.

一、“穷而后工”的悯人律己

我国特定的文化传统和行政模式使诗人自古以来就肩负着为政治、君权等立言的职责.又由于宋朝特定的政治文化因素,文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其对文外之意的追求便常常体现为对国计民生的关注.加之宋代文人多出身于中下层,深知民间疾苦,故而在为民的同时又注重取材民间.宋代诗人身处乱世,在国家危亡之时难免自身凄凉,往往善于躬身自省于自己平日得失.诚如顾祖钊先生曾指出的:“由于宋代统治者接受了唐代佛、道误国的教训,便自觉走上了以儒道治国道路.于是士君子皆以真儒自诩,将自己看成是孔孟道统的直接继承者.”[2]86-87于是在经历了六朝作文“玄”风盛行、唐代作诗少有文外之意之后,宋代诗人开始注重对诗文内容、意旨的追求,宋代的诗文创作也显示出一种较之前人更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特点.而宋明道学(即新儒学)的萌芽、兴起,对文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3]之宏愿的感召下,穷而后工的宋代诗人逐渐展露出自持与悲悯的高尚情怀.

宋朝战乱频发,乱世造英雄的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忧国忧民,为民发声的诗人.恰如王船山先生所言:“惧以生慎,慎以生俭,俭以生慈,慈以生和,和以生文”[4].宋代诗人往往来自民间,且不乏出身贫寒之士,对民间疾苦更能感同身受,为官者也常常自省自己是否尽了职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宋代诗人进退亦忧.黄庭坚也曾在《题画菜》中说,“不可使士大夫不知此味,不可使天下之民有此色”,凸显出诗人们严于律己、忧国忧民的品格.这些诗人又大多受到前人爱国恤民思想的熏陶,表现出一种对黎民百姓遭遇的同情与关怀.他们以民之苦为己之苦,以生花之妙笔再现民间之不平.宋代大诗人陆游就曾表示诗之精髓绝不仅仅在于江西诗派的“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而更在于“证悟到社会生活和创作的密切关系”并“写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作品”.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从自己的身世的坎坷谈起,表露对国家危亡、万马齐喑的扼腕叹息,终而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动人誓愿.整首诗无疑是对由惧到慈的具体展现——正是身世的坎坷不易,诗人才更真切地企盼国泰民安,诗中流露出的大爱与无奈正是因这残酷现实的不遂人愿而更加感人至深.对于宋代诗人而言,正是窘迫的经历与时代的困境使其“穷”,故而敢于且乐于“工”,他们发自内心地理解并同情流离于乱世的百姓,在诗的创作中为民,凸显了一种与民同苦乐的真挚情感.

宋代诗人的创作往往取材民间且语言俚俗,即在诗文创作的字里行间践行其亲民、恤民的情感.苏轼认为,“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见《东坡诗话》)时至宋朝,俗字俚语不再受到诗人的排斥.或如周裕锴先生所言,这种“以俗为雅”是受到禅宗的宗教实践观和禅书中语言风格的影响[5].禅宗讲究的正是一种“大乘”的平等与融合、众生平等、皆能成佛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宋代诗人对自身经历与社会现实的关照中更加深刻、真实,从而在创作中也更注重将他们心中对平等、和谐的爱与渴望落实到民间,落实到普罗大众真实的生活之中.如柳开的“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之句一反寻常对胡人的敌意,以亲切的语气传达了真实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塞上骑马的英姿.另外,在这一时期,平凡琐屑的题材也开始受到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将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小事与充满谐趣的日常语言相融合,在反映当时普通百姓真实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展露了其亲民思想情感及对凡俗生活的肯定与向往.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诗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对真实、寻常生活的抒写,生活化、民间化的美往往充溢诗作之中.继之而起的苏、黄等人在前人基础上发扬了这种雅俗结合的创作风气,其诗中就常被纳入大量的俗字俚语.苏轼曾作《竹笋焖肉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短短二十字,以诙谐简单的语言将简单的民间菜肴描写得使人垂涎欲滴,读来句句押韵且谐趣横生,历来作为一首名家打油诗为人津津乐道.黄庭坚则在《池口风雨留三日》一诗中描写了一幅鲜活的人间图景,他将真实的市井诸象与其自身的感受相结合,又巧用典故使得字句间颇显雅致,意味悠长.诗人们将俚俗入诗,使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内容升华进入诗的境界,着实为诗的创作开拓了更广阔的题材领域[6].

宋代诗人以民为同胞,在诗的形式上力争亲民,在诗的内容上力图恤民,在乱世之中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追求众生平等的思想.这一基于“穷而后工”之上的追求建立在对平民百姓生命的尊重上,也是诗人们对儒家思想中“人人可以为尧舜”之道的继承.而正是这种大爱与宏愿使他们超越了自身的境遇,将“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发扬到了极致.

二、“江山之助”的神形交融

宋代诗人的“民胞物与”不仅体现在对民间的关怀上,还体现在对山河的欣赏与对自然的热爱.如果说“民胞”体现着儒家士人的“内圣外王”之道,那么“物与”则反映了宋代诗人对“逍遥游”之生活情趣的追求.

从宋诗的发展过程来看,尽管诸多宋代诗人都对江西诗派发出过责难,但事实上其中很多人都曾模仿过江西诗派的创作风格,在诗风上也或多或少受其影响.虽然江西诗派过分崇古的创作方式委实欠妥,但其字字推敲、工于吟咏书斋生活的创作特点却在被之后的诗人们去粗取精后在描绘山水方面得到了更好的应用,也使得这些山水田园诗作在形式上字字珠玑,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生活;其以文为诗的风气更易于描摹景物,使得这些山水诗更为清新可喜[7].

从诗人的主观情感上来说,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心斋”“坐忘”可谓宋代诗人在精神上的双重追求,这种追求使得宋代诗人对“进”与“退”有着颇为独到的理解,宋朝诗人中广为盛行的隐逸之风气以及他们对山水的描绘也正彰显出宋代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这种热爱正是出于对天地间诸生的尊重,表现为将万物看作一个整体,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和谐相融.当然,宋人对山水的涵养也受到我国传统中“生生之谓易”之思想的引导,这种“生生哲学”向来贯穿着中华民族思想与文化的主要脉络,宋代诗人也不例外.北宋苏洵在《仲兄字文甫说》也曾以自然界风水之形貌来比喻为文写诗的创作过程,在形象生动地阐释理论的同时也反映出其对自然的重视.将自然山水的动静曲折与行文的起承转合相比对,突出了自然与人文的水融.宋代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众生相融相连,俨然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首先,自然山水对宋代诗人生命的涵养是无穷的.欧阳修在《咏零陵》中写到:“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名可读书”,优美的自然景观为诗人的学习、创作提供着无限的灵感,这无疑是江山之“一助”.较之自然景观提供的创作环境和灵感而言,江山之助更重要的是在于能“治心养气”,以及对诗人阅历的丰富:助诗之“奇博”.黄庭坚有言,“江山为助笔纵横”.受到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说的教导,宋代苏辙也提出了“养气说”,意在强调自身才学与客观阅历尤其是游历登览之结合的重要性:山河能够陶冶诗人的人格性灵——在名山大川中看到自己作为人的局限性,拓宽胸襟开阔视野,从而由“天下之巨丽”激发起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气.

其次,自然山水常常被宋代诗人赋予生命情感,使其显露出形式之外的深远意蕴.宋代诗人往往使用拟人手法,使得自然意象在宋诗中也被转化为一种人文意象[8]105,故而物之生命也有了人的体征,具有了人的情感.梅尧臣为母服丧,归乡途中写下《东溪》一诗,“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两句中,野鸭与老树被他赋予了人的思想情感,野趣之中又显露出闲适自得,使人忽略了诗人的丧母之痛而游弋于自然山水之中.而陆游的名作《游山西村》则创作于被人陷害、官场失意之后,诗人在诗中描绘出和谐、欢愉的山西村风俗人情,发出“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释怀之语.在生意盎然、一片祥和的景象之中,诗人们终能片刻地逃离出日常生活的沉重、压抑,疲惫与愤懑等负面情绪转为闲适与欣喜,他们的寄意山水不仅是他们对自然的皈依,更是对自我生命的超越.

最后,山水与诗人在情感的沟通中达成了生命的共融,提升了精神生命之境界.宋代诗人对江山的重视以及对山水形式之外深意的探讨众多,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受到了禅宗重“悟”的影响.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辩》一章中提出“妙悟”与“趣”之说——他所探究的“悟”,并非悟人的理性成果,而是去参悟感性直觉的阐发,领悟“诗歌意象所包含的审美情趣”[9].自然之物是美的,但这种“美”的体验往往是表面的、感性的,诗人们在诗作中书写山水,乃是忘记自身的处境,将自我的感情融入自然山水中,又从山水中参悟人生的真谛,自然界物之生命与诗人的生命互相成就,形成了一种宇宙大化精神,一种生命一体的感受.

三、“文以载道”的形上关怀

周裕锴先生在研究宋代诗学之时,从艺术本质着眼,认为南宋遗民谢枋得在《与刘秀岩论诗》一文中对诗的评介“诗又文之精者也”一句是对“宋人诗歌本质论的一个圆满总结”[8]10.谢枋得在文中将诗、人与宇宙诸事物的关系以链条似的结构呈现出来:人的气来源于天地,由气而成“声”,“言”又是“声”的提炼,为“声之精”;而作为声之精的言升华之后成“文”,诗是文的精华.意思是说,首先,诗与人是分不开的,两者之内在皆有“气”的贯通,皆是宇宙精华之所在;其次,诗于道最大,且为文之精,故诗应载道、传道.宋诗的“载道”不仅是以诗人对天下苍生生命的关怀体现出他们对“道”的践行,还在于将天地、古今的大道融于诗中,传于天下以涵养人们的精神生命.

宋代诗人作诗注重取材民间,语言俚俗,将心托物.他们对自然的重视与依归,不仅是对“圣人气象”的追求,还体现出他们对于“道”的重视与践行,即在创作中遵循宋诗话中极为重要的“工拙相半”法则.周裕锴先生曾将诗的工拙相半解释为“一首诗应包含有优美的、精致的、诗的成分和朴陋的、粗糙的、非诗的成分”[8]472.宋诗注重打破诗歌创作的常规逻辑,常刻意营造出一种不连贯性,体现出宋代诗人对“拙”的追求,而这种对“拙”的追求又要服从更高的原则,即“盖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吕本中《夏均父集序》).“有定法而无定法,无定法而有定法”一语大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义.对于“拙”的追求是对天意的承继,对自然造物的效仿,体现出一种“大巧若拙”的智慧,讲求脱离过分雕饰的“机心”,得到突然的兴会[10].作为“拙”的另一种体现,宋诗中还常常营造出荒寒之境,往往“蕴含着丰富、复杂、深微的情思意蕴,有政治性、现实性很强烈的,但更多是超越尘世、闲逸淡泊的,饶有诗情画意尤其是萧疏淡雅的水墨韵味”[11].周裕锴先生曾将这种求拙阐释为宋代诗人为摆脱唐诗影响、超越唐人定势作的努力,这或许是宋人作诗“工拙相半”的重要出发点之一,但这种“工拙相半”所体现的自然旨趣和宇宙大化精神无疑才使得诗更能为“文之精”.

如果说宋代诗人对“道”的践行旨在平面化地将所有生命构建为一个平等和谐的共同体,是为一种对天地万物的大爱,那么他们对于“道”的解读与传播则是一种形而上的对精神生命的关注,是一种在艺术、思想等领域继往开来的态度.

宋代哲学以“理”为主,它“兼容并包,长于思辨,理义精深”,这种宋学的思维方式和治学方法也深深地影响着宋代诗人的艺术研究[12].随着宋学的发展、思想的深入,诗人们在创作时也愈发注重对事物形上精神的把握,追求形式之外更深刻的思想精髓;也更加热衷于对于事物内在规律、逻辑的梳理与阐发,故而往往他们都对诗学、诗论等有所研究.于是,宋代出现了一个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以哲理诗为主导倾向的大潮,诗须“玩味义理”成了当时主流的文学观[2]88,形式与内容孰轻孰重的命题也被诸多诗人提出并讨论.北宋欧阳修、苏轼都主张“吾所谓文,必与道俱”.北宋诗人梅尧臣也曾在《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一文中重申了“诗言其志”的重要性:他在总结、发展前人理论的同时,指出了诗歌之美不在于形式的华丽,而在于其所传意旨的练达.王安石在《上人书》中提出:“要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四部丛刊》影明本《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七)章明了形式和内容的主次问题,“作文的本意在于明道,而所谓道,则是可以施之于实用的经世之学”[13]——文以实用为主.

钱钟书先生《诗分唐宋》中说:“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14]7钱先生的这一判断真实地反映了宋诗“以文载道”的特点.以文载道不仅是对“道”的重视、对艺术教化作用的重提,也是对“民胞”“物与”的拔高与总结,即内容大于形式,挖掘文字背后的深意,更是将共时的、平面化的“大化生命”精神上升为历时的、全方位的对生命的尊重.在诗文发展到极盛的唐代之后,宋代文人墨客大多能以前人为鉴或为标杆,在对其成就作出评鉴的同时也发现其不足,蔚为成风的论道与论文显示的是宋代文人博古通今的渊博、海纳百川的气度与寻道先人传道后世的生命态度.

虽然宋人说理式的创作模式历来受到的诟病颇多,但事实上,“诗言志”这一古老命题在先秦时期已经产生,而在宋代诗人这里才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以诗说理不仅使得宋诗有了区别于其它朝代诗作的显著特点,还使得枯燥的理论有了更好的载体并得到传播,诗歌的形式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思想,古已有之的人生哲学得以更好地流传.故而,并不夸张地说,宋诗的“以道充文”真正展示了“民胞物与”的最高形态,在形而上的角度充实着、涵养着当时、后世的精神生命,使得文化和思想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顾祖钊.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反思[J].文化与诗学,2009(1):74-90.

[3]张载.近思录拾遗[M]//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376.

[4]王船山.宋论(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4:3.

[5]周裕锴.以俗为雅:禅籍俗语言对宋诗的渗透与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3-80.

[6]莫砺锋.宋诗三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5-49.

[7]邓程.宋诗的特点新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7-55.

[8]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7..

[9]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14.

[10]朱良志.关于大巧若拙美学观的若干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3-41.

[11]陶文鹏.论宋诗的荒寒意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64-72.

[12]周剑之.宋诗叙事性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1.

[1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80.

[1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2.

作者简介:罗雪菲,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结论,上文是适合不知如何写民胞物与和诗人民胞物与和生命意识方面的生命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生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

这门古老学科诞生于先秦时期:借诗和物接通古今
文/扬之水名物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学科,先秦时代即己产生,此后依附于经学而绵延不绝,直到近世考古学的兴起才逐渐式微,乃至被人们淡忘 重新拾起这一名称,是因为人们从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rdq.

纯诗与物的可能朱朱近作的一种
在一幅肖像素描的背面,朱朱曾写下这样的句子“现在你的生活如同一条转过了岬角的河流/航道变阔,裹挟更多的泥沙与船”a 这或可概括朱朱创作的某种转向 在一次新诗集的分享会上,朱朱也.

征诗征联点评
以诗会友请以咏兰为题写诗填词中国的兰花又叫兰草,她没有硕大的花叶与夺目的艳态,却拥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是很符合东方人审美情趣的花草 且看本刊各位诗友的兰章雅韵 先看十三首绝句,各有侧重,意蕴传.

以歌言志 以诗抒情
7月20日,贵州省民宗委、省妇联庆祝中国建党97周年暨“致敬改革开放 唱响同步小康”离退休党支部活动在省老干活动中心举行 省民宗委、省妇联离退休老同志及离退休干部处工作人员40.

论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