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毕业论文> 专科论文>材料浏览

课程教学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跟关于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方面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主题:课程教学论文写作 时间:2023-12-18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教学,该文是课程教学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高职院校和几点思考和课程教学方面硕士论文范文.

课程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课程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思政论文教育教学类杂志课程教学杂志教育教学论坛期刊

张静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6)

摘 要:高职院校开设思政类课程并进行课改研究是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之一,它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提升教师对课程的总体把握、对国内和国际情势的了解以及发挥教师最大的教学智慧和能力.本文重点提出几点对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教学有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内容穿插;历史背景;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236-02

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作为公共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广度大,教学内容深入化,教学效果延续性强等特点.一般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知识讲座.有时会根据专业的需要,加设《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知识讲座等,相应地提升思政类课程的内容难度与大学生学术性研究能力的考查.它始终结合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围绕国家每个时期的大政方针,是培养大学生具有科学性政治思维最为行之有效的重点课程.内容更新的速度最快,宣传作用最大,也最容易引发学生对国家时政的关注.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研究社科类课程内容的衔接,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落脚点,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近几年,国家重视和鼓励各高职院校思政教研组对于思政类课程教学进行研讨,奖励学术成果,进行青年教师再培训,精简思政教材内容,举行各类思政教学评比活动.关于教学效果,则进行大学生内部的问卷调查,跟踪与走访学生课堂具体听课情况与课下自主深入研究的主动性,全方位地肯定了思政类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基础教育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将国家对于课程设置的目标与内容精神传达下去,并且有效解决思政类课程长久以来理论讲述过多、言语枯燥、政策性过强、学生不易提起听课兴趣的问题,就成为了教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难点.

针对此,结合教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与学生当下的学习习惯与已具有的知识结构,我们应该对教学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利用思政类课程内容的相互穿插,实行立体化教学

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所注重的教学要点是不同的,甚至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样的章节,不同班级的学生所接受的内容会因为教师教授的兴趣点而有所不同.在考试或者课堂提问时,学生知识的偏向性很明显,会出现学生知识内容体系不一致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全面接受思政类课程内容的精髓与搭建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思政类课程相互穿插内容的思考与即时的反应能力.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入校后公共课程的首要一门,当中有许多内容和后续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很多知识点是重合的,都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章节.先开课程内容如果叙述过多,学生就会对后一门课程当中同样的内容产生倦怠;但如果考虑到后续课程会涉及到,就选择点到为止,匆匆带过,这样就不能达到前期课程开设的目标,也给后续课程的教授增添了难度.这不仅仅是量和质的问题,而是教学内容合理化安排的问题.为形成有效的立体化教学,一要在平时要多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找到不同课程当中重复的知识点,进行开课前教学内容的研讨与教学方法的一致性,不管课程开设的先后,只要内容有所穿插,就有研讨的必要性,这点尤为重要.二要合理分配教授时间与难度层级,将案例与理论充分结合,做好课程知识点的贯穿.三要避免不同教师授课的主观侧重爱好,既能按照课程标准完成课程讲授,又能高质量地做好不同课程的衔接,同时又不会引发学生重复学习的倦怠情绪.四是教师应对课程进行多次的再学习,理清思路,为出现在不同教学时段的同一知识要点赋予不同的讲授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若遇到后续课程当中有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堂活跃性,唤起学生的记忆,以小组讨论,主题演讲,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测验等方式对以往学习内容进行再次强调.将效果进行书面汇总,形成必要的教学环节设置固定下来,同时积极进行课后学生问卷调查,为我们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找到依据.教学不是平面的一对一的传统语言填注,应该是立体的空间化多因素结合,在九十分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教具与人数众多的学生,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个充分体现.

二、不可脱离宏大历史背景空讲政治理论

从近几年高职院校思政类教材的修订过程来看,教材内容愈加精简,语言更为精练,纲要指导性意义更为突出.这些变化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如何将学生可以看到的空洞理论形象化、丰富化,需要教师提前做好相关的课程内容准备.丰富的实际案例与政策文件是我们有利的课程素材,与具体的理论相结合,是教师智慧的体现.通常情况,绝大多数思政类教师是就政治而讲政治,就理论而说理论,不脱离教材,学生听课过程当中,思维僵化刻板,眼光、思想局限于政治理论条文中,实际并没有听懂教师所要讲明的要点.语言环境的构造需要“渲染”.所谓的渲染是指教师应该脱离教材,从个人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与观感出发,结合自己具体的知识建构与实际的生活体会,将理论条文平民化,使个人的教学语言具体可感,亲切又具有权威性.实际上是在考查教师历史、中文以及其他社科类知识的储备是否丰厚,即不仅仅要精通自己所带的课程,并且对于其他门类的课程也要有所涉足.例如,在讲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时,应该注意,任何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不仅不可割裂,而且具有必然的联系和继承性.讲马克思主义,就必然要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的起源与发展.讲先进中国人为什么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讲清楚中国近代社会的国情和各阶级混杂的复杂程度.讲各个时期的著作,就必须结合当时党内思想斗争的实际和革命战争发展的趋势来看等.思政类课程是多元丰富的课程,人类创造历史,历史改造世界,从中衍生出多样化的政治格局,不同的经济形势,社会政治制度,战争、侵略、革命、文化艺术,这些名词都是思政课程多样的素材取向,其生动性来源于教师可以结合宏大的历史背景来给学生营造一个具体可感的时代场景,对具体人物、具体历史事件的解析来说明政治理论产生的前因后果.而后逐渐有机地延伸到整个课程内容当中.结合历史背景才可以使思政类课程具有魅力,具有思想理论的生命力.

三、应如何利用和避免网络优缺点提升教学质量

视频公开课逐渐成为各大高职院校进行传统课堂教学之外的又一有利教学方法.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自学有其优点———从网络上可以更容易获得教学资源的普及和更新,学生对于个人学习过程更有自主性,可以反复观看某个知识点,可以收看不同教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讲法,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授予,有效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网络教学惊人的速度增长给教师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教师的重要性在减弱.传统教学方式需要场地,需要制度保障,需要实验设备设置,投入大,成本高.申请建设网络学院,不仅可以简化课程环节,也可解决以上问题.而课堂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达到与教师的互动,同学之间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自觉性的督促,课堂活动的即时性与共享性,教师可经过精心筛选,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向学生集中地、持续地、高强度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以促进他们在思想、行为上发生变化.所以,两种教学方法一样重要,可以相互补充,只需要高校和教师对两者的所占比例应有所规划和限定.思政类课程讲究“人”的因素,即教师与学生必须处于同一空间下,进行直接的面对和交流才可以达到理论入心的效果.网络信息的充沛,给教师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应的链接,这样容易造成教师备课的惰性,不再参看具体可靠的思政类书籍与思想学术交流书面成果,多媒体课件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主题不突出,内容重复过多,模式设计不新颖,缺乏吸引学生的新鲜元素.由此,教师首先丢弃了自己在教学当中作为“人”的因素存在的必要性,使整个思政类课程失去了“教化”的灵魂,变成了网络的衍生物与附庸,教师的头脑与思维缺乏活力,眼光焦点不再落脚于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于如何可以方便快捷地誊抄网络内容,借助他人观点完成课程讲授.这是不可取的做法.同时,学生通过同样的网络搜索,得到和教师同样的教学资讯,进而对课堂教学失去求知的兴趣,特别是当遇到中期测验或是论文考核,内容相似者数目众多,既没有思想性,也没有独创性.学生也失去了思政课程中作为“人”的因素存在的必要性,使整个思政类课程失去了“受教”的中枢.网络在这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作用.鉴于此,思政类课程的改革,既不能脱离网络教育方式的存在,也不能过多依赖于网络平台的方便快捷而产生教学双方的惰性.充分理智并高效地利用网络来提升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之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开设思政类课程会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具体现实的问题,充分发挥高校管理方、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作用尤为重要.不仅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设置,更要发挥课堂空间和时间的互动作用,同时要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贯穿其中,对多门课程的衔接进行高质高量的研究和科学性考查.课程动静结合,顺应国内国际形势变化,顺应学生思想实际变化,遵循学科的理论发展和高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和发挥思政类课程独特的魅力和内容多元化的特点,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打造精品课、教学名师,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勤学.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3]黄志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4]李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5]卫中玲.高校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此文点评:该文是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高职院校和几点思考和课程教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课程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途径以网店制作和运用为例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高职院.

慕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析
张喆(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南京 210031)摘要“慕课”正以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全新教学形式改革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尝试和新突破.

议旅游类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方法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旅游类高职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还是导游、涉外旅游、旅游英语……专业的重要拓展课程 它是一门以旅行社企业经营管理与具体业务操作程序为主要内容,集.

生态德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摘要生态德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建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的自然环境的恶化,全球环境的压力空前严峻,生态德育进入思政课成为必然,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努力 关键词生态;环境;思政课随着.

论文大全